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

八十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之述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四次重大的转变,50年代实行“一边到”的联苏抗美,60年代推行“两条线”的战略,中国同时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70年代中国实行“一条线“的联美抗苏的战略,而到了80年代初期,在苏联并未采取实际措施消除对中国战略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却开始与苏联改善关系,同时有意拉开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关系,这种重大的对外政策调整,改变了过去“一条线”的战略,实行不结盟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长期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通过结盟、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等手段来制约可能入侵的敌人的外交指导思想为什么会改变呢?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并予以简评.

在对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原因分析时,学者一般都是从国内国外因素来分析这个问题 。

(一) 国内因素

(1)调整是因为“一条线“战略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局势和中国的利益,“一条线”战略具有明显的缺陷。[1]因为世界上决大数国家都是反对霸权主义的缺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过去由于以战略关系划线,曾使中国同一些国家的关系长期处于僵化状态,而且还容易被霸权主义所利用,使其通过打中国牌来增加与对方抗衡的筹码.在变化了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坚持一条线战略,将不利于中国在外交活动中贯彻独立自主的原则,并失去一些必要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损伤中国的外交形象,甚至使国家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2)新时期中国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通过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战略。[2]与各国良好的外交关系可以为中国国内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这样一个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8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政策进行的调整是“主观认识提高和可贵按环境形式的逻辑结果”[3],主观认识提高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对结盟这种外交形式的认识有了深化.认为结盟并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但是两个超级大国要发动世界大战都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另外一个认识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而更多从国家利益老决定最佳的决策。

(二)国际因素

(1)进入80年代之后,国际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实力摆脱越战后有所恢复和增强,里根上台后增加军费开支,实行强硬对苏政策,而苏联陷于阿富汗战争,四处伸手,开始失去战略优势,由此形成了美苏对峙转入僵持,互有攻守的局面。“中国作为世界战略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同哪一方建立战略关系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4],从而为中国调整对外战略创造了条件。而基于这样的认识,适时转变以往僵硬的外交政策,可以提高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苏联对华立场转变对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产生了影响。当时苏联也受各种问题的困扰,也需要改善对华关系,缓解压力。对于中国如果苏联没有改善对华关系的意向,继续为敌,那中国即使想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不可能。

同时在思考这次政策调整有两个问题值的思考,也是确立新政策即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一是, 在重新确立对外政策的时候为什么又对美政策调整,拉开距离,不搞战略关

系呢?要知道当时离中美建交不久,而且中美之间还有中国特别关注的台湾问题没有解决.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需要美国的帮助.二是,在对苏政策的调整不回到”大家庭”,拒绝再次结盟?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寻求与美国建立“共同反霸”的战略关系时是诚恳的,然而美国并有以同样的真诚来处理美中关系”[5],使得中国感觉成了美国对抗苏联的的“砝码”,80年代初中美在台湾问题等问题上也产生了许多摩檫,也使中美关系受到影响。而对于第二个问题,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互为敌人,真正从中得利的是美国,而改善关系对中苏都有战略上的好处。改善中苏关系后,尽管苏联希望中国回到社会主义的“大家庭”。然而中国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后,对在不同国际环境中结盟与建立战略关系这种外交斗争形式的利弊有了清醒的认识,于是拒绝再次结盟,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通过对国内外因素的考察,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次调整中,国内因素是决定了调整,而国际因素为这次政策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这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在改善了对苏关系的同时也与美国保持了正常的关系,从而成功地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采取了一种相对超脱的姿态,由此扩展了自己的外交空间,增强了自身的外交地位,增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此后中国的对外发展战略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八十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之述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四次重大的转变,50年代实行“一边到”的联苏抗美,60年代推行“两条线”的战略,中国同时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70年代中国实行“一条线“的联美抗苏的战略,而到了80年代初期,在苏联并未采取实际措施消除对中国战略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却开始与苏联改善关系,同时有意拉开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关系,这种重大的对外政策调整,改变了过去“一条线”的战略,实行不结盟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长期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通过结盟、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等手段来制约可能入侵的敌人的外交指导思想为什么会改变呢?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并予以简评.

在对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原因分析时,学者一般都是从国内国外因素来分析这个问题 。

(一) 国内因素

(1)调整是因为“一条线“战略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局势和中国的利益,“一条线”战略具有明显的缺陷。[1]因为世界上决大数国家都是反对霸权主义的缺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过去由于以战略关系划线,曾使中国同一些国家的关系长期处于僵化状态,而且还容易被霸权主义所利用,使其通过打中国牌来增加与对方抗衡的筹码.在变化了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坚持一条线战略,将不利于中国在外交活动中贯彻独立自主的原则,并失去一些必要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损伤中国的外交形象,甚至使国家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2)新时期中国发展经济,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通过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战略。[2]与各国良好的外交关系可以为中国国内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这样一个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8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政策进行的调整是“主观认识提高和可贵按环境形式的逻辑结果”[3],主观认识提高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对结盟这种外交形式的认识有了深化.认为结盟并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对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但是两个超级大国要发动世界大战都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另外一个认识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而更多从国家利益老决定最佳的决策。

(二)国际因素

(1)进入80年代之后,国际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实力摆脱越战后有所恢复和增强,里根上台后增加军费开支,实行强硬对苏政策,而苏联陷于阿富汗战争,四处伸手,开始失去战略优势,由此形成了美苏对峙转入僵持,互有攻守的局面。“中国作为世界战略格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同哪一方建立战略关系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4],从而为中国调整对外战略创造了条件。而基于这样的认识,适时转变以往僵硬的外交政策,可以提高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苏联对华立场转变对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产生了影响。当时苏联也受各种问题的困扰,也需要改善对华关系,缓解压力。对于中国如果苏联没有改善对华关系的意向,继续为敌,那中国即使想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不可能。

同时在思考这次政策调整有两个问题值的思考,也是确立新政策即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一是, 在重新确立对外政策的时候为什么又对美政策调整,拉开距离,不搞战略关

系呢?要知道当时离中美建交不久,而且中美之间还有中国特别关注的台湾问题没有解决.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需要美国的帮助.二是,在对苏政策的调整不回到”大家庭”,拒绝再次结盟?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寻求与美国建立“共同反霸”的战略关系时是诚恳的,然而美国并有以同样的真诚来处理美中关系”[5],使得中国感觉成了美国对抗苏联的的“砝码”,80年代初中美在台湾问题等问题上也产生了许多摩檫,也使中美关系受到影响。而对于第二个问题,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互为敌人,真正从中得利的是美国,而改善关系对中苏都有战略上的好处。改善中苏关系后,尽管苏联希望中国回到社会主义的“大家庭”。然而中国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后,对在不同国际环境中结盟与建立战略关系这种外交斗争形式的利弊有了清醒的认识,于是拒绝再次结盟,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通过对国内外因素的考察,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次调整中,国内因素是决定了调整,而国际因素为这次政策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这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在改善了对苏关系的同时也与美国保持了正常的关系,从而成功地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采取了一种相对超脱的姿态,由此扩展了自己的外交空间,增强了自身的外交地位,增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此后中国的对外发展战略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关文章

  • _朝鲜对外经济政策变化特征探析
  • DOI:10.16154/j.cnki.cn22-1025/c.2013.04.019 第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8月Au.2013g ()46卷第4期JournalofYanbianUniversitocialScience ...查看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世界和平 中国与世界大国.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丰富多彩,是新中国作为国际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外交政策不断成熟的历程.主要内容包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始终奉行的外交政 ...查看


  • 4-历史阶段特征
  •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1.先秦--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 2.秦汉--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封建大一统时期 • 3.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发展和民族融合 • 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 •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txt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莪不会去缠你.说好的不离不弃 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 必修2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概述: 1.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⑴男耕 ...查看


  • 改革开放教案
  • 时间:_______年 ____月 ____日 星期_____ 课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填空
  • 历史必修2--经济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 和 开始使用.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汉代以后, 成为中国传统农业 ...查看


  • 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几个阶段
  • 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背景 一.50年代历程 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 ...查看


  • 中国历代对外关系史
  • 专题四 中国历代的对外关系 (湖南省攸县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 主备课人皮超成)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频繁的的原因.主要内容和途径 1.原因: (1).根本原因:国家强盛,政治制度先进,经济. ...查看


  • 高中历史-世界史(国别史)
  • 世界史(国别史) 英国 一.资产阶级革命前(15-16世纪) 1.13世纪中期出现议会(都铎王朝)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 3.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培根 4.宗教改革:英国国教.清教徒运动 5.资本主义兴起:制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