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而知秋

一叶而知秋,一题一世界

——有感于一道平面向量高考题的探究

“一叶知秋”说的是通过一片叶子的凋落,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体现了微观和宏观的共通和互融,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采用题海战术,被题海淹没,学习效率低下。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通过对一道题的研究,掌握它覆盖的知识点,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平面向量引入高中课堂并不久远,很多的基础知识远未被教师和学生研究到滚瓜烂熟的地步,加之平面向量考题紧密地以考察思维和运算相结合,题型变化多端,技巧层出不穷,向量的核心知识往往被条件掩盖,导致学生在学习向量稍难问题时难以跨越。平面向量自新教材改革引入自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近年来对平面向量的考察以小题较难,解答题融合向量的工具性为主要考察手段。

题目:(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第14题)给定两个长度为1 B

的平面向量OA和OB,它们的夹角为120°。如图1所示,点C在 以O为圆心的圆弧AB上变动。若OCxOAyOB,(x,yR),

图 1

则xy的最大值为______.

分析:本题涉及知识点有:向量的模、夹角、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基本运算等。本题的条件“OCxOAyOB”是向量关系,而代求目标“xy的最值”则为数量关系,如何沟通向量关系与数量关系?

解法1:(特殊点和极端点法)由题可知x、y的地位一样,交换x、y的位置,题目的结果没发生任何改变。这样的情况求xy的最值一定是在“xy”或“x、y一个取最大、一个取最小”的时候取到。当点C在弧AB的中点时,OACB是菱形,则xy有最大值2,

C在点A、B处取到最小值1.

解法2:(坐标解析法)建立如图2直角坐标系,

21、Ccos,sin,[0,

易知A

1,0、B(,

322

1由OCxOAyOB,得 cos,sin=x1,0+y(2即cos=x-

x

1,y y,siny, 解得x=cos

22易得xycos2cos(

3

)

又[0,],所以故当且仅当

23

3

[



1

,],cos()[,1] 3332

2

时,xy有最小值3

3

时,xy取最大值2(同时当且仅当0或

1)。

此法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运算及三角函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简单明了。也可以设C

m,n,由题意可得m=x-

1y,

y,ny,则x=m222

2

那么xym,且点C在圆弧上则m+n1。用三角换元mcos,nsin,

2

同解法1。

也可以直接用柯西不等式(m)(m2n2)[122]4,当且仅当

时取到;也可以用方程的思想等等。 解法3:(向量的模及数量积运算法)

着重考察灵活运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同时体现了向量的朴实之美和工具作用。

一叶而知秋,一题一世界

——有感于一道平面向量高考题的探究

“一叶知秋”说的是通过一片叶子的凋落,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体现了微观和宏观的共通和互融,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采用题海战术,被题海淹没,学习效率低下。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通过对一道题的研究,掌握它覆盖的知识点,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平面向量引入高中课堂并不久远,很多的基础知识远未被教师和学生研究到滚瓜烂熟的地步,加之平面向量考题紧密地以考察思维和运算相结合,题型变化多端,技巧层出不穷,向量的核心知识往往被条件掩盖,导致学生在学习向量稍难问题时难以跨越。平面向量自新教材改革引入自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近年来对平面向量的考察以小题较难,解答题融合向量的工具性为主要考察手段。

题目:(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第14题)给定两个长度为1 B

的平面向量OA和OB,它们的夹角为120°。如图1所示,点C在 以O为圆心的圆弧AB上变动。若OCxOAyOB,(x,yR),

图 1

则xy的最大值为______.

分析:本题涉及知识点有:向量的模、夹角、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基本运算等。本题的条件“OCxOAyOB”是向量关系,而代求目标“xy的最值”则为数量关系,如何沟通向量关系与数量关系?

解法1:(特殊点和极端点法)由题可知x、y的地位一样,交换x、y的位置,题目的结果没发生任何改变。这样的情况求xy的最值一定是在“xy”或“x、y一个取最大、一个取最小”的时候取到。当点C在弧AB的中点时,OACB是菱形,则xy有最大值2,

C在点A、B处取到最小值1.

解法2:(坐标解析法)建立如图2直角坐标系,

21、Ccos,sin,[0,

易知A

1,0、B(,

322

1由OCxOAyOB,得 cos,sin=x1,0+y(2即cos=x-

x

1,y y,siny, 解得x=cos

22易得xycos2cos(

3

)

又[0,],所以故当且仅当

23

3

[



1

,],cos()[,1] 3332

2

时,xy有最小值3

3

时,xy取最大值2(同时当且仅当0或

1)。

此法通过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运算及三角函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简单明了。也可以设C

m,n,由题意可得m=x-

1y,

y,ny,则x=m222

2

那么xym,且点C在圆弧上则m+n1。用三角换元mcos,nsin,

2

同解法1。

也可以直接用柯西不等式(m)(m2n2)[122]4,当且仅当

时取到;也可以用方程的思想等等。 解法3:(向量的模及数量积运算法)

着重考察灵活运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同时体现了向量的朴实之美和工具作用。


相关文章

  • 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雨绵绵 一叶知秋
  • 春生秋杀 秋收东藏 西风斜阳 金秋时节 秋高气爽 西风落叶 金风送爽 橙黄桔绿 一叶知秋 望秋先零 北雁南飞 霜天红叶 枫林尽染 秋风过耳 雁过留声 春兰秋菊 秋菊春兰 一叶知秋 叶落知秋 果实累累 春去秋来 秋雨绵绵 秋风萧瑟 秋色宜人 ...查看


  • 描写秋天的成语:一叶落知天下秋
  • 西风残照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词:"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旧山河,故国遗 ...查看


  • 描写秋天的好段:一叶落而天下知秋
  • 1.我极不承认"一叶落而知秋"这句话.初秋的时刻还充满着夏之绚烂,它充实,丰捻,虽然没有茂盛,但它拥有生机,夏的气息还没有消干殆尽.在对秋的认识中,它不符合我对秋的要求,秋是衰老的,秋风是萧杀的,秋韵是萧远的.我不知是何 ...查看


  • [高考作文]一叶知秋
  •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qu ...查看


  • 一叶知秋(1)
  • <一叶知秋>的教学设计张开泉 赏析现代诗<秋> 教学目标: 1.欣赏关于秋天的诗歌,使学生能够感受美,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形象,培养学生一点诗意. 2.仔细体会<秋>的妙处和意境,理解诗歌中想象.修辞和炼字的 ...查看


  •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一叶知秋
  •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一叶知秋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这句话说来多少有些可怜.可笑.在我沉思这个话题的时候,教室窗外正对着的北教学楼建筑工地上还不时传来金属建材撞击声和电钻声:一批石砖正码放在我们的窗下,遮住了那几棵灰扑扑的小树,于是这最后一点自然 ...查看


  • 谁在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 谁在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思念,像秋天的落叶,落地成伤. 一片枫红,一叶木落,飘摇着萧瑟:一滴秋露,一缕秋风,遮掩了心事,安排了一眼的寂寞. 花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人却会因为你的错过,转身为陌路. 很多事犹如天气,慢慢热或者渐渐 ...查看


  • 一叶知秋意
  • 一叶知秋意 学校训练升国旗的时候,中间休息,我坐在椅子上.头顶上,一片金黄色的树叶飘飘然地落了下来,缓缓地躺在了地上,翘着头,好像在寻找着什么.我走了过去,轻轻地把它捡了起来-- "你好,我是金黄叶,我是今年秋天这棵树上掉下的第一 ...查看


  • 一叶知秋(转)
  • 秋意淋淋漓漓,随着落叶在无边的空际里画出个瞬间相切的圆时,女孩的泪水伴着翩舞的黄蝶在深秋时节飘飞,迷朦中仿佛回到了那个只属于她和他的深秋,一个叶子与秋的故事--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在那个秋意情缠的季节,在浩瀚的网海中,枯叶与深秋懈逅了.没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