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泰拳手的训练

业余泰拳手的训练.txt“我羡慕内些老人 羡慕他们手牵手一直走到最后。━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话那么值钱。业余泰拳手的训练(2008-08-29 00:04:21)标签:体育 分类:训练计划

我们的泰拳老师是Cru Chavet,Cru相当于我们“先生”的意思,我们称呼他Cru Chai。他曾是泰国的拳王,也在日本和西方打过比赛,七十余场的胜绩。他现在五十多岁了,还能训练并和我们实战。现居洛杉矶。

我们学拳的地方在洛杉矶泰国城的一个寺庙里。每个人到和离开时都要对大殿合十敬礼。见到老师和其他人也要行礼。每周六早上6点多开始,Cru Chai总是最先到,到了就拿了扫帚拖把清洁地面,我们都曾试图帮他他却从不让我们动手,只有庙里僧人需要人手的时候才打发我们去帮忙。

我们到了先热身,可以先跑几圈,也可以练步法,跳绳,或者就是放松的在墙上正蹬。平时我们自己也有晨练,试过两个人抢箍颈膝撞的位置做热身效果好像也挺好,但在他那儿从没这样。他说自己热身是要跑个10000米的。

然后他拿靶每人踢四分钟一局,时间长的学生要连打两个四分钟,中间没有休息。泰拳比赛是三分钟一局,训练时就长一点留出余量。旁边有学生看表,每分钟报时,到三分半时叫“加速”,最后半分钟是要全力打的。

如果是Cru Chai拿靶练下来四分钟还能走路就不错了,所以人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轮流上去和他练,下来就举着手深呼吸边走边休息。人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看表,其他人两人一组互相踢靶。就轻松多了。也可以踢墙,互相打实战。都听读表人的统一口令。

我说的踢靶包括扫踢,正蹬,膝打,撤步回踢,左右轮踢,以及这些的连续踢法,拳肘比起来基本不费力,练的也没有腿这么多。

差不多每人打过三四局,我记得最多也只有六局,他就指墙说“Go to the wall”,开始的意思是一局对墙的正蹬,正蹬同时可以随意的加进拳脚膝肘的组合。后来“Go to the wall”变成背靠墙和他实战的意思,他进退自由我们没有退路。

The wall完了大家排成一行,统一听他的口令上步拳脚肘膝的击空练习,然后就结束了。

一些老的学生可以打实战,Cru Chai也会自己来打。

所有这些练习都是以局为单位,每四分钟的最后半分钟加力加速。而且有时Cru Chai会在一局结束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后要求我们再踢10腿到30腿,最多一次踢过50腿,我现在想起来腿还在发抖。

整个训练的时间一般也只有两个多小时,但每个人都有体力不支的感觉,第一次练的常会因为体温升得太高呕吐出来。即使是冬天大家也还是都穿短裤在室外练,也不会冷。

跳绳:我们去的第一天他就让我们

每人都带一根,热身的时候跳,没什么花样,就是两腿交换跳。我们老师用的绳

是特制的重绳,不知道其他拳手的什么样。

前后 ** 换跳:基本左右脚落地就是起腿的准备动作,跳的过程里也可以随时高兴就踢一腿。

还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说,比如对着根柱子,远远的随便走过去,就是正常的走路,到了攻击距离就马上倒脚起腿,

然后再找下一根柱子走过去。张家泼那场比赛一开始泰国人的那一腿正蹬就是个例子。

再有踢靶和实战其实是最练移动的,但都有老师带着,没法自己练了。

无论0攻击还是挨打,都是用鼻子吸气,发力和受打时猛的吐气,嘴里发“失”的声音。如果是大力的踢腿,吸气会很猛,鼻腔中也会发出“咝咝”的吸气声,两肺明显鼓起。发力吐气后恢复原状。受打时吐气小腹会鼓起。

练习很累恢复时也是用鼻吸用口呼,先把两肺吸满,然后慢慢地吐气到把两肺排空。同时两手都高高的举起来到处走,绝对不许坐下。

另外练得太猛的话有人肋下神经会疼,不是岔气那种,也是做十来次这种深呼吸,但是是慢慢吸慢慢呼,吸时举手呼时手落下。然后手举高把肋部拉开,可以背靠柱子两手举起从后面抱住,别人用力摩擦疼的部位到热起来。也用他们那种药油。

感觉他们呼吸的发音很科学,发“失”这个音也就做到了一般要求的合齿和舌顶上膛。

习惯这种呼吸对疲劳后的恢复很有帮助,一般几次深呼吸后加上散步马上就能感觉恢复不少。

和中国拳用脚跟蹬不太一样,泰拳的正蹬用前脚掌,提膝向前蹬的同时向下踩,同时转支撑脚,蹬上时两脚夹角至少有90度,可以使支撑更有力。但我们防身术课上教学生不教转脚,是为了街战中更好的护裆。当时老师要求蹬得越高越好,我蹬到他小腹他基本不退。

练习方法有蹬墙,不太累,可以一下一下蹬,也可以两下一组,先轻后重,还可以左右脚轮换不停的蹬。过程里可以加进其它拳脚膝肘的组合。

还有一种累的。老师带上腰靶,就是很宽的腰带前面是个垫子护在腰腹间,用散打护具完全可以代替。他每近身你就用正蹬把他蹬开,他会带上拳套,在你蹬的同时挥拳打你的头,如果蹬的力量不够让他近身就会挨打。蹬的练习正蹬的力量时机也养成抬手护头的习惯,被蹬的练习抗打和受打时的反击,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我自己的感觉是身高对身低的正蹬更容易得手,这样半蹬半踩的在别人上身来一下,特别是对方也起腿的时候,很容易把对方踩倒。

泰拳膝法也很多种,最好有人配合.有个原则是起自己的后腿,和腿法一样.

下面是我们的练法:

箍颈:老师带上腰靶和手靶.给

你个箍颈的位置,你就拉着他脖子用力下拉的同时上顶膝,有多大力用多大力,他会用手靶挡在胸口接.要领是一个合劲,手向下拉或者向两侧拉破坏对手平衡,和膝盖上顶同样重要.

缠抱:两人非常紧密的抱好,每人都是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互相找机会提膝撞肋骨.动作是提膝后有个向下的翻砸.不是直接向上撞的.防别人撞一般侧着进一下身,让过膝盖,大腿碰上就不怕了.

飞膝:箍颈的一局打完,把老师用力推出去,跟着飞过去.

还有种后仰的膝法,打的距离远但是没有抱住打的有力气,练的比较少.

蹬墙和空击练习里也会有膝撞动作,都是箍颈的打法,缠抱那种膝撞就不如找个柱子练着舒服了.

礼节

就是佛教的合十礼,对老师和尊敬的人拇指放到鼻尖,据说因为泰人认为头是人最尊贵的部位,合十放到头高表示对你的尊敬和我的头一样.有少年见到庙里的和尚会行顶礼,两手在头顶合十,同时深鞠躬.应该是更尊敬的礼节,

因为在庙里练,到了先对着正殿行礼,有同学会低头默立一段时间,我一般行个礼就算了,偶尔陪别人站会也觉得心里很舒服.见到老师和同学都行礼,两人练习不管拿靶子还是实战都先行礼,结束再行礼.但是中间过程不管是误伤还是打得太重都不行礼道歉,道歉的话老师会说,"开始的时候行礼就是道歉,过后都不用再道歉了."

Cru Chai教的没有平肘(看别人的教学片里有),路线都是上下垂直地面的.我想是针对泰拳本身的格斗式,泰拳格斗式两手放在太阳穴高,左右平肘好防,正面对敌,两手间上下的空挡很大正好打.

肘打不是很强调力量,比较注重打击的部位.用的就是弯曲胳膊后,肘尖最头上那一点突出的骨头.练习的时候老师也是比较关心你什么地方接触的手靶,不是你一肘过去有多重.

Cru Chai最喜欢挑肘,基本左手提起做防守的同时上步左肘就挑到下巴了.他教小姑娘防身第一下也肯定是这手.

左转180度的下砸肘他也用,让我们蹬墙的时候加进去练,没有打靶子.

踩在对手前腿上下砸肘好玩的时候给我们看过,我们都没练这个.

我们练仰卧起坐的时候也会每起一下左右肘各劈一次,但不是Cru Chai教的.估计是那帮家伙练转腰的泰拳版.

上来就踢脚靶,老师拿着两块立在胸口。所以踢上是实实在在踢一个人的重量,力量有多大看能不能把人踢出去就知道了。拿靶的也是种抗打练习。

踢的时候是正面对靶的,支撑脚外撇,几乎有90度,整个人有象弹簧拧起来的感觉,起腿折叠小腿,接触到霸面时用力展开,有个向前向下的切向力。这个时候左脚已经拧转到脚尖朝向身后了。接触的部位是胫骨,膝盖下脚踝上的一段,越上越接近膝撞所以冲击力越大,不过下面的胫骨

更锋利,打上渗透性好点。经常强调的是支撑脚的旋转要够,另外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就算踢头的高度也是向下的力。

Cru Chai说右手的拳手左腿是杀的,至少左腿要和右腿一样有力才能去打。他的防反都是撤左腿闪过,正好一个起腿的动作,再踢左腿回去。另外我想对同样右手的对手,左腿踢的是对手正面,是不是打击的要害也多些,右腿踢的是侧面,比较好防。他带我们开始是两腿一起练,右腿有了一定力气后就基本只练左腿,等左腿赶上右腿的力量再继续平均的练习。而且从一开始每次练习都是左腿开始,可能也是为了消除对右腿的依赖。

Cru Chai带训练不是很固定,我们有个固定的4分钟练习,一分钟左腿踢大腿内侧,一分钟中段右腿,一分钟中段左腿,半分钟右低扫脚踝,半分钟左低扫。

说到这个踢大腿内侧的踢法和扫踢要求不一样,扫踢不论左右都要用后脚踢,否则没力。这个踢内侧的前腿踢法Cru Chai说原来不是这么用的,是拿来踢髌骨的。不是用脚背,用的拇指和下面那块肉,不用太大力气,只要够快够准就行了。但是伤害太大所以现在泰拳比赛不让这么踢了。改踢内侧他也还是原来的要求,没太在乎这下的力量,只要够快就好了。

(2008-08-29 00:04:21)标签:体育 分类:训练计划

我们的泰拳老师是Cru Chavet,Cru相当于我们“先生”的意思,我们称呼他Cru Chai。他曾是泰国的拳王,也在日本和西方打过比赛,七十余场的胜绩。他现在五十多岁了,还能训练并和我们实战。现居洛杉矶。

我们学拳的地方在洛杉矶泰国城的一个寺庙里。每个人到和离开时都要对大殿合十敬礼。见到老师和其他人也要行礼。每周六早上6点多开始,Cru Chai总是最先到,到了就拿了扫帚拖把清洁地面,我们都曾试图帮他他却从不让我们动手,只有庙里僧人需要人手的时候才打发我们去帮忙。

我们到了先热身,可以先跑几圈,也可以练步法,跳绳,或者就是放松的在墙上正蹬。平时我们自己也有晨练,试过两个人抢箍颈膝撞的位置做热身效果好像也挺好,但在他那儿从没这样。他说自己热身是要跑个10000米的。

然后他拿靶每人踢四分钟一局,时间长的学生要连打两个四分钟,中间没有休息。泰拳比赛是三分钟一局,训练时就长一点留出余量。旁边有学生看表,每分钟报时,到三分半时叫“加速”,最后半分钟是要全力打的。

如果是Cru Chai拿靶练下来四分钟还能走路就不错了,所以人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轮流上去和他练,下来就举着手深呼吸边走边休息。人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看表,其他人两人一组互相踢靶。就轻松多了。也可以踢墙,互相打实

战。都听读表人的统一口令。

我说的踢靶包括扫踢,正蹬,膝打,撤步回踢,左右轮踢,以及这些的连续踢法,拳肘比起来基本不费力,练的也没有腿这么多。

差不多每人打过三四局,我记得最多也只有六局,他就指墙说“Go to the wall”,开始的意思是一局对墙的正蹬,正蹬同时可以随意的加进拳脚膝肘的组合。后来“Go to the wall”变成背靠墙和他实战的意思,他进退自由我们没有退路。

The wall完了大家排成一行,统一听他的口令上步拳脚肘膝的击空练习,然后就结束了。

一些老的学生可以打实战,Cru Chai也会自己来打。

所有这些练习都是以局为单位,每四分钟的最后半分钟加力加速。而且有时Cru Chai会在一局结束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后要求我们再踢10腿到30腿,最多一次踢过50腿,我现在想起来腿还在发抖。

整个训练的时间一般也只有两个多小时,但每个人都有体力不支的感觉,第一次练的常会因为体温升得太高呕吐出来。即使是冬天大家也还是都穿短裤在室外练,也不会冷。

跳绳:我们去的第一天他就让我们每人都带一根,热身的时候跳,没什么花样,就是两腿交换跳。我们老师用的绳

是特制的重绳,不知道其他拳手的什么样。

前后 ** 换跳:基本左右脚落地就是起腿的准备动作,跳的过程里也可以随时高兴就踢一腿。

还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说,比如对着根柱子,远远的随便走过去,就是正常的走路,到了攻击距离就马上倒脚起腿,

然后再找下一根柱子走过去。张家泼那场比赛一开始泰国人的那一腿正蹬就是个例子。

再有踢靶和实战其实是最练移动的,但都有老师带着,没法自己练了。

无论0攻击还是挨打,都是用鼻子吸气,发力和受打时猛的吐气,嘴里发“失”的声音。如果是大力的踢腿,吸气会很猛,鼻腔中也会发出“咝咝”的吸气声,两肺明显鼓起。发力吐气后恢复原状。受打时吐气小腹会鼓起。

练习很累恢复时也是用鼻吸用口呼,先把两肺吸满,然后慢慢地吐气到把两肺排空。同时两手都高高的举起来到处走,绝对不许坐下。

另外练得太猛的话有人肋下神经会疼,不是岔气那种,也是做十来次这种深呼吸,但是是慢慢吸慢慢呼,吸时举手呼时手落下。然后手举高把肋部拉开,可以背靠柱子两手举起从后面抱住,别人用力摩擦疼的部位到热起来。也用他们那种药油。

感觉他们呼吸的发音很科学,发“失”这个音也就做到了一般要求的合齿和舌顶上膛。

习惯这种呼吸对疲劳后的恢复很有帮助,一般几次深呼吸后加上散步马上就能感觉恢复不少。

和中国拳用脚跟蹬不太一样,泰拳的正蹬用前脚掌,提膝向前

蹬的同时向下踩,同时转支撑脚,蹬上时两脚夹角至少有90度,可以使支撑更有力。但我们防身术课上教学生不教转脚,是为了街战中更好的护裆。当时老师要求蹬得越高越好,我蹬到他小腹他基本不退。

练习方法有蹬墙,不太累,可以一下一下蹬,也可以两下一组,先轻后重,还可以左右脚轮换不停的蹬。过程里可以加进其它拳脚膝肘的组合。

还有一种累的。老师带上腰靶,就是很宽的腰带前面是个垫子护在腰腹间,用散打护具完全可以代替。他每近身你就用正蹬把他蹬开,他会带上拳套,在你蹬的同时挥拳打你的头,如果蹬的力量不够让他近身就会挨打。蹬的练习正蹬的力量时机也养成抬手护头的习惯,被蹬的练习抗打和受打时的反击,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我自己的感觉是身高对身低的正蹬更容易得手,这样半蹬半踩的在别人上身来一下,特别是对方也起腿的时候,很容易把对方踩倒。

泰拳膝法也很多种,最好有人配合.有个原则是起自己的后腿,和腿法一样.

下面是我们的练法:

箍颈:老师带上腰靶和手靶.给你个箍颈的位置,你就拉着他脖子用力下拉的同时上顶膝,有多大力用多大力,他会用手靶挡在胸口接.要领是一个合劲,手向下拉或者向两侧拉破坏对手平衡,和膝盖上顶同样重要.

缠抱:两人非常紧密的抱好,每人都是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互相找机会提膝撞肋骨.动作是提膝后有个向下的翻砸.不是直接向上撞的.防别人撞一般侧着进一下身,让过膝盖,大腿碰上就不怕了.

飞膝:箍颈的一局打完,把老师用力推出去,跟着飞过去.

还有种后仰的膝法,打的距离远但是没有抱住打的有力气,练的比较少.

蹬墙和空击练习里也会有膝撞动作,都是箍颈的打法,缠抱那种膝撞就不如找个柱子练着舒服了.

礼节

就是佛教的合十礼,对老师和尊敬的人拇指放到鼻尖,据说因为泰人认为头是人最尊贵的部位,合十放到头高表示对你的尊敬和我的头一样.有少年见到庙里的和尚会行顶礼,两手在头顶合十,同时深鞠躬.应该是更尊敬的礼节,

因为在庙里练,到了先对着正殿行礼,有同学会低头默立一段时间,我一般行个礼就算了,偶尔陪别人站会也觉得心里很舒服.见到老师和同学都行礼,两人练习不管拿靶子还是实战都先行礼,结束再行礼.但是中间过程不管是误伤还是打得太重都不行礼道歉,道歉的话老师会说,"开始的时候行礼就是道歉,过后都不用再道歉了."

Cru Chai教的没有平肘(看别人的教学片里有),路线都是上下垂直地面的.我想是针对泰拳本身的格斗式,泰拳格斗式两手放在太阳穴高,左右平肘好防,正面对敌,两手间上下的空挡很大正好打.

肘打不是很强调力量,比较注重

打击的部位.用的就是弯曲胳膊后,肘尖最头上那一点突出的骨头.练习的时候老师也是比较关心你什么地方接触的手靶,不是你一肘过去有多重.

Cru Chai最喜欢挑肘,基本左手提起做防守的同时上步左肘就挑到下巴了.他教小姑娘防身第一下也肯定是这手.

左转180度的下砸肘他也用,让我们蹬墙的时候加进去练,没有打靶子.

踩在对手前腿上下砸肘好玩的时候给我们看过,我们都没练这个.

我们练仰卧起坐的时候也会每起一下左右肘各劈一次,但不是Cru Chai教的.估计是那帮家伙练转腰的泰拳版.

上来就踢脚靶,老师拿着两块立在胸口。所以踢上是实实在在踢一个人的重量,力量有多大看能不能把人踢出去就知道了。拿靶的也是种抗打练习。

踢的时候是正面对靶的,支撑脚外撇,几乎有90度,整个人有象弹簧拧起来的感觉,起腿折叠小腿,接触到霸面时用力展开,有个向前向下的切向力。这个时候左脚已经拧转到脚尖朝向身后了。接触的部位是胫骨,膝盖下脚踝上的一段,越上越接近膝撞所以冲击力越大,不过下面的胫骨更锋利,打上渗透性好点。经常强调的是支撑脚的旋转要够,另外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就算踢头的高度也是向下的力。

Cru Chai说右手的拳手左腿是杀的,至少左腿要和右腿一样有力才能去打。他的防反都是撤左腿闪过,正好一个起腿的动作,再踢左腿回去。另外我想对同样右手的对手,左腿踢的是对手正面,是不是打击的要害也多些,右腿踢的是侧面,比较好防。他带我们开始是两腿一起练,右腿有了一定力气后就基本只练左腿,等左腿赶上右腿的力量再继续平均的练习。而且从一开始每次练习都是左腿开始,可能也是为了消除对右腿的依赖。

Cru Chai带训练不是很固定,我们有个固定的4分钟练习,一分钟左腿踢大腿内侧,一分钟中段右腿,一分钟中段左腿,半分钟右低扫脚踝,半分钟左低扫。

说到这个踢大腿内侧的踢法和扫踢要求不一样,扫踢不论左右都要用后脚踢,否则没力。这个踢内侧的前腿踢法Cru Chai说原来不是这么用的,是拿来踢髌骨的。不是用脚背,用的拇指和下面那块肉,不用太大力气,只要够快够准就行了。但是伤害太大所以现在泰拳比赛不让这么踢了。改踢内侧他也还是原来的要求,没太在乎这下的力量,只要够快就好了。

业余泰拳手的训练.txt“我羡慕内些老人 羡慕他们手牵手一直走到最后。━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话那么值钱。业余泰拳手的训练(2008-08-29 00:04:21)标签:体育 分类:训练计划

我们的泰拳老师是Cru Chavet,Cru相当于我们“先生”的意思,我们称呼他Cru Chai。他曾是泰国的拳王,也在日本和西方打过比赛,七十余场的胜绩。他现在五十多岁了,还能训练并和我们实战。现居洛杉矶。

我们学拳的地方在洛杉矶泰国城的一个寺庙里。每个人到和离开时都要对大殿合十敬礼。见到老师和其他人也要行礼。每周六早上6点多开始,Cru Chai总是最先到,到了就拿了扫帚拖把清洁地面,我们都曾试图帮他他却从不让我们动手,只有庙里僧人需要人手的时候才打发我们去帮忙。

我们到了先热身,可以先跑几圈,也可以练步法,跳绳,或者就是放松的在墙上正蹬。平时我们自己也有晨练,试过两个人抢箍颈膝撞的位置做热身效果好像也挺好,但在他那儿从没这样。他说自己热身是要跑个10000米的。

然后他拿靶每人踢四分钟一局,时间长的学生要连打两个四分钟,中间没有休息。泰拳比赛是三分钟一局,训练时就长一点留出余量。旁边有学生看表,每分钟报时,到三分半时叫“加速”,最后半分钟是要全力打的。

如果是Cru Chai拿靶练下来四分钟还能走路就不错了,所以人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轮流上去和他练,下来就举着手深呼吸边走边休息。人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看表,其他人两人一组互相踢靶。就轻松多了。也可以踢墙,互相打实战。都听读表人的统一口令。

我说的踢靶包括扫踢,正蹬,膝打,撤步回踢,左右轮踢,以及这些的连续踢法,拳肘比起来基本不费力,练的也没有腿这么多。

差不多每人打过三四局,我记得最多也只有六局,他就指墙说“Go to the wall”,开始的意思是一局对墙的正蹬,正蹬同时可以随意的加进拳脚膝肘的组合。后来“Go to the wall”变成背靠墙和他实战的意思,他进退自由我们没有退路。

The wall完了大家排成一行,统一听他的口令上步拳脚肘膝的击空练习,然后就结束了。

一些老的学生可以打实战,Cru Chai也会自己来打。

所有这些练习都是以局为单位,每四分钟的最后半分钟加力加速。而且有时Cru Chai会在一局结束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后要求我们再踢10腿到30腿,最多一次踢过50腿,我现在想起来腿还在发抖。

整个训练的时间一般也只有两个多小时,但每个人都有体力不支的感觉,第一次练的常会因为体温升得太高呕吐出来。即使是冬天大家也还是都穿短裤在室外练,也不会冷。

跳绳:我们去的第一天他就让我们

每人都带一根,热身的时候跳,没什么花样,就是两腿交换跳。我们老师用的绳

是特制的重绳,不知道其他拳手的什么样。

前后 ** 换跳:基本左右脚落地就是起腿的准备动作,跳的过程里也可以随时高兴就踢一腿。

还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说,比如对着根柱子,远远的随便走过去,就是正常的走路,到了攻击距离就马上倒脚起腿,

然后再找下一根柱子走过去。张家泼那场比赛一开始泰国人的那一腿正蹬就是个例子。

再有踢靶和实战其实是最练移动的,但都有老师带着,没法自己练了。

无论0攻击还是挨打,都是用鼻子吸气,发力和受打时猛的吐气,嘴里发“失”的声音。如果是大力的踢腿,吸气会很猛,鼻腔中也会发出“咝咝”的吸气声,两肺明显鼓起。发力吐气后恢复原状。受打时吐气小腹会鼓起。

练习很累恢复时也是用鼻吸用口呼,先把两肺吸满,然后慢慢地吐气到把两肺排空。同时两手都高高的举起来到处走,绝对不许坐下。

另外练得太猛的话有人肋下神经会疼,不是岔气那种,也是做十来次这种深呼吸,但是是慢慢吸慢慢呼,吸时举手呼时手落下。然后手举高把肋部拉开,可以背靠柱子两手举起从后面抱住,别人用力摩擦疼的部位到热起来。也用他们那种药油。

感觉他们呼吸的发音很科学,发“失”这个音也就做到了一般要求的合齿和舌顶上膛。

习惯这种呼吸对疲劳后的恢复很有帮助,一般几次深呼吸后加上散步马上就能感觉恢复不少。

和中国拳用脚跟蹬不太一样,泰拳的正蹬用前脚掌,提膝向前蹬的同时向下踩,同时转支撑脚,蹬上时两脚夹角至少有90度,可以使支撑更有力。但我们防身术课上教学生不教转脚,是为了街战中更好的护裆。当时老师要求蹬得越高越好,我蹬到他小腹他基本不退。

练习方法有蹬墙,不太累,可以一下一下蹬,也可以两下一组,先轻后重,还可以左右脚轮换不停的蹬。过程里可以加进其它拳脚膝肘的组合。

还有一种累的。老师带上腰靶,就是很宽的腰带前面是个垫子护在腰腹间,用散打护具完全可以代替。他每近身你就用正蹬把他蹬开,他会带上拳套,在你蹬的同时挥拳打你的头,如果蹬的力量不够让他近身就会挨打。蹬的练习正蹬的力量时机也养成抬手护头的习惯,被蹬的练习抗打和受打时的反击,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我自己的感觉是身高对身低的正蹬更容易得手,这样半蹬半踩的在别人上身来一下,特别是对方也起腿的时候,很容易把对方踩倒。

泰拳膝法也很多种,最好有人配合.有个原则是起自己的后腿,和腿法一样.

下面是我们的练法:

箍颈:老师带上腰靶和手靶.给

你个箍颈的位置,你就拉着他脖子用力下拉的同时上顶膝,有多大力用多大力,他会用手靶挡在胸口接.要领是一个合劲,手向下拉或者向两侧拉破坏对手平衡,和膝盖上顶同样重要.

缠抱:两人非常紧密的抱好,每人都是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互相找机会提膝撞肋骨.动作是提膝后有个向下的翻砸.不是直接向上撞的.防别人撞一般侧着进一下身,让过膝盖,大腿碰上就不怕了.

飞膝:箍颈的一局打完,把老师用力推出去,跟着飞过去.

还有种后仰的膝法,打的距离远但是没有抱住打的有力气,练的比较少.

蹬墙和空击练习里也会有膝撞动作,都是箍颈的打法,缠抱那种膝撞就不如找个柱子练着舒服了.

礼节

就是佛教的合十礼,对老师和尊敬的人拇指放到鼻尖,据说因为泰人认为头是人最尊贵的部位,合十放到头高表示对你的尊敬和我的头一样.有少年见到庙里的和尚会行顶礼,两手在头顶合十,同时深鞠躬.应该是更尊敬的礼节,

因为在庙里练,到了先对着正殿行礼,有同学会低头默立一段时间,我一般行个礼就算了,偶尔陪别人站会也觉得心里很舒服.见到老师和同学都行礼,两人练习不管拿靶子还是实战都先行礼,结束再行礼.但是中间过程不管是误伤还是打得太重都不行礼道歉,道歉的话老师会说,"开始的时候行礼就是道歉,过后都不用再道歉了."

Cru Chai教的没有平肘(看别人的教学片里有),路线都是上下垂直地面的.我想是针对泰拳本身的格斗式,泰拳格斗式两手放在太阳穴高,左右平肘好防,正面对敌,两手间上下的空挡很大正好打.

肘打不是很强调力量,比较注重打击的部位.用的就是弯曲胳膊后,肘尖最头上那一点突出的骨头.练习的时候老师也是比较关心你什么地方接触的手靶,不是你一肘过去有多重.

Cru Chai最喜欢挑肘,基本左手提起做防守的同时上步左肘就挑到下巴了.他教小姑娘防身第一下也肯定是这手.

左转180度的下砸肘他也用,让我们蹬墙的时候加进去练,没有打靶子.

踩在对手前腿上下砸肘好玩的时候给我们看过,我们都没练这个.

我们练仰卧起坐的时候也会每起一下左右肘各劈一次,但不是Cru Chai教的.估计是那帮家伙练转腰的泰拳版.

上来就踢脚靶,老师拿着两块立在胸口。所以踢上是实实在在踢一个人的重量,力量有多大看能不能把人踢出去就知道了。拿靶的也是种抗打练习。

踢的时候是正面对靶的,支撑脚外撇,几乎有90度,整个人有象弹簧拧起来的感觉,起腿折叠小腿,接触到霸面时用力展开,有个向前向下的切向力。这个时候左脚已经拧转到脚尖朝向身后了。接触的部位是胫骨,膝盖下脚踝上的一段,越上越接近膝撞所以冲击力越大,不过下面的胫骨

更锋利,打上渗透性好点。经常强调的是支撑脚的旋转要够,另外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就算踢头的高度也是向下的力。

Cru Chai说右手的拳手左腿是杀的,至少左腿要和右腿一样有力才能去打。他的防反都是撤左腿闪过,正好一个起腿的动作,再踢左腿回去。另外我想对同样右手的对手,左腿踢的是对手正面,是不是打击的要害也多些,右腿踢的是侧面,比较好防。他带我们开始是两腿一起练,右腿有了一定力气后就基本只练左腿,等左腿赶上右腿的力量再继续平均的练习。而且从一开始每次练习都是左腿开始,可能也是为了消除对右腿的依赖。

Cru Chai带训练不是很固定,我们有个固定的4分钟练习,一分钟左腿踢大腿内侧,一分钟中段右腿,一分钟中段左腿,半分钟右低扫脚踝,半分钟左低扫。

说到这个踢大腿内侧的踢法和扫踢要求不一样,扫踢不论左右都要用后脚踢,否则没力。这个踢内侧的前腿踢法Cru Chai说原来不是这么用的,是拿来踢髌骨的。不是用脚背,用的拇指和下面那块肉,不用太大力气,只要够快够准就行了。但是伤害太大所以现在泰拳比赛不让这么踢了。改踢内侧他也还是原来的要求,没太在乎这下的力量,只要够快就好了。

(2008-08-29 00:04:21)标签:体育 分类:训练计划

我们的泰拳老师是Cru Chavet,Cru相当于我们“先生”的意思,我们称呼他Cru Chai。他曾是泰国的拳王,也在日本和西方打过比赛,七十余场的胜绩。他现在五十多岁了,还能训练并和我们实战。现居洛杉矶。

我们学拳的地方在洛杉矶泰国城的一个寺庙里。每个人到和离开时都要对大殿合十敬礼。见到老师和其他人也要行礼。每周六早上6点多开始,Cru Chai总是最先到,到了就拿了扫帚拖把清洁地面,我们都曾试图帮他他却从不让我们动手,只有庙里僧人需要人手的时候才打发我们去帮忙。

我们到了先热身,可以先跑几圈,也可以练步法,跳绳,或者就是放松的在墙上正蹬。平时我们自己也有晨练,试过两个人抢箍颈膝撞的位置做热身效果好像也挺好,但在他那儿从没这样。他说自己热身是要跑个10000米的。

然后他拿靶每人踢四分钟一局,时间长的学生要连打两个四分钟,中间没有休息。泰拳比赛是三分钟一局,训练时就长一点留出余量。旁边有学生看表,每分钟报时,到三分半时叫“加速”,最后半分钟是要全力打的。

如果是Cru Chai拿靶练下来四分钟还能走路就不错了,所以人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轮流上去和他练,下来就举着手深呼吸边走边休息。人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看表,其他人两人一组互相踢靶。就轻松多了。也可以踢墙,互相打实

战。都听读表人的统一口令。

我说的踢靶包括扫踢,正蹬,膝打,撤步回踢,左右轮踢,以及这些的连续踢法,拳肘比起来基本不费力,练的也没有腿这么多。

差不多每人打过三四局,我记得最多也只有六局,他就指墙说“Go to the wall”,开始的意思是一局对墙的正蹬,正蹬同时可以随意的加进拳脚膝肘的组合。后来“Go to the wall”变成背靠墙和他实战的意思,他进退自由我们没有退路。

The wall完了大家排成一行,统一听他的口令上步拳脚肘膝的击空练习,然后就结束了。

一些老的学生可以打实战,Cru Chai也会自己来打。

所有这些练习都是以局为单位,每四分钟的最后半分钟加力加速。而且有时Cru Chai会在一局结束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后要求我们再踢10腿到30腿,最多一次踢过50腿,我现在想起来腿还在发抖。

整个训练的时间一般也只有两个多小时,但每个人都有体力不支的感觉,第一次练的常会因为体温升得太高呕吐出来。即使是冬天大家也还是都穿短裤在室外练,也不会冷。

跳绳:我们去的第一天他就让我们每人都带一根,热身的时候跳,没什么花样,就是两腿交换跳。我们老师用的绳

是特制的重绳,不知道其他拳手的什么样。

前后 ** 换跳:基本左右脚落地就是起腿的准备动作,跳的过程里也可以随时高兴就踢一腿。

还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说,比如对着根柱子,远远的随便走过去,就是正常的走路,到了攻击距离就马上倒脚起腿,

然后再找下一根柱子走过去。张家泼那场比赛一开始泰国人的那一腿正蹬就是个例子。

再有踢靶和实战其实是最练移动的,但都有老师带着,没法自己练了。

无论0攻击还是挨打,都是用鼻子吸气,发力和受打时猛的吐气,嘴里发“失”的声音。如果是大力的踢腿,吸气会很猛,鼻腔中也会发出“咝咝”的吸气声,两肺明显鼓起。发力吐气后恢复原状。受打时吐气小腹会鼓起。

练习很累恢复时也是用鼻吸用口呼,先把两肺吸满,然后慢慢地吐气到把两肺排空。同时两手都高高的举起来到处走,绝对不许坐下。

另外练得太猛的话有人肋下神经会疼,不是岔气那种,也是做十来次这种深呼吸,但是是慢慢吸慢慢呼,吸时举手呼时手落下。然后手举高把肋部拉开,可以背靠柱子两手举起从后面抱住,别人用力摩擦疼的部位到热起来。也用他们那种药油。

感觉他们呼吸的发音很科学,发“失”这个音也就做到了一般要求的合齿和舌顶上膛。

习惯这种呼吸对疲劳后的恢复很有帮助,一般几次深呼吸后加上散步马上就能感觉恢复不少。

和中国拳用脚跟蹬不太一样,泰拳的正蹬用前脚掌,提膝向前

蹬的同时向下踩,同时转支撑脚,蹬上时两脚夹角至少有90度,可以使支撑更有力。但我们防身术课上教学生不教转脚,是为了街战中更好的护裆。当时老师要求蹬得越高越好,我蹬到他小腹他基本不退。

练习方法有蹬墙,不太累,可以一下一下蹬,也可以两下一组,先轻后重,还可以左右脚轮换不停的蹬。过程里可以加进其它拳脚膝肘的组合。

还有一种累的。老师带上腰靶,就是很宽的腰带前面是个垫子护在腰腹间,用散打护具完全可以代替。他每近身你就用正蹬把他蹬开,他会带上拳套,在你蹬的同时挥拳打你的头,如果蹬的力量不够让他近身就会挨打。蹬的练习正蹬的力量时机也养成抬手护头的习惯,被蹬的练习抗打和受打时的反击,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我自己的感觉是身高对身低的正蹬更容易得手,这样半蹬半踩的在别人上身来一下,特别是对方也起腿的时候,很容易把对方踩倒。

泰拳膝法也很多种,最好有人配合.有个原则是起自己的后腿,和腿法一样.

下面是我们的练法:

箍颈:老师带上腰靶和手靶.给你个箍颈的位置,你就拉着他脖子用力下拉的同时上顶膝,有多大力用多大力,他会用手靶挡在胸口接.要领是一个合劲,手向下拉或者向两侧拉破坏对手平衡,和膝盖上顶同样重要.

缠抱:两人非常紧密的抱好,每人都是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互相找机会提膝撞肋骨.动作是提膝后有个向下的翻砸.不是直接向上撞的.防别人撞一般侧着进一下身,让过膝盖,大腿碰上就不怕了.

飞膝:箍颈的一局打完,把老师用力推出去,跟着飞过去.

还有种后仰的膝法,打的距离远但是没有抱住打的有力气,练的比较少.

蹬墙和空击练习里也会有膝撞动作,都是箍颈的打法,缠抱那种膝撞就不如找个柱子练着舒服了.

礼节

就是佛教的合十礼,对老师和尊敬的人拇指放到鼻尖,据说因为泰人认为头是人最尊贵的部位,合十放到头高表示对你的尊敬和我的头一样.有少年见到庙里的和尚会行顶礼,两手在头顶合十,同时深鞠躬.应该是更尊敬的礼节,

因为在庙里练,到了先对着正殿行礼,有同学会低头默立一段时间,我一般行个礼就算了,偶尔陪别人站会也觉得心里很舒服.见到老师和同学都行礼,两人练习不管拿靶子还是实战都先行礼,结束再行礼.但是中间过程不管是误伤还是打得太重都不行礼道歉,道歉的话老师会说,"开始的时候行礼就是道歉,过后都不用再道歉了."

Cru Chai教的没有平肘(看别人的教学片里有),路线都是上下垂直地面的.我想是针对泰拳本身的格斗式,泰拳格斗式两手放在太阳穴高,左右平肘好防,正面对敌,两手间上下的空挡很大正好打.

肘打不是很强调力量,比较注重

打击的部位.用的就是弯曲胳膊后,肘尖最头上那一点突出的骨头.练习的时候老师也是比较关心你什么地方接触的手靶,不是你一肘过去有多重.

Cru Chai最喜欢挑肘,基本左手提起做防守的同时上步左肘就挑到下巴了.他教小姑娘防身第一下也肯定是这手.

左转180度的下砸肘他也用,让我们蹬墙的时候加进去练,没有打靶子.

踩在对手前腿上下砸肘好玩的时候给我们看过,我们都没练这个.

我们练仰卧起坐的时候也会每起一下左右肘各劈一次,但不是Cru Chai教的.估计是那帮家伙练转腰的泰拳版.

上来就踢脚靶,老师拿着两块立在胸口。所以踢上是实实在在踢一个人的重量,力量有多大看能不能把人踢出去就知道了。拿靶的也是种抗打练习。

踢的时候是正面对靶的,支撑脚外撇,几乎有90度,整个人有象弹簧拧起来的感觉,起腿折叠小腿,接触到霸面时用力展开,有个向前向下的切向力。这个时候左脚已经拧转到脚尖朝向身后了。接触的部位是胫骨,膝盖下脚踝上的一段,越上越接近膝撞所以冲击力越大,不过下面的胫骨更锋利,打上渗透性好点。经常强调的是支撑脚的旋转要够,另外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就算踢头的高度也是向下的力。

Cru Chai说右手的拳手左腿是杀的,至少左腿要和右腿一样有力才能去打。他的防反都是撤左腿闪过,正好一个起腿的动作,再踢左腿回去。另外我想对同样右手的对手,左腿踢的是对手正面,是不是打击的要害也多些,右腿踢的是侧面,比较好防。他带我们开始是两腿一起练,右腿有了一定力气后就基本只练左腿,等左腿赶上右腿的力量再继续平均的练习。而且从一开始每次练习都是左腿开始,可能也是为了消除对右腿的依赖。

Cru Chai带训练不是很固定,我们有个固定的4分钟练习,一分钟左腿踢大腿内侧,一分钟中段右腿,一分钟中段左腿,半分钟右低扫脚踝,半分钟左低扫。

说到这个踢大腿内侧的踢法和扫踢要求不一样,扫踢不论左右都要用后脚踢,否则没力。这个踢内侧的前腿踢法Cru Chai说原来不是这么用的,是拿来踢髌骨的。不是用脚背,用的拇指和下面那块肉,不用太大力气,只要够快够准就行了。但是伤害太大所以现在泰拳比赛不让这么踢了。改踢内侧他也还是原来的要求,没太在乎这下的力量,只要够快就好了。


相关文章

  • 快乐的咪咪收藏的武术散打格斗文章
  • 共有87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 103050 条 MMA恐怖KO集锦 阅读 33 被转藏  2  评论  0公众公开  12-01-19 16:27 MMA恐怖KO集锦. 女子防身术[教学视频] 阅读 80 被转藏  20  评论  0公众公 ...查看


  • 谁要让无敌"泰拳克星"马库斯 改名"马哭死"
  • 时间:2011-12-07 09:09来源:未知 作者:广州泰拳俱乐部 点击:185次 谁要让无敌泰拳克星马库斯 改名马哭死 中泰功夫争霸赛日本选手田村阳典因护照过期及伤病失约 本报记者施绍宗 将于本月17日晚在岭南明珠体育馆举行,被网友们 ...查看


  • 历届中泰武术对抗赛结果
  • 历届中泰武术对抗赛结果 马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简介 | 进入海口边检总站 首 页 收藏本站 ┆ 文章阅读 ┆ 图书下载 ┆ 留言册 图书馆首页 影视评论 美文欣赏 旅游岛专栏 幽默小品 摄影欣赏 时尚生活 魅力科学 英语学习 廉政教育 书籍下 ...查看


  • 散打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 散打 第一节 知识篇 一.散打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散打是一项徒手搏击格斗的技术.它的母体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瑰宝--武术运动.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散打是武术运动的对抗性形式,更是武术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武术的精髓之所在. ...查看


  • 散打侧踹腿训练方法及运用
  • 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腿法在实战中威力大,得分率高.腿的长度约为人体的二分之一,拳谚云:"一寸长,一寸强."腿的骨骼大,肌肉发达,力量大,进攻隐蔽性好.在诸多腿法中,侧踹腿使用起来灵活多 ...查看


  • 搏击沙袋的训练方法
  • 搏击------沙袋篇 沙袋篇 搏击 打沙袋是练习实战搏击不可少的方法.进行打沙袋练习,可以全面检验自己的攻击 威力,用所有的技法狂轰滥炸而沙袋却不会受损伤,故中外技击术中都有打沙袋的练习 内容.打沙袋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用一个袋子装 ...查看


  • 小龙哥真的没排在第一 国际武打巨星功夫排行榜
  • 点击加载图片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顺德均安镇.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著名的华人武打电影演员和功夫巨星.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UFC开创者,MMA之父,截拳道之父,双节棍之父,亦是"功夫片" ...查看


  • 传统武术兴衰
  • 传统武术若继续自欺欺人走向没落将成最终宿命 近日,一条太极拳师数秒被散打拳击手击倒的视频迅速刷爆朋友圈.一时间,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嘲笑和指责之声让传统武术同情者和练习者颇为尴尬.笔者作为一名拿过两枚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一等奖的武术爱好者,也自 ...查看


  • 健身俱乐部投资计划书.
  • 海南博海拳击格斗健身俱乐部投资计划书 目录 第一章:目录„„„„„„„„„„„„„„„„„„„„„„„„„„„„„1 第二章:项目介绍„„„„„„„„„„„„„„„„„„„„„„„„„„„2 第三章:操作计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