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 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1.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2. 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 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 齐读课文。

2. 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 学生自读。

4. 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1. 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

时间 内容 备注

2003.9.11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 想要(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先自度其足 (duó)量长短

(duó)量长短 度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 (dù)尺码

而置之其坐 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 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 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四、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1.深入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一、检查反馈。

1.齐读课文。

2.抽查同学的作业情况(到展示台上展示)

3.师生评价。

二、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

1. 启发学生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句式。

教师示范:文中“郑人有欲买履者”而小学教师材中选用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致,只是个别字不一样,由此可见:“欲”与“且”、“买”与“置”意思相近。请在活页夹上“备注”栏上记下来。(见上)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每个词语的意思,想想他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包含这个词的成语有哪些,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项等。(学生自主研究)

3. 请同学谈自己的发现。

4. 师生评价。(尊重学生的发现,鼓励创新,把握不准的问题存疑,课后研究。)

三、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1. 请同学说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可以完成)

2. 思考:《刻舟求剑》原文中省略了几句话:“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请同学思考:这几句什么意思?为什么省略呢?

3. 结合介绍《吕氏春秋》的相关知识。

四、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古代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 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 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

1.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2. 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 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 齐读课文。

2. 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

3. 学生自读。

4. 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1. 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

时间 内容 备注

2003.9.11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 想要(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先自度其足 (duó)量长短

(duó)量长短 度

事先量了自己的脚 (dù)尺码

而置之其坐 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 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 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四、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

1.深入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一、检查反馈。

1.齐读课文。

2.抽查同学的作业情况(到展示台上展示)

3.师生评价。

二、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

1. 启发学生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句式。

教师示范:文中“郑人有欲买履者”而小学教师材中选用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致,只是个别字不一样,由此可见:“欲”与“且”、“买”与“置”意思相近。请在活页夹上“备注”栏上记下来。(见上)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每个词语的意思,想想他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包含这个词的成语有哪些,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项等。(学生自主研究)

3. 请同学谈自己的发现。

4. 师生评价。(尊重学生的发现,鼓励创新,把握不准的问题存疑,课后研究。)

三、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1. 请同学说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可以完成)

2. 思考:《刻舟求剑》原文中省略了几句话:“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请同学思考:这几句什么意思?为什么省略呢?

3. 结合介绍《吕氏春秋》的相关知识。

四、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相关文章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1.寓言二则-画蛇添足
  • 21. 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画蛇添足 一.创设情境 放<画蛇添足>的现代文录音,教师在前边配表情,配口形,配动作,如演"双簧"一般,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有趣的图画.(出 ...查看


  • 5.古代寓言二则
  • 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郑人买履>是一则寓言,寓言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 ...查看


  • 1.5[古代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方案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 ...查看


  • 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版)教学教案:第六单元 古文二则 郢人
  • <郢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练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含义. 2. 学会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 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之间的情感. 4. 理解庄子运用寓言进行比喻的手法. 5. 体悟古人重情重义的纯朴情操. 重点:1. 学 ...查看


  • 农夫和蛇(两则)教案(2)
  • 农夫和蛇(两则)教案 东明武胜中学教师 刘永进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小学里面我们学习了这样一些课文,如<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狼和小羊>.<拔苗助长>等课文,这些课 文有过共同的 ...查看


  •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人教版) 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背影>教案及同步练习 <背影>课件及音频朗读 3&l ...查看


  •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掩耳盗铃.铃铛.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 ...查看


  • 新寓言故事二则
  • 新寓言故事二则 (一)新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是中国古代名誉千古的医生,只要是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会知道扁鹊的医术高明.但是却没有人知道扁鹊三兄弟中哪个人的医术最高明. 有一天,蔡桓公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文统计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文统计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1.<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2.<晏子使楚> 婴闻之,橘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