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休闲农业对大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启示

台湾休闲农业对大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启示

吴乔 郭雅玲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 福州35000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特点,总结台湾农业发展中的经验,从中得出对于大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启示。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茶文化旅游;启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和养生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茶作为健康饮料的代表,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们对于茶产业的延伸工作还做得不够充分,我们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功用如何发挥,这是值得探究的课题。在一定层面上表现了发展休闲农业和茶文化旅游的实践经验不足,而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成功推动了台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发展茶文化旅游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休闲农业简释

1989年,在台湾大学举办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首先提出了“休闲农业”一词。但是对于什么是休闲农业,怎么去定义休闲农业,国内外的学者,业界和政界人士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Deborahetal 认为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台湾学者廖树宏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农地利用新观念,是集合初级产业、次级产业、三级产业于一体,为发展栽培力、负载力与区位力的综合性服务业[1]。大陆学者原梅生则把休闲农业定义为是依托农业、农村、农民独特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和开发农村丰富的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等资源的多种功能,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风情感受、文化欣赏、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休闲服务以及农产品的新型产业[2]。尽管,各位学者对于休闲农业的表述各异,但都包含了相近的理念,即利用自然生态、农园景观、农业文化、设施农业等各类资源,结合农林牧渔产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为民众提供观光、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的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经营型态,也是一种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生态与生活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3]

*

2.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2.1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

台湾休闲农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以来,对台湾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和台湾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可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阶段[4]

第一阶段:萌芽期(1970-1980)完全是农民自发性的尝试,他们在果实成熟的时候,开放农园供人采摘,通过这样的创新方式,更加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达到增收的目的,此阶段休闲农场仅33家。1980年台北市木栅区指南里创设 “木栅观光茶园”, 开启了台北市观光农园的先例,标志着台湾休闲农业的正式开始[5]。

第二阶段:成长期(1980-2004)这一阶段,休闲农业从观光农业向多功能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和区域性的休闲农业方向发展,休闲农业与农村建设密切结合,成为拓宽农村产业,促进农业功能转换的重要举措。1982年颁布了“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所得方案”将观光农业列为重点内容。1989年在台湾大学召开研讨会,第一次提出了“休闲农业”。1991年确立了建设“富丽农村”长期目标。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并催生了《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从2001年至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发展期(2004年-至今)

台湾休闲农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休闲农场已超过三千多个。现在休闲农场的目标是在追求质的提升,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品质,促进稳定发展。通过开展休闲农场评选、休闲农业区评比,参加国际旅展、品质认证等,辅导休闲农场申请设立和登记,达到合法化经营。并将休闲农业的模式推广到东南亚尤其是大陆,如在大陆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将休闲农业推向更高台阶,并走向国际化,促进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6]。

2.2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2.2.1特色化

合理利用资源,结合农村文化,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发挥农村以及农业资源特有的生物性、季节性、实用性、以营造农场的特色,这将是休闲农场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领先的关键。东势林场位于台中县东势镇东新里,这里拥有台湾最大的体能山训场,并且根据年龄、性别、体能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例如:水上活动、障碍突

破、人工滑雪道等等。四季分明的景观特色是东势林场的最大特色,梅花、樱花、杜鹃、油桐、野姜花、依时序开放、享有中部阳明山之称。他们还通过在小溪旁放置枯木等方式,人工营造萤火虫生长的生态环境,成为台湾第一座野外复育萤火虫的游乐区。东势林场合理地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并且将其转化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2.2.2体验化

体验化就是要让游客参与其中,如何将设计的体验活动带给游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多方位的刺激,并将游客融入情境当中,这将是未来休闲农场取胜的关键。

2.2.3知识化

让游客亲身对自然进行探索,并结合导游的解说,提供了自然的教育机会,可以让更多的城市人了解农村、农业以及农业文化。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位处阳明山公园旁的福田园,是集休闲、教育、生产和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场。目前园内遍植竹子、樱花、香草植物及蔬菜、瓜果等等,并随着四季交替而有着不同变化,同时配有专业的解说。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还可以请教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技艺,是我们了解自然的好去处。

2.2.4健康化

休闲农业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养生和减压的场所。休闲农场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暂时远离尘嚣和日常琐事的“第三空间”,未来的休闲农场应该致力于维护健康的生态环境,提供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以及无污染的蔬菜水果,并且营造带着浓浓人情味的社会,以有利于游客的身心健康。

2.2.5生态化

自然生态资源是休闲农业的核心,生态旅游是休闲农业的独门绝活。是一般观光产业最羡盼的领域,休闲农场应该在保护自然资本的同时,在休闲旅游与生态保育之间取得平衡,以奠定永续发展的根本。

2.2.6数字化

利用网络营销手段,使休闲农场的服务更为快捷。游客可利用网络选择休闲农场,了解行程安排,并可直接预订餐饮住宿等等。休闲网站上有实景照片,游客在网上浏览就有身如其境的感觉。

2.2.7合法化

台湾休闲农场办理登记手续后,方为合法化经营,由于休闲农场是提供游客休闲旅游的公共场所,所以其土地利用、设施营建行为、环境维护、餐饮卫生、场地安全等等,均须经检验合格,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3.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3.1对休闲农业的积极引导和扶持。

台湾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自发展兴起后,台湾相关单位便一直直接参与规划,并高度重视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引导,把此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1983 年实施 “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并先后制定了 “休闲农业辅导办法” ,“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以及提倡 “一乡一休闲农业” 等,并在技术、经营、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同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促进了台湾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7]

3.2制定管理办法,保障休闲农业有序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健全的休闲农业法规体系,先后发布了 《发展观光农业规范计划》(1984)、《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1994)、《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 和 《农业发展条例修正案(1999) 等[8]这些条文明确规定了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并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使条例的执行和管理顺利通畅,既保证了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依法经营,又限制了部分人借办休闲农业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

3.3合理规划布局,整合休闲农业资源。

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加大、台南、高雄、屏东等。综合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把农村生产与旅游、餐饮融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和利用占台湾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道,与民宿、观光农园结合。通过合理的整体规划,使得当地的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防止了出现资源的闲置或者过度利用的现象出现。

3.4不断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

3.4.1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已经实现了企业化,或是不同服务领域的合作分工,实现了观光、住宿、餐饮、娱乐的综合。这比起许多所谓旅游农业中的小而全,家家

户户开展雷同的服务活动,有很大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3.4.2产品经营多样化 , 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

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的产品,除了实物的产品还有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境消费”的产品。再次,几乎所有农场都有导览解说的设备和专业解说人员,积极采用企业化经营管理理念,注重休闲文化的宣传和解说,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这也是休闲农业更加吸引游客的特色之处。

3.4.3加强相关网站建设,方便游客获取信息。

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网站,主要内容有: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定房、定门票服务。通过这些信息,游客真是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了若指掌”。

4. 台湾休闲农业对大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启示

4.1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政府在茶文化旅游中要起到导向的作用,政府要从整体着眼,规划茶区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以规范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政府还要加大茶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健设,加强茶区景点和茶文化的宣传工作,例如:定期举办茶文化旅游节,为茶区拍摄专题记录片等等形式,为茶文化旅游行业的兴起打下基础,还可以重点扶持当地的优秀茶企业大力发展体系化的生产和休闲相结合的休闲茶产业,建设茶文化旅游品牌。漳平永福地区设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农业企业。园区内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在发展休闲农业。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园景色优美,设施齐全,栽培整齐 的茶树使得茶山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茶园周围还栽有茶花、罗汉松等观赏性植物,这些都为茶园增添了更多的观赏价值。当地政府还组织茶艺大赛,邀请各大茶业企业参加,这些都为茶业企业以及当地的茶园观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4.2健全法制建设,规范茶文化旅游业

在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时,要加快法制的建设以保证茶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这些条文明确规定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并且制定的法规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以保证条例的执行和管理顺利进行,使得从事茶文化旅游的企业依法经营。

4.3合理布局,整合茶区资源

茶区拥有优美的茶园景观,四季郁郁葱葱的茶园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

的观赏价值;茶农长期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形成的习俗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型旅游日益盛行,远离城市的喧嚣,到宁静的乡村寻求身心的放松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可见,将茶区优越的自然资源、茶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有利于增加茶农经济收人以及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茶叶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忙闲有序,这就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时间安排。一般对于非茶季,可以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这对绿茶区更为合理,除了忙时的春茶,夏秋季节都可以发展茶文化旅游。

名山出名茶,很多茶区同时也是观光旅游的圣地,例如:武夷山,黄山等等。武夷山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名山产名茶,武夷岩茶则以独特的“岩韵”名扬四海,武夷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会闪耀出更多的辉煌。这些地方的茶区可以发挥景区本省的旅游优势,结合生态旅游和茶文化旅游,发展特色的茶文化旅游。

4.4改进经营管理,合理利用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同一地区可以实现联合办理,对于不同的服务领域实现分工合作,实现观光、住宿、餐饮、购物以及娱乐的综合。开发茶文化旅游首先要体现地方特色,杜绝家家雷同的模式,如餐饮业, 要求餐馆首先要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物,还要尽量体现茶乡特色,例如:龙井虾仁,就很好地体现了龙井产区的特色,而且价格还要公道合理;在住宿方面也要有地区特色,可以发展一些干净舒适、经济实惠的家庭旅馆,例如:徽州地区的徽派建筑等等,这样既可以增加村民的收人,又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茶文化旅游不仅仅带给顾客感官上的享受,还要提供给顾客精神上的享受,实现无形产品的输出,让顾客在采茶、制茶、品茶的同时体会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也可以通过导游的解说,使游客了解当地的有关茶的习俗和传说。

最后,在宣传上,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网站。内容可以包括:最新咨询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定房、定门票服务等等。通过网络顾客可以更为快捷地获取信息,制定适合自己的茶文化旅游线路。

5总结

茶文化旅游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茶文化,体验茶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茶叶品牌的建立,同时也促进茶产品的销售。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带动许多其他的经济来源,吸引农户回家发展创业,给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此,学习台湾休闲农业发

展的经验,设计适合大陆的茶文化旅游,对于增加茶区人民的收入,实现茶叶行业向着第三产业延伸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树宏. 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版.

[2]原梅生.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年版.

[3]李飞.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67-69.

[4]孙兆慧. 台湾休闲农业推动策略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8(1):36-38.

[5]詹玲, 冯献.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09(3):48-50.

[6]吴其勉, 林佳丽, 张慧祯. 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加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J].网络财富,2010:59-60.

[7]林秀琴. 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 ] .台湾农业探索,2002 (1) :39 -41.

[8]陈樨吉, 李奇桦.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M].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267.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编号2010I0022

作者简介:吴乔,女,1987年7月出生,安徽黄山人,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茶叶加工。

郭雅玲,通讯作者,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email protected]

台湾休闲农业对大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启示

吴乔 郭雅玲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 福州35000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特点,总结台湾农业发展中的经验,从中得出对于大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启示。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茶文化旅游;启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和养生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茶作为健康饮料的代表,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们对于茶产业的延伸工作还做得不够充分,我们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功用如何发挥,这是值得探究的课题。在一定层面上表现了发展休闲农业和茶文化旅游的实践经验不足,而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成功推动了台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发展茶文化旅游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休闲农业简释

1989年,在台湾大学举办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首先提出了“休闲农业”一词。但是对于什么是休闲农业,怎么去定义休闲农业,国内外的学者,业界和政界人士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Deborahetal 认为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台湾学者廖树宏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农地利用新观念,是集合初级产业、次级产业、三级产业于一体,为发展栽培力、负载力与区位力的综合性服务业[1]。大陆学者原梅生则把休闲农业定义为是依托农业、农村、农民独特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和开发农村丰富的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等资源的多种功能,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风情感受、文化欣赏、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休闲服务以及农产品的新型产业[2]。尽管,各位学者对于休闲农业的表述各异,但都包含了相近的理念,即利用自然生态、农园景观、农业文化、设施农业等各类资源,结合农林牧渔产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为民众提供观光、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的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经营型态,也是一种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生态与生活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3]

*

2.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2.1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

台湾休闲农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以来,对台湾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和台湾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可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阶段[4]

第一阶段:萌芽期(1970-1980)完全是农民自发性的尝试,他们在果实成熟的时候,开放农园供人采摘,通过这样的创新方式,更加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达到增收的目的,此阶段休闲农场仅33家。1980年台北市木栅区指南里创设 “木栅观光茶园”, 开启了台北市观光农园的先例,标志着台湾休闲农业的正式开始[5]。

第二阶段:成长期(1980-2004)这一阶段,休闲农业从观光农业向多功能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和区域性的休闲农业方向发展,休闲农业与农村建设密切结合,成为拓宽农村产业,促进农业功能转换的重要举措。1982年颁布了“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所得方案”将观光农业列为重点内容。1989年在台湾大学召开研讨会,第一次提出了“休闲农业”。1991年确立了建设“富丽农村”长期目标。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并催生了《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从2001年至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发展期(2004年-至今)

台湾休闲农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休闲农场已超过三千多个。现在休闲农场的目标是在追求质的提升,开拓国际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品质,促进稳定发展。通过开展休闲农场评选、休闲农业区评比,参加国际旅展、品质认证等,辅导休闲农场申请设立和登记,达到合法化经营。并将休闲农业的模式推广到东南亚尤其是大陆,如在大陆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将休闲农业推向更高台阶,并走向国际化,促进休闲农业的永续发展[6]。

2.2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2.2.1特色化

合理利用资源,结合农村文化,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发挥农村以及农业资源特有的生物性、季节性、实用性、以营造农场的特色,这将是休闲农场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领先的关键。东势林场位于台中县东势镇东新里,这里拥有台湾最大的体能山训场,并且根据年龄、性别、体能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例如:水上活动、障碍突

破、人工滑雪道等等。四季分明的景观特色是东势林场的最大特色,梅花、樱花、杜鹃、油桐、野姜花、依时序开放、享有中部阳明山之称。他们还通过在小溪旁放置枯木等方式,人工营造萤火虫生长的生态环境,成为台湾第一座野外复育萤火虫的游乐区。东势林场合理地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并且将其转化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2.2.2体验化

体验化就是要让游客参与其中,如何将设计的体验活动带给游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多方位的刺激,并将游客融入情境当中,这将是未来休闲农场取胜的关键。

2.2.3知识化

让游客亲身对自然进行探索,并结合导游的解说,提供了自然的教育机会,可以让更多的城市人了解农村、农业以及农业文化。福田园教育休闲农场位处阳明山公园旁的福田园,是集休闲、教育、生产和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场。目前园内遍植竹子、樱花、香草植物及蔬菜、瓜果等等,并随着四季交替而有着不同变化,同时配有专业的解说。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活习性,还可以请教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技艺,是我们了解自然的好去处。

2.2.4健康化

休闲农业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养生和减压的场所。休闲农场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暂时远离尘嚣和日常琐事的“第三空间”,未来的休闲农场应该致力于维护健康的生态环境,提供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以及无污染的蔬菜水果,并且营造带着浓浓人情味的社会,以有利于游客的身心健康。

2.2.5生态化

自然生态资源是休闲农业的核心,生态旅游是休闲农业的独门绝活。是一般观光产业最羡盼的领域,休闲农场应该在保护自然资本的同时,在休闲旅游与生态保育之间取得平衡,以奠定永续发展的根本。

2.2.6数字化

利用网络营销手段,使休闲农场的服务更为快捷。游客可利用网络选择休闲农场,了解行程安排,并可直接预订餐饮住宿等等。休闲网站上有实景照片,游客在网上浏览就有身如其境的感觉。

2.2.7合法化

台湾休闲农场办理登记手续后,方为合法化经营,由于休闲农场是提供游客休闲旅游的公共场所,所以其土地利用、设施营建行为、环境维护、餐饮卫生、场地安全等等,均须经检验合格,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3.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3.1对休闲农业的积极引导和扶持。

台湾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自发展兴起后,台湾相关单位便一直直接参与规划,并高度重视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引导,把此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1983 年实施 “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并先后制定了 “休闲农业辅导办法” ,“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以及提倡 “一乡一休闲农业” 等,并在技术、经营、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同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促进了台湾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7]

3.2制定管理办法,保障休闲农业有序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健全的休闲农业法规体系,先后发布了 《发展观光农业规范计划》(1984)、《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1994)、《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 和 《农业发展条例修正案(1999) 等[8]这些条文明确规定了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并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使条例的执行和管理顺利通畅,既保证了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依法经营,又限制了部分人借办休闲农业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

3.3合理规划布局,整合休闲农业资源。

台湾农业大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加大、台南、高雄、屏东等。综合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把农村生产与旅游、餐饮融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休闲服务。台湾农业主管部门还推动“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和利用占台湾面积1/2以上的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筹建步道,与民宿、观光农园结合。通过合理的整体规划,使得当地的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防止了出现资源的闲置或者过度利用的现象出现。

3.4不断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

3.4.1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已经实现了企业化,或是不同服务领域的合作分工,实现了观光、住宿、餐饮、娱乐的综合。这比起许多所谓旅游农业中的小而全,家家

户户开展雷同的服务活动,有很大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3.4.2产品经营多样化 , 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

休闲农业能够提供的产品,除了实物的产品还有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境消费”的产品。再次,几乎所有农场都有导览解说的设备和专业解说人员,积极采用企业化经营管理理念,注重休闲文化的宣传和解说,提高经营管理效益。这也是休闲农业更加吸引游客的特色之处。

3.4.3加强相关网站建设,方便游客获取信息。

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网站,主要内容有:新闻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定房、定门票服务。通过这些信息,游客真是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了若指掌”。

4. 台湾休闲农业对大陆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启示

4.1政府要发挥积极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政府在茶文化旅游中要起到导向的作用,政府要从整体着眼,规划茶区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以规范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政府还要加大茶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健设,加强茶区景点和茶文化的宣传工作,例如:定期举办茶文化旅游节,为茶区拍摄专题记录片等等形式,为茶文化旅游行业的兴起打下基础,还可以重点扶持当地的优秀茶企业大力发展体系化的生产和休闲相结合的休闲茶产业,建设茶文化旅游品牌。漳平永福地区设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农业企业。园区内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在发展休闲农业。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园景色优美,设施齐全,栽培整齐 的茶树使得茶山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茶园周围还栽有茶花、罗汉松等观赏性植物,这些都为茶园增添了更多的观赏价值。当地政府还组织茶艺大赛,邀请各大茶业企业参加,这些都为茶业企业以及当地的茶园观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4.2健全法制建设,规范茶文化旅游业

在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时,要加快法制的建设以保证茶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这些条文明确规定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并且制定的法规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以保证条例的执行和管理顺利进行,使得从事茶文化旅游的企业依法经营。

4.3合理布局,整合茶区资源

茶区拥有优美的茶园景观,四季郁郁葱葱的茶园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

的观赏价值;茶农长期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形成的习俗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型旅游日益盛行,远离城市的喧嚣,到宁静的乡村寻求身心的放松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可见,将茶区优越的自然资源、茶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有利于增加茶农经济收人以及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茶叶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忙闲有序,这就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时间安排。一般对于非茶季,可以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这对绿茶区更为合理,除了忙时的春茶,夏秋季节都可以发展茶文化旅游。

名山出名茶,很多茶区同时也是观光旅游的圣地,例如:武夷山,黄山等等。武夷山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名山产名茶,武夷岩茶则以独特的“岩韵”名扬四海,武夷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会闪耀出更多的辉煌。这些地方的茶区可以发挥景区本省的旅游优势,结合生态旅游和茶文化旅游,发展特色的茶文化旅游。

4.4改进经营管理,合理利用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同一地区可以实现联合办理,对于不同的服务领域实现分工合作,实现观光、住宿、餐饮、购物以及娱乐的综合。开发茶文化旅游首先要体现地方特色,杜绝家家雷同的模式,如餐饮业, 要求餐馆首先要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物,还要尽量体现茶乡特色,例如:龙井虾仁,就很好地体现了龙井产区的特色,而且价格还要公道合理;在住宿方面也要有地区特色,可以发展一些干净舒适、经济实惠的家庭旅馆,例如:徽州地区的徽派建筑等等,这样既可以增加村民的收人,又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茶文化旅游不仅仅带给顾客感官上的享受,还要提供给顾客精神上的享受,实现无形产品的输出,让顾客在采茶、制茶、品茶的同时体会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也可以通过导游的解说,使游客了解当地的有关茶的习俗和传说。

最后,在宣传上,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网站。内容可以包括:最新咨询发布、景点介绍、游区地图、旅游线路推荐、住宿餐饮服务、留言系统,乃至网上定房、定门票服务等等。通过网络顾客可以更为快捷地获取信息,制定适合自己的茶文化旅游线路。

5总结

茶文化旅游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茶文化,体验茶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茶叶品牌的建立,同时也促进茶产品的销售。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带动许多其他的经济来源,吸引农户回家发展创业,给新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此,学习台湾休闲农业发

展的经验,设计适合大陆的茶文化旅游,对于增加茶区人民的收入,实现茶叶行业向着第三产业延伸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树宏. 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版.

[2]原梅生.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年版.

[3]李飞.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67-69.

[4]孙兆慧. 台湾休闲农业推动策略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8(1):36-38.

[5]詹玲, 冯献.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09(3):48-50.

[6]吴其勉, 林佳丽, 张慧祯. 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加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J].网络财富,2010:59-60.

[7]林秀琴. 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 ] .台湾农业探索,2002 (1) :39 -41.

[8]陈樨吉, 李奇桦.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M].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267.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编号2010I0022

作者简介:吴乔,女,1987年7月出生,安徽黄山人,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茶叶加工。

郭雅玲,通讯作者,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台湾休闲农业考察报告
  •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专业考察总结报告 经 验 与 启 示 中国*长沙 2016年4月28日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1.北京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从最初 ...查看


  • 关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 十堰农业考察团 为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加速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以及休闲农业发展,市农业局组织有关县市区农业局长.水产主管部门负责人.市直农业相关部门领导及休闲农业企业代表一行18人,于2012年12月1日-8日,赴台湾就以休闲农 ...查看


  • 台湾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策略及启示
  • 台湾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策略及启示 摘要:近年来台湾服务业增长乏力,正成为台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台当局将发展服务业作为施政重点内容,并大力加强两岸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台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台当局重要举措,可为大陆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 ...查看


  • 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和升级研究
  • --基于休闲度假的民宿旅游 俞利芳(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湖州乡村旅游产品在满足消费者休闲游方面遇到了瓶颈,如何实现其转型和升级成为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问题.日本和台湾地区在 ...查看


  • 国内外经验与新农村建设的海南模式
  • 口海南省社舒 主义新农村 建设总体规 划专版, COn8tructiOnNewCountryslde MasterPlanofHainanProvince 国内外经验与新农村建设的海南模式 86 gJ薯 :l錾 鏊I§ tl罩 望J芝 蚕I ...查看


  • 台湾农业考察报告
  • 台湾农业考察报告 应台湾"中华两岸农业交流发展协会"邀请,市委副书记朱贤良率XX农业考察团于4月9日至17日赴台湾考察访问.考察团前往台北.花莲.高雄.台南.嘉义.南投等地,考察了台湾农业协会.台南县农会.永康市农会.南 ...查看


  • 台湾的农业产业化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
  • 作者:张骥靳利华 <台湾研究> 2001年07期 新世纪,祖国大陆面临即将加入WTO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又恰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到目前为止,祖国大陆农业发展仍处于传统农业时期,而农业产业化正好适应了祖国大陆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查看


  • 旅游业发展趋势
  • 中国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灾害性事件影响是短暂性的 对以往对于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大事件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事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都是暂时性的,1998年洪灾.2003年SARS都未能阻止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步伐.因此绿维创景可以肯定的是 ...查看


  • 赴台湾考察现代农业考察报告11111
  • 9 3 关于报送<平泉县赴台经贸 考察交流专题报告>的报告 承德市台办: 经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平泉县组成了以县委书记刘文勤为团长,县直有关部门.乡镇和企业负责人共14名成员参加的赴台经贸考察团,于2009年6月15日至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