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杯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B .从一杯溶液中倒出一部分溶液,这两部分溶液的性质一样
C .只要温度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D .同一种物质的相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
2.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若使其成为饱和溶液,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
A .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蒸发溶剂 D.增加溶质
3.将饱和食盐水放在一敞口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容器内壁有少量食盐晶体析出,此时( )
A .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发生变化
B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发生变化
D .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以至有晶体析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一定温度下,100克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克食盐溶液
C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5.把10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到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升温后这100克溶液的质量不变
B .升温后这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升温后这100克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状态
D .升温后这100克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
6.在10℃时,把36克
则该温度下 放在45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饱和, 的溶解度是( )
A .80克 B.20克 C.36克 D.72克
7.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在它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正确的是( )
A .溶质:溶剂=1:5 B.溶液:溶剂=5:6
C .溶剂:溶质=6:5 D.溶液:溶质=6:1
8.在20℃时,把30.2克
解,则:( )
A .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 .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 .20℃时 的溶解度为30.2克 放在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 完全溶
D .无法肯定是否饱和所以无法计算溶解度
9.把m 克的t ℃时的
在t ℃时的溶解度为( ) 饱和溶液蒸干,得到n 克的
,则
A . B. C. D.
10.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其加入5克溶质或蒸发掉25克水,都可以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则该物质20℃时溶解度( )
A .25克 B.20克 C.15克 D.10克
11.要使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改变其质量分数的方法是( )。
A .加热蒸发溶剂后,再降至原温度
B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C .降温至溶液刚好达饱和
D .降温后使其析出部分晶体
12.在一定温度下,有某物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溶液m 和n ,m 的质量大于n ,将两份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相同质量的水,m 溶液恰好饱和,则对n 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刚好成为饱和溶液
B .仍为不饱和溶液
C .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D .可能是饱和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3.一定温度下,向一瓶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则( )。
A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
B .溶液质量不变
C .硝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增大
D .硝酸钠的溶解度增大
14.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 经过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将 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和 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溶液再蒸发5g 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15.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 .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 .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也不变
D .某炮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16.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 .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饱和
17.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 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18.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不再溶解
C .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 .取少量溶液升高到50℃,无固体析出
19.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二、填空题
1.下列物质中:①碘酒②空气③酒精与水混合④汽水⑤蒸馏水⑥氧化铜与水混合⑦石油与水混合。回答用序号。
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上述溶液也不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适当的文字填写下表:
3.在_______温度下,在_______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
4.在说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时,只有指明_______里的前提条件下才有意义。
5.溶液的“浓”和“稀”只表示溶液中含_______的多少,而与该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_______。
6.已知食盐的溶解度在20℃时是36克,要配制100克20℃时饱和食盐水要食盐_______克,水_______克。
7.已知
溶液中,溶质 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则在20℃时的 饱和 的质量:水的质量: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溶液中所含硝酸钾的 8.图7—1表示的是在不同温度下,50克饱和
质量(克)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
(1)把39克硝酸钾溶解在61克水中,所得溶液恰好饱和,这时的温度应是_______。
(2)在80℃时,使18克 溶于57克水中,然后把溶液冷却到_______度时,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画“×”。
9.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10.溶液中存在固体溶质,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11.溶质相同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比较,前者浓度大,后者浓度小。( )
12.将饱和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有三种,它们是: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1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如何确定一种溶液是否饱和?
四、实验题
将一充满干燥、纯净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已知:A +B →C +水,t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克,
克, 克。现取t ℃A 的饱和溶液M 克,B 的饱和溶液N 克,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
成C 物质P 克。求:(1)反应生成水多少克?(2)通过计算推断:在此反应中,C 物质出现沉淀的条件是什么?
六、创新题
1.若用6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克,需6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克。
2.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B.有 晶体析出
C .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D.饱和溶液的质量增加
3.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悬挂一块该物质的缺角晶体,过一段时间后,该晶体( )
A .无任何变化 B.晶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C .晶体溶解 D.晶体的质量不变,但形状变了
4.将40℃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至10℃,另一份加少量CaO ,但温度仍为40℃,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 )
A . 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数目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
5.要确定t ℃时,溶有某固体溶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溶液 B.把溶液冷却
C .加入一些该固体 D.倒出一些溶剂
答案:
一、1.A 提示:一种溶液中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质。
2.A 提示:硝酸钾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
3.C 提示:前后都为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发生变化
4.A 提示:D 没有指明是否是同一种溶液
5.C 提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后溶液变得不饱和了。
6.A 提示: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7.AD
8.D
9.D 提示: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公式:n/m=x/100+x得出x=100n/m-n
10.B 提示:说明25克水中溶解5克溶质即成为饱和溶液。
11.C
12.C
13.B
14.D
15.答案:C 、D 点拨:A 选项忽略了在相同的温度下和同种溶质两个条件,A 错;B 选项,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同一溶质,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饱和食盐水中,可以溶解少许糖,B 错;C 温度升高时溶液的质量未变,说明没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也不变,C 正确;D 选项,由于原溶液已饱和,温度不变不能再溶解此溶质,故D 正确。
16.答案:D 点拨:A 选项没有指明同种溶质这个前提条件,A 错;B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溶液可用降温的方法使不饱和变成饱和溶液,但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质(如 )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 ),用B 方案就不行了,故B 错;C 选项中,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没有指明不再溶解,也即可能处在正在溶解的过程之中,若是,则为不饱和溶液,C 错;D 选项与C 相比多了“稳定”二字,说明溶质不会再减少,正确。
17.答案:D 点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由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减小溶解度;增加硝酸钾—增加溶质;减少水—减少溶剂。
18.答案:B 点拨:A 未说明达到饱和溶液,故A 不对;C 只能说明0℃硝酸钾是饱和的。D 未说明在20℃时,也未说明达到饱和溶液。
19.答案:A 点拨:加入水则溶剂的质量增加,B 不对,溶剂增加则溶液的质量也增加,故C 不对,D 不对。
二、1.①②③④ ⑥ ⑦ ⑤
2.略
3.一定的 一定量 饱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5.溶质 没有必然联系
6.26.5、 73.5
7.31.6:100:131.6
8.(1)40℃ (2)20℃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点拨:(4)溶质溶解度小的饱和溶液,浓度较小,反之,溶质溶解度大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可能较大,错误。(5)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液中可能存在固体溶质,如果并未达到最大溶解限度,溶液也不是饱和溶液,错误;(6)忽略了“在相同温度下”这一比较的前提条件,错误。
12.答案:①降温;②加入水;③通入少量 后过滤。
点拨:石灰水即 溶液, 的溶解性与其他固体物质不同,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因此,将饱和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可以有:①增大溶解性;降温;②增加溶剂;加入水;③减少溶质,如通入体,使之发生反应:
气
13.答案:往食盐水中加食盐 点拨:熟悉掌握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答案:在一定温度下,放入少量的这种溶质,如果不再溶解即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溶解,则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点拨:考查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四、答案:溶液进入试管,且最终充满整个试管,进入试管内的溶液变浑浊。
点拨: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但还可以溶解二氧化碳,使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液体进入试管内,直到充满整个试管;二氧化碳可以使氢氧化钙变浑浊,故试管内的液体是浑浊的。
五、解:(1)设M 克A 溶液中有溶质A 为x ;N 克B 溶液中有溶质B 为y 有:
,
,
所以在A +B →C +水中生成水的质量为:( )克。
(2)设C 在t ℃时溶解度为S : , 若C 为沉淀应有S <0.01克,即 克 答案:略
点拨:第(1)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做的,第(2)问是沉淀应满足t ℃时,其溶解度小于0.01克。
六、1.答案:30克,120克 点拨:配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答案:B 、C 点拨:因为硫酸铜在做实验时可作干燥剂,说明它能吸水,则有 晶体析出,溶液的溶剂减少。
3.答案:D 点拨:此物质溶解后,又有物质析出,与该晶体凝固在一起。
4.答案:C 点拨:饱和石灰水降温后为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温度不变时溶质溶解度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答案:C 点拨:若是饱和溶液,则不溶有固体沉淀,若是不饱和溶液,则没有沉淀。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杯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B .从一杯溶液中倒出一部分溶液,这两部分溶液的性质一样
C .只要温度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D .同一种物质的相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
2.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若使其成为饱和溶液,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
A .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蒸发溶剂 D.增加溶质
3.将饱和食盐水放在一敞口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容器内壁有少量食盐晶体析出,此时( )
A .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发生变化
B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发生变化
D .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以至有晶体析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一定温度下,100克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克食盐溶液
C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5.把10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到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升温后这100克溶液的质量不变
B .升温后这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升温后这100克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状态
D .升温后这100克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
6.在10℃时,把36克
则该温度下 放在45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恰好饱和, 的溶解度是( )
A .80克 B.20克 C.36克 D.72克
7.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在它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是正确的是( )
A .溶质:溶剂=1:5 B.溶液:溶剂=5:6
C .溶剂:溶质=6:5 D.溶液:溶质=6:1
8.在20℃时,把30.2克
解,则:( )
A .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 .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 .20℃时 的溶解度为30.2克 放在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 完全溶
D .无法肯定是否饱和所以无法计算溶解度
9.把m 克的t ℃时的
在t ℃时的溶解度为( ) 饱和溶液蒸干,得到n 克的
,则
A . B. C. D.
10.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其加入5克溶质或蒸发掉25克水,都可以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则该物质20℃时溶解度( )
A .25克 B.20克 C.15克 D.10克
11.要使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改变其质量分数的方法是( )。
A .加热蒸发溶剂后,再降至原温度
B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C .降温至溶液刚好达饱和
D .降温后使其析出部分晶体
12.在一定温度下,有某物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溶液m 和n ,m 的质量大于n ,将两份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相同质量的水,m 溶液恰好饱和,则对n 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刚好成为饱和溶液
B .仍为不饱和溶液
C .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D .可能是饱和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3.一定温度下,向一瓶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钠晶体,则( )。
A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
B .溶液质量不变
C .硝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增大
D .硝酸钠的溶解度增大
14.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 经过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将 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和 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溶液再蒸发5g 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
15.有关饱和溶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 .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 .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也不变
D .某炮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16.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 .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饱和
17.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硝酸钾 ④减少硝酸钾 ⑤增加溶剂 ⑥减少溶剂,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18.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不再溶解
C .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 .取少量溶液升高到50℃,无固体析出
19.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二、填空题
1.下列物质中:①碘酒②空气③酒精与水混合④汽水⑤蒸馏水⑥氧化铜与水混合⑦石油与水混合。回答用序号。
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上述溶液也不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适当的文字填写下表:
3.在_______温度下,在_______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
4.在说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时,只有指明_______里的前提条件下才有意义。
5.溶液的“浓”和“稀”只表示溶液中含_______的多少,而与该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_______。
6.已知食盐的溶解度在20℃时是36克,要配制100克20℃时饱和食盐水要食盐_______克,水_______克。
7.已知
溶液中,溶质 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则在20℃时的 饱和 的质量:水的质量: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溶液中所含硝酸钾的 8.图7—1表示的是在不同温度下,50克饱和
质量(克)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
(1)把39克硝酸钾溶解在61克水中,所得溶液恰好饱和,这时的温度应是_______。
(2)在80℃时,使18克 溶于57克水中,然后把溶液冷却到_______度时,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画“×”。
9.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10.溶液中存在固体溶质,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11.溶质相同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比较,前者浓度大,后者浓度小。( )
12.将饱和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有三种,它们是: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1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_______。
三、简答题
如何确定一种溶液是否饱和?
四、实验题
将一充满干燥、纯净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已知:A +B →C +水,t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 克,
克, 克。现取t ℃A 的饱和溶液M 克,B 的饱和溶液N 克,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
成C 物质P 克。求:(1)反应生成水多少克?(2)通过计算推断:在此反应中,C 物质出现沉淀的条件是什么?
六、创新题
1.若用6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克,需6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克。
2.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B.有 晶体析出
C .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D.饱和溶液的质量增加
3.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悬挂一块该物质的缺角晶体,过一段时间后,该晶体( )
A .无任何变化 B.晶体的质量发生变化
C .晶体溶解 D.晶体的质量不变,但形状变了
4.将40℃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至10℃,另一份加少量CaO ,但温度仍为40℃,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 )
A . 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数目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
5.要确定t ℃时,溶有某固体溶质的溶液是否饱和,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溶液 B.把溶液冷却
C .加入一些该固体 D.倒出一些溶剂
答案:
一、1.A 提示:一种溶液中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质。
2.A 提示:硝酸钾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
3.C 提示:前后都为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发生变化
4.A 提示:D 没有指明是否是同一种溶液
5.C 提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后溶液变得不饱和了。
6.A 提示: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7.AD
8.D
9.D 提示: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公式:n/m=x/100+x得出x=100n/m-n
10.B 提示:说明25克水中溶解5克溶质即成为饱和溶液。
11.C
12.C
13.B
14.D
15.答案:C 、D 点拨:A 选项忽略了在相同的温度下和同种溶质两个条件,A 错;B 选项,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同一溶质,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饱和食盐水中,可以溶解少许糖,B 错;C 温度升高时溶液的质量未变,说明没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也不变,C 正确;D 选项,由于原溶液已饱和,温度不变不能再溶解此溶质,故D 正确。
16.答案:D 点拨:A 选项没有指明同种溶质这个前提条件,A 错;B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溶液可用降温的方法使不饱和变成饱和溶液,但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质(如 )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 ),用B 方案就不行了,故B 错;C 选项中,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未溶解,没有指明不再溶解,也即可能处在正在溶解的过程之中,若是,则为不饱和溶液,C 错;D 选项与C 相比多了“稳定”二字,说明溶质不会再减少,正确。
17.答案:D 点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由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减小溶解度;增加硝酸钾—增加溶质;减少水—减少溶剂。
18.答案:B 点拨:A 未说明达到饱和溶液,故A 不对;C 只能说明0℃硝酸钾是饱和的。D 未说明在20℃时,也未说明达到饱和溶液。
19.答案:A 点拨:加入水则溶剂的质量增加,B 不对,溶剂增加则溶液的质量也增加,故C 不对,D 不对。
二、1.①②③④ ⑥ ⑦ ⑤
2.略
3.一定的 一定量 饱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5.溶质 没有必然联系
6.26.5、 73.5
7.31.6:100:131.6
8.(1)40℃ (2)20℃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点拨:(4)溶质溶解度小的饱和溶液,浓度较小,反之,溶质溶解度大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可能较大,错误。(5)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液中可能存在固体溶质,如果并未达到最大溶解限度,溶液也不是饱和溶液,错误;(6)忽略了“在相同温度下”这一比较的前提条件,错误。
12.答案:①降温;②加入水;③通入少量 后过滤。
点拨:石灰水即 溶液, 的溶解性与其他固体物质不同,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因此,将饱和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可以有:①增大溶解性;降温;②增加溶剂;加入水;③减少溶质,如通入体,使之发生反应:
气
13.答案:往食盐水中加食盐 点拨:熟悉掌握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答案:在一定温度下,放入少量的这种溶质,如果不再溶解即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溶解,则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点拨:考查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四、答案:溶液进入试管,且最终充满整个试管,进入试管内的溶液变浑浊。
点拨: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但还可以溶解二氧化碳,使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液体进入试管内,直到充满整个试管;二氧化碳可以使氢氧化钙变浑浊,故试管内的液体是浑浊的。
五、解:(1)设M 克A 溶液中有溶质A 为x ;N 克B 溶液中有溶质B 为y 有:
,
,
所以在A +B →C +水中生成水的质量为:( )克。
(2)设C 在t ℃时溶解度为S : , 若C 为沉淀应有S <0.01克,即 克 答案:略
点拨:第(1)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做的,第(2)问是沉淀应满足t ℃时,其溶解度小于0.01克。
六、1.答案:30克,120克 点拨:配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答案:B 、C 点拨:因为硫酸铜在做实验时可作干燥剂,说明它能吸水,则有 晶体析出,溶液的溶剂减少。
3.答案:D 点拨:此物质溶解后,又有物质析出,与该晶体凝固在一起。
4.答案:C 点拨:饱和石灰水降温后为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温度不变时溶质溶解度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答案:C 点拨:若是饱和溶液,则不溶有固体沉淀,若是不饱和溶液,则没有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