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要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要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其一是脱离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乃至中速发展阶段。这是随着经济总量增大而必然发生的。其二就是经济增长质量升级,由过去粗放的、传统型的产业、技术和组织机制,向现代精细的、智能化的产业、技术和组织机制转型,相伴随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飞跃式提升。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出现这样的发展势头,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实现这样的转型升级同样是很紧迫的。应该说,这样的任务至少在本世纪初就明确提出来了,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也在逐步进行转型升级,但是在新常态下,必须进行全局性的、根本性的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非此就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确保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奋力完成。 第二,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需求和供给是经济活动的两端,哪一端出现问题都会造成经济失衡。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是新常态的表现,但局部降速过猛则是供需失衡的结果。在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同时,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错位、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当前很多领域的产能过剩,就是无效供给的过剩。例如: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房的大量积压,同时许多领域产品的质量、档次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消费能力外泄,例如对外国婴儿奶粉的推崇。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进行全面调整,着力提升我国经济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去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实现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确保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宏观调控是国家层面经济活动治理的基本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其他管理措施。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银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各类税率以及房地产政策、社会保险政策等,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影响亿万人的生产生活。同时由于国家的这些措施手段多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点,对其预见性、前瞻性要求很高。每一项调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货币金融、房地产新政策的出台,都应对其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作出评估,让调控更科学、更精准。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多次强调的,是十分形象的比喻。加法,就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打造我国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减法,就是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将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无市场的企业关停并转,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乘法,就是推动科技创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让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除法,就是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第五,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进程,不能单纯注重城区硬件建设,热衷于修路、盖楼,打造新城,而要将服务业发展紧密跟进,把新型城镇建设成优美、方便的宜居区。同时,还要避免单纯实现居民身份由村民到市民转换的“统计性城镇化”,要在新型城镇发展各类产业,促进新市民充分就业和民生改善,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努力把新型城镇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基地,让新市民有业可为,在经济上站稳脚跟。我们还要加强新型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新型城镇软硬环境治理,逐步提高新型城镇居民的文明素养,让新市民成为新型的“城里人”。 第六,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按照区域发展的特征和禀赋,我国大致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在每个区域内部,必须保持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诸要素的均衡发展,不能出现畸轻畸重的失衡现象。同时,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以上几类地区在国家总体发展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在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发展上,也要达到总体的均衡。 第七,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工业化以来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基础的。这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完全显露出来。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方式,应该是在以互联网为主干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由传统的大规模粗放型生产消费方式向智能化的精准节约型生产消费方式过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耗费和废物排放,实现绿色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但是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先行一步。 第八,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扶贫。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这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扶贫攻坚的既定目标。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扫盘”的阶段,就是要集中力量,对现存的最后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攻坚扶贫,用从政策技术教育扶持直到财政兜底的各种办法使其脱贫,并防止新的返贫,坚决在2020年前在我国消灭贫困现象!这将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对全世界消除贫困现象也是有力的推动。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依据所有贫困人口详实档案,进行精准扶贫,把各项扶贫、防返贫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抓好城市生活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确保全面小康完全实现。 第九,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但在实践中,这个原则并不是始终得到了贯彻。政府和其他力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适当干预还是不少,各级政府简政放权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以致市场信号失真,市场效应扭曲,不利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就是要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把握好市场导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十,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是新常态下对外开放战略思想的新突破。 一个是由单纯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历经数十年对外开放,我国已经不再单纯对外国资本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而本国资本技术开始大量对外输出,两个方面并存将是新常态下对外开放的重要特征。一个是海上全面开放与陆地全面开放相结合。过去的对外开放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为主,随着我国地缘政治战略的全面展开,陆上对外开放日益上升到同样重要的地位,其标志就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形成。这是我国国际战略观念的历史性突破。还有一个是由对外开放提升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政治治理,成为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作者单位: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要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要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其一是脱离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乃至中速发展阶段。这是随着经济总量增大而必然发生的。其二就是经济增长质量升级,由过去粗放的、传统型的产业、技术和组织机制,向现代精细的、智能化的产业、技术和组织机制转型,相伴随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飞跃式提升。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出现这样的发展势头,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实现这样的转型升级同样是很紧迫的。应该说,这样的任务至少在本世纪初就明确提出来了,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也在逐步进行转型升级,但是在新常态下,必须进行全局性的、根本性的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非此就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确保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奋力完成。 第二,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需求和供给是经济活动的两端,哪一端出现问题都会造成经济失衡。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是新常态的表现,但局部降速过猛则是供需失衡的结果。在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同时,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错位、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当前很多领域的产能过剩,就是无效供给的过剩。例如: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房的大量积压,同时许多领域产品的质量、档次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消费能力外泄,例如对外国婴儿奶粉的推崇。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进行全面调整,着力提升我国经济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去除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实现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确保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宏观调控是国家层面经济活动治理的基本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其他管理措施。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银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各类税率以及房地产政策、社会保险政策等,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影响亿万人的生产生活。同时由于国家的这些措施手段多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点,对其预见性、前瞻性要求很高。每一项调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货币金融、房地产新政策的出台,都应对其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作出评估,让调控更科学、更精准。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多次强调的,是十分形象的比喻。加法,就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打造我国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减法,就是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将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无市场的企业关停并转,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乘法,就是推动科技创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让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除法,就是各级政府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第五,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进程,不能单纯注重城区硬件建设,热衷于修路、盖楼,打造新城,而要将服务业发展紧密跟进,把新型城镇建设成优美、方便的宜居区。同时,还要避免单纯实现居民身份由村民到市民转换的“统计性城镇化”,要在新型城镇发展各类产业,促进新市民充分就业和民生改善,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努力把新型城镇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基地,让新市民有业可为,在经济上站稳脚跟。我们还要加强新型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新型城镇软硬环境治理,逐步提高新型城镇居民的文明素养,让新市民成为新型的“城里人”。 第六,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按照区域发展的特征和禀赋,我国大致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在每个区域内部,必须保持人口、经济、资源、环境诸要素的均衡发展,不能出现畸轻畸重的失衡现象。同时,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以上几类地区在国家总体发展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在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发展上,也要达到总体的均衡。 第七,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工业化以来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基础的。这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已经完全显露出来。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方式,应该是在以互联网为主干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由传统的大规模粗放型生产消费方式向智能化的精准节约型生产消费方式过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耗费和废物排放,实现绿色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但是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先行一步。 第八,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扶贫。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这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扶贫攻坚的既定目标。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扫盘”的阶段,就是要集中力量,对现存的最后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攻坚扶贫,用从政策技术教育扶持直到财政兜底的各种办法使其脱贫,并防止新的返贫,坚决在2020年前在我国消灭贫困现象!这将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对全世界消除贫困现象也是有力的推动。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依据所有贫困人口详实档案,进行精准扶贫,把各项扶贫、防返贫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抓好城市生活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确保全面小康完全实现。 第九,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但在实践中,这个原则并不是始终得到了贯彻。政府和其他力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适当干预还是不少,各级政府简政放权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以致市场信号失真,市场效应扭曲,不利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就是要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把握好市场导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十,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是新常态下对外开放战略思想的新突破。 一个是由单纯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历经数十年对外开放,我国已经不再单纯对外国资本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而本国资本技术开始大量对外输出,两个方面并存将是新常态下对外开放的重要特征。一个是海上全面开放与陆地全面开放相结合。过去的对外开放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为主,随着我国地缘政治战略的全面展开,陆上对外开放日益上升到同样重要的地位,其标志就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形成。这是我国国际战略观念的历史性突破。还有一个是由对外开放提升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政治治理,成为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作者单位: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