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半天,没有找到非常具体的数据,个人觉得有一片比较好的新闻报道,粘贴如下。 http://www.chinanews.com/it/news/2010/03-26/2192985.shtml
低端市场开发受阻 国美苏宁市场份额下降 2010年03月26日 16:52 来源:IT 时代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曾在国内市场飞速成长的家电零售巨头而言,2009年似乎是个分水岭。国美、苏宁两大巨头在此期间相继放缓步伐,给竞争对手提供了反攻的机会。
在三、四级市场,国美、苏宁在与区域性电器连锁的对抗中双双首尝败绩。 3月1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官网发布消息称:“刚刚过去的2009年,以国美、苏宁和百思买等为代表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在国内家电零售中的销售额比例,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而包括东莞时尚电器、扬州汇银等在内的二十多家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则一改往日萎缩局面,逆势上扬。”
中国家电行业协会秘书长徐东生告诉本刊记者,2009年中国家电市场销售规模上升8%左右,但是国美、苏宁等电器连锁的销售占比第一次出现了下降,主要是因为在家电下乡中电器连锁的表现不佳。
据了解,家电下乡登记销售额达到了692亿元,其中国美、苏宁的销售占比不足5%。虽然两巨头在三、四级市场的门店数量也有近600家,但是在与区域性电器连锁的竞争中落了下风。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美苏”来说,它们在三、四级市场的确面临着很多麻烦,其在零售门店网点选择、物流基地覆盖以及反应速度方面与区域性电器连锁有明显的劣势。
一场关于2010年三、四级家电连锁市场的争夺战,在区域连锁品牌和巨头间悄然展开。
三四级市场水土不服
面对《IT 时代周刊》的问询,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承认,“在一、二级城市市场我们取得了优势”,但在规模更大的三、四级市场,“国美和苏宁做得都不好”。 强龙难压地头蛇。以东莞市为例,早在2004年,国美就在东莞的虎门、万江等地开店,到目前为止,其在东莞的门店数量达到13家,而在2005年,进驻东莞的苏宁电器就已拥有12家门店。同时,东莞本地的家电连锁企业“时尚电器”的门店数量则达20家,其销售额占比更是超过40%,“美苏”加起来只有25%。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很多本地家电连锁在当地经营已有十多年,其门店网点的选择具有先发优势,同时在经营中时尚电器的反应异常灵活,这都是国美、苏宁在竞争中所不具有的优势。”他解释称,国美、苏宁的管理相对规范,但在运营中的很多决策需要向上级请示,反应速度明显落后于时尚电器。
面对如此情况,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表示, “区域性电器连锁的优势是暂时的,主要是因为此前全国性电器连锁与其业务缺乏真正的竞争,等苏宁电器在全国各地的15个物流基地建设完毕,这种局面将得到改变。”
对于是否会采取并购方式来进入三、四级市场,孙为民认为“这些区域性连锁无论在管理,还是在网点价值上都不符合苏宁电器的需要,所以我们将通过门店下沉来击溃对手。”
为了改变在三、四级市场被动的局面,2010年初,苏宁电器在全国各省抛出了布局三、四级市场的开店计划,山东 32家、四川20家、湖北17家、甘肃7家,苏宁计划在2010年一年在三、四级市场的开拓几乎相当于前十几年的规模。 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在物流配送上的劣势,苏宁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建设15家物流基地,到2010年北京、南京等地的物流基地已经完全竣工,而其他的物流基地也计划在2011年前投入使用,这为其门店的进一步下沉提供了条件。 然而,区域性电器连锁也不会把江山拱手相让。据了解,扬州汇银家电、东莞时尚电器、武汉工贸家电和青岛日日顺电器连锁等近20家区域强势家电连锁企业,一直以来立足二级市场,依托分销网络建设,深耕三、四级乡镇市场,效仿沃尔玛、山田电机等郊外型连锁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分布全国,称雄当地的城镇复合型家电连锁群。
一二级市场面临挑战
对于曾在国内市场飞速成长的家电零售巨头而言,2009年是个分水岭。 “自从2001年国美、苏宁等全国性电器连锁业态成熟以来,它们借助资本力量和低价战略快速扩张并购,传统的百货超市,以及区域性电器连锁纷纷败退,然而2009年这两大巨头的步伐放慢,却给其他业态提供了反攻的机会。”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如是表示。
对于国美、苏宁来说,三、四级
市场的扩张格局未定,必然导致它们
在一、二级市场的优势不完全稳固。
眼下,大连大商电器、石家庄北
国电器、合肥百大电器、江苏文峰电
器和山东银座电器等百货零售商,依
托业态互补、商圈集客、品牌影响力
以及供应商长期合作等优势,大力发
展高档百货店中店、核心商圈单体店、周边市场连锁店等,已经发展成为足
以与美苏模式抗衡,分鼎城市市场甚至“独占”当地市场的重要力量。
此外,徐东生表示,未来不排除出现宏图三胞、百脑汇、红星美凯龙、月星家居、迪信通等外来势力介入数字家电、智能家居零售服务领域,转型泛家电、家居(或称交家电连锁) 连锁的可能。
眼下,侵入家电连锁的“过江龙”势力也正在形成。德国商业巨头麦德龙集团在今年1月6号宣布,旗下3C 连锁企业Media 与郭台铭的鸿海集团合资设立家电卖场。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世博会之前,最快今年3月份,郭台铭的首家门店就会在上海开出。”
蛰伏已久的日本山田电机也有新动作。这家日本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进入中国已步入实质阶段。山田电机国内第一家门店已确定落子沈阳太原街,目前正在进行人员招聘。
撬动国内家电零售格局的还不光是外资。淘宝等业外企业也已加入战团,淘宝家电城1月13日上线。淘宝自己将这一家电城称为淘宝之外的“专业3C 垂直平台”。 3月1日,苏宁在香港正式宣布,业已完成收购香港镭射电器的所有交割工作,并正式组建总部直属的香港大区。苏宁计划在未来3年中,每年开出苏宁自有品牌门店10家,并实行香港与内地联合采购3C 产品。加上镭射原有22家门店,3年内,苏宁电器在港店面总数将达到50家。
“苏宁进驻香港,一方面为强化国内经营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为启动苏宁海外扩张战略做准备。”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称。业界认为,这也是苏宁内地市场进攻乏力,转而力求海外突围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国美方面,去年的关店潮曾引发关注,前九个月就关掉了158家门店。业内人士透露:“这是长期筹划却一直没有实质开展的动作。”国美也正是期待关掉一些选址不佳、业绩不善的门店,以改善公司经营。
“各类企业都在各种业态中布局,未来的竞争肯定是全方位的。不过新的竞争者会更多的以差异化竞争为手段,不会用我们的方法和现有企业形成正面冲突。”一位国美人士对家电连锁销售格局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
找了半天,没有找到非常具体的数据,个人觉得有一片比较好的新闻报道,粘贴如下。 http://www.chinanews.com/it/news/2010/03-26/2192985.shtml
低端市场开发受阻 国美苏宁市场份额下降 2010年03月26日 16:52 来源:IT 时代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曾在国内市场飞速成长的家电零售巨头而言,2009年似乎是个分水岭。国美、苏宁两大巨头在此期间相继放缓步伐,给竞争对手提供了反攻的机会。
在三、四级市场,国美、苏宁在与区域性电器连锁的对抗中双双首尝败绩。 3月1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官网发布消息称:“刚刚过去的2009年,以国美、苏宁和百思买等为代表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在国内家电零售中的销售额比例,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而包括东莞时尚电器、扬州汇银等在内的二十多家区域性家电连锁企业则一改往日萎缩局面,逆势上扬。”
中国家电行业协会秘书长徐东生告诉本刊记者,2009年中国家电市场销售规模上升8%左右,但是国美、苏宁等电器连锁的销售占比第一次出现了下降,主要是因为在家电下乡中电器连锁的表现不佳。
据了解,家电下乡登记销售额达到了692亿元,其中国美、苏宁的销售占比不足5%。虽然两巨头在三、四级市场的门店数量也有近600家,但是在与区域性电器连锁的竞争中落了下风。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美苏”来说,它们在三、四级市场的确面临着很多麻烦,其在零售门店网点选择、物流基地覆盖以及反应速度方面与区域性电器连锁有明显的劣势。
一场关于2010年三、四级家电连锁市场的争夺战,在区域连锁品牌和巨头间悄然展开。
三四级市场水土不服
面对《IT 时代周刊》的问询,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承认,“在一、二级城市市场我们取得了优势”,但在规模更大的三、四级市场,“国美和苏宁做得都不好”。 强龙难压地头蛇。以东莞市为例,早在2004年,国美就在东莞的虎门、万江等地开店,到目前为止,其在东莞的门店数量达到13家,而在2005年,进驻东莞的苏宁电器就已拥有12家门店。同时,东莞本地的家电连锁企业“时尚电器”的门店数量则达20家,其销售额占比更是超过40%,“美苏”加起来只有25%。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很多本地家电连锁在当地经营已有十多年,其门店网点的选择具有先发优势,同时在经营中时尚电器的反应异常灵活,这都是国美、苏宁在竞争中所不具有的优势。”他解释称,国美、苏宁的管理相对规范,但在运营中的很多决策需要向上级请示,反应速度明显落后于时尚电器。
面对如此情况,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表示, “区域性电器连锁的优势是暂时的,主要是因为此前全国性电器连锁与其业务缺乏真正的竞争,等苏宁电器在全国各地的15个物流基地建设完毕,这种局面将得到改变。”
对于是否会采取并购方式来进入三、四级市场,孙为民认为“这些区域性连锁无论在管理,还是在网点价值上都不符合苏宁电器的需要,所以我们将通过门店下沉来击溃对手。”
为了改变在三、四级市场被动的局面,2010年初,苏宁电器在全国各省抛出了布局三、四级市场的开店计划,山东 32家、四川20家、湖北17家、甘肃7家,苏宁计划在2010年一年在三、四级市场的开拓几乎相当于前十几年的规模。 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在物流配送上的劣势,苏宁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建设15家物流基地,到2010年北京、南京等地的物流基地已经完全竣工,而其他的物流基地也计划在2011年前投入使用,这为其门店的进一步下沉提供了条件。 然而,区域性电器连锁也不会把江山拱手相让。据了解,扬州汇银家电、东莞时尚电器、武汉工贸家电和青岛日日顺电器连锁等近20家区域强势家电连锁企业,一直以来立足二级市场,依托分销网络建设,深耕三、四级乡镇市场,效仿沃尔玛、山田电机等郊外型连锁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分布全国,称雄当地的城镇复合型家电连锁群。
一二级市场面临挑战
对于曾在国内市场飞速成长的家电零售巨头而言,2009年是个分水岭。 “自从2001年国美、苏宁等全国性电器连锁业态成熟以来,它们借助资本力量和低价战略快速扩张并购,传统的百货超市,以及区域性电器连锁纷纷败退,然而2009年这两大巨头的步伐放慢,却给其他业态提供了反攻的机会。”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如是表示。
对于国美、苏宁来说,三、四级
市场的扩张格局未定,必然导致它们
在一、二级市场的优势不完全稳固。
眼下,大连大商电器、石家庄北
国电器、合肥百大电器、江苏文峰电
器和山东银座电器等百货零售商,依
托业态互补、商圈集客、品牌影响力
以及供应商长期合作等优势,大力发
展高档百货店中店、核心商圈单体店、周边市场连锁店等,已经发展成为足
以与美苏模式抗衡,分鼎城市市场甚至“独占”当地市场的重要力量。
此外,徐东生表示,未来不排除出现宏图三胞、百脑汇、红星美凯龙、月星家居、迪信通等外来势力介入数字家电、智能家居零售服务领域,转型泛家电、家居(或称交家电连锁) 连锁的可能。
眼下,侵入家电连锁的“过江龙”势力也正在形成。德国商业巨头麦德龙集团在今年1月6号宣布,旗下3C 连锁企业Media 与郭台铭的鸿海集团合资设立家电卖场。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世博会之前,最快今年3月份,郭台铭的首家门店就会在上海开出。”
蛰伏已久的日本山田电机也有新动作。这家日本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进入中国已步入实质阶段。山田电机国内第一家门店已确定落子沈阳太原街,目前正在进行人员招聘。
撬动国内家电零售格局的还不光是外资。淘宝等业外企业也已加入战团,淘宝家电城1月13日上线。淘宝自己将这一家电城称为淘宝之外的“专业3C 垂直平台”。 3月1日,苏宁在香港正式宣布,业已完成收购香港镭射电器的所有交割工作,并正式组建总部直属的香港大区。苏宁计划在未来3年中,每年开出苏宁自有品牌门店10家,并实行香港与内地联合采购3C 产品。加上镭射原有22家门店,3年内,苏宁电器在港店面总数将达到50家。
“苏宁进驻香港,一方面为强化国内经营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为启动苏宁海外扩张战略做准备。”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称。业界认为,这也是苏宁内地市场进攻乏力,转而力求海外突围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国美方面,去年的关店潮曾引发关注,前九个月就关掉了158家门店。业内人士透露:“这是长期筹划却一直没有实质开展的动作。”国美也正是期待关掉一些选址不佳、业绩不善的门店,以改善公司经营。
“各类企业都在各种业态中布局,未来的竞争肯定是全方位的。不过新的竞争者会更多的以差异化竞争为手段,不会用我们的方法和现有企业形成正面冲突。”一位国美人士对家电连锁销售格局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