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指导:虚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1. 证候特征,多见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逐渐如重。

2. 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 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肺痨及真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

【鉴别诊断】

1. 肺痨在唐代以前,尚未将这两种病证加以区分,一般都统括在虚劳之内。宋代以后,即对虚劳与肺痨的区别有了明确的认识。两者鉴别的要点是: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治疗以养阴清热、补肺杀虫(抗结核)为主要治则;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以补虚扶正为基本治则,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

2. 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虚劳与内科其他病证中的虚证在临床表现、治疗方药方面有类似之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其主要的区别有二:①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例如:眩晕一证的气血亏虚型,虽有气血亏虚的症状,但以眩晕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水肿一证的脾阳不振型,虽有脾阳亏虚的症状,但以水肿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②虚劳一般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为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例如泄泻一证的脾胃虚弱型,以泄泻伴有脾胃亏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病例中有病程长者,但亦有病程短者。

【诊断】

1. 证候特征,多见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逐渐如重。

2. 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 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肺痨及真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

【鉴别诊断】

1. 肺痨在唐代以前,尚未将这两种病证加以区分,一般都统括在虚劳之内。宋代以后,即对虚劳与肺痨的区别有了明确的认识。两者鉴别的要点是: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治疗以养阴清热、补肺杀虫(抗结核)为主要治则;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以补虚扶正为基本治则,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

2. 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虚劳与内科其他病证中的虚证在临床表现、治疗方药方面有类似之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其主要的区别有二:①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例如:眩晕一证的气血亏虚型,虽有气血亏虚的症状,但以眩晕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水肿一证的脾阳不振型,虽有脾阳亏虚的症状,但以水肿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②虚劳一般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为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例如泄泻一证的脾胃虚弱型,以泄泻伴有脾胃亏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病例中有病程长者,但亦有病程短者。


相关文章

  • 中医内科学
  •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大纲 第一单元 肺系病证 细目一:感冒 要点: 1. 感冒的概念 2. 感冒的病因病机 3. 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 感冒的辨证论治 5. 感冒的转归预后 6. 感冒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咳 ...查看


  • 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规范化探讨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9Apr,18(10) ・1105・ 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规范化探讨 李 达 (广东省中医院,广 ...查看


  •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治验
  • 1 病历摘要 罗某某,男,51岁.主因头晕.腰酸.乏力3个月,于2003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头晕.腰酸.乏力,伴夜尿次数增多,1O天前至当地某医院就诊,查血压230/130mmHg:尿蛋白(++++),红细胞10- ...查看


  • 张仲景的疾病观和诊疗观探析
  • 2015年1月第32卷第1期 V01.32,No.1,Jan.2015 中 Information 医 on 药信息 .45.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张仲景的疾病观和诊疗观探析 孙易娜1,杨云松¨,孙丽英2, ...查看


  •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_(32个病症)
  • 1 中医痞满鉴别诊断: 1.1 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胃脘部可有压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此患者无明显胃脘部疼痛,故属痞满. 1. ...查看


  • 中医实践技能病例考题分析
  • 病例: 张某,女,28岁.2011年1月6日初诊. 患者昨日连夜从外地归来,感寒不适,现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时流清涕,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查看


  • 中医综合2016年考试大纲
  • 2016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 ...查看


  • 中医治未病
  • 中医"治未病" 治疗理念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查看


  • 专科生考研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条件
  •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专科生考研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条件 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专科生报考的要求: 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当年9月1日)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可以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但不能报考专业学位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