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实景演出策划案

《菏泽•牡丹魂》

——实景演出策划

策划人:

一、演出简述:

牡丹是我国国花,也是世界著名花卉之一。我国的牡丹,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种类繁多。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12万亩,九大系色,十大花型,1237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雍容华贵,色艳香浓,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独得了81个奖项。同时牡丹还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历史中骚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有关牡丹文献!借以利用实景演出活动是把菏泽的牡丹产业发展推向牡丹文化发展的一个新举措,有利于菏泽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于牡丹日益萎靡的产业注入一股新泉!

二、演出的主题:

国花•牡丹魂

三、演出时间:

每年4月12日——5月10日。牡丹花期一个月左右,此时游客量大,可以保证上座率和宣传效率!

四、演出地点:

菏泽牡丹观赏基地曹州牡丹园中心广场牡丹魂雕塑下!

五、演出的组织与内容:

组织:

(1) 前期宣传、现场推广、后期宣传。前期宣传主要以海报广告灯形式,现场以实物推广,发给观众关于节目的册子。后期,主要以生产与牡丹有关的产品如,食物、模型等。

(2) 手续审批。

(3) 舞台设计:简洁、灵动,富有艺术性,以牡丹魂为背景进行设计,紧贴牡丹魂这一中心。座位分三类,一等座位一百五是个,二等座位三百个,三等座位四百个。

(4) 灯光设置:白天可用自然光,夜晚舞台灯光与演出内容契合,

以牡丹魂周

边彩色灯光喷泉为辅助!

(5) 演员要求:有专业性的舞蹈表演的基础,有一定的外景演出经验.

(6) 工作人员的调配。

内容:

(1) 菏泽牡丹的传说

曹州牡丹 记不清是哪朝哪代了,洛阳有个名叫常大用的小青年。此人貌似书生,实乃“花痴”——他自幼喜好牡丹,平生最大梦想,乃是赏遍天下牡丹。 一次,常大用无意中听人提及曹州牡丹甲齐鲁,于是他跋山涉水来到曹州(今山东荷泽),想看看这里的牡丹是怎么个“甲”法。有感于他的热诚,好心人给了他一个情报:曹州城有个姓徐的达官贵人,家中后花园里种着许多稀罕牡丹。常大用很高兴,马上找到这位达官贵人,要求借住在他家的后花园里。

当时正值早春,天气乍暖还寒,牡丹花时未到,枝叶刚刚吐绿。常大用天天在花园里徘徊,迟迟不愿离开。过了段日子,牡丹长出了饱满的花苞,可常大用的荷包却瘪下来了。为了糊口,他不得不把衣服典当出去,换钱度日。即便如此,常大用仍然乐呵呵地在花园里转悠,静待牡丹吐芳。 只爱牡丹不爱钱,常“花痴”实在精神可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天清晨,常大用又到花园中探视牡丹,忽见花丛边站着一位美貌姑娘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呀!徐府的小姐来赏花了,我得赶紧躲回书斋!常大用是个知书达理的好青年,谨记圣人教诲——非礼勿视,因此不敢多做滞留,迅速跑回了住处。

傍晚,估摸着小姐该走了,常大用又来到了花园,却见这一老一少仍在。难道这小姐也是个爱花之人?常大用忍不住躲在树后,偷偷地看了看那个姑娘,只见她雪肤花貌,嫣然含笑,如同仙女一般。

这下,常大用的魂儿都被勾没了!见那美女彩裙飘飘,不见了踪影,急切的他快步追上去,想再看上一眼。转过一个假山,刚与那位美女对上眼,话还没说上半句,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那个老太婆凶神恶煞地拦住了他:“狂生大胆!竟敢戏弄名门闺秀,待我回去禀告大人,拿你官府问罪!”

常大用惊慌失措,连连赔礼。哪知那姑娘却嫣然一笑,帮他解围,对老太婆说:“让他走吧!”

回到书斋后,常大用越想越怕,生怕那老太婆真的找官府的人来捉他。可越是怕,还越是想,想那小姐的绝世风姿,想再见她一面。想来想去,可怜的书生竟然害起了相思病,一病三天,不见好转,脸色苍白憔悴。 这天深夜,常大用正躺在床上呻吟,突然房门一响,那个老太婆手端一个碗走了进来。走到床前,将碗递给他,说道:“常公子,这是我家葛巾娘子亲手给你调制的毒药,你快喝了吧!”

常大用吓得坐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与小姐无冤无仇,她何故加害于我?”

老太婆说:“少废话,叫你喝你就喝!”

常大用念及那姑娘的音容笑貌,把心一横:难得小姐能想起我,与其相思成病,不如服药而死!于是接过碗一饮而尽。老太婆含笑而去,常大用也和衣睡下。

说来奇怪,一碗“毒药”下肚,常大用不但没死,反而更加精神了!一觉醒来,他感到神清气爽、浑身轻松,这才知道自己喝的不是毒药,而是灵药。于是他高兴地穿衣起床,兴冲冲地跑到花园中,希望能再遇见那位葛巾姑娘,好向她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赶巧,葛巾姑娘也正在园中赏花,见常大用前来,她笑着问道:“公子的病痊愈了吧?”常大用感激地说:“多亏小姐亲手调制的那碗‘毒药’啊!”

两人正在说笑,却见那老太婆朝这边走来,葛巾忙说:“此处非你我谈话之地。翻过这花园的高墙,四面红窗者,即是我的闺房。君若有意,今晚不妨前来。”说罢匆忙走开。

当晚,常大用便趁着夜色,溜到葛巾的闺房与其相会。两人正待缠绵,忽听见窗外有女子的笑声,葛巾慌忙将常大用推到床下:“玉板妹子来了,你赶快躲起来!”常大用隔着床缝偷偷一看,只见进来的那名女子花容月貌,与葛巾不相上下。

那玉板硬拉着葛巾去她房中对奕,通宵不曾回来,常大用失望不已,怅惘而归。好在葛巾明白他的心思,主动变换幽会地点,来到常大用的住处与他相会。常大用走了桃花运,又惊又喜,竟直把他乡作家乡,连洛阳也不想回了。

如是几日,葛巾对常大用说:“总这样偷偷摸摸不是办法,不如咱俩私奔算了,省得别人说闲话。”常大用求之不得,便再顾不得赏牡丹,日夜兼程赶回洛阳,打扫门户,迎娶葛巾。家人见他娶回个这么漂亮的媳妇,高兴万分,邻居们也纷纷前来道贺。

却说这常大用有个弟弟,名叫常大器,年方十七,尚未成婚。葛巾见他相貌堂堂,颇有才华,便与夫君商量:“还记得我那个玉板妹子吗?许给你弟弟如何?”常大用当然没有意见;常大器听说玉板是个美人,更没

有意见。于是,葛巾派老太婆驱车去曹州接来了玉板,安排她和常大器结了婚。

常家兄弟抱得美人归,喜不自胜。葛巾和玉板心灵手巧,持家有方,很快带领常家奔了“小康”。 两年以后,葛巾和玉板各生一子,小日子过得更幸福了。

按说,生活这么美满,常大用可以没事儿偷着乐了,可他不!他的心中总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妻子是何来历?

葛巾曾告诉他:自己姓魏,母亲乃是曹国夫人。常大用不信,他心想:曹州并无魏姓世家;再说了,倘若妻子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为何她的父母对女儿私奔不加追究?

一日,不知哪里来了一群强盗。他们围住了常大用家的小楼,为首的一个气势汹汹地喊道:“我们有二事相求:第一,我们这儿有五十八个兄弟,请给我们每人五百两银子;第二,听说贵府两位娘子世间少有,请出来让我们看看。”

常家兄弟见歹徒不但劫财,还要劫色,气愤异常,断然相拒。强盗们恼羞成怒,聚柴围楼,恐吓常家兄弟,若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便要一把火烧了常家。

说话间,葛巾和玉板不顾常大用阻拦,盛装出楼。她们站在台阶上,高声叱道:“我们姐妹都是仙女下凡,岂怕你们不成?就算给你们黄金万两,你们敢要吗?”

强盗们当然不信,不退反进。葛巾和玉板一挥衣袖,只见这群强盗东倒西歪,立站不稳。于是,这五十八名“好汉”钱也不讨了,色也不劫了,屁滚尿流,赶紧窜逃。

邻居们见这两个美貌女子轻轻松松,打倒一群壮汉,深感诧异,皆传二人乃是花妖。

常大用屡闻谣传,疑窦丛生,又不便追问葛巾,便托故独自前去曹州寻访。到了曹州,他去拜访了原先借住的徐家,偶见墙壁上挂着一幅《赠曹国夫人》诗,便急问主人曹国夫人是谁。主人笑着将他领到后花园,指着一株高大的紫花牡丹说:“这便是‘曹国夫人’,只因此花艳丽无双,为曹州第一,人们便给它取其名。”

常大用惊骇莫名,失魂落魄地回到了洛阳。到了家,他也不说话,只装作无意地把《赠曹国夫人》诗诵了一遍。葛巾闻听惨然变色,她叫出玉板,抱起孩子,哭着对常大用说:“三年前,我被你的深情打动,这才以身相报,和你结为夫妻。而今你既然点破真情,再聚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玉板也泪如雨下,说:“姐姐,我们花仙岂容得他人猜忌,咱们信守天令,走吧!”说罢,葛巾和玉板将孩子向远处一掷转身飘然而去。奇怪的是,那孩子一落地就不见了。 数日后,

两个孩子落地的地方长出了两株牡丹,一紫一白,花大如盘。常家兄弟为了纪念葛巾和玉板,便将它们取名“葛巾紫”、“玉板白”。

牡丹的伊始

菏泽古为曹州治所,故菏泽牡丹又称曹州牡丹。曹州牡丹的栽培见于文字记载者,始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安徽亳州人薛凤翔在《亳州牡丹史》中记载:“状元红,成树,宜阳。„„弘治间得之曹县,又名曹县状元红。”此书明确指出有八个品种来自曹州或曹县。清代,曹州牡丹更盛。成书于1668年(清康熙七年)的《曹南牡丹谱》,记述了当时牡丹的盛况:“虽屡遭兵?,花木凋残,不及往时之繁,然而新花异种,竞秀争芳,不止于姚黄、魏紫而已也。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

赵楼村赵玉田继承祖业,在村北建花园,专养牡丹、芍药,集本村之精品。园之周围树桑为篱,名曰“桑篱园”。《桑篱园牡丹谱》记其中151种,并称“山左十郡二州,语牡丹则曹州独也;曹州十邑一州,语牡丹则菏泽独也”。其后,有《绮园牡丹谱》,核其名贵花者140多种。书中又载:“谷雨后往观,见姹紫嫣红,含蕊皆放,交错如锦,夺目如霞,灼灼似群玉之竞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宣。”清朝后期,曹州牡丹的栽培面积已达500多亩,牡丹园10多处,年输出 10余万株。

牡丹王的劫难 (1)清末民初,曹州牡丹盛极一时,以赵楼为中心,东西20里均有栽培,品种也由乾隆末年的56种增加到204种(1911年赵世学撰《新增牡

丹谱》)。然而,随着当时政府的日趋腐败和民族灾难的加深,曹州

牡丹的栽培和发展受到重大影响。赵楼村南有一株树龄200多年的红牡丹--脂红,株高丈二,阔丈八余,主干有碗口般粗,人称“牡丹王”。盛开时,红光耀眼,异香凌人,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观赏。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称帝,曹州镇守使陆建章强行“买”下“牡丹王”,亲自送到京城,献与袁世凯,以讨袁的欢心。随后,“牡丹王”被运至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栽在袁世凯的公馆里。陆建章因此官升三级,而赵楼几代花农辛勤培育了200多年的“牡丹王”不久便枯死了。有人写诗一首感叹道:“窃国大盗用小人,国遭大难花不存。花农心血二百载,毁于一旦痛煞人。”30-40年代,由于黄河决口,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横征暴敛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花无销路,花农大都迫于生计,忍痛将牡丹改种五谷,残存牡丹不过几十亩。后虽有恢复,但由于天灾人祸,到1948年菏泽解放前夕,牡丹栽培面积也不

过百亩,花色品种也只剩下120多个。建国后,曹州牡丹得到重视。50年代初,政府将分散在各户的牡丹作价给集体,实行统一规划,

集中种植。主要产区分布在赵楼、何楼、王梨庄、毛胡同、李集、洪庙等村庄。各村都成立了牡丹特产队,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一面收集老品种扩大种植,一面选育新品种。在销售上,药材公司对丹皮、白芍实行包购统销,解除了花农销售的后顾之忧,使牡丹很快发展起来。1956年,牡丹栽培面积增加到300余亩,品种达267个。1966

年达556亩,品种292个。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牡丹被视为“资产阶级的香花毒草”受到批判,种植缺少统一规划,使牡丹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委、行署和菏泽市委、市政府抓住改革开放

的工作重点,以牡丹作为宣传菏泽增加菏泽知名度的突破口,加大了对牡丹的生产投资,扩大了栽培面积,增加了花色品种,促进了销售,使菏泽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进一步得到光大。 牡丹栽培面积逐年

扩大。1981年,菏泽县赵楼公社以赵楼村为中心,筹建1000亩牡丹园。1996年,全区牡丹栽培面积达1.5

万亩,是全世界最大的牡丹观赏、生产基地。花色品种逐年增多。1978年,菏泽牡丹产业日益发展繁荣。

将故事合理编排以演出的形式叙述给观众。

六 、物资筹备及费用预算。

(1) 舞台的设计及搭建:45万左右

(2) 化妆团队:5万左右。

(3) 灯光团队:8万左右。

(4) 演出团队:20万左右。

(5) 服装道具组:2万左右。

(6) 其他支出:20万左右。

七、演出效益评估:

按照日接待游客数量,演出的日收益在10万元~15万元之间,预计十天之内就可以实现盈利!二十八天的演出加后期产品销售预计可盈利二百万左右。

《菏泽•牡丹魂》

——实景演出策划

策划人:

一、演出简述:

牡丹是我国国花,也是世界著名花卉之一。我国的牡丹,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种类繁多。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12万亩,九大系色,十大花型,1237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雍容华贵,色艳香浓,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独得了81个奖项。同时牡丹还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历史中骚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有关牡丹文献!借以利用实景演出活动是把菏泽的牡丹产业发展推向牡丹文化发展的一个新举措,有利于菏泽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于牡丹日益萎靡的产业注入一股新泉!

二、演出的主题:

国花•牡丹魂

三、演出时间:

每年4月12日——5月10日。牡丹花期一个月左右,此时游客量大,可以保证上座率和宣传效率!

四、演出地点:

菏泽牡丹观赏基地曹州牡丹园中心广场牡丹魂雕塑下!

五、演出的组织与内容:

组织:

(1) 前期宣传、现场推广、后期宣传。前期宣传主要以海报广告灯形式,现场以实物推广,发给观众关于节目的册子。后期,主要以生产与牡丹有关的产品如,食物、模型等。

(2) 手续审批。

(3) 舞台设计:简洁、灵动,富有艺术性,以牡丹魂为背景进行设计,紧贴牡丹魂这一中心。座位分三类,一等座位一百五是个,二等座位三百个,三等座位四百个。

(4) 灯光设置:白天可用自然光,夜晚舞台灯光与演出内容契合,

以牡丹魂周

边彩色灯光喷泉为辅助!

(5) 演员要求:有专业性的舞蹈表演的基础,有一定的外景演出经验.

(6) 工作人员的调配。

内容:

(1) 菏泽牡丹的传说

曹州牡丹 记不清是哪朝哪代了,洛阳有个名叫常大用的小青年。此人貌似书生,实乃“花痴”——他自幼喜好牡丹,平生最大梦想,乃是赏遍天下牡丹。 一次,常大用无意中听人提及曹州牡丹甲齐鲁,于是他跋山涉水来到曹州(今山东荷泽),想看看这里的牡丹是怎么个“甲”法。有感于他的热诚,好心人给了他一个情报:曹州城有个姓徐的达官贵人,家中后花园里种着许多稀罕牡丹。常大用很高兴,马上找到这位达官贵人,要求借住在他家的后花园里。

当时正值早春,天气乍暖还寒,牡丹花时未到,枝叶刚刚吐绿。常大用天天在花园里徘徊,迟迟不愿离开。过了段日子,牡丹长出了饱满的花苞,可常大用的荷包却瘪下来了。为了糊口,他不得不把衣服典当出去,换钱度日。即便如此,常大用仍然乐呵呵地在花园里转悠,静待牡丹吐芳。 只爱牡丹不爱钱,常“花痴”实在精神可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天清晨,常大用又到花园中探视牡丹,忽见花丛边站着一位美貌姑娘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呀!徐府的小姐来赏花了,我得赶紧躲回书斋!常大用是个知书达理的好青年,谨记圣人教诲——非礼勿视,因此不敢多做滞留,迅速跑回了住处。

傍晚,估摸着小姐该走了,常大用又来到了花园,却见这一老一少仍在。难道这小姐也是个爱花之人?常大用忍不住躲在树后,偷偷地看了看那个姑娘,只见她雪肤花貌,嫣然含笑,如同仙女一般。

这下,常大用的魂儿都被勾没了!见那美女彩裙飘飘,不见了踪影,急切的他快步追上去,想再看上一眼。转过一个假山,刚与那位美女对上眼,话还没说上半句,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那个老太婆凶神恶煞地拦住了他:“狂生大胆!竟敢戏弄名门闺秀,待我回去禀告大人,拿你官府问罪!”

常大用惊慌失措,连连赔礼。哪知那姑娘却嫣然一笑,帮他解围,对老太婆说:“让他走吧!”

回到书斋后,常大用越想越怕,生怕那老太婆真的找官府的人来捉他。可越是怕,还越是想,想那小姐的绝世风姿,想再见她一面。想来想去,可怜的书生竟然害起了相思病,一病三天,不见好转,脸色苍白憔悴。 这天深夜,常大用正躺在床上呻吟,突然房门一响,那个老太婆手端一个碗走了进来。走到床前,将碗递给他,说道:“常公子,这是我家葛巾娘子亲手给你调制的毒药,你快喝了吧!”

常大用吓得坐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与小姐无冤无仇,她何故加害于我?”

老太婆说:“少废话,叫你喝你就喝!”

常大用念及那姑娘的音容笑貌,把心一横:难得小姐能想起我,与其相思成病,不如服药而死!于是接过碗一饮而尽。老太婆含笑而去,常大用也和衣睡下。

说来奇怪,一碗“毒药”下肚,常大用不但没死,反而更加精神了!一觉醒来,他感到神清气爽、浑身轻松,这才知道自己喝的不是毒药,而是灵药。于是他高兴地穿衣起床,兴冲冲地跑到花园中,希望能再遇见那位葛巾姑娘,好向她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赶巧,葛巾姑娘也正在园中赏花,见常大用前来,她笑着问道:“公子的病痊愈了吧?”常大用感激地说:“多亏小姐亲手调制的那碗‘毒药’啊!”

两人正在说笑,却见那老太婆朝这边走来,葛巾忙说:“此处非你我谈话之地。翻过这花园的高墙,四面红窗者,即是我的闺房。君若有意,今晚不妨前来。”说罢匆忙走开。

当晚,常大用便趁着夜色,溜到葛巾的闺房与其相会。两人正待缠绵,忽听见窗外有女子的笑声,葛巾慌忙将常大用推到床下:“玉板妹子来了,你赶快躲起来!”常大用隔着床缝偷偷一看,只见进来的那名女子花容月貌,与葛巾不相上下。

那玉板硬拉着葛巾去她房中对奕,通宵不曾回来,常大用失望不已,怅惘而归。好在葛巾明白他的心思,主动变换幽会地点,来到常大用的住处与他相会。常大用走了桃花运,又惊又喜,竟直把他乡作家乡,连洛阳也不想回了。

如是几日,葛巾对常大用说:“总这样偷偷摸摸不是办法,不如咱俩私奔算了,省得别人说闲话。”常大用求之不得,便再顾不得赏牡丹,日夜兼程赶回洛阳,打扫门户,迎娶葛巾。家人见他娶回个这么漂亮的媳妇,高兴万分,邻居们也纷纷前来道贺。

却说这常大用有个弟弟,名叫常大器,年方十七,尚未成婚。葛巾见他相貌堂堂,颇有才华,便与夫君商量:“还记得我那个玉板妹子吗?许给你弟弟如何?”常大用当然没有意见;常大器听说玉板是个美人,更没

有意见。于是,葛巾派老太婆驱车去曹州接来了玉板,安排她和常大器结了婚。

常家兄弟抱得美人归,喜不自胜。葛巾和玉板心灵手巧,持家有方,很快带领常家奔了“小康”。 两年以后,葛巾和玉板各生一子,小日子过得更幸福了。

按说,生活这么美满,常大用可以没事儿偷着乐了,可他不!他的心中总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妻子是何来历?

葛巾曾告诉他:自己姓魏,母亲乃是曹国夫人。常大用不信,他心想:曹州并无魏姓世家;再说了,倘若妻子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为何她的父母对女儿私奔不加追究?

一日,不知哪里来了一群强盗。他们围住了常大用家的小楼,为首的一个气势汹汹地喊道:“我们有二事相求:第一,我们这儿有五十八个兄弟,请给我们每人五百两银子;第二,听说贵府两位娘子世间少有,请出来让我们看看。”

常家兄弟见歹徒不但劫财,还要劫色,气愤异常,断然相拒。强盗们恼羞成怒,聚柴围楼,恐吓常家兄弟,若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便要一把火烧了常家。

说话间,葛巾和玉板不顾常大用阻拦,盛装出楼。她们站在台阶上,高声叱道:“我们姐妹都是仙女下凡,岂怕你们不成?就算给你们黄金万两,你们敢要吗?”

强盗们当然不信,不退反进。葛巾和玉板一挥衣袖,只见这群强盗东倒西歪,立站不稳。于是,这五十八名“好汉”钱也不讨了,色也不劫了,屁滚尿流,赶紧窜逃。

邻居们见这两个美貌女子轻轻松松,打倒一群壮汉,深感诧异,皆传二人乃是花妖。

常大用屡闻谣传,疑窦丛生,又不便追问葛巾,便托故独自前去曹州寻访。到了曹州,他去拜访了原先借住的徐家,偶见墙壁上挂着一幅《赠曹国夫人》诗,便急问主人曹国夫人是谁。主人笑着将他领到后花园,指着一株高大的紫花牡丹说:“这便是‘曹国夫人’,只因此花艳丽无双,为曹州第一,人们便给它取其名。”

常大用惊骇莫名,失魂落魄地回到了洛阳。到了家,他也不说话,只装作无意地把《赠曹国夫人》诗诵了一遍。葛巾闻听惨然变色,她叫出玉板,抱起孩子,哭着对常大用说:“三年前,我被你的深情打动,这才以身相报,和你结为夫妻。而今你既然点破真情,再聚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玉板也泪如雨下,说:“姐姐,我们花仙岂容得他人猜忌,咱们信守天令,走吧!”说罢,葛巾和玉板将孩子向远处一掷转身飘然而去。奇怪的是,那孩子一落地就不见了。 数日后,

两个孩子落地的地方长出了两株牡丹,一紫一白,花大如盘。常家兄弟为了纪念葛巾和玉板,便将它们取名“葛巾紫”、“玉板白”。

牡丹的伊始

菏泽古为曹州治所,故菏泽牡丹又称曹州牡丹。曹州牡丹的栽培见于文字记载者,始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安徽亳州人薛凤翔在《亳州牡丹史》中记载:“状元红,成树,宜阳。„„弘治间得之曹县,又名曹县状元红。”此书明确指出有八个品种来自曹州或曹县。清代,曹州牡丹更盛。成书于1668年(清康熙七年)的《曹南牡丹谱》,记述了当时牡丹的盛况:“虽屡遭兵?,花木凋残,不及往时之繁,然而新花异种,竞秀争芳,不止于姚黄、魏紫而已也。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

赵楼村赵玉田继承祖业,在村北建花园,专养牡丹、芍药,集本村之精品。园之周围树桑为篱,名曰“桑篱园”。《桑篱园牡丹谱》记其中151种,并称“山左十郡二州,语牡丹则曹州独也;曹州十邑一州,语牡丹则菏泽独也”。其后,有《绮园牡丹谱》,核其名贵花者140多种。书中又载:“谷雨后往观,见姹紫嫣红,含蕊皆放,交错如锦,夺目如霞,灼灼似群玉之竞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宣。”清朝后期,曹州牡丹的栽培面积已达500多亩,牡丹园10多处,年输出 10余万株。

牡丹王的劫难 (1)清末民初,曹州牡丹盛极一时,以赵楼为中心,东西20里均有栽培,品种也由乾隆末年的56种增加到204种(1911年赵世学撰《新增牡

丹谱》)。然而,随着当时政府的日趋腐败和民族灾难的加深,曹州

牡丹的栽培和发展受到重大影响。赵楼村南有一株树龄200多年的红牡丹--脂红,株高丈二,阔丈八余,主干有碗口般粗,人称“牡丹王”。盛开时,红光耀眼,异香凌人,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观赏。辛亥革命后不久,袁世凯称帝,曹州镇守使陆建章强行“买”下“牡丹王”,亲自送到京城,献与袁世凯,以讨袁的欢心。随后,“牡丹王”被运至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栽在袁世凯的公馆里。陆建章因此官升三级,而赵楼几代花农辛勤培育了200多年的“牡丹王”不久便枯死了。有人写诗一首感叹道:“窃国大盗用小人,国遭大难花不存。花农心血二百载,毁于一旦痛煞人。”30-40年代,由于黄河决口,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横征暴敛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花无销路,花农大都迫于生计,忍痛将牡丹改种五谷,残存牡丹不过几十亩。后虽有恢复,但由于天灾人祸,到1948年菏泽解放前夕,牡丹栽培面积也不

过百亩,花色品种也只剩下120多个。建国后,曹州牡丹得到重视。50年代初,政府将分散在各户的牡丹作价给集体,实行统一规划,

集中种植。主要产区分布在赵楼、何楼、王梨庄、毛胡同、李集、洪庙等村庄。各村都成立了牡丹特产队,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一面收集老品种扩大种植,一面选育新品种。在销售上,药材公司对丹皮、白芍实行包购统销,解除了花农销售的后顾之忧,使牡丹很快发展起来。1956年,牡丹栽培面积增加到300余亩,品种达267个。1966

年达556亩,品种292个。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牡丹被视为“资产阶级的香花毒草”受到批判,种植缺少统一规划,使牡丹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菏泽地委、行署和菏泽市委、市政府抓住改革开放

的工作重点,以牡丹作为宣传菏泽增加菏泽知名度的突破口,加大了对牡丹的生产投资,扩大了栽培面积,增加了花色品种,促进了销售,使菏泽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进一步得到光大。 牡丹栽培面积逐年

扩大。1981年,菏泽县赵楼公社以赵楼村为中心,筹建1000亩牡丹园。1996年,全区牡丹栽培面积达1.5

万亩,是全世界最大的牡丹观赏、生产基地。花色品种逐年增多。1978年,菏泽牡丹产业日益发展繁荣。

将故事合理编排以演出的形式叙述给观众。

六 、物资筹备及费用预算。

(1) 舞台的设计及搭建:45万左右

(2) 化妆团队:5万左右。

(3) 灯光团队:8万左右。

(4) 演出团队:20万左右。

(5) 服装道具组:2万左右。

(6) 其他支出:20万左右。

七、演出效益评估:

按照日接待游客数量,演出的日收益在10万元~15万元之间,预计十天之内就可以实现盈利!二十八天的演出加后期产品销售预计可盈利二百万左右。


相关文章

  • 世纪康城5月广告策划推广方案3
  • (2006年5月份) 樂天衆志廣告策劃有限公司 2006年4月19日 乐天众志 东建世纪康城项目组 1 东建·世纪康城阶段广告策划推广方案 一.推广时间 2006年5月1日--2006年5月31日 二.推广背景 1.市场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一 ...查看


  • 太阳部落一日游_宝宝树
  • 太阳部落是一个占地3800亩,具有浓郁的东方远古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是今年泰安新开发的一个旅游景点.现在天冷了,想必不会各个游玩项目都需要排队了吧!于是,早饭后,一家人前往太阳部落.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枝一叶.一动一静无不彰显出劳动人民的聪 ...查看


  • 周末High翻天太阳部落游玩全攻略
  • 周末High翻天 太阳部落游玩全攻略 太阳部落景区刚开业1个多月,真要说攻略的话还真没有.这次的综合版攻略,对大型项目.实景表演等有安排,惊险设施与休闲娱乐两不误,相互穿插为你更好的安排体力,希望能给准备去太阳部落的筒子们带来便利. 游程始 ...查看


  • 成吉思汗大型实景演出广告宣传营销策划书[1]
  • 大型实景演出广告宣传营销策划书 一. 前言 二. 市场调研分析 三. 广告地区和广告对象分析 四. 广告战略及广告重点 五. 整体宣传策略 六. 产品广告效果 一.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前提下,近几 ...查看


  • [印象·刘三姐]张艺谋打造的首部山水实景演出
  • ▲01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缘水而起,便有了水的灵性. 带出一个美丽的传说, 风,来了,云,动了: 刘三姐,一个歌唱的精灵,在山水间诞生.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著名导演张艺谋团队的第一部大型实景演出 ...查看


  • 陈凯歌"秀"大理
  • 陈凯歌担任总导演的<希夷之大理>,号称亚洲最大规模实景演出,却在首演之时郑重为自己贴上了"奇幻神话剧"的标签.的确,它更像一出户外音乐剧,整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非片段式的"印象".然而民 ...查看


  • 在横店影视城观看大型实景文艺演出
  • 横店影视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2005年被美国杂志<好莱坞报道>称为"中国的好莱坞".同时也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区. 迄今为止已接待6 ...查看


  • 红日宣传片策划方案
  • 红日集团宣传片策划方案 策划主题:企业形象宣传片 企 划 人:王雅亨 时 间:2011年2月12日 河南红日集团企业宣传片制作方案 一.主题定位:企业形象宣传片 二.片长设置:5分钟 三.制作目的 ●整合企业资源,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信 ...查看


  • Hbr-ze_d订货会操作流程
  • |_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订货会操作流程 订货会流程 加盟商/经销商通过订货会,看样下单订货.区域销售经理协助加盟商/经销商进行销售预测,制 定订单.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