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下面加粗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烂漫(màn ) 诘责(jié) 文绉绉(z ōu ) 广袤无垠(mào )

B .禁锢(gù) 匿名(nì) 眷念(juàn ) 冥思暇想(xiá)

C .稽首(q ǐ) 荷戟(j ǐ) 旸谷(yáng ) 鞺鞺鞳鞳(t āng )

D .叱咄(du ō) 骈死(pián ) 缊袍(w ēn ) 负箧曳屣(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托词 油光可鉴 愚钝 正襟危座

B .侏儒 粗致滥造 迁徒 不可名状

C .驰骋 黯然失色 懈怠 翻来覆去

D .虐待 长嘘短叹 苍茫 广袤无垠

3.选出下面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鉴(鉴别) 不逊:无礼 匿名(隐藏)

B .不可名状(说出) 睥睨:眼睛斜着看 旸谷(日出)

C .脂粉奁(盒子) 器宇:气概、风度 诘责(谈论)

D .无可置疑(怀疑) 禁锢:束缚,限制 下午霁(阴天)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 .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

头地的一天。

C .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D .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5.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10分)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是 , 。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里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

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别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各写一句话,要求语意相关,句式整齐。(4分) 拥有是美丽的,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_________(1) __ 。 不能设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 (2) ?

7.阅读下列古诗句,探究“子规(杜鹃)”在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3分)

材料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材料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材料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8.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

书札记。(5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深刻的人物:

阅读启示: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马之千里者。 执策而临之。 ..

B .策之不以其道。 道狭草木长。 ..

C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

D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10.从文中选句填空,选句中要包含例句中加点的词,且两词用法不能相同(2

分)

例: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问题。(14分)

(1)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

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

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

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

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

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

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2)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 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1) (2)

15、第(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6、第(2)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作者为什么写自己心中伟人平庸粗鄙的一面?(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4分)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8.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 ]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

19.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每空填一字)(2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 唱 民 歌 → □□□ → □□□ →说 谜 语

20.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

2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 。(5分)

22.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 .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 .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 .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 .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三、作文。(30分)

题目:生活中充满_____________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30分)1--4(每小题2分,共8分) C C B C

5(每空1分,共10分)(1)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每句2分,共4分)示例:失去了甘霖,你还会有露珠的滋润

司马迁不失去个人的名誉和利益,哪里会孕育出《史记》这样辉煌的巨著

7、(3分)古诗中子规象征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5分)略

二 (共40分)

9、(2分)D

10、(2分)其真无马邪?

11、(4分)(1)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想要跟普通的马得到同等的待遇尚且办不到。

12、(2分) 怀才不遇(或“英雄无用武之地”等)。

13、(2分)略。(可谈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及危害;可谈发现、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可谈重用人才,使其才美外现的重要意义等,也可选择其他角度,符合题意即可)

14、(4分)(1)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锐利

(2)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15、 (4分)比喻、夸张,(2分)作用:突出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2分)

16、(3分) 从修辞方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洞察力。

17、(3分)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

18、(2分)甲:安详 乙:慈祥

19、(2分)讲故事 唱童谣

20、(2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21.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2分)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或:“月儿弯弯像小船”、“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2分)

22.(3分)D (3分) A (1分)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下面加粗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烂漫(màn ) 诘责(jié) 文绉绉(z ōu ) 广袤无垠(mào )

B .禁锢(gù) 匿名(nì) 眷念(juàn ) 冥思暇想(xiá)

C .稽首(q ǐ) 荷戟(j ǐ) 旸谷(yáng ) 鞺鞺鞳鞳(t āng )

D .叱咄(du ō) 骈死(pián ) 缊袍(w ēn ) 负箧曳屣(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托词 油光可鉴 愚钝 正襟危座

B .侏儒 粗致滥造 迁徒 不可名状

C .驰骋 黯然失色 懈怠 翻来覆去

D .虐待 长嘘短叹 苍茫 广袤无垠

3.选出下面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鉴(鉴别) 不逊:无礼 匿名(隐藏)

B .不可名状(说出) 睥睨:眼睛斜着看 旸谷(日出)

C .脂粉奁(盒子) 器宇:气概、风度 诘责(谈论)

D .无可置疑(怀疑) 禁锢:束缚,限制 下午霁(阴天)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 .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

头地的一天。

C .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D .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5.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10分)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是 , 。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里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

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别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各写一句话,要求语意相关,句式整齐。(4分) 拥有是美丽的,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_________(1) __ 。 不能设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 (2) ?

7.阅读下列古诗句,探究“子规(杜鹃)”在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3分)

材料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材料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材料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

8.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

书札记。(5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深刻的人物:

阅读启示: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马之千里者。 执策而临之。 ..

B .策之不以其道。 道狭草木长。 ..

C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

D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10.从文中选句填空,选句中要包含例句中加点的词,且两词用法不能相同(2

分)

例: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问题。(14分)

(1)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

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

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

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

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

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

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2)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 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1) (2)

15、第(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6、第(2)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作者为什么写自己心中伟人平庸粗鄙的一面?(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4分)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8.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 ]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

19.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每空填一字)(2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 唱 民 歌 → □□□ → □□□ →说 谜 语

20.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

2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 。(5分)

22.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 .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 .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 .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 .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三、作文。(30分)

题目:生活中充满_____________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30分)1--4(每小题2分,共8分) C C B C

5(每空1分,共10分)(1)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每句2分,共4分)示例:失去了甘霖,你还会有露珠的滋润

司马迁不失去个人的名誉和利益,哪里会孕育出《史记》这样辉煌的巨著

7、(3分)古诗中子规象征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5分)略

二 (共40分)

9、(2分)D

10、(2分)其真无马邪?

11、(4分)(1)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想要跟普通的马得到同等的待遇尚且办不到。

12、(2分) 怀才不遇(或“英雄无用武之地”等)。

13、(2分)略。(可谈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及危害;可谈发现、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可谈重用人才,使其才美外现的重要意义等,也可选择其他角度,符合题意即可)

14、(4分)(1)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锐利

(2)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15、 (4分)比喻、夸张,(2分)作用:突出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2分)

16、(3分) 从修辞方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洞察力。

17、(3分)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

18、(2分)甲:安详 乙:慈祥

19、(2分)讲故事 唱童谣

20、(2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21.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2分)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或:“月儿弯弯像小船”、“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2分)

22.(3分)D (3分) A (1分)


相关文章

  • 12.6暑假安排
  • 泉湖学区文件 泉学字[2013]25号 关于放暑假的通知 中学.各小学.幼儿园: 本学期工作即将结束,为了做好放假前的各项工作,现将学区放暑假及放暑假前的几项工作安排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暑假时间安排:本学期各校园于2013年7月14日结 ...查看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期末考试组织实施方案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期末考试组织实施方案 各教管办.县直小学: 根据工作安排,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好期末考试.教研室提供一套期末教学质量考试题,供学校选用.各校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愿选择使用教研室提供的考试题,也可组织 ...查看


  •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积 累 应 用 一. 读拼音写词语:(5) Juān zèng qīn shí zhēng róng kǒng bù mā ping ( ) ( ) ( ) ( ) ( ) 二.选择下列带点字正确读音:(用&qu ...查看


  • 期末工作安排
  • 天坪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工作安排 一.期末质量检测工作: 检测学科: 1.小 学:语文.数学.科学(3-6年级) 2.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 3.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地 ...查看


  • 2015-2016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安排
  • 芦溪二小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安 排 一.测试时间 铃声:每堂预备铃按开考时间提前10分钟响约40秒:开考铃准点响约15秒. 二.组织机构及分工 主 考:李瑞根 副主考:曾子凡.彭莉华 1.考 务 办:彭莉华(负责) ...查看


  •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本次期末考试,实际参考人数50人,平均分70.8分,整体情况较期中有明显好转.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感悟"."真情习作& ...查看


  •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4套)
  •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1) 一. 拼音写词语. mǔqīnɡ tïnɡxuã zuîwâi liǎnhïng ɡuîqiáo xiǎnɡ niàn 二. 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最少4个)  忄 氵 门 辶 口 三. 比一比, ...查看


  • 九年级期末考试时间安排
  • +关于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期末考试的通知 1.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上册全部内容.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七八年级古诗词文言文要求 背诵篇目(只考默写部分). 数学: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六章结束 英语:十单元结束(包括6---10 ...查看


  •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考试概况 我乡今年期末测试实行全乡交换教师监考,全乡抽调教师统一评卷.评卷实行流水式批阅.本校一年级实考学生共48名学生. 二.试题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期终试卷一共有十一个大 ...查看


  • 小学期末考试工作方案
  • 小学期末考试工作方案 一.考试时间 2012年1月12日 午别 时间 年级 科目 上午 8:00--9:00 1--2 数学 8:00--9:20 3--4 8:00--9:30 5--0:00--11:00 1--2 语文 10:0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