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实现ASD痊愈的有利因素。
儿童语言发展与评价
梁卫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语言发展
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包括交流能力。语言的表达要有构音能力做基础。所有这些能力大部分在儿童期形成。
1.1语言理解的发展
婴儿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在出生时,小儿就对声音产生了~定的分辨力。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声音当中,婴儿能够逐渐识别出父母或经常接触的人和物的声音,并能知道这种声音是某个事物的符号。这种认识的建立,是语言理解的开始。
1.1.1前语言阶段的语言知觉发育
从婴儿出生到能够表达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时期(肚12个月)为前语言阶段。婴儿在出生后即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语言发生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婴儿的语言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表现为“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和动作手势交流等现象,统称为“前语言现象”。
1.I.2婴幼儿的语言理解发展
8、9个月的婴儿就可以理解成人的一些简单语言,并做出表示语言行为的手势动作。l岁以后,对语言的理解会发生质的变化。能确定所指的对象,能理解事物的名称,并用手指出来。这种用手指示的动作是婴儿时期语言理解发育的最典型动作。
事实上,儿童从8^9个月以后,对词汇理解的能力迅速提高。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对北京地区几童调查结果显示:8月龄的婴儿平均可听懂99个词,12月龄平均可听懂223个词汇,16个月可听懂314个词。
当婴儿开始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以后,婴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词汇的表达就能互相联系起来,语言的记忆得到稳定发展,语言的理解开始了飞跃性提高。
1.2构音能力的发展
构音是一种非常复杂又必须十分熟练的协调动作,需要发音器官、舌、咽部许多肌肉的参与。儿童从咿呀学语到真正语言的过渡是一种有规律的、有先后顺序的渐进过程。
1.2.1前语言阶段的语音发育
婴儿早期的语音发育也大致分为4个阶段,啼哭阶段(o ̄1个月)、咕咕之声(cooing)阶段、咿呀学语(babling)阶段、和系统语言发展阶段。
1.2.2幼儿语音的发展规律
幼儿语音的发展规律是先掌握构音操作的简单音,再过渡到较复杂的音。其中,元音最先出现,之后是辅音+元音,然后是元音+辅音+元音或元音+辅音,最后是前几种的重复。语音出现的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先后顺序,大多是与发音难度有关,而不是与词义有关。正常儿童的语音发育期是从出生后到5岁之间,也就是说正常儿童在5岁时就大致掌握了汉语普通话的基本发音。
1.2.3幼儿常出现的语音错误
在幼儿语音发育的中后期,一般会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语音错误。这是语音发育的一个阶段,也揭示了语言的发展规律。这一阶段的语音错误可归为四类。(1)省略错误;
(3)替换错误;(4)重复错误。
1.2.4幼儿语调的获得(2)合并错误;
1.3语言表达的发展
语言表达的发展与语言理解、构音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看似简单的儿童语言表达,实际上其发展过程涵盖很多内容。下面分别介绍语言表达发展的几个方面: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1.3.1词汇的表达
婴儿最早可在9 ̄10个月龄时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晚的可能在16个月龄以后才能说出。10 ̄15个月龄期间的婴儿平均每月可掌握1.3个新词,到15个月龄时,就可以说出10个以上的词语了。19—21月龄的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陡升,平均每月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所谓的“词语爆炸”现象。19个月龄以后的儿童不仅会说的词汇数量快速增长,同时还表现在词类范围逐渐扩大。在儿童的口语中,除了名词、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疑问词、量词、连词等都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1.3.2语法的发展
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步掌握了各种基本语法结构,具体表现在句子的长度和句子的类型两个方面。
(1)句子长度是评估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方法,由Brown在1973年开始推广使用。其计算方法是将儿童自然说出的每句话按词素进行统计。汉语平均句长有两种方法进行测量:一种是以字为单位,一种是以词为单位。
(2)句子类型:总的来说,儿童使用的句子类型,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细腻、由单调到色彩丰富的渐进过程。幼儿的语言主要为简单句。虽然2岁前己开始使用复合句,但比例相当小。随年龄的增长,复合句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儿童最初会说的句子是陈述句。到幼儿期,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也逐渐增加。
1.3.3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还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幼儿的口语表达具有一些特点。幼儿初期,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语言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听话人要边听边猜才能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境语言逐渐下降,连贯语言的比重逐渐上升。
3岁以前的幼儿与成人交谈主要是对话语言,往往限于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也向成人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和要求。3岁以后的幼儿,随着活动范围的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大大增长,常常离开成人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获得了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意愿等。在与成人的交流中,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体会、经验、印象告诉成人。一般到幼儿晚期,儿童就能较清楚地、系统地、绘声绘色地讲述看过或听过的事件或故事了。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1.4内部语言的发展
内部语言是与对话语言相对的一种语言形式。内部语言是一种无声、简略和压缩的语言,是在对话语言,即外部语言或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语言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
婴儿期基本上看不到内部语言的表现,最多只具有自我调节机能的语言萌芽。内部语言一般开始于学龄前期。当外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内部语言会自然派生出来。它的原始形式介于有声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中心语言”。儿童在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出现“自我中心语言”。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调节。学前晚期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而向内部语言转化。
1.5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1)生理因素;(2)智力因素;(3)听力因素;(4)环境因素;(5)发音器官的影响;(6)家族因素。
2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2.1自然语言分析
自然语言分析是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语言发展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实验者、父母或抚养人通过与儿童交谈来收集与孩子交往中的语言样本。对收集、记录到的语言样本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同龄儿童的语言资料进行比较,最后得到有关一名儿童掌握他所正在学习的语言的大量信息。对语言样本进行分析需要大量时间,并且需要语言专家才能够完成。
2.2父母报告形式:_沟通发展量表一
“汉语沟通发展量表”是根据英语版“MacArthur沟通发展量(MCDI)”标准化形成的。“汉语沟通发展量表”含有两个量表:
(1)“汉语沟通发展量表一词汇和手势”用于8一16个月婴儿。此量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早期对语言的反应、听短句、开始说话的方式以及词汇量表四个部分。第二部分为“动作及手势”。此部分对评估那些己在测定年龄范围,但还不会表达语言,即处在语言准备阶段的儿童尤为适合。
(2)“汉语沟通发展量表一词汇和句子”。用于16--30个月的幼儿,此量表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词汇量表,含有799个词,分为24类。第二部分为句子和语法,通过分析儿童表达词汇的数量和句子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句子的长度,判断儿童的语言发展的水平。
2.3实验测试
实验室测试方法有许多,如PPVT、韦氏学前和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量表、S.S法(语言发展迟缓检查)、发音及区别语音测试、语法发展测试等等。
儿童生长评价
李辉
(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语言发展与评价
作者:
作者单位:梁卫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胡智惠.李梅 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期刊论文]-天中学刊2009,24(3)
2. 徐速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期刊论文]-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
3. 宋桂支 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期刊论文]-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2)
4. 管颖超.刘薇 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5. 颜君.刘可 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
6. 李百艳 谈儿童语言发展的科学研究方法[期刊论文]-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 张杰.陈永香.朱莉琪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测量与评估[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6)
8. 蔡毅萍.Cai Yiping 创设多种适宜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期刊论文]-学前教育研究2009(9)
9. 毛宇.MAO Yu 基于建构主义的儿童语言能力形成与培养[期刊论文]-中国教育学刊2007(7)
10. 盛友群 巧用绘本,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期刊论文]-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83523.aspx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实现ASD痊愈的有利因素。
儿童语言发展与评价
梁卫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语言发展
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还包括交流能力。语言的表达要有构音能力做基础。所有这些能力大部分在儿童期形成。
1.1语言理解的发展
婴儿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在出生时,小儿就对声音产生了~定的分辨力。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声音当中,婴儿能够逐渐识别出父母或经常接触的人和物的声音,并能知道这种声音是某个事物的符号。这种认识的建立,是语言理解的开始。
1.1.1前语言阶段的语言知觉发育
从婴儿出生到能够表达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时期(肚12个月)为前语言阶段。婴儿在出生后即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语言发生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婴儿的语言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表现为“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和动作手势交流等现象,统称为“前语言现象”。
1.I.2婴幼儿的语言理解发展
8、9个月的婴儿就可以理解成人的一些简单语言,并做出表示语言行为的手势动作。l岁以后,对语言的理解会发生质的变化。能确定所指的对象,能理解事物的名称,并用手指出来。这种用手指示的动作是婴儿时期语言理解发育的最典型动作。
事实上,儿童从8^9个月以后,对词汇理解的能力迅速提高。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对北京地区几童调查结果显示:8月龄的婴儿平均可听懂99个词,12月龄平均可听懂223个词汇,16个月可听懂314个词。
当婴儿开始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以后,婴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词汇的表达就能互相联系起来,语言的记忆得到稳定发展,语言的理解开始了飞跃性提高。
1.2构音能力的发展
构音是一种非常复杂又必须十分熟练的协调动作,需要发音器官、舌、咽部许多肌肉的参与。儿童从咿呀学语到真正语言的过渡是一种有规律的、有先后顺序的渐进过程。
1.2.1前语言阶段的语音发育
婴儿早期的语音发育也大致分为4个阶段,啼哭阶段(o ̄1个月)、咕咕之声(cooing)阶段、咿呀学语(babling)阶段、和系统语言发展阶段。
1.2.2幼儿语音的发展规律
幼儿语音的发展规律是先掌握构音操作的简单音,再过渡到较复杂的音。其中,元音最先出现,之后是辅音+元音,然后是元音+辅音+元音或元音+辅音,最后是前几种的重复。语音出现的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先后顺序,大多是与发音难度有关,而不是与词义有关。正常儿童的语音发育期是从出生后到5岁之间,也就是说正常儿童在5岁时就大致掌握了汉语普通话的基本发音。
1.2.3幼儿常出现的语音错误
在幼儿语音发育的中后期,一般会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语音错误。这是语音发育的一个阶段,也揭示了语言的发展规律。这一阶段的语音错误可归为四类。(1)省略错误;
(3)替换错误;(4)重复错误。
1.2.4幼儿语调的获得(2)合并错误;
1.3语言表达的发展
语言表达的发展与语言理解、构音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看似简单的儿童语言表达,实际上其发展过程涵盖很多内容。下面分别介绍语言表达发展的几个方面: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1.3.1词汇的表达
婴儿最早可在9 ̄10个月龄时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晚的可能在16个月龄以后才能说出。10 ̄15个月龄期间的婴儿平均每月可掌握1.3个新词,到15个月龄时,就可以说出10个以上的词语了。19—21月龄的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陡升,平均每月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所谓的“词语爆炸”现象。19个月龄以后的儿童不仅会说的词汇数量快速增长,同时还表现在词类范围逐渐扩大。在儿童的口语中,除了名词、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疑问词、量词、连词等都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1.3.2语法的发展
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步掌握了各种基本语法结构,具体表现在句子的长度和句子的类型两个方面。
(1)句子长度是评估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方法,由Brown在1973年开始推广使用。其计算方法是将儿童自然说出的每句话按词素进行统计。汉语平均句长有两种方法进行测量:一种是以字为单位,一种是以词为单位。
(2)句子类型:总的来说,儿童使用的句子类型,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细腻、由单调到色彩丰富的渐进过程。幼儿的语言主要为简单句。虽然2岁前己开始使用复合句,但比例相当小。随年龄的增长,复合句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儿童最初会说的句子是陈述句。到幼儿期,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也逐渐增加。
1.3.3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发展还包括口语表达能力。幼儿的口语表达具有一些特点。幼儿初期,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语言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听话人要边听边猜才能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境语言逐渐下降,连贯语言的比重逐渐上升。
3岁以前的幼儿与成人交谈主要是对话语言,往往限于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也向成人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和要求。3岁以后的幼儿,随着活动范围的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大大增长,常常离开成人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获得了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意愿等。在与成人的交流中,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体会、经验、印象告诉成人。一般到幼儿晚期,儿童就能较清楚地、系统地、绘声绘色地讲述看过或听过的事件或故事了。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1.4内部语言的发展
内部语言是与对话语言相对的一种语言形式。内部语言是一种无声、简略和压缩的语言,是在对话语言,即外部语言或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语言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
婴儿期基本上看不到内部语言的表现,最多只具有自我调节机能的语言萌芽。内部语言一般开始于学龄前期。当外部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内部语言会自然派生出来。它的原始形式介于有声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中心语言”。儿童在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出现“自我中心语言”。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调节。学前晚期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而向内部语言转化。
1.5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1)生理因素;(2)智力因素;(3)听力因素;(4)环境因素;(5)发音器官的影响;(6)家族因素。
2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2.1自然语言分析
自然语言分析是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语言发展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实验者、父母或抚养人通过与儿童交谈来收集与孩子交往中的语言样本。对收集、记录到的语言样本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同龄儿童的语言资料进行比较,最后得到有关一名儿童掌握他所正在学习的语言的大量信息。对语言样本进行分析需要大量时间,并且需要语言专家才能够完成。
2.2父母报告形式:_沟通发展量表一
“汉语沟通发展量表”是根据英语版“MacArthur沟通发展量(MCDI)”标准化形成的。“汉语沟通发展量表”含有两个量表:
(1)“汉语沟通发展量表一词汇和手势”用于8一16个月婴儿。此量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早期对语言的反应、听短句、开始说话的方式以及词汇量表四个部分。第二部分为“动作及手势”。此部分对评估那些己在测定年龄范围,但还不会表达语言,即处在语言准备阶段的儿童尤为适合。
(2)“汉语沟通发展量表一词汇和句子”。用于16--30个月的幼儿,此量表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词汇量表,含有799个词,分为24类。第二部分为句子和语法,通过分析儿童表达词汇的数量和句子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句子的长度,判断儿童的语言发展的水平。
2.3实验测试
实验室测试方法有许多,如PPVT、韦氏学前和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量表、S.S法(语言发展迟缓检查)、发音及区别语音测试、语法发展测试等等。
儿童生长评价
李辉
(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语言发展与评价
作者:
作者单位:梁卫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胡智惠.李梅 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期刊论文]-天中学刊2009,24(3)
2. 徐速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进展[期刊论文]-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
3. 宋桂支 评析儿童语言发展的三种基本理论[期刊论文]-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2)
4. 管颖超.刘薇 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5. 颜君.刘可 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
6. 李百艳 谈儿童语言发展的科学研究方法[期刊论文]-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 张杰.陈永香.朱莉琪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测量与评估[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6)
8. 蔡毅萍.Cai Yiping 创设多种适宜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期刊论文]-学前教育研究2009(9)
9. 毛宇.MAO Yu 基于建构主义的儿童语言能力形成与培养[期刊论文]-中国教育学刊2007(7)
10. 盛友群 巧用绘本,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期刊论文]-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835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