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研究生的求职感悟

求职季——关注媒体人才的“供”与“求”

让“子弹”莫再苦苦地飞

——一位研究生的求职感悟

□ 文/陈一新

到了北京,开始了在人民日报社的实习。实习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租房,几乎没有房东愿意接受3个月的短期租客,为了降低房租,只好在位置上打主意。众所周知,北京的房价是伴随着环数增多而递减的,于是我租住的房子理所当然地坐落在了东五环外。于是,每天早晨5点半闹钟一响,便预示着我一天的实习生活开始了。

5点半起床出门,7点多第一个进入办公室,晚上八九点到家,如需写稿,忙完上床已过十二点,这几乎便是我实习生活的常态。如今回忆起来,我丝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要总结当中最大的不足,那便是——睡眠。

“子弹”在苦飞

“《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戴宗‘两只脚行千里路,程途八百去还来’根本算不上啥,我可比他能跑多了,一日之内沪京千余公里去还来,只是跑得我脑袋发晕,四肢无力……”

“你就别抱怨了,你是两地跑,想我2号在学校,3号奔苏杭,4号到京城,为省笔住宿费,今晚还得赶火车回去。我是没有《西游记》里孙猴子那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本事,却同样感受着被念紧箍咒的痛苦,敢问路在何方啊……”

“你们一个《双城生活》,一个三城生活,相比我的多城生活可要幸福不少。条件不够硬,有个机会就不敢放过。一个单位,笔试加面试,至少要出动两次,不少单位还要求实习一段时间,实习完又马不停蹄赶下一个单位。苦难的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便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这几位互倒苦水的正是我和我的同学们。作为毕业生的我们就像一颗颗到处乱飞的子弹,每份收到的笔试或面试通知就是亮在我们面前的靶子,速度要快,丝毫犹豫不得,因为他们都是移动靶,错过了就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回想我的“子弹”生涯,开始于2011年的夏天。

心跳:最后的火车票

如果说实习是平淡的擦拭枪械,那么收到考试通知的刹那便相当于扣动扳机子弹出膛。这个时期,同学们都焕发着别样的活力,仿佛整军待发的军队,吃饭睡觉上厕所手机一刻不离身,行李箱擦拭干净时刻待命,但即便如此,仍会闪现心跳时刻。

2011年12月26日,下午5点多,我突然接到北京一家报社人事部门老师打来的电话,通知我已进入27日的面试名单,面试时间无法变动,不到场视为自动放弃。考虑到我是上海的同学,为尽可能地帮助我争取时间,那位老师特意将我安排在面试名单的最后一个。

容不得片刻犹豫,简单收拾后,便往上海火车站赶。到达火车站用时一个多小时,这段时间里,除了搭乘公交工具,我几乎都是在奔跑的状态。一进火车站我便冲向自动售票机,一边跑心中一边在祈祷,千万千万还有车票。

排队购票过程中,我一直盯着车站里的时钟,那秒针慢得似静止一般,它每弹动一下,我都感觉能在脑中将为面试准备的自我介绍说上三四遍。度秒如年的等待终于让我挪到了售票机前,当我看到屏幕上显示剩余车票为1张时,我已跳到嗓子眼的心几乎要从嘴里蹦出来。就这样,我不可思议地买到了最后一张20点10分前往北京的火车硬座票,十多个小时后赶到了北京。

疲惫:5点半起床,八九点到家

战士都明白,要让子弹击中目标,调节标尺等射击前的准备功夫必须做足做好。同样的,毕业生也都清楚,要在就业征途中走得顺畅,实习阶段的基础必须稳扎稳打。

实习对于如我一般的学新闻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求职时最重要的筹码便是作品,不同于文学创作的是,新闻必须通过事实说话,有其人有其事,但要便捷地进行采写活动,唯有依赖实习。

2011年5月,我在中新社上海分社的实习结束后,又来

如果没有最后的那张火车票,如果没有那位好心的老师为我调整面试时间,如果……只要一个成立,我的面试就会泡汤。整个过程说起来仅百余字,但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混杂当中的惊慌、焦虑、后怕。至今我还深深记得,自己在车上朦朦胧胧做了个梦,梦到排在我前面的人买走了那最后一张车票,醒来后一头冷汗。

波折:邂逅理由只有一个——赶考

惊险的购票经历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可算是偶然事件,但说

81

焦点Focus

到购票出行,却在这一时期频繁发生。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通常只在家和学校所在城市间往返。但临毕业的一年,打交道的城市猛增,而与这些城市邂逅的理由只有一个——赶考。

赶考式出行很有特点,时间短、速度快、城市多。每到一个城市,通常不会久留,几乎都是当天到达,参加考试,然后当天离开,偶尔因为车次等原因多住一晚。此外,作为外地考生的我们,会在短时间内,穿梭于多个城市或在两个城市间多次往来。

2012年初,我曾报考一个外地单位。笔试、面试、实习,加上实习中需回校参加一次期末考试,短短十多天内,我就往来两地达4次之多,几乎两天便有一天在火车上。

但与我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相比,我这仍属小巫见大巫。由于各地公务员考试不设置外地考点,故半年下来,仅为赶考他就到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大大小小十余个城市,就在我敲击键盘写下此文的同时,他正乘坐火车从上海赶往天津参加公务员考试。

换位思考,赢得改变命运之机

——一位招聘考官眼中的“面试”

□ 文/陈穗华

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就业信息:新闻专业本科应届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75%之间。一方面是工作难找,而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找不到人”的抱怨,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在后传媒时代,面对着“报纸消亡论”、新媒体的崛起、传媒融资大门的打开,传统媒体发生了什么?传媒要的是什么人?其实只要你能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好充分准

渴望理解与支持,让“子弹”莫再苦飞

求职之路辛苦,但我们如此波折实在情非得已。首先,考试机会如金子般珍贵。以我个人而言,通过网络、信件投递的简历就有几十份,回复者寥寥,同学中有投递突破200份的,最后也就收到十来个回复。此外,极低的录取率使得多参加考试成为降低风险的最好方式。我们不敢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再困难也有考必赴。

赶考的我们要求并不多,只希望有关部门及单位能给予多一些理解与支持。

比如相关部门能否针对毕业生群体,将火车学生票优惠期限及乘车地点稍做扩展,并配套以两地多次套票等多种选择,解决毕业生频繁往来部分城市的经费问题。

比如用人单位能否从外地考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分区域设置考场,便于考生就近考试;或是在确保公平公正前提下,采用网络考试的新方式,免去考生奔波;或是将笔试面试合并进行,减少考生多一次的舟车之苦;再或是将面试分为两到三次,让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预约面试时间。

别看只是小小的变通,却能让我们深感温暖。能有多少毕业生没到过外地考试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地考生群体几近等于应届毕业生群体。换言之,为外地考生提供更贴心更实在的服务,实际上就是在为应届毕业生解决难题。

备,就能在短短20分钟从数千名应试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幸运儿。

守时诚信,注重形象

无论传统媒介是否消失,新闻的内容始终会存在。新闻工作的特性就是:24小时随时都会发生新闻,记者必须在现场。“守时”是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中最基本的一条。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每年却都有人不重视。在笔者今年3月初参加的一次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面试中,就有两个考生迟到。这两人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他们自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第一个迟到的学生一进来马上谦虚地向主考官道歉,他说“对不起,因为今天是重要的面试,我专门提前两个小时就出门了,但是偏偏碰到出租车撞车,所以耽误了时间,实在对不起,希望考官给我一次机会。”说实话,尽管撞车这个借口不太高明,但是既然考生主动道歉、态度又诚恳,那么考官常常还是愿意给一个机会。这个考生由于在下面的环节中对答如流,知识面丰富、基础扎实,所以考官们一致给了其第二次面试机会。而第二位迟到的考生一进来就表现得若无其事,对自己的迟到没有丝毫解释,就像事情没有发生过。“你为什么迟到了?”记得当时有考官问。“我每天中午都要睡一觉,哪知道今天闹钟没响,睡过头了,结果……”新闻不可能等着您睡醒了再发生!结果可想而知,这个人没问两个问题就被“毙掉了”。参加面试的同学除了迟到的问题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外表,不应该打扮得太过随便,毕竟记者是一份与

(作者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曾赴欧半年参加中国复旦大学——奥地利Universitaet Salzburg交换项目;合著出版《头条新闻论》等三部著作)

求职季——关注媒体人才的“供”与“求”

让“子弹”莫再苦苦地飞

——一位研究生的求职感悟

□ 文/陈一新

到了北京,开始了在人民日报社的实习。实习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租房,几乎没有房东愿意接受3个月的短期租客,为了降低房租,只好在位置上打主意。众所周知,北京的房价是伴随着环数增多而递减的,于是我租住的房子理所当然地坐落在了东五环外。于是,每天早晨5点半闹钟一响,便预示着我一天的实习生活开始了。

5点半起床出门,7点多第一个进入办公室,晚上八九点到家,如需写稿,忙完上床已过十二点,这几乎便是我实习生活的常态。如今回忆起来,我丝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要总结当中最大的不足,那便是——睡眠。

“子弹”在苦飞

“《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戴宗‘两只脚行千里路,程途八百去还来’根本算不上啥,我可比他能跑多了,一日之内沪京千余公里去还来,只是跑得我脑袋发晕,四肢无力……”

“你就别抱怨了,你是两地跑,想我2号在学校,3号奔苏杭,4号到京城,为省笔住宿费,今晚还得赶火车回去。我是没有《西游记》里孙猴子那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本事,却同样感受着被念紧箍咒的痛苦,敢问路在何方啊……”

“你们一个《双城生活》,一个三城生活,相比我的多城生活可要幸福不少。条件不够硬,有个机会就不敢放过。一个单位,笔试加面试,至少要出动两次,不少单位还要求实习一段时间,实习完又马不停蹄赶下一个单位。苦难的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便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这几位互倒苦水的正是我和我的同学们。作为毕业生的我们就像一颗颗到处乱飞的子弹,每份收到的笔试或面试通知就是亮在我们面前的靶子,速度要快,丝毫犹豫不得,因为他们都是移动靶,错过了就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回想我的“子弹”生涯,开始于2011年的夏天。

心跳:最后的火车票

如果说实习是平淡的擦拭枪械,那么收到考试通知的刹那便相当于扣动扳机子弹出膛。这个时期,同学们都焕发着别样的活力,仿佛整军待发的军队,吃饭睡觉上厕所手机一刻不离身,行李箱擦拭干净时刻待命,但即便如此,仍会闪现心跳时刻。

2011年12月26日,下午5点多,我突然接到北京一家报社人事部门老师打来的电话,通知我已进入27日的面试名单,面试时间无法变动,不到场视为自动放弃。考虑到我是上海的同学,为尽可能地帮助我争取时间,那位老师特意将我安排在面试名单的最后一个。

容不得片刻犹豫,简单收拾后,便往上海火车站赶。到达火车站用时一个多小时,这段时间里,除了搭乘公交工具,我几乎都是在奔跑的状态。一进火车站我便冲向自动售票机,一边跑心中一边在祈祷,千万千万还有车票。

排队购票过程中,我一直盯着车站里的时钟,那秒针慢得似静止一般,它每弹动一下,我都感觉能在脑中将为面试准备的自我介绍说上三四遍。度秒如年的等待终于让我挪到了售票机前,当我看到屏幕上显示剩余车票为1张时,我已跳到嗓子眼的心几乎要从嘴里蹦出来。就这样,我不可思议地买到了最后一张20点10分前往北京的火车硬座票,十多个小时后赶到了北京。

疲惫:5点半起床,八九点到家

战士都明白,要让子弹击中目标,调节标尺等射击前的准备功夫必须做足做好。同样的,毕业生也都清楚,要在就业征途中走得顺畅,实习阶段的基础必须稳扎稳打。

实习对于如我一般的学新闻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求职时最重要的筹码便是作品,不同于文学创作的是,新闻必须通过事实说话,有其人有其事,但要便捷地进行采写活动,唯有依赖实习。

2011年5月,我在中新社上海分社的实习结束后,又来

如果没有最后的那张火车票,如果没有那位好心的老师为我调整面试时间,如果……只要一个成立,我的面试就会泡汤。整个过程说起来仅百余字,但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混杂当中的惊慌、焦虑、后怕。至今我还深深记得,自己在车上朦朦胧胧做了个梦,梦到排在我前面的人买走了那最后一张车票,醒来后一头冷汗。

波折:邂逅理由只有一个——赶考

惊险的购票经历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可算是偶然事件,但说

81

焦点Focus

到购票出行,却在这一时期频繁发生。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通常只在家和学校所在城市间往返。但临毕业的一年,打交道的城市猛增,而与这些城市邂逅的理由只有一个——赶考。

赶考式出行很有特点,时间短、速度快、城市多。每到一个城市,通常不会久留,几乎都是当天到达,参加考试,然后当天离开,偶尔因为车次等原因多住一晚。此外,作为外地考生的我们,会在短时间内,穿梭于多个城市或在两个城市间多次往来。

2012年初,我曾报考一个外地单位。笔试、面试、实习,加上实习中需回校参加一次期末考试,短短十多天内,我就往来两地达4次之多,几乎两天便有一天在火车上。

但与我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相比,我这仍属小巫见大巫。由于各地公务员考试不设置外地考点,故半年下来,仅为赶考他就到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大大小小十余个城市,就在我敲击键盘写下此文的同时,他正乘坐火车从上海赶往天津参加公务员考试。

换位思考,赢得改变命运之机

——一位招聘考官眼中的“面试”

□ 文/陈穗华

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就业信息:新闻专业本科应届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75%之间。一方面是工作难找,而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找不到人”的抱怨,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在后传媒时代,面对着“报纸消亡论”、新媒体的崛起、传媒融资大门的打开,传统媒体发生了什么?传媒要的是什么人?其实只要你能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好充分准

渴望理解与支持,让“子弹”莫再苦飞

求职之路辛苦,但我们如此波折实在情非得已。首先,考试机会如金子般珍贵。以我个人而言,通过网络、信件投递的简历就有几十份,回复者寥寥,同学中有投递突破200份的,最后也就收到十来个回复。此外,极低的录取率使得多参加考试成为降低风险的最好方式。我们不敢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再困难也有考必赴。

赶考的我们要求并不多,只希望有关部门及单位能给予多一些理解与支持。

比如相关部门能否针对毕业生群体,将火车学生票优惠期限及乘车地点稍做扩展,并配套以两地多次套票等多种选择,解决毕业生频繁往来部分城市的经费问题。

比如用人单位能否从外地考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分区域设置考场,便于考生就近考试;或是在确保公平公正前提下,采用网络考试的新方式,免去考生奔波;或是将笔试面试合并进行,减少考生多一次的舟车之苦;再或是将面试分为两到三次,让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预约面试时间。

别看只是小小的变通,却能让我们深感温暖。能有多少毕业生没到过外地考试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地考生群体几近等于应届毕业生群体。换言之,为外地考生提供更贴心更实在的服务,实际上就是在为应届毕业生解决难题。

备,就能在短短20分钟从数千名应试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幸运儿。

守时诚信,注重形象

无论传统媒介是否消失,新闻的内容始终会存在。新闻工作的特性就是:24小时随时都会发生新闻,记者必须在现场。“守时”是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中最基本的一条。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每年却都有人不重视。在笔者今年3月初参加的一次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面试中,就有两个考生迟到。这两人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他们自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第一个迟到的学生一进来马上谦虚地向主考官道歉,他说“对不起,因为今天是重要的面试,我专门提前两个小时就出门了,但是偏偏碰到出租车撞车,所以耽误了时间,实在对不起,希望考官给我一次机会。”说实话,尽管撞车这个借口不太高明,但是既然考生主动道歉、态度又诚恳,那么考官常常还是愿意给一个机会。这个考生由于在下面的环节中对答如流,知识面丰富、基础扎实,所以考官们一致给了其第二次面试机会。而第二位迟到的考生一进来就表现得若无其事,对自己的迟到没有丝毫解释,就像事情没有发生过。“你为什么迟到了?”记得当时有考官问。“我每天中午都要睡一觉,哪知道今天闹钟没响,睡过头了,结果……”新闻不可能等着您睡醒了再发生!结果可想而知,这个人没问两个问题就被“毙掉了”。参加面试的同学除了迟到的问题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外表,不应该打扮得太过随便,毕竟记者是一份与

(作者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曾赴欧半年参加中国复旦大学——奥地利Universitaet Salzburg交换项目;合著出版《头条新闻论》等三部著作)


相关文章

  • 我的求职感悟--写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我所有的学弟学妹
  • 我的求职感悟 --写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我所有的学弟学妹 大家好,我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5级本科应届毕业生乔旭,应老师的要求,我就把我在这找工作的半年里的一些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吧,观点不一定都对,真知灼见给大家一 ...查看


  • 智慧365:一个HR对校园招聘会看法和感悟
  • 一个HR对校园招聘会看法和感悟 其实这场校园招聘会在上周六就举行了,到结束都快一周时间才想起要写,但想通过写下来的感受,来真正从中获益,获得学习与成长的东西. 校园招聘会,是校园招聘季里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可 ...查看


  • 求职分析报告
  • 求职分析报告 1 内外分析 1.1 个人能力类型分析 大学将近尾声,求职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必须面临的难题,不管所学习的专业是不是我们钟爱的,在求职时,我们都要做好一个工作,那就是自我认知.评价和分析,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类型属于自身的内部因素 ...查看


  • 我的求职故事沈道军
  • 我的求职故事 --将找工作 作为一份工作来做 不惮碰壁,终得其门.我是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4级本科毕业生,沈道军. 我的求职生涯从去年九月份就拉开了战线,出身HR的我,在求职前,总是信心满满,自认为可以搞定招聘的HR ...查看


  • 2013大一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感悟
  • 专 业:国际法 班 级:涉外1341 姓 名:盈松男 学 号:1320381127 时 间:2014年1月4日 2013大一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感悟 国际法涉外1341 盈松男 一:关于学业指导 在考试的期间,接到关于写学业指导论文的消息,也 ...查看


  • 励志故事大全 励志故事及感悟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名人励志故事
  • ·成功做人的20句名言 ·青年一代格言 ·外汇理财收益定期上浮 ·十大最有营养食物的启示 ·古语励志名言大全 ·等待带来遗憾 ·男人最易出轨的四个场景 ·要把"聪明"转化为"智慧" ·it个人年终工作 ...查看


  • 求职体验心得报告大合集
  • 求职初体验 12月15日,我签约于株洲某一省级示范性中学.这里,我将谈谈这段时间来找工作的经验与感受,希望对正在寻寻觅觅的学弟学妹们有一点点好处. 第一.制作简历.简历的重要性,相信我们都深有体会.用人单位首先是看简历,通过简历而筛选一部人 ...查看


  • 一直在路上
  • 一直在路上 经济学院05级金融数学基地 程刚 题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在即将走向人生新起点的时候,回想四年校园生活的点滴,确实是有些不舍,而我们却不能活在过去,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走吧 ...查看


  • 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与最完美的发展讲座感悟
  • 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与最完美的发展讲座感悟 2012年10月19日下午18时在我在大活听了一场"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与最完美的发展"的主题讲座受益匪浅. "性格决定命运"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万学教育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