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读后感(一)
《新水浒传》已经看完了,和看完《三国》的感觉一样,拍的不错。
对于《水浒》的主旨,应该很多小学生都能够说出来,那就是“官逼民反”。这次姑且谈谈这次对于《新水浒传》导演对于《水浒》本身理解的观后感吧。
纵观整部电视剧,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吧。其一:官逼民反。电视剧的开始的几个重头戏中便深深的告诉观众“官逼民反”的必然性。其中以林冲的遭遇最为典型,首先必先指出的是:林冲的性格特点是软弱的,无论是林冲的妻子高衙内调戏,亦或是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他都忍了,或者说可以理解为是本生那种想“卖于国家”的情怀的内在驱动。其中又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小插曲:当林冲的娘子被高衙内调戏的时候,林冲冲出来显得怒不可遏的时候,那高衙内却毫无顾忌的说着:“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高太尉的儿子!”一边的林冲却只能狠狠的瞪着高衙内,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去。本来大丈夫练功习武意欲何为,无外乎“保家卫国”四字,而现如今自己的妻子受人调戏都只能忍气吞声,岂不是窝囊?!这件事自然是想突出官逼之甚,民不得不反,当然这也与林冲的性格特点也有关系,之所以施老会选择林冲,而不是鲁智深或者说是李逵,正是因为林冲的软弱性,正好可以与官逼只甚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促成最后林冲风雪山神庙,逼上梁山的境遇。此外,“我是高太尉的儿子”这句话是不是刚好对上了“我老爸是李刚”?其实,梁山好汉的大致遭遇都是差不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核心便是世道不济,大丈夫报国无门或者是受奸佞的陷害,最后才义聚梁山。
上梁山其实就是落草,落草就是做强盗,从此便了污,岂不对不起祖宗?只是《新水浒传》在拍到不少梁山好汉上梁山时,更多的是给人一种“被人抓住把柄”感觉,或者说是梁山人逼人上梁山的感觉,我想原着更是想表达出宋江的以德服人,或者说是无用的智慧过人,总是以一些诸如宋江亲自替人松绑,或者早已安顿好家人等桥段,让人觉得有点不太自然。其中卢俊义、关胜、秦明等都是因为吴用用计斩断了他们回去的路,最后才是不得不归顺梁山。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第二部分:招安。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招安,才害了梁山好汉,至此走上了悲剧的命运,或者直接一点说是宋江让自己的兄弟们走上了不归路。我想这个应该是在对这部《水浒》的把握上了,个人认为:《水浒》的人物结局应该是喜剧,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要从招安的必然性开始说,所谓“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物质资源,那物质的提供需要什么?那就是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技术更不上呢?或者说客观条件不足呢?那就出现了偷工减料,也就是类似于“三聚氰胺”一等的事情。这样的道理放于古代也是如此,梁山好汉,本质上就是强盗,或者姑且说是“替天行道”的强盗,那么他们要吃肉喝酒,怎么办?劫富济贫,那以后呢?周围的抢完了,怎么办?共产主义的大吃大喝是无法在现今社会,更何况是古代社会中存活的,于是盘踞梁山并非长远之计。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以宋江、卢俊义等为代表的一些一心想“卖身于朝廷”的人,要不是错杀阎惜姣,浔阳江头酒后失言,哪来宋江上梁山之举?卢俊义、武松、林冲都是如此,他们骨子都是想报效朝廷的,这正是我们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作怪啊!这也是宋江之所以极力主张招安的原因,宋江可谓是大忠大义者也!在他眼中,也就是在传统正轨思想中,君子读书习武意欲何为?正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为国效力,保家卫国,马革裹尸又何妨!这便是忠。
相反,如果只是在梁上上面行者替天行道之事,但还是会被冠以“贼寇”的名义,这便是陷兄弟于不义,让兄弟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义气,这便是大义。之后宋江诸如护送高太尉而气走林冲等行为都是在情理之中了。这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发展的产物,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之处,在这个意义上讲,《水浒》就是一个悲剧,是一个封建社会局限性与落后性的必然产物,是在大宋王朝尾声的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所以,我一直认为,制度才是最本质的,最根源的,当今社会也如此,当李刚的儿子淡然的喊出“我老爸是李刚”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现在的社会和我们所谓的诟病的封建社会有何区别?正是一次次小衙内的特殊照顾,正是一次次周围给予李刚儿子的特殊待遇,才有最后的脱口而出,这是谁的错?
就说到这吧,只是大致的说说。其实,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极其丰富饱满的角色,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很多小的对话或者情节都是很值得推敲的,当然不是我们初中时老是愿意看的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之类的片段了。电视剧中宋江的扮演者张涵予角色的把握,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演出了那种宋江的感觉。总得来说,蛮喜欢的。
新生读后感(二)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这几天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我深受古典名着的熏陶,步入了古典文学的殿堂。
《新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在苦难中,有浪漫;在泪光中;在笑容;在现实中,有理想。
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这本书大致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上了梁山泊,成为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平田虎、平方腊,最后仅剩二十余人。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那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为什么呢?现在我就带着你去品一品水浒传。
不必说林冲的忍辱负重,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和吴用的足智多谋,我就光光讨论“花和尚”就能说上三天三夜。“花和尚”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为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且又被人称作“花和尚”。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在寺院因酒后闹事,在智真长老的推荐下携书信往投汴京大相国寺,在东京相国寺守留菜园期间偶遇林冲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在林冲蒙冤受难之际救下林冲,直到后来遇到杨志,与曹正等人夺得二龙山并做头领,在三山聚义大战呼延灼后,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山。集聪明、善良、嫉恶如仇但莽撞于一身的鲁达,其实在我的现实生活中也会有“鲁智深”永远是这么莽撞。我还记得有一个村子的黄甲因打不过对方黄乙,便打手机叫儿子前来帮忙,儿子当即操刀上阵,一刀将黄乙刺倒在地,黄乙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黄甲父子追悔莫及。这难道不是莽撞闯的大祸吗?所以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莽撞行事,要用大脑去思考,要三思而后行。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我们都要用智慧小心翼翼的走出我们人生的每一步,不能意气用事,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想想我们究竟该不该这样做, 这样我们人生的棋局才能走出辉煌的每一步。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读了水浒传,我才知道古典名着的魅力。 一部《水浒》显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杀退朝廷官兵;一部《水浒》展示英雄气概:侠肝义胆,为民打抱不平;一部《水浒》现出英雄本性:同甘共苦,聚义梁山水泊一部《水浒》写出英雄精神:兄弟相逢三碗酒兄弟论道两杯茶兄弟投缘四海情兄弟交心五车话兄弟思念……“每当翻开《水浒传》,那歌词总会在我耳边久久回响,回响……
新生读后感(三)
寒假期间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把《新水浒传》看了一遍,总的说来拍的挺不错的。
这版有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在播到关键处时,电视画面上会右起竖排打上《水浒传》原文的相应描述字幕,这样电视剧就和原着贴合的更加紧密,也能让我们重温一些精彩语段。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集中林冲离开大军草料场去买酒,路上风雪交加,电视画面上就出现了字幕: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既把大雪纷飞的厚重感写了出来又从侧面烘托出当时情节发展之紧,一场打斗即将出现,同时也暗合大雪紧压塌草料场的厅子,从而林冲离开,避免被火烧死,可谓神来之笔。
这版水浒共86集,前78集基本和原着前78回一一对应,当然去除了原着中的带有的封建迷信成分,这一点在其它翻拍名着中也有所体现,贴合了当代的科学认知。在79到86集中,有大量的删改戏,其中攻打田虎和王庆基本没有拍摄,只是在最后对公孙胜论功行赏时提到了,征方腊也只拍了3集,这可能和新水浒体现的主旨有关。新水浒主要着力体现梁山108好汉的兄弟情谊,快意人生,(m.lz13.cn)及招安后众多人物的凄惨结局,二者形成对比,突出了梁山兄弟无论在何时,兄弟情谊都在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使在临死的那一刻,我们也能看到霹雳火秦明和打虎将李忠的情谊,这在该剧的主题歌《兄弟无数》中也有所体现。
这部剧第一集中便将本应在原着中第18回才出现的主要人物宋江安排出现,免去了人们等待时的那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急迫心情,有种直观够味的感觉,更加满怀期待往下看。在我看来该剧最精彩的文戏便是忠义堂前,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将108好汉全方位展现出来,这大概也是第一次以影视剧的形式表现这一情节。最精彩的武戏当数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当然文戏中智多星吴用的戏也很精彩,包括智取生辰纲,二龙山收服杨志,武戏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大闹飞云浦,单臂擒方腊也很不错。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中以快活林酒店作开始,又以它作为结束画面,相互呼应,但店中掌柜已经不同,突出武松神武,重情义。剧中丰富了原着中的情节,包括武松醉打时的台词: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醉酒抛杯等都非常符合原着的氛围。
说完了整部剧的架构,再来说说《新水浒传》的几个主要演员的选择,与老版《水浒传》略显文弱的李雪健版宋江相比,张涵予版宋江给人一种硬朗的感觉,低沉的声线也符合梁山大哥的身份,《新水浒传》中宋江的哭戏较多,哭阵亡的梁山兄弟,哭父亲宋太公拿捏的都很到位。同时我们在欣赏这部剧时也可以看见宋江额头的两眉之间时而有一条金线,时而又消失,在86集中宋江喝下毒酒死去时,金线消失了,这暗合了天魁星宋江没有达成抱负,始终差那么一点。新版卢俊义给我的感觉是贵气不足,北京大名府卢员外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有地位的人物,老版《水浒传》中的卢俊义就威风凛凛,贵气十足。饰演林冲的演员胡东本人给我的感觉有些木讷,但在演戏上却是一把好手,把林冲的那种苦大仇深的感觉诠释的相当到位。造型酷似加勒比海盗演戏尽职尽责的武松饰演者陈龙,不会喝酒却最会演醉酒戏的鲁智深饰演者晋松表现的都是可圈可点,另外,此次还有两位中国散打领军人物柳海龙、宝力高参与了拍摄,柳海龙饰演急先锋索超,宝力高饰演大刀关胜,其中宝力高饰演的关胜可以说形神兼备,颇具关胜祖先关羽的风采。
《新水浒传》86集的篇幅把老版《水浒传》未拍摄的许多人物,情节都交待了,包括朱仝和雷横上梁山的经过,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雌雄没羽箭斗会方岩山等等。但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是穿帮镜头,第一集中出现的玉米地。玉米是明朝时引进中国的,北宋时根本就没有。九纹龙剪径赤松林一集中,史进把用塑料袋装着的牛肉和烧饼递给鲁智深等等。第二是未把攻打田虎和王庆交代清楚,第三是分集标题与剧情错误或剧情与原着相悖。第67集中标题为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但是剧情却是卢俊义刺死了史文恭。76集中五虎上将打童贯,梁山五虎将本是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豹子头林冲和双枪将董平,但剧中却把董平替换成没羽箭张清。但总的来说,《新水浒传》还是很不错,在翻拍的四大名着中应是首屈一指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文史不分家,但《水浒传》影视剧和原着中刻画的人物、情节和真实的历史却是相去甚远,北宋时宋江起义的规模远没有影视剧中渲染的那么大,梁山好汉也没有108位那么多。历史上确有宋江起义一事,北宋中后期对外民族战争屡败,献币乞和,加之官兵众多,机构臃肿,财政开支巨大,不得不加大征税范围,山东梁山泊附近水域也是如此,北宋政府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为首的36人的领导下,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铤而走险,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后来这支义军转战山东、江苏等附近地区,坚持了两年多,到宣和三年为海州知州张叔夜所败,宋江等人遂投降朝廷。至于,投降后宋江等人有没有被派往攻打方腊起义军,史学界仍有争论,倾向于宋江部出征方腊的可能性较大。
尽管文艺作品不能等同于现实,但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去要求文艺作品必须写实,抱着一种喜爱、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文艺作品,也将会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何乐而不为呢!
* 草房子读后感
* 狼王梦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新生读后感(一)
《新水浒传》已经看完了,和看完《三国》的感觉一样,拍的不错。
对于《水浒》的主旨,应该很多小学生都能够说出来,那就是“官逼民反”。这次姑且谈谈这次对于《新水浒传》导演对于《水浒》本身理解的观后感吧。
纵观整部电视剧,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吧。其一:官逼民反。电视剧的开始的几个重头戏中便深深的告诉观众“官逼民反”的必然性。其中以林冲的遭遇最为典型,首先必先指出的是:林冲的性格特点是软弱的,无论是林冲的妻子高衙内调戏,亦或是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他都忍了,或者说可以理解为是本生那种想“卖于国家”的情怀的内在驱动。其中又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小插曲:当林冲的娘子被高衙内调戏的时候,林冲冲出来显得怒不可遏的时候,那高衙内却毫无顾忌的说着:“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高太尉的儿子!”一边的林冲却只能狠狠的瞪着高衙内,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去。本来大丈夫练功习武意欲何为,无外乎“保家卫国”四字,而现如今自己的妻子受人调戏都只能忍气吞声,岂不是窝囊?!这件事自然是想突出官逼之甚,民不得不反,当然这也与林冲的性格特点也有关系,之所以施老会选择林冲,而不是鲁智深或者说是李逵,正是因为林冲的软弱性,正好可以与官逼只甚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促成最后林冲风雪山神庙,逼上梁山的境遇。此外,“我是高太尉的儿子”这句话是不是刚好对上了“我老爸是李刚”?其实,梁山好汉的大致遭遇都是差不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核心便是世道不济,大丈夫报国无门或者是受奸佞的陷害,最后才义聚梁山。
上梁山其实就是落草,落草就是做强盗,从此便了污,岂不对不起祖宗?只是《新水浒传》在拍到不少梁山好汉上梁山时,更多的是给人一种“被人抓住把柄”感觉,或者说是梁山人逼人上梁山的感觉,我想原着更是想表达出宋江的以德服人,或者说是无用的智慧过人,总是以一些诸如宋江亲自替人松绑,或者早已安顿好家人等桥段,让人觉得有点不太自然。其中卢俊义、关胜、秦明等都是因为吴用用计斩断了他们回去的路,最后才是不得不归顺梁山。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第二部分:招安。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招安,才害了梁山好汉,至此走上了悲剧的命运,或者直接一点说是宋江让自己的兄弟们走上了不归路。我想这个应该是在对这部《水浒》的把握上了,个人认为:《水浒》的人物结局应该是喜剧,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要从招安的必然性开始说,所谓“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物质资源,那物质的提供需要什么?那就是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技术更不上呢?或者说客观条件不足呢?那就出现了偷工减料,也就是类似于“三聚氰胺”一等的事情。这样的道理放于古代也是如此,梁山好汉,本质上就是强盗,或者姑且说是“替天行道”的强盗,那么他们要吃肉喝酒,怎么办?劫富济贫,那以后呢?周围的抢完了,怎么办?共产主义的大吃大喝是无法在现今社会,更何况是古代社会中存活的,于是盘踞梁山并非长远之计。再者,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以宋江、卢俊义等为代表的一些一心想“卖身于朝廷”的人,要不是错杀阎惜姣,浔阳江头酒后失言,哪来宋江上梁山之举?卢俊义、武松、林冲都是如此,他们骨子都是想报效朝廷的,这正是我们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作怪啊!这也是宋江之所以极力主张招安的原因,宋江可谓是大忠大义者也!在他眼中,也就是在传统正轨思想中,君子读书习武意欲何为?正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为国效力,保家卫国,马革裹尸又何妨!这便是忠。
相反,如果只是在梁上上面行者替天行道之事,但还是会被冠以“贼寇”的名义,这便是陷兄弟于不义,让兄弟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义气,这便是大义。之后宋江诸如护送高太尉而气走林冲等行为都是在情理之中了。这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发展的产物,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之处,在这个意义上讲,《水浒》就是一个悲剧,是一个封建社会局限性与落后性的必然产物,是在大宋王朝尾声的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所以,我一直认为,制度才是最本质的,最根源的,当今社会也如此,当李刚的儿子淡然的喊出“我老爸是李刚”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现在的社会和我们所谓的诟病的封建社会有何区别?正是一次次小衙内的特殊照顾,正是一次次周围给予李刚儿子的特殊待遇,才有最后的脱口而出,这是谁的错?
就说到这吧,只是大致的说说。其实,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极其丰富饱满的角色,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很多小的对话或者情节都是很值得推敲的,当然不是我们初中时老是愿意看的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之类的片段了。电视剧中宋江的扮演者张涵予角色的把握,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演出了那种宋江的感觉。总得来说,蛮喜欢的。
新生读后感(二)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这几天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我深受古典名着的熏陶,步入了古典文学的殿堂。
《新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在苦难中,有浪漫;在泪光中;在笑容;在现实中,有理想。
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这本书大致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上了梁山泊,成为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平田虎、平方腊,最后仅剩二十余人。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那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横流,为什么呢?现在我就带着你去品一品水浒传。
不必说林冲的忍辱负重,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和吴用的足智多谋,我就光光讨论“花和尚”就能说上三天三夜。“花和尚”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为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且又被人称作“花和尚”。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在寺院因酒后闹事,在智真长老的推荐下携书信往投汴京大相国寺,在东京相国寺守留菜园期间偶遇林冲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在林冲蒙冤受难之际救下林冲,直到后来遇到杨志,与曹正等人夺得二龙山并做头领,在三山聚义大战呼延灼后,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山。集聪明、善良、嫉恶如仇但莽撞于一身的鲁达,其实在我的现实生活中也会有“鲁智深”永远是这么莽撞。我还记得有一个村子的黄甲因打不过对方黄乙,便打手机叫儿子前来帮忙,儿子当即操刀上阵,一刀将黄乙刺倒在地,黄乙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黄甲父子追悔莫及。这难道不是莽撞闯的大祸吗?所以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一定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莽撞行事,要用大脑去思考,要三思而后行。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我们都要用智慧小心翼翼的走出我们人生的每一步,不能意气用事,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想想我们究竟该不该这样做, 这样我们人生的棋局才能走出辉煌的每一步。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读了水浒传,我才知道古典名着的魅力。 一部《水浒》显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杀退朝廷官兵;一部《水浒》展示英雄气概:侠肝义胆,为民打抱不平;一部《水浒》现出英雄本性:同甘共苦,聚义梁山水泊一部《水浒》写出英雄精神:兄弟相逢三碗酒兄弟论道两杯茶兄弟投缘四海情兄弟交心五车话兄弟思念……“每当翻开《水浒传》,那歌词总会在我耳边久久回响,回响……
新生读后感(三)
寒假期间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把《新水浒传》看了一遍,总的说来拍的挺不错的。
这版有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在播到关键处时,电视画面上会右起竖排打上《水浒传》原文的相应描述字幕,这样电视剧就和原着贴合的更加紧密,也能让我们重温一些精彩语段。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集中林冲离开大军草料场去买酒,路上风雪交加,电视画面上就出现了字幕: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既把大雪纷飞的厚重感写了出来又从侧面烘托出当时情节发展之紧,一场打斗即将出现,同时也暗合大雪紧压塌草料场的厅子,从而林冲离开,避免被火烧死,可谓神来之笔。
这版水浒共86集,前78集基本和原着前78回一一对应,当然去除了原着中的带有的封建迷信成分,这一点在其它翻拍名着中也有所体现,贴合了当代的科学认知。在79到86集中,有大量的删改戏,其中攻打田虎和王庆基本没有拍摄,只是在最后对公孙胜论功行赏时提到了,征方腊也只拍了3集,这可能和新水浒体现的主旨有关。新水浒主要着力体现梁山108好汉的兄弟情谊,快意人生,(m.lz13.cn)及招安后众多人物的凄惨结局,二者形成对比,突出了梁山兄弟无论在何时,兄弟情谊都在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使在临死的那一刻,我们也能看到霹雳火秦明和打虎将李忠的情谊,这在该剧的主题歌《兄弟无数》中也有所体现。
这部剧第一集中便将本应在原着中第18回才出现的主要人物宋江安排出现,免去了人们等待时的那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急迫心情,有种直观够味的感觉,更加满怀期待往下看。在我看来该剧最精彩的文戏便是忠义堂前,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将108好汉全方位展现出来,这大概也是第一次以影视剧的形式表现这一情节。最精彩的武戏当数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当然文戏中智多星吴用的戏也很精彩,包括智取生辰纲,二龙山收服杨志,武戏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大闹飞云浦,单臂擒方腊也很不错。武松醉打蒋门神一节中以快活林酒店作开始,又以它作为结束画面,相互呼应,但店中掌柜已经不同,突出武松神武,重情义。剧中丰富了原着中的情节,包括武松醉打时的台词: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醉酒抛杯等都非常符合原着的氛围。
说完了整部剧的架构,再来说说《新水浒传》的几个主要演员的选择,与老版《水浒传》略显文弱的李雪健版宋江相比,张涵予版宋江给人一种硬朗的感觉,低沉的声线也符合梁山大哥的身份,《新水浒传》中宋江的哭戏较多,哭阵亡的梁山兄弟,哭父亲宋太公拿捏的都很到位。同时我们在欣赏这部剧时也可以看见宋江额头的两眉之间时而有一条金线,时而又消失,在86集中宋江喝下毒酒死去时,金线消失了,这暗合了天魁星宋江没有达成抱负,始终差那么一点。新版卢俊义给我的感觉是贵气不足,北京大名府卢员外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有地位的人物,老版《水浒传》中的卢俊义就威风凛凛,贵气十足。饰演林冲的演员胡东本人给我的感觉有些木讷,但在演戏上却是一把好手,把林冲的那种苦大仇深的感觉诠释的相当到位。造型酷似加勒比海盗演戏尽职尽责的武松饰演者陈龙,不会喝酒却最会演醉酒戏的鲁智深饰演者晋松表现的都是可圈可点,另外,此次还有两位中国散打领军人物柳海龙、宝力高参与了拍摄,柳海龙饰演急先锋索超,宝力高饰演大刀关胜,其中宝力高饰演的关胜可以说形神兼备,颇具关胜祖先关羽的风采。
《新水浒传》86集的篇幅把老版《水浒传》未拍摄的许多人物,情节都交待了,包括朱仝和雷横上梁山的经过,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雌雄没羽箭斗会方岩山等等。但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是穿帮镜头,第一集中出现的玉米地。玉米是明朝时引进中国的,北宋时根本就没有。九纹龙剪径赤松林一集中,史进把用塑料袋装着的牛肉和烧饼递给鲁智深等等。第二是未把攻打田虎和王庆交代清楚,第三是分集标题与剧情错误或剧情与原着相悖。第67集中标题为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但是剧情却是卢俊义刺死了史文恭。76集中五虎上将打童贯,梁山五虎将本是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豹子头林冲和双枪将董平,但剧中却把董平替换成没羽箭张清。但总的来说,《新水浒传》还是很不错,在翻拍的四大名着中应是首屈一指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文史不分家,但《水浒传》影视剧和原着中刻画的人物、情节和真实的历史却是相去甚远,北宋时宋江起义的规模远没有影视剧中渲染的那么大,梁山好汉也没有108位那么多。历史上确有宋江起义一事,北宋中后期对外民族战争屡败,献币乞和,加之官兵众多,机构臃肿,财政开支巨大,不得不加大征税范围,山东梁山泊附近水域也是如此,北宋政府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为首的36人的领导下,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铤而走险,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后来这支义军转战山东、江苏等附近地区,坚持了两年多,到宣和三年为海州知州张叔夜所败,宋江等人遂投降朝廷。至于,投降后宋江等人有没有被派往攻打方腊起义军,史学界仍有争论,倾向于宋江部出征方腊的可能性较大。
尽管文艺作品不能等同于现实,但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去要求文艺作品必须写实,抱着一种喜爱、欣赏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文艺作品,也将会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何乐而不为呢!
* 草房子读后感
* 狼王梦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