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2. 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和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3. 通过品读感悟重点词句,学习王冕的学习精神和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王冕的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播放《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2.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上节课我们一起跟随课文回到了元末明初,去看
了一看少年王冕的生活历程,谁能来说一说,王冕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 教学过程
王冕少年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得把他拉扯大,日子过得非常艰辛,眼看王冕十岁了,母亲把他喊到面前
出示并请一个学生读: 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
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
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 你从母亲的话语中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家庭贫困、无可奈何、难过伤心、愧疚酸楚)
(2) 补充母亲的话
(3)指导朗读母亲的话
(一)体会“孝敬母亲”(王冕对母亲的爱)
(1)面对母亲的无奈,王冕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出示:此时,王冕看到( )的母亲,想到母亲平时( ),他( )地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补充( )交流
(2)原来他是故意对母亲这么说的,那么王冕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从哪里可以看
出?(放牛仍带书→爱学习、渴望去学堂读书)
(体谅母亲难处、安慰母亲→孝敬母亲 乖巧懂事)
(3)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却蕴含了王冕对母亲的一份孝心!如果你是王冕,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对母亲说这段话?指读(故作轻松)
(4) 这样一位好少年,你们能来夸夸他吗?你想如何来夸他?
体谅母亲难处、安慰母亲→孝敬母亲 乖巧懂事
(5让我们再次感受王冕母子之间的这段感人对话,请女生来传递母亲的无奈;男生来传递王冕的一片孝心。教师引读“眼看……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
(5) 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地方(2-4中)感受到了王冕的孝敬母亲?
出示: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腌鱼咸肉”对于自小出身贫困的王冕来说是山珍海味,可是这个年仅10岁的男孩看到如此美味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却是母亲,其孝感人啊!
(二)体会“勤奋好学”
读2-4 王冕的身上除了有孝敬母亲的优良品质,还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勤学)哪里可以看出?
出示: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放牛也不忘读书) 2、“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1)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写的特别好,找出来说一说你的体会.
学生交流:“每天”“舍不得”“积攒”的感受
师引导:这些钱是用来给王冕买点心吃的,小小年纪的王冕肚子饿了用这些钱买点心应该吗?可是他却没有,省吃俭用得足足攒了有一个月,只为了——买几本旧书。
舍不得吃是为了孝敬母亲,舍不得花却是为了买旧书。这两个“舍不得”分量是何其的重啊!真让人忍不住得想要夸夸他!
(2)学生夸王冕
教师总结:好一个(指着板书说)孝敬母亲、好学的王冕!这不愧为“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出示“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三)体会母亲对王冕的爱 “母亲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用智慧点亮孩子生命的辉煌。”正因为有个通情达理的母亲,方能将王冕教导得如此出色!文中处处流露着母亲对王冕的爱,默读2-4 找出那些令你为之动容的细节,并交流。
出示: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1)赏析“理理衣服”“含着热泪”“牵挂” (舍不得、放心不下王冕,对王冕充满了爱)
(2)为了让母亲安心,王冕怎么做的?(一一答应)
师:“这位王冕你答应了母亲什么?”“那位王冕你又答应了母亲什么?”
师引导:“早出晚归”是多么危险又辛苦的事情呀!王冕却一一答应,把母亲的话记在心里=孝敬母亲
(2) 王冕的母亲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是在有意的为难他吗?
出示: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要处处小心安全,每天晚出早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泪回去了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要处处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泪回去了。
(1)通过两组句子比较,说一说母亲实际上是要交代什么?王冕答应了什么?
(2)教师引导总结
“早出晚归”:做事勤快
“处处小心”:叮咛王冕做事要认真细心
(师: 看来这是一个要求很高很认真的母亲,因为王冕幼年丧父,母亲便不得不同时担任父亲的角色啊!这也是对王冕的一种严厉的爱的表现!王冕也正因为有这样严厉的母亲,做事愈发勤快,乃至学习上也是如此!)
(5)尽管王冕一一答应,母亲依旧放心不下,假如你是母亲,在你转身离开的刹那,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王冕,你看到含着眼泪回去的母亲,你的心里又在呐喊着什么?请你拿出笔来把心中的所念所想写一写。
男生写王冕,女生写母亲
师:可真是母子情深啊!
少年王冕离开学堂去放牛,有好吃的省给母亲,有点心钱宁愿饿肚子也要买书来看,可真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啊!这不禁让老师想到了一幅对联(出示) 上联:穷孩子勤读诗书变诗人
下联:放牛娃孝敬母亲成孝子
横批:少年王冕
不知不觉又几年过去了,王冕读了很多书,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更知道怎样去孝敬母亲,他到底懂得了什么道理,又是如何尽孝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2. 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和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3. 通过品读感悟重点词句,学习王冕的学习精神和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王冕的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播放《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2.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上节课我们一起跟随课文回到了元末明初,去看
了一看少年王冕的生活历程,谁能来说一说,王冕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 教学过程
王冕少年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得把他拉扯大,日子过得非常艰辛,眼看王冕十岁了,母亲把他喊到面前
出示并请一个学生读: 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
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
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 你从母亲的话语中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家庭贫困、无可奈何、难过伤心、愧疚酸楚)
(2) 补充母亲的话
(3)指导朗读母亲的话
(一)体会“孝敬母亲”(王冕对母亲的爱)
(1)面对母亲的无奈,王冕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出示:此时,王冕看到( )的母亲,想到母亲平时( ),他( )地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补充( )交流
(2)原来他是故意对母亲这么说的,那么王冕为什么要这样讲呢?从哪里可以看
出?(放牛仍带书→爱学习、渴望去学堂读书)
(体谅母亲难处、安慰母亲→孝敬母亲 乖巧懂事)
(3)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却蕴含了王冕对母亲的一份孝心!如果你是王冕,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对母亲说这段话?指读(故作轻松)
(4) 这样一位好少年,你们能来夸夸他吗?你想如何来夸他?
体谅母亲难处、安慰母亲→孝敬母亲 乖巧懂事
(5让我们再次感受王冕母子之间的这段感人对话,请女生来传递母亲的无奈;男生来传递王冕的一片孝心。教师引读“眼看……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
(5) 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地方(2-4中)感受到了王冕的孝敬母亲?
出示: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腌鱼咸肉”对于自小出身贫困的王冕来说是山珍海味,可是这个年仅10岁的男孩看到如此美味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却是母亲,其孝感人啊!
(二)体会“勤奋好学”
读2-4 王冕的身上除了有孝敬母亲的优良品质,还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勤学)哪里可以看出?
出示: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放牛也不忘读书) 2、“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1)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写的特别好,找出来说一说你的体会.
学生交流:“每天”“舍不得”“积攒”的感受
师引导:这些钱是用来给王冕买点心吃的,小小年纪的王冕肚子饿了用这些钱买点心应该吗?可是他却没有,省吃俭用得足足攒了有一个月,只为了——买几本旧书。
舍不得吃是为了孝敬母亲,舍不得花却是为了买旧书。这两个“舍不得”分量是何其的重啊!真让人忍不住得想要夸夸他!
(2)学生夸王冕
教师总结:好一个(指着板书说)孝敬母亲、好学的王冕!这不愧为“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出示“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三)体会母亲对王冕的爱 “母亲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母亲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用智慧点亮孩子生命的辉煌。”正因为有个通情达理的母亲,方能将王冕教导得如此出色!文中处处流露着母亲对王冕的爱,默读2-4 找出那些令你为之动容的细节,并交流。
出示: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1)赏析“理理衣服”“含着热泪”“牵挂” (舍不得、放心不下王冕,对王冕充满了爱)
(2)为了让母亲安心,王冕怎么做的?(一一答应)
师:“这位王冕你答应了母亲什么?”“那位王冕你又答应了母亲什么?”
师引导:“早出晚归”是多么危险又辛苦的事情呀!王冕却一一答应,把母亲的话记在心里=孝敬母亲
(2) 王冕的母亲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是在有意的为难他吗?
出示: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要处处小心安全,每天晚出早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泪回去了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要处处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泪回去了。
(1)通过两组句子比较,说一说母亲实际上是要交代什么?王冕答应了什么?
(2)教师引导总结
“早出晚归”:做事勤快
“处处小心”:叮咛王冕做事要认真细心
(师: 看来这是一个要求很高很认真的母亲,因为王冕幼年丧父,母亲便不得不同时担任父亲的角色啊!这也是对王冕的一种严厉的爱的表现!王冕也正因为有这样严厉的母亲,做事愈发勤快,乃至学习上也是如此!)
(5)尽管王冕一一答应,母亲依旧放心不下,假如你是母亲,在你转身离开的刹那,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王冕,你看到含着眼泪回去的母亲,你的心里又在呐喊着什么?请你拿出笔来把心中的所念所想写一写。
男生写王冕,女生写母亲
师:可真是母子情深啊!
少年王冕离开学堂去放牛,有好吃的省给母亲,有点心钱宁愿饿肚子也要买书来看,可真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孩子啊!这不禁让老师想到了一幅对联(出示) 上联:穷孩子勤读诗书变诗人
下联:放牛娃孝敬母亲成孝子
横批:少年王冕
不知不觉又几年过去了,王冕读了很多书,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更知道怎样去孝敬母亲,他到底懂得了什么道理,又是如何尽孝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