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语文世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 活动目标:

1、开展调查搜集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有语文。

2、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鲜活的语言现象,了解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语的规范意识。

3、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4、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细致的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活动重点:在活动中提高认识,激发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活动设想:

语文教学囿于课堂囿于课本,加之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挤压”,学生早已丧失了近一半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受制于语文老师“说教式”的教学“熏陶”,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归于沉默,用忍受来面对,一部分学生则选择了情绪上的抵触,字体不工整,思考题抄袭答案,不愿学、学了没用的情绪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语文教学亟需与社会生活接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到新奇、体会到生动、感悟到深刻、认识到重要。

所以,此项活动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语文课堂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用来打基础的,强化的,因而也是主要和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要热爱语文,要重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课时安排:活动课两节课,写作课一节课,讲评课一节课(略)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课一)

一、调查、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具体可按下列步骤:

1、提前一周,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将全班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组(也可单独一人,同组活动也可分工)。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共同列出切实可行的调查计划,便于具体调查、搜集家庭、校园、社会中学习、使用语文的情况。

2、教师指导。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村镇上的集会、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里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社会上的电影电视、标语广告、商店匾额、商品说明书、企业公司招牌、报纸刊物、互联网所使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如此等等,都在搜集之列。

3、搜集有价值信息。

对于课本中不使用或不常使用的字、词语、句子,要特别注意,要多查工具书,多请教。

对于那些语言材料要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不要添加其它的,或是进行修改。比如前几年流行的“潇洒走一回”、“该出手时就出手”“忽悠”等。

每则材料要注明出处,必要时要注明时间、地点、使用者。对一些搞不准的材料,则先登记下来,带回来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家再作处理。

4、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整理。

比如,有代表性的人名、对联、公司名、店名、精彩的广告、匾额、说明书等,可以分别编成“精品集锦”;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可以分别编成“滥用举隅”;新词、新流行语、新外来语等,可以分别编成“新词荟萃”。

对凡是入选的材料,一定要注明搜集者,所在的小组,这是对劳动者应有的尊重。对于取舍不定的材料,一律保留下来。等到同类材料汇总时,再加以比较、取舍。

5、将这些材料编成一期班级专刊,张贴在教室里展览。要将收集来的材料按类编排,注明搜集人,小组负责人,可以在每一类或是重要的材料下面加上评语。专刊要有名称,要有美术设计,注意图文并茂,做到既有可读性,又有观赏性。

二、收集生活中经典广告词,每人收集至少5条。然后在全班交流

三、自创广告词至少2条,然后在全班交流

参考示例:

小草在成长 ,请勿打扰(草坪上的告示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告示牌)

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阅览室告示牌)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某旅游地告示牌) 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电扇广告)

你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服务公司广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窗户装上玻璃吧(眼镜广告)

第二课时(活动课二)

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全班或分组展开讨论。

一、怎样在其他课程中学习语文?

要求:1、要有具体的事例,不能空话、套话。

2、要有真实的体会,不能家话、废话。

3、可谈启示、启发,也可谈教训。

4、可谈怎样学的打算,也可介绍成功经验。

5、关键要归于认识到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二、、你从街头语文、电视语文中学到了什么?

具体要求可见上题的“要求”1、2、3、5四点。

三、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咳(刻)不容缓”一类改动成语的广告?

讨论题中所列的只是简单几个,还有更多的例子,可以一一列举出来。

要点出其危害性:违反了语言的约定俗成;违反了语言的规范化要求;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不利于语言文化的交流;对初学者来说更是贻害无穷,认为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要重点放在危害性上,通过举例来说明。

第三课时(写作实践课)

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一、“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二、我从___中学到了语文(横线上可以是“报刊”“影视”“游戏”“聊天”等词)

三、关于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

四、小议荧屏错别字

写作指导:

一、要围绕某一点启示或者危害、教训来组织材料即可,不可以面面俱到,长篇大论,要先挖深度,不要广度。

二、一定要有实际的材料或鲜活的例证,不能空话、假话、套话、废话。

三、建议要有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不能说你的不行,你的更糟糕。

四、例证要丰富,具有说服力。最起码不得少于3个。

五、要有理有据,说话有分寸,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

六、要自然划分段落,层次分明。

七、要体现中心: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要重视语文学习。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 活动目标:

1、开展调查搜集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有语文。

2、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鲜活的语言现象,了解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语的规范意识。

3、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4、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细致的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活动重点:在活动中提高认识,激发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活动设想:

语文教学囿于课堂囿于课本,加之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挤压”,学生早已丧失了近一半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受制于语文老师“说教式”的教学“熏陶”,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归于沉默,用忍受来面对,一部分学生则选择了情绪上的抵触,字体不工整,思考题抄袭答案,不愿学、学了没用的情绪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语文教学亟需与社会生活接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到新奇、体会到生动、感悟到深刻、认识到重要。

所以,此项活动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语文课堂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用来打基础的,强化的,因而也是主要和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要热爱语文,要重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课时安排:活动课两节课,写作课一节课,讲评课一节课(略)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课一)

一、调查、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具体可按下列步骤:

1、提前一周,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将全班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组(也可单独一人,同组活动也可分工)。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共同列出切实可行的调查计划,便于具体调查、搜集家庭、校园、社会中学习、使用语文的情况。

2、教师指导。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村镇上的集会、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里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社会上的电影电视、标语广告、商店匾额、商品说明书、企业公司招牌、报纸刊物、互联网所使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如此等等,都在搜集之列。

3、搜集有价值信息。

对于课本中不使用或不常使用的字、词语、句子,要特别注意,要多查工具书,多请教。

对于那些语言材料要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不要添加其它的,或是进行修改。比如前几年流行的“潇洒走一回”、“该出手时就出手”“忽悠”等。

每则材料要注明出处,必要时要注明时间、地点、使用者。对一些搞不准的材料,则先登记下来,带回来查阅资料或者请教专家再作处理。

4、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整理。

比如,有代表性的人名、对联、公司名、店名、精彩的广告、匾额、说明书等,可以分别编成“精品集锦”;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可以分别编成“滥用举隅”;新词、新流行语、新外来语等,可以分别编成“新词荟萃”。

对凡是入选的材料,一定要注明搜集者,所在的小组,这是对劳动者应有的尊重。对于取舍不定的材料,一律保留下来。等到同类材料汇总时,再加以比较、取舍。

5、将这些材料编成一期班级专刊,张贴在教室里展览。要将收集来的材料按类编排,注明搜集人,小组负责人,可以在每一类或是重要的材料下面加上评语。专刊要有名称,要有美术设计,注意图文并茂,做到既有可读性,又有观赏性。

二、收集生活中经典广告词,每人收集至少5条。然后在全班交流

三、自创广告词至少2条,然后在全班交流

参考示例:

小草在成长 ,请勿打扰(草坪上的告示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告示牌)

悄悄的来,悄悄的去(阅览室告示牌)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某旅游地告示牌) 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电扇广告)

你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服务公司广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窗户装上玻璃吧(眼镜广告)

第二课时(活动课二)

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全班或分组展开讨论。

一、怎样在其他课程中学习语文?

要求:1、要有具体的事例,不能空话、套话。

2、要有真实的体会,不能家话、废话。

3、可谈启示、启发,也可谈教训。

4、可谈怎样学的打算,也可介绍成功经验。

5、关键要归于认识到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二、、你从街头语文、电视语文中学到了什么?

具体要求可见上题的“要求”1、2、3、5四点。

三、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咳(刻)不容缓”一类改动成语的广告?

讨论题中所列的只是简单几个,还有更多的例子,可以一一列举出来。

要点出其危害性:违反了语言的约定俗成;违反了语言的规范化要求;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不利于语言文化的交流;对初学者来说更是贻害无穷,认为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要重点放在危害性上,通过举例来说明。

第三课时(写作实践课)

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一、“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二、我从___中学到了语文(横线上可以是“报刊”“影视”“游戏”“聊天”等词)

三、关于规范街头用字的建议

四、小议荧屏错别字

写作指导:

一、要围绕某一点启示或者危害、教训来组织材料即可,不可以面面俱到,长篇大论,要先挖深度,不要广度。

二、一定要有实际的材料或鲜活的例证,不能空话、假话、套话、废话。

三、建议要有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不能说你的不行,你的更糟糕。

四、例证要丰富,具有说服力。最起码不得少于3个。

五、要有理有据,说话有分寸,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

六、要自然划分段落,层次分明。

七、要体现中心: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要重视语文学习。


相关文章

  • 漫游语文世界作文 1
  • 篇一:漫游语文世界 有位睿智的老人,用智慧的金钥匙,为我打开一扇知识的大门.这里琳琅满目,瑰宝珍奇应有尽有:这里峰回路转,秀美的风光美不胜收.语文,我爱你!--题记 开学时,捧着一本散发出墨香的书,内心不在惆怅,不在茫然,因为有书为我标准人 ...查看


  •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600字--漫游世界
  •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600字--漫游世界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600字--漫游世界 我好想在语文的世界里漫游 兰苑中学七.五班 马妍 语文,一直苦苦追求着你,我那心中的语文世界 语文,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那心中的语文世界. 语文是我自由 ...查看


  • 漫游语文世界作文
  • 漫游语文世界作文(一) 生活处处有语文,这是无可非议的!学校.家中哪一处不用到语文.长辈.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沟通,左邻右舍的开心话题,都需要语言的无形帮助:过年时家家户户门口那喜气洋洋的春联,校园里新颖有趣的标语牌,精彩有序的宣传栏几乎少不 ...查看


  • [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活动教案
  • <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一.活动背景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常规的或新奇的,别扭的或富有艺术的,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开展&q ...查看


  • 语文手抄报:漫游语文世界
  • 1.首先想要学好语文,要做到:多复习,抓紧时间,认真仔细,持之以恒. 2.复习语文要有计划: 比如说,我今天计划复习那些学习内容,但目标不能定的太高,还要记得去完成预定的计划.如果提前完成预定计划,但也不要心急,应该再多看一遍你看过的课文, ...查看


  •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 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漫游语文世界>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语文活动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与名字有关的语文现象,认识到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 (2)通过搜集与名字有关的故事,例如城市名.书名.人名等的来历,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 ...查看


  • 小学语文"漫游成语王国"竞赛试题
  • 同学们,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那里风和日立,青山绿水令人流连忘返:那里万紫千红,奇花异草令人心旷神怡: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令人目不暇接:那里还有琅琅上口的至理名言,读后令人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游览成语世界,进行一些有 ...查看


  • 漫游语文世界手抄报:诗中风
  •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g ...查看


  •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案(2000字)
  • [课型]单元综合实践课 漫游语文世界 [课时]一课时(展示课) 班级:6.1.6.2 备课时间:2015.3. 授课时间: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