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

• 贫穷的恶性循环圈

• 资本供给方面:收入低剩余少,造成储蓄低,导致投资少资本稀缺。

• 资本需求方面:收入低购买力小,导致需求低,缺乏投资引诱,资本不足,导致生

产率低、收入低。

• “均衡增长理论”

• 纳克斯(R.Nurkse)提出

• 如何打破恶性循环圈?

• 同时投资各生产部门,创造市场需求;扩大市场,提高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和经济发

展水平。

• 不发达国家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怪圈不可能自己冲出,须由外力来打破。

• 非均衡增长理论:不发达国家不可能均衡增长,应选择突破口,重点投资某些部门,

带动其他部门。

制度供给核心体现:

改革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

移植西方法律,调整制度供给。

第一节:清末中国工商业政策及经济发展

1840年国门打开后,知道了落后要挨打。发展的问题才逐渐引起朝野上下的重视。怎样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商为国本”到“工居商先”、“以工立国”、“振兴实业”和“实业救国”再到国家工业化这样一个过程。自清末以来,围绕着振兴实业的目标,历届政府不断改革传统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移植西方法律,增加制度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和保护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中西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历程

西方有着明显的渐进发展的历程

1.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重商主义与政府干预理念兴起。

2.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经济自由理念盛行与政府干预理念退却。

3.20 世纪30年代到70 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与政府干预理念再度扩张。

4.20世纪70 年代至今:新自由主义重新抬头与两种理念相互融合趋势。

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经过夏商周以来三千余年的发展,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而言,到清代已经相当完备。

第一,形成了统一而庞大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其特点是条块结合、分级管理,实行对皇帝负责的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行政、监察、司法)。

第二,政府具有管制型的经济职能,即除了承担国防和维护经济秩序,承担了“治河”、“救灾”、“市政建设”等公共工程和社会事业外,还通过官营工商业和专卖制度,将工商业纳入政府控制。

第三,形成了一整套官吏选拔、考评和调任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不仅打破了贵族和豪强垄断政府机构,而且将教育纳入了官僚选拔,“学而优则仕”、“白衣可致卿相”,使社会的优秀人材进入政府管理阶层。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由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变,从清末开始,中国的工商管理体制也逐渐由强制征税式的管理方式向为私营工商业者的财产权利提供服务的方式转化。

• 制定商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商业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对“破产之商不得涉及其兄

弟叔伯及妻之财产”,摒弃了传统社会动辄株连九族的反人道律例。

• 制定路矿法规,保护利权;由于对外国资本开放了在中国开发路矿权利,也不得

不允许中国民间集资兴办路矿,并对洋商的股权进行了一些限制。

• 制定金融法规,整顿金融秩序;颁布《银行通行则例》,加强了对银行业发行纸币

的管理,要求有40%的现款作为准备金。规定货币以元为计量单位,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归中央。

新政时期的经济法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保障商人权益的综合性法规,如《公司律》、《商人通例》。

二是行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如《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三是奖励及实业教育章程,如《奖励公司章程》。

晚清《公司律》出台的目的,一为振兴商务、收回利权;二为建立符合列强要求的法律制度,以换回司法主权的完整,取消列强的领事裁判权。

事起仓促:“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商人通例》

1904年颁布,共9条。明确规定是“凡经营商务贸易买卖贩运货物者均为商人”,法律上确认商人的合法地位,但内容粗糙,内容简单。

1904年颁布《商会简明章程》,26条。此后,商会这一新型民间工商团体依法在各地相继成立,对推动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一定作用。

• 二、实业教育的发展

•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新式学堂、实业学堂发展起来。 • 1911年成立教育部,蔡元培任总长。

• 1913年颁布《实业学校令》。

• 教育经费独立

• 1920年“教育经费独立案”要求教育经费占比40%。

• 1925年通过,并未严格执行。

• 1929年,政府要求各级保证教育经费独立。

• 1934年教育经费完全独立6省,部分独立4省。

• 教育经费额度

• 1947年1月《中华民国宪法》: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预算总额

的15%,在省不得少于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的35%。

• 实际执行情况:1948年教育占10.89%。

• 三、商会与同业公所的建立

• 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

• 1904年《商会简明章程》

• 1915年《 商会法》

• 1919年全国有总商会55家、商会1238家。

• 制定奖励实业章程,倡导设立商会。集股50万元以上者,按集股数目分别给予不同

品级的顶戴或顾问官等荣誉称号。1903年设立商部,在制定《公司律》的同时,颁布《简明商会章程》,倡设商会。

• 以上经济立法的主观目的是王朝自救,但对民间私人资本投资的某些禁令的解

除,冲击了数千年“抑商”、“贱商”的社会传统和价值观念,激发了民间私人资本投资实业的热情。

•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引进

• ⑴介绍和引进公司制度

• 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均有论述。

薛福成《论公司不举之病》(1893年):

“纠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众财以为财”,“举无败事”。

⑵移植公司制度

洋务企业大多有公司之名,无公司之实。算不上是独立法人。

民营企业家根据需要选择用有限公司或无限公司形式,并根据个人偏好进行改造。 法制不全,投资人权益难以保障,向企业投资风险太高,社会集资困难。

家族制倾向较为严重。

五、工商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

1840年前的国家管理职能机构分为政府与宫廷两大体系。政府系统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1860年以后,为适应与国外交往的需要,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为外交部的前身。20世纪初,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增设了度支部、商部、邮传部,分别管理财政、税收、铁路、邮电、矿务、制造、商业等近代经济活动。

首先是成立商务局。

1896年,清政府令各省督抚分别在省会设立商务局,由绅商充当董事。受中央商部和地方督抚双重管辖。

维新变法期间,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私人办实业。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和矿业。裁撤驿站设邮政局。

商部。1903清政府成立商部。第一次专门设立机构,实行保护商人、奖励工商的政策。重视工商业终于成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农工商部。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商部、工部等合并而成。掌全国农工商政并森林、水产、河防、水利、商标、专利诸事。下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所辖有商标局、商律馆、工艺局、京师劝工陈列所、农事试验场等。

1906年,将原属商部管辖的轮船、铁路等交通业和邮政、电线分离出来,另设邮传部。 交通四政:分设船政、路政、电政、邮政。辖有邮政总局、电政总快速 及各省分局、电话局、交通银行、铁路总局及京汉、京奉、京张、沪宁、吉长、广长、正太等各路局。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为交通部。

此外,还有更有针对性的机构

商律馆

商标局

公司注册

劝工陈列所

商品陈列所

工艺局

劝业会

高等实业学堂

上述工商管理机构的演变,逐渐向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财产权利提供服务的方向转化。 清末经济职能机构特点

1.新型工商管理机构,说明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政权的工商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

2.工商管理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人员组织日益专业化和知识化。

3.逐渐建立从中央至地方的垂直式工商管理系统,工商控制权上移中央,加强了近代意义的经济集权体制。

4.出现近代含义的分科治事和科层组织形式,分工更加明确,依法办事,提高了管理效率。

这些机构有顺应商民要求,移植西方制度,适应当时新生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 • • • • • • • • •

但是,由于权力之争,其行政效能是有限的。如商部设立后,各地督抚仍各行其是,并无统一的规划和步骤,更很少看到新的气象。新成立的邮传部和农工商部,一个把持在地方实力派手中,一个成为安插皇亲贵族的处所。

• 六、抵制外货运动

• 20世纪初,国内兴起大规模爱国运动。

• ⑴收回利权运动

• 收回路权:

• 1902年赎回粤汉铁路运动。

• 收回矿权:

• 1905年反对英国福公司霸占晋矿。

• ⑵抵制外货运动

•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针对美国排华的劳工法)。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提倡“不吸美

国烟”。

• 1915年抵制日货运动(反对“二十一条”)。

•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第二节:北洋时期中国工商业政策及经济发展

• 背景介绍

• 国内

• 1912年,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出了4个民国总统,6个国务总理和陆

军总长,34个督军:

•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南北对峙、二次革命、恢复帝制;

•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再造共和”、护法运动、

直皖战争;

•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第一次直奉战争、曹锟贿选、反直三角联盟、第

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

•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奉吴反冯、孙传芳成五省霸主、直奉合作、北伐

战争、宁汉合流、二次北伐、东北易帜、全国形式上实现统一。

• 国际:

• 1914-19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控制和

掠夺。

• ⒈对中国出口商品明显减少

• 1917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913年的53.6%,法国为43.6%,德国几乎完全停顿。 • ⒉中国对外出口增加

• 出口总值:1913年4亿海关两,1918年4.9亿海关两。

• ⒊外资在华直接投资减少

• 外资企业收缩经营范围,甚至撤回本国。

• ⒋国际物价上涨,带动国内物价上涨

• 工业利润增加:生产一包16支纱,1916年获利7.61元,1917年36.93元,1919年

70.65元。

•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经济政策

• “虐待商人者,斩。扰乱商务者,斩。繁荣商业者,奖。”“中华民国缔造之始,建

设之事,更不容缓。”--孙中山

• 58天的《临时政府公报》,大总统令批等公文29件,内务部批咨等文8件,实业部

46件。

• 1、《保护人民财产令》--宣布原清政府官产归国民政府享有,一切国民政府私有

财产归属于原所有者享有--“以安民心而维大局”

• 2.《禁止买卖人口暂行条例》--明令废除和禁止买卖人口,“从前所结买卖契约悉

予解除,视为雇主雇人之关系,并不再有主奴名分”--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变革为雇佣契约关系。

• 3.“劝导冠服须用国货”,以利民族经济开篇张目。

• 二、北洋政府经济政策

北洋政府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欧美式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体制, 又不同于传统的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 正是西方民主制度在古老的东方国度里安家落户的产物。它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因素, 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不以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意志为转移。

北洋初期, 在国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里, 都有一些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担任一定的职务。他们注重运用自己的发言权、立法权、行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迂回的--然而也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与异己的利益

集团结合在一起,通过原来并不代表自己利益的北洋国家政权来实现经济上的要求和政治上的愿望”

• --《中华实业界》第1期。

• 全国工商会议

1912 年11 月1 日, 首届全国工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工商总长刘揆一在开幕时演说“三大政策”的思路, 选择基本产业, 确实提倡; 划定保育期间,即简单的事业, 以普及全国为要义; 繁重的事业,以政府经营为提倡; 解决资本问题, 利用外资, 门户开放。

议决案主要内容: 第一, 迅速制定各项经济法规。第二, 改变垄断政策, 允许商人自由经营, 并尽保护提倡之责。第三, 确立特别保护法, 实行补助和保息。第四, 裁免厘税, 改良税则。第五, 提倡国货, 仿制洋货, 振兴本国制造业。除以上五条外, 工商代表们还提出了统一币制、设立银行、整顿金融、利用外资、实业教育、培养人才、划一度量衡制度等方面的政策。

北京政府的经济部门:农商、财政、交通部等

特种工商管理官署:

税务署:总税务司(安格联)。

盐务署 :盐务稽核所,设中国总办和洋会办各1人。

币制局。

• 北洋政府的经济法规主要内容:

• ( 1)鼓励倡导兴办公司,扶持保护幼稚的民族工矿业和商业;(2)确立保息、专

利、示范与奖励制度;(3)鼓励垦荒,规划水利,奖励植棉、制糖、牧羊、造林、捕鱼等农副业生产;(4)提倡国货,裁厘减税,鼓励出口;(5)开放门户,引进外资,吸引侨资;(6)统一度量衡,改革币制,提倡新式金融业;(7)改组商会,规范经济社团。

• 《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实业政见宣言书》

• 《公司条例》251条:对公司的各种组成形式、设立的条件、集股手续、股东的权

利与义务、对外营业的法律责任、公司章程、变更乃至解散与债务清算等都作了详细规定。

• 《商人条例》73条:涵盖工商实业,囊括了买卖(贸易)、制造、水电、文化、银

行、信托、保险、运输、牙行等一切工商业的主体人。《公司注册规则》、《商业注册规则》《矿业条例》、《矿业注册条例》

• 2、确立保息、专利、示范和奖励制度。

• 《公司保息条例》:政府拨存2000万元公债票设立保息基金,每年将基金利息借助

给甲(棉织、毛织、制铁业等,6厘)乙(制丝、制茶、制糖业等,5厘),呈请保息公司资本实收额为70万元和20万元,保息期为3年,至第6年每年按所领保息金总额的24/1逐年摊还。

• 《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上之物品及方法首先发明及改良者,得呈请专

利”,给予5年的保护期。

• v商品陈列所、工业试验所、工商访问所、工艺传习所等。

• 《农商部奖励规则》、《农商部奖励实业办法》--对经营实业成绩显著的个人和团

体给予荣誉奖励,趋向中小业者。

• 提倡国货,裁厘减税,鼓励出口

• 北京政府共组织商人参加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国外商品博览会。

• 1915 年的美国巴拿马赛会

• 1914 年的日本大正博览会

• 1926 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博览会。

• 其中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最为瞩目。中国商界通过参加这些国外的博览会, 一方面提

高了本国商品的国际市场知名度, 有利于占领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也使商界精英走出国门, 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理念, 这对于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具有积极的作用。

• 1915年1月巴拿马博览会,2000吨物品参展,获大奖57个、名誉优奖74个,金牌

258枚、银牌337枚、铜牌258枚、奖状227份。抵制日货,5月9日 “国耻日”。 除积极参加巴拿马、日本国际博览会开辟海外市场外,在国内设立商品陈列所,组织国货展览。1915年6月18日,奉大总统批准开设国货展会,农商部即通知各省切实实行,并委派专员至上海等地动员厂商运送产品参加展出。展览会自10月1日开幕,到20日闭会,平均每日不下万人。

• 北洋政府的上述工商法令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民族资产阶级从

事工商活动的障碍, 改善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环境。

• 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同时, 还应注意到

北洋政府适时抓住了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 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令,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 公司保息条例

这个条例规定:政府为发达实业起见,拨存公债票两千万元作为保息基金,每年以其利息贷与下述申请贷款的公司而保其息;申请贷款的限于棉织业、毛织业、制铁业实收资本在70万元以上的公司,制丝业、制茶业、制糖业实收资本在20万元以上的公司;前者得按实收资本金额之六厘、后者得按实收资本金额之五厘呈请保息;凡新成立之公司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继续三年为保息期间;自领到第一次保息金后第六年起,每年按所领保息金总额的124摊还。这个条例公布后,“当时耳目一新,颇有朝气”。

鉴于新式产业公司创办之际,资本运作较为困难,股息缺乏保障,又会影响股东信心,导致公司融资更难,故决定由政府设保息基金,“以保持民立公司之信用,俾易观成”。保息时间以公司投产后三年为限,保息利率分为5厘与6厘两种。

此项政策要实行,政府须拨存公债票3000万元作为保息基金,或每年拨款180万元。

然而,北洋政府财政支绌,各项计划均不能落实。执掌财政部的周自齐对该条例“颇滋疑义”,张謇辞去农商总长之后,这项计划更成为一纸空文了。

• 北洋政府时期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就其要点看:

• 一是制定保护与鼓励幼稚民族工商业的法令。如《专利法》、《保息法》、《工厂法》。 • 二是引进外资,兴办实业。

• 三是提倡国货,减免捐税,便于商品流通,帮助国货和洋货竞争。这些法规,在一

定程度上为该时期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创造了社会环境和制度保证。

• 三、1914-1921: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 (一)原因:

• 战争造成的进口品的减少和出口品的增加。

• 铁路的修筑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1921年达到(11623公里)。

• 2、表现:

• 1912-1920年工业经济增长率为13.4%。1923-1926年为8.7%.

• 美国经济史专家罗斯基指出,1912-1927工业平均增长率为15%。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二)快速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进口大量减少--棉纺织业、火柴业和机器制造业等部门。从上海一个中心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个中心。

(2)工矿企业数和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火柴从1913年的52家增长到1921年的129家。

民办机器工厂从91家--222家。1912——1919,新设工矿企业470余家,总资本9500万元,超过前40年设厂总数。

(3)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棉纺、面粉、矿冶业、机器工业发展快,水泥、化工等新兴产业诞生。1918年范旭东天津永利碱厂。

(4)开始形成大企业或资本集团大生、荣氏、永安、南洋烟草等初具规模。大生集团--华东势力庞大;申新集团--横跨华东和华中华新集团--称雄北方;裕大华集团:雄踞华中。

(5)出口迅速增加--面粉业、榨油业等。面粉从上海、哈尔滨两个中心,又增加济南、无锡、汉口、天津四个中心。形成两大资本集团:茂福新集团:“面粉大王”,阜丰集团(上海)

(6)依靠国内市场扩大--卷烟业、水泥业等。华商卷烟厂资本额:1912年138万元,1920年猛增到168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36.7%,位居各业之首。启新洋灰公司,产量7.6万吨-10.9万吨。

(7)国外市场需求增加,出口上升--缫丝业等。上海、无锡、广东三地。

(8)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发展

• 出现了一批专家型资本家

• 例: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金融专家成为银行资本家:交通银行的钱

新之;“北四行”的吴鼎昌,浙江实业银行的李铭,金城银行的周作民等。

• 一部分军阀、官僚转为资本家

• 例:民国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纱厂、耀华玻璃公司等大

型企业成为私人资本集团,经济实力在北方成一时之雄。

• 一些买办也转化为资本家。

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缺陷

• ⒈虽有较大发展,但尚未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成分

• 与农业相比,工商业为次;

• 与商业、金融业相比,工业为次;

• 与传统手工业相比,机器工业没有明显优势;

• 与外资企业相比,民族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极小。

• 1936年工农业总产值约306亿元,机器工业产值为33亿元,工场手工业产值约29.5

亿元。

• ⒉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 局限于轻纺工业,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远快于生产资料生产,无法形成工业体系,

发展没有后劲。

• 中国起步晚,环境不利,资本原始积累十分艰难,要以重工业为龙头起步,资金、

技术、市场都有不可逾越的困难。

• ⒊工业配置的不平衡性

• 集中于东南沿海及各口岸大城市,内地少。

• 1913年至1921年,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主要产地河

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

• 工业生产大部分是外向型的,原料、市场主要都不依赖内地。国内原料品质不思改

良,运费高,转运中奸商搀假混杂,计算成本反不及从国外进口。国内工业品市场狭隘,消费对象限于都市及邻近居民。

• ⒋资本不足,规模偏小

• 至1913年民族工矿企业开办462家,共计资本8969万元,平均每家不到20万元。

同期外资在华开办的工矿企业,平均每家资本达76万元。

• 适应恶劣的投资环境。行业景气,一哄而上;形势不妙,小厂先逃。

• 办企业只有开办资金,开张后再筹营运资金。小厂不自造厂房,弄堂工厂,规模小,

分工细,一件产品多道工序分几家厂完成。

• 为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承包制风行。

• ⒌机械化程度低,技术进步慢

• 机器贵,廉价劳动力充足是重要原因。

• 徐润接办热河三山煤矿,封掉采煤机器,雇工从500增加至3000人,利润反大增。 • 三友实业社生产三角牌毛巾,日本引进的电力织机封存不用,宁愿增设木机工场,

多雇工人。怕同行采用,故作反宣传。

– 电力机300元,木机10元,生产率3∶1。

• 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火柴、卷烟、牙膏、蚊香、肥皂,凡能用手工替代的,不用机

器。

• 新兴产业较重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引进、仿制、改造。

• ⒍投机性重

• 投资心态:

• ⑴追求低成本,价廉第一,质量性能在其次;

• ⑵短期获利,投资当年收回,赚了就走。

• ⑶跟风严重,看他人赚钱就学样,一哄而上。

• ⒎企业家目光短浅

• 爱国抵货运动给民族工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大多数厂商视其为投机发财良机,乘机

高价销出劣质国货,等热潮过去,人们发现还是洋货好,国货处境更艰难。

• 辛亥革命后,去辫易服,西服、中山装以呢绒、卡其为料,丝绸不宜。中华国货维

持会要求政府明令:常服提倡传统,礼服西式。以保护丝绸业。

第三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工商业政策及经济发展

• “行政久不统一,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之分配素不确定,国家耗费过滥,而军事尤

为膨胀;本国币制紊乱,而外币充斥市场,内外积债过巨,而信用日益低落;全国税制杂乱,而系统破坏无余。”--国民党三大《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

• “1927年的重新统一尝试对中国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是在现代基础上再

造国家统一局面的首次认真尝试。军阀时代结束后的国民党政府,尽管在内部需与各军阀山头达成妥协,在外部也得与未归顺的军阀山头妥协,但果若遇上不太好战的国际局势,本来是可能顺利过渡到一个民族统一的新局面的。然而,由于日本的侵略,国民党政府未能做到这一点。但它对继续之中的国家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中央政府这一级。在蒙受数十年的屈辱之后,国家终于又很有希望地在重新统一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

•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 经济文件

• 《建设大纲草案》

• 《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

• 《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

• 《国家建设初期方案》1933

• 《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

• 《重工业五年计划》1935

• 《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

• 国营工业高速发展时期。

• 1928-1937年成为经济史上的“黄金10年”。工业经济增长率平均为8.7%。也有学

者统计为9.3%。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机制演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如关税自主,废除厘金,统一度量衡,开征统税和实行币制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努力发展国营经济,同时对民营经济予以保护和扶植。

30年代后,经济政策重点向统制经济方向转变。

一、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

• 1、整顿财政体制,统一财政行政

• “举税务、币制各要政完全统辖于财政部”;

• 地方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派出处理国家收支的机构,如财政特派员、

关监督、盐运使等;另一类是处理地方财政收支的机构,如财政厅和财政科。

• 建立和加强财政管理机构,建立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体系,同时划分中央收入

和地方收入。

• 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四多”:

• A.财政赤字多,1927-1937年共计达43.6亿元;

• B.内债外债多,七年内发行内债23.2亿元,举外债14起4亿美元;

• C.税收数量多,税收收入占收入总额的85.3%;

• D.军费开支多,占实际支出的40%。

二、争取关税自主、清理盐税

1、关税自主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在关税政策上实行的重大措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1928年 6月﹐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

同年7月﹐国民政府与美国首先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又先后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国民政府把关税会议时各国承认的七级税则公布为国定税则﹐并声明自1929年2月1日起实行。

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

自主确定关税是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标志。

关税自主,使整体税率的提高及税率结构更加合理。对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作用较为明显,不仅减轻了国外产品倾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民族产业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的扩大、国内工业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缩小与列强在工业上的技术差距等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关税自主与棉纺织业

1929年后的几次税改提高了棉纺织制成品的进口关税,降低了原料、纺织机械的进口关税,从而增强了国内棉纺织业的竞争能力,为棉纺织业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1929年进口税则棉纺织品平均税率为从价7.5%。

1931年进口税则调升为12.5%。

1933年进口税则更增长到25%——40%。

进口减少:棉纺织品的进口总值从1929年的188183干关两降到1932年的89731千关两,至1936年只有11 671干关两。

国产棉纱增加:

1924年为38万包,1928年上升为47万包,1930年为51万包,1931年增至61万包,比1928年增长29.8%。

棉布产量1928年为249万匹,1930年为303万匹,1931年为17.8万匹,1932年增至393.6万匹,较1928年增长58%。

• 2、改革盐税和创设统税

盐税之弊:一在包商制度,二在分区和引岸制度;三在地方截留。

统一盐政和盐税,改进缉私、加强盐场管理,实行就场征税,改进食盐运销制度、实行自由制等。 1930年底,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自193年起将所有全国的厘金和具有类似性质的税收,以及常关税,子口税,复进口税等一律裁撤。为了弥补裁厘所造成的损失,国民政府决定实行统税。

统税是对主要工业产品征收的货物出厂税,一种商品在一次性课税后,即可行销全国,不再纳税。

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

安徽从咸丰三年起开办征收茶叶税厘助饷,税率从量计算,至同治六年(1867)茶税比原定税负增加2.7倍。厘捐如此繁重,既阻碍商品流通,又抑制了生产发展。同时,“各省厘捐章程不一”便于对商民的勒索和榨取,使经手厘金的委员和吏役上下其手,“从中私饱”。 清廷臣工多有整顿备省厘金革除积弊的奏议,厘金曾经一度者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经常正税的地位。

厘金作为恶税的特点:

• 第一,征收对象复杂。见货就征, 不问据巨细“举凡一切贫富人民自出生到死亡, 日

用所需之物, 无一不在被课之列”。

• 第二,税率不统一。1%-30%不等。

• 第三,征收机构庞杂。最多时全国有大小厘局、分卡一万处以上, 以至在全国形成

了“五里一卡, 十里一局”的局面。

• 统税

1926年首先在湘鄂等省开征卷烟统税。1931年国民党借裁撤厘金引起中央财政收入短缺为名,扩大统税课征范围为卷烟、麦粉、火柴、水泥和棉纱等五项,其后,逐步增至十余项。课税环节主要在生产过程,采取就厂征税(工业品)就场征税(农产品)和就关征税(进口商品)等办法。由于纳税后的货物名义上可通行全国,不再征税,故称统税。 一物一税,一次征收

“裁厘改统”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仿照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例推广的一个税种,它是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场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实行统税使税目简化,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工商业发展,但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且税率仍然较高。

• 3、整理债务及再借新债

• 内债:1927-1936年,内债总额43.42亿元,国库券和公债。1932年2月和1936

年2月,两次宣布债信破产,整理内债。

• 外债:决不承认“贿选僭越之北京政府”的巨额外债。1929年,成立“整理内外债

委员会”,自1929年起,由关税项下每年拨500万元基金存储,以备偿还债务之用。 • 1931年的“美麦借款”(中国财政部与美国农商部):中国政府向美国粮食平价委员

会购买美麦或面粉45万吨,美麦自同年9月至1932年3月分批起运。麦价共计9,212,826美元,作为借款,年息4厘,每年6月底和年底付息两次,麦款自1934年至1936年分三次还清,每次付三分之一。(围剿红军)

• 1933年的“美棉麦借款”(中国财政部与美国金融复兴公司):该公司贷给中国政府

5000万美元,规定其中4000万用于购买美国棉花,1000万用于购买美国小麦,所购棉麦只能在中国市场销售以免冲击世界棉麦市场。分五次五年还清,年息五厘,每半年付息一次。实际债额为1708多万美元,美棉159536包(998万)、麦323080吨(600万)、面粉338000桶(110.5万),实际利率8.63%。用于金融统制的40%,用于反共军事36%。

• 1936年的“中德易货信用借款”,德国政府给予中国政府以货物信用借款1亿马克,

用于购买德国工业品,并以农矿产品(钨矿、锑矿等特种矿产)随时低偿,年息5厘,随时延长,随时结束。实际4000万美元。

三、挤压民间资本

• 1、彻底瓦解企业家的组织体系

• 2、国债绑架

• 3、控制证券市场

• 4、收编民营企业

• 5、银行国营化

• 6、对经济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部门实行国家控制。

• 1、彻底瓦解企业家的组织体系

• 1927年7月,国民政府宣布上海市的商业组织受上海市社会局的监督,行业间一切

商业争端,均由市政府解决。

• 上海市国民党部成立救国会和商民协会,取代上海市总商会。

• 2、国债绑架

• 1932年前后,银行所持有的全部证券中有80%为政府债券。因为有这么多钱借给政

府,他们不得不乖顺地坐在同一条船上,平等关系自此终结。

• “上海银行家的这种合作不仅解决了政府的经济困难,而且加强了政府对商业界的

控制力量。当各个银行的保险柜里塞满了政府的债券时,也就是他们在政治上参与了这个政权的表现。”

• 3、控制证券市场

• 1929年10月《交易所法》颁布。规定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交易所,其他交易所一

律合并入内。

• 1933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整体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 4、收编民营企业

• 1934年金融危机时,大量民营工业被政府收并。

• 5、银行国营化

• 实行币制改革、建立国家金融体制。

• “这个事情不仅表明了政府对中国金融界的完全统治,而且也说明了企业家作为一

个有力量的阶层最终是终结了。”

• 6、对经济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部门实行国家控制。

• 《矿业法》:“中华民国领域内的矿藏均为国有,非取得矿业权,不得探采。”适用该

法的矿种达50种之多。据统计,1930年-1936年由实业部划区设定国营矿业权的有铁矿14处、铜矿2处、石油矿3处、天然气矿2处、炼焦煤矿6处、钨矿6处、锑矿1处。置办国家资本工业方案,将钢铁、机械、水电、纺织、化工、制盐、造纸等工业列为政府创办的范围。

第四节:抗战时期中国工商业发展

一、战时经济体制的调整

1937年12月12日颁布《战时农矿工商管理条例》,次年,改为《非常时期农矿工商管理条例》,开始了对战时经济的全面统制。

1938年3月,国民党的汉口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制定《抗战建国纲领》和《非常时期经济方案》。《纲领》提出“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本此目的,以实行计划经济,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

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正式宣布“依于战时人民生活之需要,分别轻重缓急,实行统制经济,调节物质之生产消费”。

1941年4月,国民党五届八中会通过《动员财力 扩大生产 实行统制经济 以保障抗战胜利》的决议,标志着统制经济战时体制的确立。

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它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义战时经济模式。统制经济的全面实行,就是战时经济体制确立的表现。

(1)在统制经济条件下产品和收入的最佳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而且消费者受到广告宣传和垄断的影响,产品也做不到最佳分配。而在统制经济中,交换是自由的。通过自由交换使社会产品的边际替代能力相等,社会就会达到最大福利或产品得到最佳分配。同事,在统制经济中,由于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使收入从富人手上转移到穷人手上,则收入分配趋于平均。

(2)集权经济和市场经济功能的结合。在集权经济下,由于政府所辖生产单位众多,难以做作使各种投入品的利用达到最佳边界,因此必须引入价格机制,即通过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使投入品达到最佳配置。

(3)福利均衡等式。在完全竞争中,边际社会效益、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私人收入、边际私人成本、边际要素价值和边际社会成本是彼此相等的,在非竞争中实现这一等式要靠统制经济。

• 比较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自由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市场完全自由的国家存在。自由市场是一个政府干预仅限于保护财产权利及和平环境的体制,好让市场机制能顺利运行(又称为自由放任)。

2、战时经济管理职能机构的调整

国防最高会议是全国战时最高经济决策机构

经济部:合并实业部,资源委员会等机构

交通部:1937年合并铁道部

粮食部:1941年

财政部:统制对外贸易

四联总处:金融统一

趋势:权力进一步集中,形成了一元化的经济管理体制

• 经济部

原军委会所属第三部、第四部、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农产调整委员会以及国民政府所属之建设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所属之水利部分均并入该部。部长为翁文灏,次长是原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秦汾,下辖总务、管制、农林、水利、矿业、工业、商业、渔业、国际贸易、电业10个司,农本、物资、采金、商标、度量衡、商品检验等9个局,资源委员会、燃料委员会等7个委员会,会计、统计、工矿调整、燃料管理、平价购销等7个处,参事、技术等3个厅以及林垦署,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

• 战时资源委员会

1938年3月,资源委员会改隶国民政府经济部,由翁文灏兼任主任委员,钱昌照担任副主任 。 内部机构设有秘书、电业、工业、矿业四处,会计、技术、购料和经济研究四室。

主要职能变化为:一是创办和管理经营基本工业;二是开发和管理经营重要矿业;三是创办和管理经营电力事业。

从体制上统一了事权,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口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

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适应了全面抗战的需要,标志着国民政府战时经济领导体制的形成,为战时统制经济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家总动员法》的颁布,该会于1942年5月改组为国家总动员会议,成为综理、推动国家总动员事项的最高统制机构。

• 二、安定金融的措施

• 1、抑制挤兑,防止资金外逃。

• 1937年8月15日《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每周5%,至多150元。组建联合

贴放委员会,办理战时贴现和再贴现、抵押、转抵押和发放款事宜。

• 2、实施外汇管制

• 开始竭力维持法币汇率,无限制买卖外汇,一个月售出750万英镑。

• 1938年3月12日《购买外汇请核办法》,自14日起停止无限制供给外汇,外汇出

售只有中央银行总行及其香港通讯处办事。

• 3、成立“四联总处”

• 1937年国民党政府在武汉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

民四行联合办事处的简称)。同年11月,联合办事处迁往汉口,改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它成为战时财政、金融的决策机构,战时工矿交通事业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和发展的控制机关,战时物资调剂的管制枢纽,它控制着全国的金融网,是国统区战时经济的中枢。 三、厂矿内迁 中国80%的工矿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和沿江城市,在政府实业部注册的厂矿2435家,仅上海就达1186家。日军进攻上海、广州等地,厂矿大逃亡,仓促拆迁,大部分都落入日军之手,中国工业经济受到重创。内迁工厂,上海除公营工厂外,民营厂仅146家。苏州、无锡、广州仅迁出少数几家。天津全部落入敌手。 1938年日军武汉,厂矿被迫第二次内迁。计304家,历尽三峡急流险滩,运入四川等地。至1940年底,共计600余家,12000名熟练工人迁往内地。 通过极端的形式与巨大损失的代价,改变了中国工业地理的不合理布局。 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前,除公营工厂外,民营工厂只迁出146家,其余绝大部分落入敌手。 天津工厂全被日军所占,河北省只运出材料一批。 武汉分三路内迁:向南迁至湘西、湘南和广西等地;向北迁往陕西;大部分向西迁往四川。 1938年10月,大规模厂矿内迁运动暂告一段落,至1940年底基本结束。经由工矿调整处协助内迁厂矿448家,加上自动拆迁的计有600余家,机器材料12万吨,12000名熟练技工。 工厂内迁对后方经济的作用 1、奠定了发展西南工业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2、工厂内迁为后方带来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这对大后方的工业开发起了很大作用。 3、内迁工厂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后方的军需民用。 四、国统区的经济困难 1945年后的政策失误 1、接收、劫收? 日伪资产4万亿,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九成家产。 2、敌产国有化。 经济部《第一个复兴期间经济事业总原则》,“混合经济”被否决。 坚持统制经济立场。国字号企业纷纷诞生。 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蚕丝公司、中国植物油料公司、中国造纸公司、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渔业有限公司、中国水产公司、中华烟草公司。 据经济部统计,到1946年6月,已经接收的2243个工矿企业中,作“拨交”处理的高达1017个,标卖给民营的只有114个,还不到接收工厂总数的5%。 从产量看,国家资本控制了全国33%的煤,90%的钢铁,100%的石油和有色金属,67%的电力,45%的水泥,37%的纱锭,60%的织布机。几乎全部的铁路、银行。 一个强大的垄断的国家资本主义格局产生。 国进民退导致: 1、国营事业效率低下。 2、民间企业对政府丧失信任。 3、工业萧条,城市罢工事件猛增。

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

• 贫穷的恶性循环圈

• 资本供给方面:收入低剩余少,造成储蓄低,导致投资少资本稀缺。

• 资本需求方面:收入低购买力小,导致需求低,缺乏投资引诱,资本不足,导致生

产率低、收入低。

• “均衡增长理论”

• 纳克斯(R.Nurkse)提出

• 如何打破恶性循环圈?

• 同时投资各生产部门,创造市场需求;扩大市场,提高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和经济发

展水平。

• 不发达国家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怪圈不可能自己冲出,须由外力来打破。

• 非均衡增长理论:不发达国家不可能均衡增长,应选择突破口,重点投资某些部门,

带动其他部门。

制度供给核心体现:

改革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

移植西方法律,调整制度供给。

第一节:清末中国工商业政策及经济发展

1840年国门打开后,知道了落后要挨打。发展的问题才逐渐引起朝野上下的重视。怎样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商为国本”到“工居商先”、“以工立国”、“振兴实业”和“实业救国”再到国家工业化这样一个过程。自清末以来,围绕着振兴实业的目标,历届政府不断改革传统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移植西方法律,增加制度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和保护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中西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历程

西方有着明显的渐进发展的历程

1.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重商主义与政府干预理念兴起。

2.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经济自由理念盛行与政府干预理念退却。

3.20 世纪30年代到70 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与政府干预理念再度扩张。

4.20世纪70 年代至今:新自由主义重新抬头与两种理念相互融合趋势。

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经过夏商周以来三千余年的发展,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而言,到清代已经相当完备。

第一,形成了统一而庞大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其特点是条块结合、分级管理,实行对皇帝负责的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行政、监察、司法)。

第二,政府具有管制型的经济职能,即除了承担国防和维护经济秩序,承担了“治河”、“救灾”、“市政建设”等公共工程和社会事业外,还通过官营工商业和专卖制度,将工商业纳入政府控制。

第三,形成了一整套官吏选拔、考评和调任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不仅打破了贵族和豪强垄断政府机构,而且将教育纳入了官僚选拔,“学而优则仕”、“白衣可致卿相”,使社会的优秀人材进入政府管理阶层。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由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变,从清末开始,中国的工商管理体制也逐渐由强制征税式的管理方式向为私营工商业者的财产权利提供服务的方式转化。

• 制定商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商业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对“破产之商不得涉及其兄

弟叔伯及妻之财产”,摒弃了传统社会动辄株连九族的反人道律例。

• 制定路矿法规,保护利权;由于对外国资本开放了在中国开发路矿权利,也不得

不允许中国民间集资兴办路矿,并对洋商的股权进行了一些限制。

• 制定金融法规,整顿金融秩序;颁布《银行通行则例》,加强了对银行业发行纸币

的管理,要求有40%的现款作为准备金。规定货币以元为计量单位,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归中央。

新政时期的经济法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保障商人权益的综合性法规,如《公司律》、《商人通例》。

二是行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如《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三是奖励及实业教育章程,如《奖励公司章程》。

晚清《公司律》出台的目的,一为振兴商务、收回利权;二为建立符合列强要求的法律制度,以换回司法主权的完整,取消列强的领事裁判权。

事起仓促:“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商人通例》

1904年颁布,共9条。明确规定是“凡经营商务贸易买卖贩运货物者均为商人”,法律上确认商人的合法地位,但内容粗糙,内容简单。

1904年颁布《商会简明章程》,26条。此后,商会这一新型民间工商团体依法在各地相继成立,对推动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一定作用。

• 二、实业教育的发展

•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新式学堂、实业学堂发展起来。 • 1911年成立教育部,蔡元培任总长。

• 1913年颁布《实业学校令》。

• 教育经费独立

• 1920年“教育经费独立案”要求教育经费占比40%。

• 1925年通过,并未严格执行。

• 1929年,政府要求各级保证教育经费独立。

• 1934年教育经费完全独立6省,部分独立4省。

• 教育经费额度

• 1947年1月《中华民国宪法》: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预算总额

的15%,在省不得少于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的35%。

• 实际执行情况:1948年教育占10.89%。

• 三、商会与同业公所的建立

• 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

• 1904年《商会简明章程》

• 1915年《 商会法》

• 1919年全国有总商会55家、商会1238家。

• 制定奖励实业章程,倡导设立商会。集股50万元以上者,按集股数目分别给予不同

品级的顶戴或顾问官等荣誉称号。1903年设立商部,在制定《公司律》的同时,颁布《简明商会章程》,倡设商会。

• 以上经济立法的主观目的是王朝自救,但对民间私人资本投资的某些禁令的解

除,冲击了数千年“抑商”、“贱商”的社会传统和价值观念,激发了民间私人资本投资实业的热情。

•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引进

• ⑴介绍和引进公司制度

• 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均有论述。

薛福成《论公司不举之病》(1893年):

“纠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众财以为财”,“举无败事”。

⑵移植公司制度

洋务企业大多有公司之名,无公司之实。算不上是独立法人。

民营企业家根据需要选择用有限公司或无限公司形式,并根据个人偏好进行改造。 法制不全,投资人权益难以保障,向企业投资风险太高,社会集资困难。

家族制倾向较为严重。

五、工商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

1840年前的国家管理职能机构分为政府与宫廷两大体系。政府系统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1860年以后,为适应与国外交往的需要,设置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为外交部的前身。20世纪初,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增设了度支部、商部、邮传部,分别管理财政、税收、铁路、邮电、矿务、制造、商业等近代经济活动。

首先是成立商务局。

1896年,清政府令各省督抚分别在省会设立商务局,由绅商充当董事。受中央商部和地方督抚双重管辖。

维新变法期间,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私人办实业。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和矿业。裁撤驿站设邮政局。

商部。1903清政府成立商部。第一次专门设立机构,实行保护商人、奖励工商的政策。重视工商业终于成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

农工商部。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商部、工部等合并而成。掌全国农工商政并森林、水产、河防、水利、商标、专利诸事。下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所辖有商标局、商律馆、工艺局、京师劝工陈列所、农事试验场等。

1906年,将原属商部管辖的轮船、铁路等交通业和邮政、电线分离出来,另设邮传部。 交通四政:分设船政、路政、电政、邮政。辖有邮政总局、电政总快速 及各省分局、电话局、交通银行、铁路总局及京汉、京奉、京张、沪宁、吉长、广长、正太等各路局。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改为交通部。

此外,还有更有针对性的机构

商律馆

商标局

公司注册

劝工陈列所

商品陈列所

工艺局

劝业会

高等实业学堂

上述工商管理机构的演变,逐渐向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财产权利提供服务的方向转化。 清末经济职能机构特点

1.新型工商管理机构,说明在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政权的工商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

2.工商管理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人员组织日益专业化和知识化。

3.逐渐建立从中央至地方的垂直式工商管理系统,工商控制权上移中央,加强了近代意义的经济集权体制。

4.出现近代含义的分科治事和科层组织形式,分工更加明确,依法办事,提高了管理效率。

这些机构有顺应商民要求,移植西方制度,适应当时新生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 • • • • • • • • •

但是,由于权力之争,其行政效能是有限的。如商部设立后,各地督抚仍各行其是,并无统一的规划和步骤,更很少看到新的气象。新成立的邮传部和农工商部,一个把持在地方实力派手中,一个成为安插皇亲贵族的处所。

• 六、抵制外货运动

• 20世纪初,国内兴起大规模爱国运动。

• ⑴收回利权运动

• 收回路权:

• 1902年赎回粤汉铁路运动。

• 收回矿权:

• 1905年反对英国福公司霸占晋矿。

• ⑵抵制外货运动

•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针对美国排华的劳工法)。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提倡“不吸美

国烟”。

• 1915年抵制日货运动(反对“二十一条”)。

•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第二节:北洋时期中国工商业政策及经济发展

• 背景介绍

• 国内

• 1912年,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出了4个民国总统,6个国务总理和陆

军总长,34个督军:

•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南北对峙、二次革命、恢复帝制;

•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再造共和”、护法运动、

直皖战争;

•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第一次直奉战争、曹锟贿选、反直三角联盟、第

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

•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奉吴反冯、孙传芳成五省霸主、直奉合作、北伐

战争、宁汉合流、二次北伐、东北易帜、全国形式上实现统一。

• 国际:

• 1914-19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控制和

掠夺。

• ⒈对中国出口商品明显减少

• 1917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913年的53.6%,法国为43.6%,德国几乎完全停顿。 • ⒉中国对外出口增加

• 出口总值:1913年4亿海关两,1918年4.9亿海关两。

• ⒊外资在华直接投资减少

• 外资企业收缩经营范围,甚至撤回本国。

• ⒋国际物价上涨,带动国内物价上涨

• 工业利润增加:生产一包16支纱,1916年获利7.61元,1917年36.93元,1919年

70.65元。

•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经济政策

• “虐待商人者,斩。扰乱商务者,斩。繁荣商业者,奖。”“中华民国缔造之始,建

设之事,更不容缓。”--孙中山

• 58天的《临时政府公报》,大总统令批等公文29件,内务部批咨等文8件,实业部

46件。

• 1、《保护人民财产令》--宣布原清政府官产归国民政府享有,一切国民政府私有

财产归属于原所有者享有--“以安民心而维大局”

• 2.《禁止买卖人口暂行条例》--明令废除和禁止买卖人口,“从前所结买卖契约悉

予解除,视为雇主雇人之关系,并不再有主奴名分”--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变革为雇佣契约关系。

• 3.“劝导冠服须用国货”,以利民族经济开篇张目。

• 二、北洋政府经济政策

北洋政府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欧美式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体制, 又不同于传统的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 正是西方民主制度在古老的东方国度里安家落户的产物。它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因素, 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不以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意志为转移。

北洋初期, 在国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里, 都有一些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担任一定的职务。他们注重运用自己的发言权、立法权、行政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迂回的--然而也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与异己的利益

集团结合在一起,通过原来并不代表自己利益的北洋国家政权来实现经济上的要求和政治上的愿望”

• --《中华实业界》第1期。

• 全国工商会议

1912 年11 月1 日, 首届全国工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工商总长刘揆一在开幕时演说“三大政策”的思路, 选择基本产业, 确实提倡; 划定保育期间,即简单的事业, 以普及全国为要义; 繁重的事业,以政府经营为提倡; 解决资本问题, 利用外资, 门户开放。

议决案主要内容: 第一, 迅速制定各项经济法规。第二, 改变垄断政策, 允许商人自由经营, 并尽保护提倡之责。第三, 确立特别保护法, 实行补助和保息。第四, 裁免厘税, 改良税则。第五, 提倡国货, 仿制洋货, 振兴本国制造业。除以上五条外, 工商代表们还提出了统一币制、设立银行、整顿金融、利用外资、实业教育、培养人才、划一度量衡制度等方面的政策。

北京政府的经济部门:农商、财政、交通部等

特种工商管理官署:

税务署:总税务司(安格联)。

盐务署 :盐务稽核所,设中国总办和洋会办各1人。

币制局。

• 北洋政府的经济法规主要内容:

• ( 1)鼓励倡导兴办公司,扶持保护幼稚的民族工矿业和商业;(2)确立保息、专

利、示范与奖励制度;(3)鼓励垦荒,规划水利,奖励植棉、制糖、牧羊、造林、捕鱼等农副业生产;(4)提倡国货,裁厘减税,鼓励出口;(5)开放门户,引进外资,吸引侨资;(6)统一度量衡,改革币制,提倡新式金融业;(7)改组商会,规范经济社团。

• 《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实业政见宣言书》

• 《公司条例》251条:对公司的各种组成形式、设立的条件、集股手续、股东的权

利与义务、对外营业的法律责任、公司章程、变更乃至解散与债务清算等都作了详细规定。

• 《商人条例》73条:涵盖工商实业,囊括了买卖(贸易)、制造、水电、文化、银

行、信托、保险、运输、牙行等一切工商业的主体人。《公司注册规则》、《商业注册规则》《矿业条例》、《矿业注册条例》

• 2、确立保息、专利、示范和奖励制度。

• 《公司保息条例》:政府拨存2000万元公债票设立保息基金,每年将基金利息借助

给甲(棉织、毛织、制铁业等,6厘)乙(制丝、制茶、制糖业等,5厘),呈请保息公司资本实收额为70万元和20万元,保息期为3年,至第6年每年按所领保息金总额的24/1逐年摊还。

• 《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上之物品及方法首先发明及改良者,得呈请专

利”,给予5年的保护期。

• v商品陈列所、工业试验所、工商访问所、工艺传习所等。

• 《农商部奖励规则》、《农商部奖励实业办法》--对经营实业成绩显著的个人和团

体给予荣誉奖励,趋向中小业者。

• 提倡国货,裁厘减税,鼓励出口

• 北京政府共组织商人参加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国外商品博览会。

• 1915 年的美国巴拿马赛会

• 1914 年的日本大正博览会

• 1926 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博览会。

• 其中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最为瞩目。中国商界通过参加这些国外的博览会, 一方面提

高了本国商品的国际市场知名度, 有利于占领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也使商界精英走出国门, 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理念, 这对于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具有积极的作用。

• 1915年1月巴拿马博览会,2000吨物品参展,获大奖57个、名誉优奖74个,金牌

258枚、银牌337枚、铜牌258枚、奖状227份。抵制日货,5月9日 “国耻日”。 除积极参加巴拿马、日本国际博览会开辟海外市场外,在国内设立商品陈列所,组织国货展览。1915年6月18日,奉大总统批准开设国货展会,农商部即通知各省切实实行,并委派专员至上海等地动员厂商运送产品参加展出。展览会自10月1日开幕,到20日闭会,平均每日不下万人。

• 北洋政府的上述工商法令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民族资产阶级从

事工商活动的障碍, 改善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环境。

• 在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同时, 还应注意到

北洋政府适时抓住了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 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令,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 公司保息条例

这个条例规定:政府为发达实业起见,拨存公债票两千万元作为保息基金,每年以其利息贷与下述申请贷款的公司而保其息;申请贷款的限于棉织业、毛织业、制铁业实收资本在70万元以上的公司,制丝业、制茶业、制糖业实收资本在20万元以上的公司;前者得按实收资本金额之六厘、后者得按实收资本金额之五厘呈请保息;凡新成立之公司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继续三年为保息期间;自领到第一次保息金后第六年起,每年按所领保息金总额的124摊还。这个条例公布后,“当时耳目一新,颇有朝气”。

鉴于新式产业公司创办之际,资本运作较为困难,股息缺乏保障,又会影响股东信心,导致公司融资更难,故决定由政府设保息基金,“以保持民立公司之信用,俾易观成”。保息时间以公司投产后三年为限,保息利率分为5厘与6厘两种。

此项政策要实行,政府须拨存公债票3000万元作为保息基金,或每年拨款180万元。

然而,北洋政府财政支绌,各项计划均不能落实。执掌财政部的周自齐对该条例“颇滋疑义”,张謇辞去农商总长之后,这项计划更成为一纸空文了。

• 北洋政府时期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就其要点看:

• 一是制定保护与鼓励幼稚民族工商业的法令。如《专利法》、《保息法》、《工厂法》。 • 二是引进外资,兴办实业。

• 三是提倡国货,减免捐税,便于商品流通,帮助国货和洋货竞争。这些法规,在一

定程度上为该时期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创造了社会环境和制度保证。

• 三、1914-1921: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 (一)原因:

• 战争造成的进口品的减少和出口品的增加。

• 铁路的修筑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1921年达到(11623公里)。

• 2、表现:

• 1912-1920年工业经济增长率为13.4%。1923-1926年为8.7%.

• 美国经济史专家罗斯基指出,1912-1927工业平均增长率为15%。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二)快速发展的主要表现

(1)进口大量减少--棉纺织业、火柴业和机器制造业等部门。从上海一个中心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个中心。

(2)工矿企业数和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火柴从1913年的52家增长到1921年的129家。

民办机器工厂从91家--222家。1912——1919,新设工矿企业470余家,总资本9500万元,超过前40年设厂总数。

(3)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棉纺、面粉、矿冶业、机器工业发展快,水泥、化工等新兴产业诞生。1918年范旭东天津永利碱厂。

(4)开始形成大企业或资本集团大生、荣氏、永安、南洋烟草等初具规模。大生集团--华东势力庞大;申新集团--横跨华东和华中华新集团--称雄北方;裕大华集团:雄踞华中。

(5)出口迅速增加--面粉业、榨油业等。面粉从上海、哈尔滨两个中心,又增加济南、无锡、汉口、天津四个中心。形成两大资本集团:茂福新集团:“面粉大王”,阜丰集团(上海)

(6)依靠国内市场扩大--卷烟业、水泥业等。华商卷烟厂资本额:1912年138万元,1920年猛增到1680万元,年均增长率达36.7%,位居各业之首。启新洋灰公司,产量7.6万吨-10.9万吨。

(7)国外市场需求增加,出口上升--缫丝业等。上海、无锡、广东三地。

(8)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发展

• 出现了一批专家型资本家

• 例: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金融专家成为银行资本家:交通银行的钱

新之;“北四行”的吴鼎昌,浙江实业银行的李铭,金城银行的周作民等。

• 一部分军阀、官僚转为资本家

• 例:民国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纱厂、耀华玻璃公司等大

型企业成为私人资本集团,经济实力在北方成一时之雄。

• 一些买办也转化为资本家。

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缺陷

• ⒈虽有较大发展,但尚未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成分

• 与农业相比,工商业为次;

• 与商业、金融业相比,工业为次;

• 与传统手工业相比,机器工业没有明显优势;

• 与外资企业相比,民族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极小。

• 1936年工农业总产值约306亿元,机器工业产值为33亿元,工场手工业产值约29.5

亿元。

• ⒉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 局限于轻纺工业,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远快于生产资料生产,无法形成工业体系,

发展没有后劲。

• 中国起步晚,环境不利,资本原始积累十分艰难,要以重工业为龙头起步,资金、

技术、市场都有不可逾越的困难。

• ⒊工业配置的不平衡性

• 集中于东南沿海及各口岸大城市,内地少。

• 1913年至1921年,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主要产地河

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

• 工业生产大部分是外向型的,原料、市场主要都不依赖内地。国内原料品质不思改

良,运费高,转运中奸商搀假混杂,计算成本反不及从国外进口。国内工业品市场狭隘,消费对象限于都市及邻近居民。

• ⒋资本不足,规模偏小

• 至1913年民族工矿企业开办462家,共计资本8969万元,平均每家不到20万元。

同期外资在华开办的工矿企业,平均每家资本达76万元。

• 适应恶劣的投资环境。行业景气,一哄而上;形势不妙,小厂先逃。

• 办企业只有开办资金,开张后再筹营运资金。小厂不自造厂房,弄堂工厂,规模小,

分工细,一件产品多道工序分几家厂完成。

• 为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承包制风行。

• ⒌机械化程度低,技术进步慢

• 机器贵,廉价劳动力充足是重要原因。

• 徐润接办热河三山煤矿,封掉采煤机器,雇工从500增加至3000人,利润反大增。 • 三友实业社生产三角牌毛巾,日本引进的电力织机封存不用,宁愿增设木机工场,

多雇工人。怕同行采用,故作反宣传。

– 电力机300元,木机10元,生产率3∶1。

• 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火柴、卷烟、牙膏、蚊香、肥皂,凡能用手工替代的,不用机

器。

• 新兴产业较重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引进、仿制、改造。

• ⒍投机性重

• 投资心态:

• ⑴追求低成本,价廉第一,质量性能在其次;

• ⑵短期获利,投资当年收回,赚了就走。

• ⑶跟风严重,看他人赚钱就学样,一哄而上。

• ⒎企业家目光短浅

• 爱国抵货运动给民族工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大多数厂商视其为投机发财良机,乘机

高价销出劣质国货,等热潮过去,人们发现还是洋货好,国货处境更艰难。

• 辛亥革命后,去辫易服,西服、中山装以呢绒、卡其为料,丝绸不宜。中华国货维

持会要求政府明令:常服提倡传统,礼服西式。以保护丝绸业。

第三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工商业政策及经济发展

• “行政久不统一,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之分配素不确定,国家耗费过滥,而军事尤

为膨胀;本国币制紊乱,而外币充斥市场,内外积债过巨,而信用日益低落;全国税制杂乱,而系统破坏无余。”--国民党三大《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

• “1927年的重新统一尝试对中国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是在现代基础上再

造国家统一局面的首次认真尝试。军阀时代结束后的国民党政府,尽管在内部需与各军阀山头达成妥协,在外部也得与未归顺的军阀山头妥协,但果若遇上不太好战的国际局势,本来是可能顺利过渡到一个民族统一的新局面的。然而,由于日本的侵略,国民党政府未能做到这一点。但它对继续之中的国家政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中央政府这一级。在蒙受数十年的屈辱之后,国家终于又很有希望地在重新统一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

•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 经济文件

• 《建设大纲草案》

• 《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

• 《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

• 《国家建设初期方案》1933

• 《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

• 《重工业五年计划》1935

• 《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

• 国营工业高速发展时期。

• 1928-1937年成为经济史上的“黄金10年”。工业经济增长率平均为8.7%。也有学

者统计为9.3%。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机制演进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如关税自主,废除厘金,统一度量衡,开征统税和实行币制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努力发展国营经济,同时对民营经济予以保护和扶植。

30年代后,经济政策重点向统制经济方向转变。

一、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

• 1、整顿财政体制,统一财政行政

• “举税务、币制各要政完全统辖于财政部”;

• 地方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派出处理国家收支的机构,如财政特派员、

关监督、盐运使等;另一类是处理地方财政收支的机构,如财政厅和财政科。

• 建立和加强财政管理机构,建立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体系,同时划分中央收入

和地方收入。

• 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四多”:

• A.财政赤字多,1927-1937年共计达43.6亿元;

• B.内债外债多,七年内发行内债23.2亿元,举外债14起4亿美元;

• C.税收数量多,税收收入占收入总额的85.3%;

• D.军费开支多,占实际支出的40%。

二、争取关税自主、清理盐税

1、关税自主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在关税政策上实行的重大措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1928年 6月﹐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

同年7月﹐国民政府与美国首先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随后﹐又先后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国民政府把关税会议时各国承认的七级税则公布为国定税则﹐并声明自1929年2月1日起实行。

到1930年﹐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

自主确定关税是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的标志。

关税自主,使整体税率的提高及税率结构更加合理。对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作用较为明显,不仅减轻了国外产品倾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民族产业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的扩大、国内工业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缩小与列强在工业上的技术差距等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关税自主与棉纺织业

1929年后的几次税改提高了棉纺织制成品的进口关税,降低了原料、纺织机械的进口关税,从而增强了国内棉纺织业的竞争能力,为棉纺织业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1929年进口税则棉纺织品平均税率为从价7.5%。

1931年进口税则调升为12.5%。

1933年进口税则更增长到25%——40%。

进口减少:棉纺织品的进口总值从1929年的188183干关两降到1932年的89731千关两,至1936年只有11 671干关两。

国产棉纱增加:

1924年为38万包,1928年上升为47万包,1930年为51万包,1931年增至61万包,比1928年增长29.8%。

棉布产量1928年为249万匹,1930年为303万匹,1931年为17.8万匹,1932年增至393.6万匹,较1928年增长58%。

• 2、改革盐税和创设统税

盐税之弊:一在包商制度,二在分区和引岸制度;三在地方截留。

统一盐政和盐税,改进缉私、加强盐场管理,实行就场征税,改进食盐运销制度、实行自由制等。 1930年底,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自193年起将所有全国的厘金和具有类似性质的税收,以及常关税,子口税,复进口税等一律裁撤。为了弥补裁厘所造成的损失,国民政府决定实行统税。

统税是对主要工业产品征收的货物出厂税,一种商品在一次性课税后,即可行销全国,不再纳税。

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

安徽从咸丰三年起开办征收茶叶税厘助饷,税率从量计算,至同治六年(1867)茶税比原定税负增加2.7倍。厘捐如此繁重,既阻碍商品流通,又抑制了生产发展。同时,“各省厘捐章程不一”便于对商民的勒索和榨取,使经手厘金的委员和吏役上下其手,“从中私饱”。 清廷臣工多有整顿备省厘金革除积弊的奏议,厘金曾经一度者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经常正税的地位。

厘金作为恶税的特点:

• 第一,征收对象复杂。见货就征, 不问据巨细“举凡一切贫富人民自出生到死亡, 日

用所需之物, 无一不在被课之列”。

• 第二,税率不统一。1%-30%不等。

• 第三,征收机构庞杂。最多时全国有大小厘局、分卡一万处以上, 以至在全国形成

了“五里一卡, 十里一局”的局面。

• 统税

1926年首先在湘鄂等省开征卷烟统税。1931年国民党借裁撤厘金引起中央财政收入短缺为名,扩大统税课征范围为卷烟、麦粉、火柴、水泥和棉纱等五项,其后,逐步增至十余项。课税环节主要在生产过程,采取就厂征税(工业品)就场征税(农产品)和就关征税(进口商品)等办法。由于纳税后的货物名义上可通行全国,不再征税,故称统税。 一物一税,一次征收

“裁厘改统”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仿照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例推广的一个税种,它是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场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税后,即可通行全国。实行统税使税目简化,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工商业发展,但在具体征税过程中,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且税率仍然较高。

• 3、整理债务及再借新债

• 内债:1927-1936年,内债总额43.42亿元,国库券和公债。1932年2月和1936

年2月,两次宣布债信破产,整理内债。

• 外债:决不承认“贿选僭越之北京政府”的巨额外债。1929年,成立“整理内外债

委员会”,自1929年起,由关税项下每年拨500万元基金存储,以备偿还债务之用。 • 1931年的“美麦借款”(中国财政部与美国农商部):中国政府向美国粮食平价委员

会购买美麦或面粉45万吨,美麦自同年9月至1932年3月分批起运。麦价共计9,212,826美元,作为借款,年息4厘,每年6月底和年底付息两次,麦款自1934年至1936年分三次还清,每次付三分之一。(围剿红军)

• 1933年的“美棉麦借款”(中国财政部与美国金融复兴公司):该公司贷给中国政府

5000万美元,规定其中4000万用于购买美国棉花,1000万用于购买美国小麦,所购棉麦只能在中国市场销售以免冲击世界棉麦市场。分五次五年还清,年息五厘,每半年付息一次。实际债额为1708多万美元,美棉159536包(998万)、麦323080吨(600万)、面粉338000桶(110.5万),实际利率8.63%。用于金融统制的40%,用于反共军事36%。

• 1936年的“中德易货信用借款”,德国政府给予中国政府以货物信用借款1亿马克,

用于购买德国工业品,并以农矿产品(钨矿、锑矿等特种矿产)随时低偿,年息5厘,随时延长,随时结束。实际4000万美元。

三、挤压民间资本

• 1、彻底瓦解企业家的组织体系

• 2、国债绑架

• 3、控制证券市场

• 4、收编民营企业

• 5、银行国营化

• 6、对经济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部门实行国家控制。

• 1、彻底瓦解企业家的组织体系

• 1927年7月,国民政府宣布上海市的商业组织受上海市社会局的监督,行业间一切

商业争端,均由市政府解决。

• 上海市国民党部成立救国会和商民协会,取代上海市总商会。

• 2、国债绑架

• 1932年前后,银行所持有的全部证券中有80%为政府债券。因为有这么多钱借给政

府,他们不得不乖顺地坐在同一条船上,平等关系自此终结。

• “上海银行家的这种合作不仅解决了政府的经济困难,而且加强了政府对商业界的

控制力量。当各个银行的保险柜里塞满了政府的债券时,也就是他们在政治上参与了这个政权的表现。”

• 3、控制证券市场

• 1929年10月《交易所法》颁布。规定一个地方只能有一个交易所,其他交易所一

律合并入内。

• 1933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整体并入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 4、收编民营企业

• 1934年金融危机时,大量民营工业被政府收并。

• 5、银行国营化

• 实行币制改革、建立国家金融体制。

• “这个事情不仅表明了政府对中国金融界的完全统治,而且也说明了企业家作为一

个有力量的阶层最终是终结了。”

• 6、对经济资源、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部门实行国家控制。

• 《矿业法》:“中华民国领域内的矿藏均为国有,非取得矿业权,不得探采。”适用该

法的矿种达50种之多。据统计,1930年-1936年由实业部划区设定国营矿业权的有铁矿14处、铜矿2处、石油矿3处、天然气矿2处、炼焦煤矿6处、钨矿6处、锑矿1处。置办国家资本工业方案,将钢铁、机械、水电、纺织、化工、制盐、造纸等工业列为政府创办的范围。

第四节:抗战时期中国工商业发展

一、战时经济体制的调整

1937年12月12日颁布《战时农矿工商管理条例》,次年,改为《非常时期农矿工商管理条例》,开始了对战时经济的全面统制。

1938年3月,国民党的汉口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制定《抗战建国纲领》和《非常时期经济方案》。《纲领》提出“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本此目的,以实行计划经济,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

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正式宣布“依于战时人民生活之需要,分别轻重缓急,实行统制经济,调节物质之生产消费”。

1941年4月,国民党五届八中会通过《动员财力 扩大生产 实行统制经济 以保障抗战胜利》的决议,标志着统制经济战时体制的确立。

所谓统制经济,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它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义战时经济模式。统制经济的全面实行,就是战时经济体制确立的表现。

(1)在统制经济条件下产品和收入的最佳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而且消费者受到广告宣传和垄断的影响,产品也做不到最佳分配。而在统制经济中,交换是自由的。通过自由交换使社会产品的边际替代能力相等,社会就会达到最大福利或产品得到最佳分配。同事,在统制经济中,由于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使收入从富人手上转移到穷人手上,则收入分配趋于平均。

(2)集权经济和市场经济功能的结合。在集权经济下,由于政府所辖生产单位众多,难以做作使各种投入品的利用达到最佳边界,因此必须引入价格机制,即通过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形成,使投入品达到最佳配置。

(3)福利均衡等式。在完全竞争中,边际社会效益、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私人收入、边际私人成本、边际要素价值和边际社会成本是彼此相等的,在非竞争中实现这一等式要靠统制经济。

• 比较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自由市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市场完全自由的国家存在。自由市场是一个政府干预仅限于保护财产权利及和平环境的体制,好让市场机制能顺利运行(又称为自由放任)。

2、战时经济管理职能机构的调整

国防最高会议是全国战时最高经济决策机构

经济部:合并实业部,资源委员会等机构

交通部:1937年合并铁道部

粮食部:1941年

财政部:统制对外贸易

四联总处:金融统一

趋势:权力进一步集中,形成了一元化的经济管理体制

• 经济部

原军委会所属第三部、第四部、资源委员会、工矿调整委员会、农产调整委员会以及国民政府所属之建设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所属之水利部分均并入该部。部长为翁文灏,次长是原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秦汾,下辖总务、管制、农林、水利、矿业、工业、商业、渔业、国际贸易、电业10个司,农本、物资、采金、商标、度量衡、商品检验等9个局,资源委员会、燃料委员会等7个委员会,会计、统计、工矿调整、燃料管理、平价购销等7个处,参事、技术等3个厅以及林垦署,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

• 战时资源委员会

1938年3月,资源委员会改隶国民政府经济部,由翁文灏兼任主任委员,钱昌照担任副主任 。 内部机构设有秘书、电业、工业、矿业四处,会计、技术、购料和经济研究四室。

主要职能变化为:一是创办和管理经营基本工业;二是开发和管理经营重要矿业;三是创办和管理经营电力事业。

从体制上统一了事权,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口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

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适应了全面抗战的需要,标志着国民政府战时经济领导体制的形成,为战时统制经济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保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家总动员法》的颁布,该会于1942年5月改组为国家总动员会议,成为综理、推动国家总动员事项的最高统制机构。

• 二、安定金融的措施

• 1、抑制挤兑,防止资金外逃。

• 1937年8月15日《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每周5%,至多150元。组建联合

贴放委员会,办理战时贴现和再贴现、抵押、转抵押和发放款事宜。

• 2、实施外汇管制

• 开始竭力维持法币汇率,无限制买卖外汇,一个月售出750万英镑。

• 1938年3月12日《购买外汇请核办法》,自14日起停止无限制供给外汇,外汇出

售只有中央银行总行及其香港通讯处办事。

• 3、成立“四联总处”

• 1937年国民党政府在武汉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

民四行联合办事处的简称)。同年11月,联合办事处迁往汉口,改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它成为战时财政、金融的决策机构,战时工矿交通事业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和发展的控制机关,战时物资调剂的管制枢纽,它控制着全国的金融网,是国统区战时经济的中枢。 三、厂矿内迁 中国80%的工矿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和沿江城市,在政府实业部注册的厂矿2435家,仅上海就达1186家。日军进攻上海、广州等地,厂矿大逃亡,仓促拆迁,大部分都落入日军之手,中国工业经济受到重创。内迁工厂,上海除公营工厂外,民营厂仅146家。苏州、无锡、广州仅迁出少数几家。天津全部落入敌手。 1938年日军武汉,厂矿被迫第二次内迁。计304家,历尽三峡急流险滩,运入四川等地。至1940年底,共计600余家,12000名熟练工人迁往内地。 通过极端的形式与巨大损失的代价,改变了中国工业地理的不合理布局。 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前,除公营工厂外,民营工厂只迁出146家,其余绝大部分落入敌手。 天津工厂全被日军所占,河北省只运出材料一批。 武汉分三路内迁:向南迁至湘西、湘南和广西等地;向北迁往陕西;大部分向西迁往四川。 1938年10月,大规模厂矿内迁运动暂告一段落,至1940年底基本结束。经由工矿调整处协助内迁厂矿448家,加上自动拆迁的计有600余家,机器材料12万吨,12000名熟练技工。 工厂内迁对后方经济的作用 1、奠定了发展西南工业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2、工厂内迁为后方带来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这对大后方的工业开发起了很大作用。 3、内迁工厂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后方的军需民用。 四、国统区的经济困难 1945年后的政策失误 1、接收、劫收? 日伪资产4万亿,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九成家产。 2、敌产国有化。 经济部《第一个复兴期间经济事业总原则》,“混合经济”被否决。 坚持统制经济立场。国字号企业纷纷诞生。 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蚕丝公司、中国植物油料公司、中国造纸公司、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渔业有限公司、中国水产公司、中华烟草公司。 据经济部统计,到1946年6月,已经接收的2243个工矿企业中,作“拨交”处理的高达1017个,标卖给民营的只有114个,还不到接收工厂总数的5%。 从产量看,国家资本控制了全国33%的煤,90%的钢铁,100%的石油和有色金属,67%的电力,45%的水泥,37%的纱锭,60%的织布机。几乎全部的铁路、银行。 一个强大的垄断的国家资本主义格局产生。 国进民退导致: 1、国营事业效率低下。 2、民间企业对政府丧失信任。 3、工业萧条,城市罢工事件猛增。


相关文章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目录大全
  • [历史]人民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全)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学习与探究之一 秦朝在中国 ...查看


  • 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历史学 学科名称:历史学 学科代码:0601 二.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培养既具有历史学专业知识又具有系统人文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要 ...查看


  • 高一历史必修2人民版复习提纲
  •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复习提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王" 的出现的时间.地区.突出标志各是什么?斧鉞.城.祭祀各象征什么? 2.商代实行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3.西周的两项重要制度是什么? 4.西周分封制的 ...查看


  •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要求: ⑴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⑵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⑶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 ...查看


  • 必修历史三册的专题目录
  • 目录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考点1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第二课 考点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三课 考点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四课 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五 ...查看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一.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 ...查看


  • 中国的工业化
  • 专题一: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知识结构 1.近代中国的工业化(1840--1949) A.起步: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 E.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日益萎缩 ...查看


  • 车胤中学必修二填空题专题训练
  • 车胤中学必修二填空题专题训练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原始社会: ; 时期:采用 和牛耕技术(秦国" 以牛田"): 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查看


  • 2016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 2016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