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带脑瘫儿子拾荒十年 儿子梦想做记者

陆声彪带着儿子陆强飞走街串巷收废品 殷樱 摄

陆声彪喂儿子喝牛奶 殷樱 摄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 九月的成都已渐渐转凉,下了一夜的小雨在6日早晨渐渐停了。64岁的陆声彪在家里替儿子喂完饭,便骑着一辆三轮从租住地出发。小三轮上一边是放废品的地方,另一边是放19岁脑瘫儿子陆强飞的铁架椅。为了能无时无刻照顾不能自理的儿子,陆声彪就这样每天把他带在身边,在成都拾荒十年。

成都昭忠祠街附近,是陆声彪经常收废品的地方。早已满头白发的陆声彪把三轮车停在街边,便开始走街串巷。坐在三轮车里的陆强飞时而手舞足蹈,时而盯着一个地方发呆,这就是他每天的固定生活。

附近的住户都对这对父子很熟悉,哪个家里有废品都会叫上陆声彪去收,“他人老实,不会‘烧秤’,在这条街干了好多年了。”居民陈大爷说,这么大年纪还要照顾脑瘫儿子,挺造孽的。

陆声彪告诉记者,在这几条街收废品都十多年了,有感情,不想换地方,“每天能挣30多元钱,一个月就1000元左右,刚够两个人生活。”陆声彪说,之前把儿子放在家里,陆强飞中午吃不了饭,上厕所弄得一身脏,时常跌倒或撞伤。“没办法,不忍心他受罪,只有带上他。”

“再辛苦,我都忍了,他毕竟是我儿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挣钱给他看病,不说能完全康复,希望能够自理。”据陆声彪介绍,儿子7个月大时生了一场重病,后被诊断为脑瘫。在儿子还不满一岁时,妻子又因病撒手人寰,照顾儿子的重任就压在了陆声彪一个人身上。

曾经有好心人建议把儿子放在专门收治脑瘫儿童的善工家园,陆声彪带着儿子去了解过,陆强飞也很喜欢那个地方。“作为重度脑瘫患者,陆强飞在那里托养费用每月近两千元,我承担不起。”陆声彪最终放弃了把孩子托养在善工家园的打算,“我最担心的是,像儿子这种麻烦情况,能照顾他的人太少了,还是放在自己身边放心。”

从小到大,陆强飞没有朋友,也没去过什么地方,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电视,还能自己换台。“他就喜欢看新闻,好多事情他都知道。”陆声彪说到这里,有点自豪,“他挺聪明的,意识也很清晰,电视上发生了什么新闻他都会跟我讲,我好多都不懂。”

儿子给陆声彪唠叨最多的便是“回老家遂宁办残疾证、独生子女证······”陆声彪说,自己是文盲,不知道这些东西,也没办过,“他是在电视上了解到的,也希望能有点补助帮我减轻负担。”

在记者与陆声彪的交谈中,陆强飞也会发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声音,儿子想说什么陆声彪都很清楚。“如果把你医好了,你想干什么?”陆声彪问儿子。

“工作,做记者。”是陆强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到自己的梦想,陆强飞开心地笑了,手上还伴着各种动作。陆声彪说,儿子最好的朋友就是电视,他也最爱新闻,觉得做记者能去很多地方,“他其实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感。”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陆声彪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虽然他还比较乐观,但我要是动不了,谁来照顾他?”陆声彪希望有好心人能支助儿子看病,“生活上我能负担起,但医疗费靠收废品就······”

陆强飞似乎也看出了父亲的伤感,仰起头沉默了半天,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叹息,他说,“对不起,爸爸!我也想走路······”

此时的陆声彪握紧着儿子的手,他告诉记者,即使治不好儿子的病,他也会照顾儿子一辈子,“在成都颠沛流离十年,也受尽白眼和嫌弃,我都不在乎,只要跟儿子在一起就好了。”(完)

(原标题:六旬老人带脑瘫儿子拾荒十年 儿子梦想做记者)

陆声彪带着儿子陆强飞走街串巷收废品 殷樱 摄

陆声彪喂儿子喝牛奶 殷樱 摄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 九月的成都已渐渐转凉,下了一夜的小雨在6日早晨渐渐停了。64岁的陆声彪在家里替儿子喂完饭,便骑着一辆三轮从租住地出发。小三轮上一边是放废品的地方,另一边是放19岁脑瘫儿子陆强飞的铁架椅。为了能无时无刻照顾不能自理的儿子,陆声彪就这样每天把他带在身边,在成都拾荒十年。

成都昭忠祠街附近,是陆声彪经常收废品的地方。早已满头白发的陆声彪把三轮车停在街边,便开始走街串巷。坐在三轮车里的陆强飞时而手舞足蹈,时而盯着一个地方发呆,这就是他每天的固定生活。

附近的住户都对这对父子很熟悉,哪个家里有废品都会叫上陆声彪去收,“他人老实,不会‘烧秤’,在这条街干了好多年了。”居民陈大爷说,这么大年纪还要照顾脑瘫儿子,挺造孽的。

陆声彪告诉记者,在这几条街收废品都十多年了,有感情,不想换地方,“每天能挣30多元钱,一个月就1000元左右,刚够两个人生活。”陆声彪说,之前把儿子放在家里,陆强飞中午吃不了饭,上厕所弄得一身脏,时常跌倒或撞伤。“没办法,不忍心他受罪,只有带上他。”

“再辛苦,我都忍了,他毕竟是我儿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挣钱给他看病,不说能完全康复,希望能够自理。”据陆声彪介绍,儿子7个月大时生了一场重病,后被诊断为脑瘫。在儿子还不满一岁时,妻子又因病撒手人寰,照顾儿子的重任就压在了陆声彪一个人身上。

曾经有好心人建议把儿子放在专门收治脑瘫儿童的善工家园,陆声彪带着儿子去了解过,陆强飞也很喜欢那个地方。“作为重度脑瘫患者,陆强飞在那里托养费用每月近两千元,我承担不起。”陆声彪最终放弃了把孩子托养在善工家园的打算,“我最担心的是,像儿子这种麻烦情况,能照顾他的人太少了,还是放在自己身边放心。”

从小到大,陆强飞没有朋友,也没去过什么地方,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电视,还能自己换台。“他就喜欢看新闻,好多事情他都知道。”陆声彪说到这里,有点自豪,“他挺聪明的,意识也很清晰,电视上发生了什么新闻他都会跟我讲,我好多都不懂。”

儿子给陆声彪唠叨最多的便是“回老家遂宁办残疾证、独生子女证······”陆声彪说,自己是文盲,不知道这些东西,也没办过,“他是在电视上了解到的,也希望能有点补助帮我减轻负担。”

在记者与陆声彪的交谈中,陆强飞也会发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声音,儿子想说什么陆声彪都很清楚。“如果把你医好了,你想干什么?”陆声彪问儿子。

“工作,做记者。”是陆强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到自己的梦想,陆强飞开心地笑了,手上还伴着各种动作。陆声彪说,儿子最好的朋友就是电视,他也最爱新闻,觉得做记者能去很多地方,“他其实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感。”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陆声彪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虽然他还比较乐观,但我要是动不了,谁来照顾他?”陆声彪希望有好心人能支助儿子看病,“生活上我能负担起,但医疗费靠收废品就······”

陆强飞似乎也看出了父亲的伤感,仰起头沉默了半天,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叹息,他说,“对不起,爸爸!我也想走路······”

此时的陆声彪握紧着儿子的手,他告诉记者,即使治不好儿子的病,他也会照顾儿子一辈子,“在成都颠沛流离十年,也受尽白眼和嫌弃,我都不在乎,只要跟儿子在一起就好了。”(完)

(原标题:六旬老人带脑瘫儿子拾荒十年 儿子梦想做记者)


相关文章

  • 道德与法律案例分析
  • 道德与法律案例分析 本人原创 [案例回顾]拾荒老人讨要赡养费,遭儿子暴打至爬回家中 2010-12-14 08:38:16 来源: 南方都市报网络版 昨日早上,在公明塘家村,张泽林回忆起当时大儿子打他的情况,不禁泪流满面. 68岁的张泽林一 ...查看


  • 动人素材(包括社会热点)
  • [特感动,社会需要这些真情]一个80岁的婆婆来乡村基吃饭,问服务员,我只有2块钱,我想喝汤.因为老婆婆耳朵听不清楚,说话也不清楚,当时我能清楚的感受到老婆婆那种无奈的心情,老婆婆差点哭了,随后服务员端上一碗汤饭,婆婆看见里面有蛋,急忙说,我 ...查看


  •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跟妈妈说句窝心的话吧
  • A042014年5月10日星期六编辑:于秋红实习生:张筱慧美编:李晓辉责校:李传富组版:肖飞城事·省会主流视野 都市情怀城市晚报讯长春市民姜小姐的妈妈特别爱吃"虾爬子",每到这种海产品上市的时候,她总是隔三差五就给妈妈买 ...查看


  • 学习向雷锋学什么怎么学心得体会
  • 向雷锋学什么怎么学学习心得体会 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记忆中雷锋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长大了,就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雷锋精神是 ...查看


  • 让这个世界记得我来过
  •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08/29/content_1865307.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8-29 来源: 广州日报 刘盛兰最珍惜的,是他身后这些与受助贫困生的合影. 刘盛兰在破 ...查看


  • 教育孩子先做人再做事
  • 郑理慧24岁准妈妈 希望宝宝能顺利生产,健健康康的长大,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老公不要太累,我和宝宝永远是他的避风港.李女士27岁市场营销 今年是我升级为母亲后第一次过母亲节,感觉很兴奋,同时也深感母爱的伟大.我的愿 ...查看


  • 让人感动的58个人 1
  • 作文素材:让人感动的58个人 1.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 他们曾干过搬运工.建筑工.锅炉工,去过新疆.陕西,也曾生活困顿难以为继,她,听不到发令枪响,只能跟着别人出发:她,与健全人同场竞技,赢得亚运会铁人三项赛第四名.她 ...查看


  • 拾荒老人40年收养30多名弃婴 政府承诺解决户口
  • 2012年07月28日 09:08 来源:燕赵都市报 字号:T|T 15人参与3条评论打印转发 拾荒老人40年收养30多名弃婴 70年代,一对拾荒夫妻张洪斌和楼小英捡起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弃婴,而后的40多年,他们拾起了30多条幼小的生命.把爱 ...查看


  •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 她是一个女人,农民,脑瘫患者.当然,她更是一个健康的诗人.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 诗人余秀华在网络"爆红"了.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的横店村,她家里也有了喧嚣,来了很多记者.&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