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上册)第1课 生命最宝贵
1、 人类应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为什么?
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系统。
2、 人类不珍爱其它生命的危害
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3、 人类生命独特性的表现
(1)人类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更多的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4、 为什么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①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②生命是一个充满无限欢乐的过程。 ③生命仅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而且是短暂的。
5、 我们应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
1学习法律常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3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4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生命
第2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1、 人生的价值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原因:(1)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2)创造和奉献不仅是一种付出,也会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2)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2、 如何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珍惜美好的时光;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④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事。 第3课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1、 我们应如何适应新的初中学习生活?
①首先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②确立新的目标。③加强自我的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2、 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良好的班集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 良好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① 这些都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②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③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④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4、 怎样才能融入新的班集体?
① 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②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
③树立主人翁意识,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5、 正确认识自己有何重要性?
① 有利于我们明己之长,知己之短, 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②有利于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我。
6、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1)、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3)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①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反省自己②可以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 比较中,认识自己③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 价中认识自己
第4课 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1、 学习的重要意义
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
(3)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1)我国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2)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4)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 我们应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 要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②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
② 在完成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4、 学会学习,我们应如何做?
①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②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③养成勤学好问、专心致志、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 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有: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课 友情伴我行
1 为什么交友
1)友情也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 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必要性)
2)有助于我们增长才干和智慧,更快的进步和发展。(重要性 作用)3)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2 闭锁心理的危害
1)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正常相处和交往。2)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3)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3 怎样消除闭锁心理?
1)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2)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4 怎样交友?
1谨慎交友2善交益友。3乐交诤友。4不交损友。
5 交友的原则
1)平等 尊重 真诚2)理解 宽容3)关爱 帮助
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
1 为什么尊敬老师(老师的职业)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2)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3)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
4)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 怎样尊敬和热爱老师?
1)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尊敬老师的劳动。2)我们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3)要对老师有礼貌。 3 师生关系的特点
我们与老师共同在学校中生活,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4 怎样与老师交朋友?
1)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2)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作出解释,说明情况
2也可以书面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不能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
4不能对老师不理不睬,背后议论老师
5不能对老师产生嫉恨心理,更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
6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1 什么是自尊?
1)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2)自尊过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 自尊的意义
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2)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3)自尊的认知荣辱、讲自爱。4)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3 用行动赢得自尊
1)维护人格;不损国格。2)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赢得尊重。3)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自信是什么?(为什么?)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2)自信使人勇敢。3)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4)自信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5 怎样自信?
1)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的记录。2)发现自我优势,便找到了自信的“支点”。
3)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
4)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
1 自立意味着什么?(选择)
1)要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2)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3)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2 自立的作用(为什么自立)?
1)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2)自立才能走向自强。3)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
3 怎样自立?
1)独立思考,自主作出决定。2)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4 自强的作用
1)不断的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2)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和挫折。
3)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5 怎样自强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3)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第九课 风雨中我在成长
什么是挫折?
1)当由于受到多种阻碍和干扰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便是遇到了挫折。2)挫折是失败和逆境。 造成挫折的原因
自然、社会、家庭、学校、个人。
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是把双刃剑
消极:从挫折本身来看,他对任何人都不是好事
1)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
2)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挫折的好处
1挫折能磨练意志,使人变得坚强2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3使人变得更加聪明4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1直面挫折 不畏不惧2冷静分析,从容应对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4主动寻求帮助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第十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
坚强意志的主要表现
坚强意志的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富有主见)、果断性(处事果断)、自制力(善于自制)、坚定性(坚持不懈)等几方面。
坚强意志的作用
1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2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3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4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怎样在生活中磨练自己?
1确立明确的目标;2做自己不敢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
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册)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含义: (P5)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为什么说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P6)
①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②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3.虚荣的含义: (P8)
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自我认识模糊,陷入虚荣的误区,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为什么说尊重他人是自我的需要? (P9)
①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怎样维护自尊? (P 12-15)
①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自尊者豁达,要宽容大度,适度自尊。
③善于尊重他人。
2.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 (P15)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3.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P15)
①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②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悦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我能行”
1.自信的含义: (P20)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新追求的目标,是一种我能行的态度。
2.什么是自负?什么是自卑? (P21)
①自负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是夸张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中的角色,在本质上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②自卑所表现的是一种自我贬低,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消极的心态。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为什么自负和自卑远离成功? (P23-24)
自负的目标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不能战胜挫折,会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自卑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使他们远离成功。
2、为什么说自信者容易成功呢? (P26)
因为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所以说,自信者容易成功。
三、唱响自信之歌
1、怎样培养自信的品质、唱响自信之歌? (P 28-30)
①、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这是自信的基础。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这样,我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感觉,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迎接成功的未来。
②、增强信心和实力。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③、做自信的中国人。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的含义 : (P34)
自立的含义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为什么人生需自立? (36-38)
①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学校的呵护。②自立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心理和道德品质。
③不自立,难以在社会立足。
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为什么要告别依赖(危害)? (P40)
①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②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自主的含义: (P42)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4.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①、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②、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
③、立足当前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的含义: (P47)
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
2.自强精神的表现: (P48)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的作用:(我们应该自强的原因) (P48)
①、自强是-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②、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屡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为什么说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自强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意义) (P50)
①、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的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所以说,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什么是自弃? 为什么说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P50)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所以自弃的人将一事无成。
二、少年能自强
1.所以自强者共同的特点: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 (P52)
2.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①、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②、战胜自己的弱点。③、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义: (P61)
答:挫折是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原因: (P61—62)
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 ②、由各种人为因素造成。
③、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 等因素带来的限制。
3.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会带来什么结果? (P63)
①、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②、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③、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
1、挫折的双重作用(影响): (P65)
①、消极作用: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②、积极作用: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P67—69)
①、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③、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会自我疏导。
3.自我疏导的方法:①、合理宣泄法 ②、移情法 ③、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一、让我们选择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P73)
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
④、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P75—77)
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
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④、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进法律 1. 法律的显著特征:(p87)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 法律的作用: (p90)
①、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②、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二、法不可违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P93)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 (P93)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P93)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4.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P93)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5.犯罪的含义: (P94)
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6.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P94—95)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7.刑罚的含义: (P95)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8.刑罚的种类: (P95—96)
①、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②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应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二、防范于未然
1.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一、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的四道防线是: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3. 司法保护的含义: (P106)
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
①、非诉讼手段 ②、诉讼手段
3. 非诉讼手段包括的内容:
①、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②、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4. 诉讼的含义:
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5. 诉讼的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6. 刑事诉讼的含义:
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7. 民事诉讼的含义:
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8. 行政诉讼的含义:
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9.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P113)
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七年级
(上册)第1课 生命最宝贵
1、 人类应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为什么?
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系统。
2、 人类不珍爱其它生命的危害
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3、 人类生命独特性的表现
(1)人类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更多的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4、 为什么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①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②生命是一个充满无限欢乐的过程。 ③生命仅有一次,是不可重复的,而且是短暂的。
5、 我们应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
1学习法律常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3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4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生命
第2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1、 人生的价值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原因:(1)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2)创造和奉献不仅是一种付出,也会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2)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2、 如何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珍惜美好的时光;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④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事。 第3课 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1、 我们应如何适应新的初中学习生活?
①首先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②确立新的目标。③加强自我的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2、 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良好的班集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 良好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① 这些都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②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③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④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4、 怎样才能融入新的班集体?
① 要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②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
③树立主人翁意识,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5、 正确认识自己有何重要性?
① 有利于我们明己之长,知己之短, 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②有利于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我。
6、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1)、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3)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
①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反省自己②可以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 比较中,认识自己③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 价中认识自己
第4课 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1、 学习的重要意义
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
(3)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1)我国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2)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4)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 我们应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 要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②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
② 在完成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4、 学会学习,我们应如何做?
①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②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③养成勤学好问、专心致志、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 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有: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课 友情伴我行
1 为什么交友
1)友情也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种心理需要 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必要性)
2)有助于我们增长才干和智慧,更快的进步和发展。(重要性 作用)3)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2 闭锁心理的危害
1)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正常相处和交往。2)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3)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3 怎样消除闭锁心理?
1)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2)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4 怎样交友?
1谨慎交友2善交益友。3乐交诤友。4不交损友。
5 交友的原则
1)平等 尊重 真诚2)理解 宽容3)关爱 帮助
第六课 师爱助我成长
1 为什么尊敬老师(老师的职业)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2)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3)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
4)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 怎样尊敬和热爱老师?
1)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尊敬老师的劳动。2)我们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3)要对老师有礼貌。 3 师生关系的特点
我们与老师共同在学校中生活,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4 怎样与老师交朋友?
1)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2)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作出解释,说明情况
2也可以书面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不能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
4不能对老师不理不睬,背后议论老师
5不能对老师产生嫉恨心理,更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
6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第七课 做自尊自信的人
1 什么是自尊?
1)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2)自尊过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2 自尊的意义
1)自尊的人积极向上。2)自尊的人赢得他人的尊重。3)自尊的认知荣辱、讲自爱。4)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3 用行动赢得自尊
1)维护人格;不损国格。2)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赢得尊重。3)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自信是什么?(为什么?)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2)自信使人勇敢。3)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4)自信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5 怎样自信?
1)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成功的记录。2)发现自我优势,便找到了自信的“支点”。
3)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想办法加以克服和弥补,使之变弱为强。
4)树立自信必须克服自卑。
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
1 自立意味着什么?(选择)
1)要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2)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3)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2 自立的作用(为什么自立)?
1)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2)自立才能走向自强。3)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性。
3 怎样自立?
1)独立思考,自主作出决定。2)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4 自强的作用
1)不断的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积极进取。2)能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和挫折。
3)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5 怎样自强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3)在磨砺中走向自强。 第九课 风雨中我在成长
什么是挫折?
1)当由于受到多种阻碍和干扰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便是遇到了挫折。2)挫折是失败和逆境。 造成挫折的原因
自然、社会、家庭、学校、个人。
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是把双刃剑
消极:从挫折本身来看,他对任何人都不是好事
1)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
2)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挫折的好处
1挫折能磨练意志,使人变得坚强2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3使人变得更加聪明4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挫折?
1直面挫折 不畏不惧2冷静分析,从容应对3自我疏导,自我排解4主动寻求帮助5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第十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
坚强意志的主要表现
坚强意志的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富有主见)、果断性(处事果断)、自制力(善于自制)、坚定性(坚持不懈)等几方面。
坚强意志的作用
1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2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3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4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怎样在生活中磨练自己?
1确立明确的目标;2做自己不敢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
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册)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含义: (P5)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为什么说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P6)
①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②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3.虚荣的含义: (P8)
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自我认识模糊,陷入虚荣的误区,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为什么说尊重他人是自我的需要? (P9)
①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怎样维护自尊? (P 12-15)
①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自尊者豁达,要宽容大度,适度自尊。
③善于尊重他人。
2.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 (P15)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3.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P15)
①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②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悦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我能行”
1.自信的含义: (P20)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新追求的目标,是一种我能行的态度。
2.什么是自负?什么是自卑? (P21)
①自负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是夸张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中的角色,在本质上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②自卑所表现的是一种自我贬低,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消极的心态。
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为什么自负和自卑远离成功? (P23-24)
自负的目标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不能战胜挫折,会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自卑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使他们远离成功。
2、为什么说自信者容易成功呢? (P26)
因为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所以说,自信者容易成功。
三、唱响自信之歌
1、怎样培养自信的品质、唱响自信之歌? (P 28-30)
①、看到自己的进步与长处,这是自信的基础。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这样,我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感觉,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迎接成功的未来。
②、增强信心和实力。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③、做自信的中国人。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的含义 : (P34)
自立的含义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为什么人生需自立? (36-38)
①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学校的呵护。②自立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心理和道德品质。
③不自立,难以在社会立足。
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为什么要告别依赖(危害)? (P40)
①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②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自主的含义: (P42)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自立与自主的关系:
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4.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①、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②、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
③、立足当前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一、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的含义: (P47)
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
2.自强精神的表现: (P48)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的作用:(我们应该自强的原因) (P48)
①、自强是-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②、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屡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为什么说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自强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意义) (P50)
①、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的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所以说,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什么是自弃? 为什么说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P50)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所以自弃的人将一事无成。
二、少年能自强
1.所以自强者共同的特点: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 (P52)
2.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①、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②、战胜自己的弱点。③、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一、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义: (P61)
答:挫折是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原因: (P61—62)
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 ②、由各种人为因素造成。
③、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 等因素带来的限制。
3.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会带来什么结果? (P63)
①、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②、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③、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从容
1、挫折的双重作用(影响): (P65)
①、消极作用: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②、积极作用: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P67—69)
①、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③、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会自我疏导。
3.自我疏导的方法:①、合理宣泄法 ②、移情法 ③、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一、让我们选择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P73)
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
④、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P75—77)
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二、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
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④、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走进法律 1. 法律的显著特征:(p87)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 法律的作用: (p90)
①、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②、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二、法不可违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P93)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 (P93)
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P93)
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4.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P93)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5.犯罪的含义: (P94)
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6.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P94—95)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7.刑罚的含义: (P95)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8.刑罚的种类: (P95—96)
①、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②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应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二、防范于未然
1.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一、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的四道防线是: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3. 司法保护的含义: (P106)
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
①、非诉讼手段 ②、诉讼手段
3. 非诉讼手段包括的内容:
①、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②、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4. 诉讼的含义:
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5. 诉讼的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6. 刑事诉讼的含义:
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7. 民事诉讼的含义:
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8. 行政诉讼的含义:
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9.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P113)
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