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主题班会
时间:2014年12月4日上午第四节
地点:七年级(2)班
教师:赵婷
班会主题: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目标:
1、了解宪法的定义和历史
2、清楚我国宪法日的时间,确立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宪法的定义和历史进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4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一年,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宪法了解我们国家,今天我们就“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二、中国宪法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 1
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
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附图:毛泽东在杭州起草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第二部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 2
“左”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四个存在”、“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基本路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为理论指导,是一部在特殊时期产生的宪法。
第三部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这部宪法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的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记载在序言中。
第四部
1980年下半年,在叶剑英委员长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并经过全民讨论,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修缮: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转让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 3
三、关于宪法
1、宪法的定义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宪法学家对它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总括起来,有以下3种含义:
(1)从宪法所包含的内容、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和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界定宪法。如著名法学辞典《布莱克法律辞典》指出,宪法是“一国的组织法或根本法,可以是成文的或者不成文的,旨在规定政府的特征和组成,提出国家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组织政府,调整、分配和限定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以及规定主权行使的范围和形式。
(2)从宪法的法律形式和特点来界定宪法。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宪法是包括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的根本法。
(3)从宪法的阶级属性和阶级本质来界定。
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或言“法律的法律”,在法律效力上要高于其他的法律法规,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效力。
4
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且具有人民同政府间的关系法的性质,此外,宪法作为政治法,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定社会集团胜利成果的记录或总结,它是一定政治斗争的终点和起点。 2、中国第一个宪法日产生的背景
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
3、中国第一个宪法日正式确立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4、小知识迁移
丹麦的宪法日是6月5日,宪法日是丹麦法定节日,纪念1849年通过的第一部丹麦宪法。这一天丹麦到处悬挂起国旗,政治家们出来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选民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草地上休息,享受宪法为他们带来的自由权利。
这次以“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班会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要认真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以后做个好公民的这一要求。
谢谢大家。再见!
5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主题班会
时间:2014年12月4日上午第四节
地点:七年级(2)班
教师:赵婷
班会主题: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教学目标:
1、了解宪法的定义和历史
2、清楚我国宪法日的时间,确立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宪法的定义和历史进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4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一年,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宪法了解我们国家,今天我们就“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二、中国宪法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 1
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部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
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附图:毛泽东在杭州起草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第二部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这部宪法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是在 2
“左”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以“四个存在”、“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基本路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为理论指导,是一部在特殊时期产生的宪法。
第三部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这部宪法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的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记载在序言中。
第四部
1980年下半年,在叶剑英委员长直接主持下,我国开始对宪法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修订。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并经过全民讨论,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修缮: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转让的问题作了补充规定。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 3
三、关于宪法
1、宪法的定义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宪法学家对它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总括起来,有以下3种含义:
(1)从宪法所包含的内容、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和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界定宪法。如著名法学辞典《布莱克法律辞典》指出,宪法是“一国的组织法或根本法,可以是成文的或者不成文的,旨在规定政府的特征和组成,提出国家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组织政府,调整、分配和限定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以及规定主权行使的范围和形式。
(2)从宪法的法律形式和特点来界定宪法。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宪法是包括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的根本法。
(3)从宪法的阶级属性和阶级本质来界定。
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或言“法律的法律”,在法律效力上要高于其他的法律法规,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效力。
4
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且具有人民同政府间的关系法的性质,此外,宪法作为政治法,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定社会集团胜利成果的记录或总结,它是一定政治斗争的终点和起点。 2、中国第一个宪法日产生的背景
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
3、中国第一个宪法日正式确立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4、小知识迁移
丹麦的宪法日是6月5日,宪法日是丹麦法定节日,纪念1849年通过的第一部丹麦宪法。这一天丹麦到处悬挂起国旗,政治家们出来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选民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草地上休息,享受宪法为他们带来的自由权利。
这次以“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班会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要认真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以后做个好公民的这一要求。
谢谢大家。再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