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有“进门酒”、“交杯酒”、 “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
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 为脚踏实地。
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
家庭
布依族家庭是父系家长制。家长有支配家中经济和指挥成员的权力;如家长去世,由长子继承。男长辈皆受尊敬,为人正直者更有威望。族中纠纷,可自依理调解,勿须上诉官府。妇女的地位低于男子,寡妇可以继承财产,如果再嫁就不能继续享受。
家庭结构有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人口较多的人家,儿子成婚后则分家别居。建国前有的地区分家时,家中的财产必须先留父母的“养老田”和未嫁姊妹的“姑娘田”,其余田地、房产按子均分。绝嗣人家,财产则由房族继承。分家后,父母大多跟随最小的儿子,以便帮助照料家务,有的也乐意和自己喜爱的儿子一起居住。父母对儿女抚养、教育的义务,儿子对父母有赡养、安葬的职责,这是布依族的传统习惯。
婚姻
布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建国前,婚姻的缔结几乎全由父母包办,很少有婚姻自由。由于包办婚姻导致早婚习俗,往往订婚较早,有些在幼儿时就订下婚约,俗称“背带亲”。大多在十三四至十七八岁,也有十一二岁就举行结婚礼仪。因年龄太小,一般由族中伴娘相陪到男家拜祖后,住两三天即返回娘家。酒期由伴娘陪着同吃同住。婚后回门一去数年,直到长至十七八岁,在农忙季节或婚丧喜事进,才由夫家姐妹接来帮忙,夫妻开始同居,如此往返,居住时间越来越长,最后长期住在夫家。
婚姻缔 结,一般分为“开口亲”、“杀鸡礼”“订亲”、“结婚”等四个过程。先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若获得同意,便带些礼物去“合八字”,谓之“开口亲”;第二次由男方带鸡、酒、糖等礼物送到女家,女方请来亲友祝贺。因礼物以鸡为主,且以双数为吉,故称“杀鸡礼”。第三次由男子带酒若干壶,鸡若干只,猪后腿一只,猪肉数斤,或整猪一头,鞭炮、红烛二对,聘金若干元去女方家,通过“交礼钱”、“换八字”等仪式,亲友前来庆贺,称为“订亲”。结婚时,男家选派两名青年前往女家迎亲。其任务是抢回男家备好的两个大糯米粑粑,带回男家供祖,至此宣告接亲完成。女方家中孩童云集村外,用苦楝子、稀泥、水枪等投掷接亲者,名曰“打报古”。“报古”是对男性接亲者的布依语称呼。这种古朴之风,普遍盛行于镇宁、关岭、六枝及普定等地。意思是通知寨内,某某姑娘巳正式嫁到某某寨家。其余各地的婚俗,有兴骑马坐轿的,有兴由哥哥背新娘出大门的。无论哪种形式,一般都有族中姊妹陪送,称之为“伴娘”。路上打伞步行,新娘当天不直接进男家,先于附近亲友家住下,次日清晨选取吉时登门拜祖。
布依族同宗同姓不能通婚,异姓亲戚中不同辈份也不能通婚。有些地区还有几个姓氏之间也不能通婚,如镇宁扁担山的卢、马二姓;安龙鱼沟乡的余、何、韦、陆四姓。据说很早以前是同宗同姓,所以不能结亲。
布依族恋爱方式独特,通常在赶场高潮过后,青年人留下来,身着艳装的姑娘和小伙各站一边,互相物色意中人。作媒介者叫“银雀”,多半是男方的姊妹。如果小伙相中了某个姑娘,“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先唱一首歌:“我替兄弟传情意,这块蓝靛送给你,他望这蓝靛染出色,他盼这蓝靛出光……”等等。姑娘不同意则回歌谢绝;如若称心则回眸一笑,男女双双走出人群,上山对歌。布依语称为“榔梢”。
“榔梢”是会朋友的意思。这个社交活动不只限于未婚男女,巳婚者也可参加。这与布依族古老的婚姻制度有关,因为早婚和“不落夫家”,实际上只是订婚。所以参加“榔梢”活动,对未婚者来说是初恋,对“巳婚”青年来说,如果他(她)对父母包办的婚事满意,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榔梢”中除唱情歌外,还唱苦歌、告状歌和逃婚歌等。过去有的青年男女对歌多年,情投意合,于是双双逃离家乡去远处安家;有的逃不出封建制度的罗网,便双双以死殉情。
葬俗
当老人逝世后,丧家即向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濮摩”先生抬吉日举办丧事。有的地方舅权比较突出,如死者是女性必须待舅家人员到场亲视入棺,方能安葬。丧礼每简,视家庭经济而定。清贫之家,只请“濮摩”开路,一切从简;富有之家讲排场,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砍牛做斋。古时凡遇丧事,都要砍数头牛、羊祭供。大办酒席,宴请宾客。丧期长达三五天。停柩期间,丧事之家一律素食 ,出丧之后才能开荤。
下葬前二天,寨邻亲友携礼前来吊唁。视其亲疏送幡文、酒、鸡、钱及小猪。女婿和舅家要送香亭、纸马、祭幡。孝子着长幅孝帕、穿草鞋,系麻丝。当外家舅爷到来时,孝子们拄孝棒于柩前跪迎,来者将之扶起。是夜,敲铜鼓、吹唢呐、打竹筒,举行治丧仪式。届时村寨男女集于丧家门外,各持尺余长竹筒刷把,两人一组交叉对击,一人执木棒高粑糟为拍。有单打、双打、三打、五打至十二打等,声调铿锵,整齐和谐,有条不紊。又于灵柩前悬数面铜鼓有节奏地敲击,同时用竹竿敲楼板相应,曰“打铜鼓”。唢呐均是女婿所请,有一至数对。整个村寨笼罩在悲声之中。下葬前一夜举行堂祭。堂祭分家祭、宾祭两种。家祭是儿子女婿等祭吊;宾祭是一般亲友的祭吊。堂祭宣读祭文,缅怀死者生平,寄以哀思。用素菜九道和荤菜,女婿做荤菜。堂祭结束后,将灵柩移于门外长凳上停放。
吉日出殡,孝子跪拜于前,铜鼓、唢呐、铁炮、鞭炮、恸哭声交成一片,灵柩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行。开挖墓圹,先由“濮摩”杀一只雄鸡滴血于选取好的墓地上,谓之“播土”。墓圹挖好,用朱砂于井内画八卦、友及房子等,撒糯米,再杀一只鸡滴血井内,谓之请“地脉龙神”。待灵柩抵达,井内烧线钱,孝子跪拜,谓之“暖井”,移柩入穴,封土垒坟。若杀牛敲马者,将牛头或马头供奉墓前。在安顺、镇宁、普定及六盘水等地,还保留有石室墓习俗。挖好墓圹后用厚石板镶成井坑,放入棺材,上盖大石板,石灰浆灌,然后封土。外围又用石头垒坟。
出殡后第三天,孝家要到坟上祭扫。届时用小猪、鸡、豆腐等供奉,烧化香亭、纸马,谓之“复山”。丧事到此便告结束。以后每年清明合家备祭口到墓前祭扫。
宗教信仰
建国前布依族信仰多种神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社有社神,每个村寨都建有土地庙。一些古老或奇特的大树,或巨石悬崖以及山洞,都被认为有神灵。甚至耕种的水田也有神。有的还供雷神、门神、灶神、龙王等等。这可能是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的残存,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农耕民族的某些意识特征。
祭祀和占卜
都由本民族“濮摩”即巫师主持。占卜分为鸡骨卦、竹卦、蛋卦、米卦等等。鬼神有善恶之分,认为善神能赐福于人,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恶鬼则相反,可捉弄人病,降下灾祸。祈神保佑或消灾禳祸,都要供献牺牲。信仰的神,每一种都是一大集团,每个集团有若干成员。神灵之间有等级之分,各有名字和职司,职司最高者为“报翁”,即皇帝。还有统领军 队的将领、执法的法官等等。这实际上是布依族古代社会的历史折射。
自明及清以后,始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传入布依族地区。建国前福泉、贵定和麻江和坝芒、乐坪等地,皆设有佛堂、庙宇,有本民族的尼姑、和尚、庙产。但大部分地区皆无多大影响。
由于多神信仰而恪守的禁忌也很多。如正月初一至初三不能动土、十五不能动刀、干活。四月初八不能让牛犁田;每年第一次打雷后的几天之内,不能种地。扁担山一带在听到第一声春雷时,每家都要炒糯米粑颗吃,俗称“吃雷肝”。“扫寨”时不准外人进寨。“戊日”、“甲子日”忌生产,忌出行。部分地区还不能随便移动和用脚踩三脚架,锅耳要顺着正梁方向放置。妇女不能回娘家生小孩,产妇不准走过堂屋,且产后未满月不能出门;未出嫁的姑娘死后不能从正门抬出;死在外面的人,尸体不能抬进家等等。建国后随着科学文化和思想觉悟的提高,这些禁忌巳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且正在逐步消失。
宴客食俗: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有“进门酒”、“交杯酒”、 “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
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 为脚踏实地。
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
家庭
布依族家庭是父系家长制。家长有支配家中经济和指挥成员的权力;如家长去世,由长子继承。男长辈皆受尊敬,为人正直者更有威望。族中纠纷,可自依理调解,勿须上诉官府。妇女的地位低于男子,寡妇可以继承财产,如果再嫁就不能继续享受。
家庭结构有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人口较多的人家,儿子成婚后则分家别居。建国前有的地区分家时,家中的财产必须先留父母的“养老田”和未嫁姊妹的“姑娘田”,其余田地、房产按子均分。绝嗣人家,财产则由房族继承。分家后,父母大多跟随最小的儿子,以便帮助照料家务,有的也乐意和自己喜爱的儿子一起居住。父母对儿女抚养、教育的义务,儿子对父母有赡养、安葬的职责,这是布依族的传统习惯。
婚姻
布依族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建国前,婚姻的缔结几乎全由父母包办,很少有婚姻自由。由于包办婚姻导致早婚习俗,往往订婚较早,有些在幼儿时就订下婚约,俗称“背带亲”。大多在十三四至十七八岁,也有十一二岁就举行结婚礼仪。因年龄太小,一般由族中伴娘相陪到男家拜祖后,住两三天即返回娘家。酒期由伴娘陪着同吃同住。婚后回门一去数年,直到长至十七八岁,在农忙季节或婚丧喜事进,才由夫家姐妹接来帮忙,夫妻开始同居,如此往返,居住时间越来越长,最后长期住在夫家。
婚姻缔 结,一般分为“开口亲”、“杀鸡礼”“订亲”、“结婚”等四个过程。先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若获得同意,便带些礼物去“合八字”,谓之“开口亲”;第二次由男方带鸡、酒、糖等礼物送到女家,女方请来亲友祝贺。因礼物以鸡为主,且以双数为吉,故称“杀鸡礼”。第三次由男子带酒若干壶,鸡若干只,猪后腿一只,猪肉数斤,或整猪一头,鞭炮、红烛二对,聘金若干元去女方家,通过“交礼钱”、“换八字”等仪式,亲友前来庆贺,称为“订亲”。结婚时,男家选派两名青年前往女家迎亲。其任务是抢回男家备好的两个大糯米粑粑,带回男家供祖,至此宣告接亲完成。女方家中孩童云集村外,用苦楝子、稀泥、水枪等投掷接亲者,名曰“打报古”。“报古”是对男性接亲者的布依语称呼。这种古朴之风,普遍盛行于镇宁、关岭、六枝及普定等地。意思是通知寨内,某某姑娘巳正式嫁到某某寨家。其余各地的婚俗,有兴骑马坐轿的,有兴由哥哥背新娘出大门的。无论哪种形式,一般都有族中姊妹陪送,称之为“伴娘”。路上打伞步行,新娘当天不直接进男家,先于附近亲友家住下,次日清晨选取吉时登门拜祖。
布依族同宗同姓不能通婚,异姓亲戚中不同辈份也不能通婚。有些地区还有几个姓氏之间也不能通婚,如镇宁扁担山的卢、马二姓;安龙鱼沟乡的余、何、韦、陆四姓。据说很早以前是同宗同姓,所以不能结亲。
布依族恋爱方式独特,通常在赶场高潮过后,青年人留下来,身着艳装的姑娘和小伙各站一边,互相物色意中人。作媒介者叫“银雀”,多半是男方的姊妹。如果小伙相中了某个姑娘,“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先唱一首歌:“我替兄弟传情意,这块蓝靛送给你,他望这蓝靛染出色,他盼这蓝靛出光……”等等。姑娘不同意则回歌谢绝;如若称心则回眸一笑,男女双双走出人群,上山对歌。布依语称为“榔梢”。
“榔梢”是会朋友的意思。这个社交活动不只限于未婚男女,巳婚者也可参加。这与布依族古老的婚姻制度有关,因为早婚和“不落夫家”,实际上只是订婚。所以参加“榔梢”活动,对未婚者来说是初恋,对“巳婚”青年来说,如果他(她)对父母包办的婚事满意,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榔梢”中除唱情歌外,还唱苦歌、告状歌和逃婚歌等。过去有的青年男女对歌多年,情投意合,于是双双逃离家乡去远处安家;有的逃不出封建制度的罗网,便双双以死殉情。
葬俗
当老人逝世后,丧家即向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濮摩”先生抬吉日举办丧事。有的地方舅权比较突出,如死者是女性必须待舅家人员到场亲视入棺,方能安葬。丧礼每简,视家庭经济而定。清贫之家,只请“濮摩”开路,一切从简;富有之家讲排场,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砍牛做斋。古时凡遇丧事,都要砍数头牛、羊祭供。大办酒席,宴请宾客。丧期长达三五天。停柩期间,丧事之家一律素食 ,出丧之后才能开荤。
下葬前二天,寨邻亲友携礼前来吊唁。视其亲疏送幡文、酒、鸡、钱及小猪。女婿和舅家要送香亭、纸马、祭幡。孝子着长幅孝帕、穿草鞋,系麻丝。当外家舅爷到来时,孝子们拄孝棒于柩前跪迎,来者将之扶起。是夜,敲铜鼓、吹唢呐、打竹筒,举行治丧仪式。届时村寨男女集于丧家门外,各持尺余长竹筒刷把,两人一组交叉对击,一人执木棒高粑糟为拍。有单打、双打、三打、五打至十二打等,声调铿锵,整齐和谐,有条不紊。又于灵柩前悬数面铜鼓有节奏地敲击,同时用竹竿敲楼板相应,曰“打铜鼓”。唢呐均是女婿所请,有一至数对。整个村寨笼罩在悲声之中。下葬前一夜举行堂祭。堂祭分家祭、宾祭两种。家祭是儿子女婿等祭吊;宾祭是一般亲友的祭吊。堂祭宣读祭文,缅怀死者生平,寄以哀思。用素菜九道和荤菜,女婿做荤菜。堂祭结束后,将灵柩移于门外长凳上停放。
吉日出殡,孝子跪拜于前,铜鼓、唢呐、铁炮、鞭炮、恸哭声交成一片,灵柩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行。开挖墓圹,先由“濮摩”杀一只雄鸡滴血于选取好的墓地上,谓之“播土”。墓圹挖好,用朱砂于井内画八卦、友及房子等,撒糯米,再杀一只鸡滴血井内,谓之请“地脉龙神”。待灵柩抵达,井内烧线钱,孝子跪拜,谓之“暖井”,移柩入穴,封土垒坟。若杀牛敲马者,将牛头或马头供奉墓前。在安顺、镇宁、普定及六盘水等地,还保留有石室墓习俗。挖好墓圹后用厚石板镶成井坑,放入棺材,上盖大石板,石灰浆灌,然后封土。外围又用石头垒坟。
出殡后第三天,孝家要到坟上祭扫。届时用小猪、鸡、豆腐等供奉,烧化香亭、纸马,谓之“复山”。丧事到此便告结束。以后每年清明合家备祭口到墓前祭扫。
宗教信仰
建国前布依族信仰多种神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社有社神,每个村寨都建有土地庙。一些古老或奇特的大树,或巨石悬崖以及山洞,都被认为有神灵。甚至耕种的水田也有神。有的还供雷神、门神、灶神、龙王等等。这可能是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的残存,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农耕民族的某些意识特征。
祭祀和占卜
都由本民族“濮摩”即巫师主持。占卜分为鸡骨卦、竹卦、蛋卦、米卦等等。鬼神有善恶之分,认为善神能赐福于人,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恶鬼则相反,可捉弄人病,降下灾祸。祈神保佑或消灾禳祸,都要供献牺牲。信仰的神,每一种都是一大集团,每个集团有若干成员。神灵之间有等级之分,各有名字和职司,职司最高者为“报翁”,即皇帝。还有统领军 队的将领、执法的法官等等。这实际上是布依族古代社会的历史折射。
自明及清以后,始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传入布依族地区。建国前福泉、贵定和麻江和坝芒、乐坪等地,皆设有佛堂、庙宇,有本民族的尼姑、和尚、庙产。但大部分地区皆无多大影响。
由于多神信仰而恪守的禁忌也很多。如正月初一至初三不能动土、十五不能动刀、干活。四月初八不能让牛犁田;每年第一次打雷后的几天之内,不能种地。扁担山一带在听到第一声春雷时,每家都要炒糯米粑颗吃,俗称“吃雷肝”。“扫寨”时不准外人进寨。“戊日”、“甲子日”忌生产,忌出行。部分地区还不能随便移动和用脚踩三脚架,锅耳要顺着正梁方向放置。妇女不能回娘家生小孩,产妇不准走过堂屋,且产后未满月不能出门;未出嫁的姑娘死后不能从正门抬出;死在外面的人,尸体不能抬进家等等。建国后随着科学文化和思想觉悟的提高,这些禁忌巳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且正在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