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 话春联” 综合实践研究报告
一、活动背景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最隆重、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其中,春联是春节的一种代表性的文化,每到春节,春联就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门上,为节日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选春联、贴春联这一些围绕春联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俗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被渐渐淡忘,为了迎接崭新的一年,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我决定让孩子们利用假期围绕“春联”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
三、活动的目的
1、了解春联的来历、种类和发展过程。
2、培养访问、查阅书籍和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及参与社会活动等,对自己的成果有成就感,喜悦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4、通过本次活动激起学生对我国春联这种特殊文化样式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课外拓展,收集、理解并背诵一些精妙对联。
四、活动准备
1、谈对春联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春联的来历,春联的种类,春联的发展过程,还有哪些春联等)。
2、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采访有学识的老人、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去大街小巷收集等)。
3、怎样才能使活动进行得顺利有效?学生商讨后得出两条意见:
(1)分好小组,确定好组长和组员(搜集春联、查找资料、春联分类、书写春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分组后各小组商讨活动计划并认真书写活动日记。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课题选择阶段(1周)
1、寒假到了,引导我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践,激发我们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使我们学会确定自己的活动小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3、培养我们结合自身的特长、爱好、选择主题和合理分工的能力。
第二阶段 活动具体实施阶段(4周)
1、搜集春联
(1)我们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方式搜集春联。 (2)我们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摘抄相关内容。
(3)去大街小巷、居民区、商场、杂货店等地方收集有关春联。 2、查找资料
通过采访、查阅、上网,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从查找中了解春联的起源和发展、用途、类型和写春联的要求等知识。
3、春联分类
对收集来的春联进行归纳、整理后分为四类:描写祖国自然风光、描写祖国欣欣向荣、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4、编写春联
运用已有的知识编写属于自己的对联,赠送给孤寡老人、亲朋好友。
第三阶段 活动总结交流阶段(1周)
(1)编写一份《话说春联》的手抄报,内容包括春联故事、文章摘抄与著名春联等;(2)用展示板或展示窗,展览我们书写的春联;(3)免费为孤寡老人和邻居书写春联;(4)把自己研究的内容装订成小册子,里面可以写下自己的有趣经历,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把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
第四阶段 活动评价延伸阶段(1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评价; 2、师生评价,生生互评;
3、延伸我们的情感体验,鼓励我们收集、背诵一些精妙对联,并尝试自己编写对联。
六、研究活动的收获
通过我们1个多月来的研究实践,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增长了知识,得到了锻炼。
1、了解了实践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在课题提出问题的同时,全体成员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整个研究实践活动之中。从方案的拟定——分组分工——查找资料——设计调查表——实地参观、采访——邀请专家指导——撰写实践报告等环节我们都亲身参与,收获颇多。每一个环节我们成员都分工明确,
任务落实到人,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由于我们事先的周密安排,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日程安排,因而在开展整个研究活动时就显得有条不紊。通过活动也使我们了解了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了我们多方面的能力
在研究实践活动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对此进行了整理与筛选,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研究活动后我们的感受
通过这次研究实践活动,我们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首先,我们在资料搜集、采访的过程中对春联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其次,我们尝试对自己搜集的春联进行了分类,并办出一期精美的手抄报,对春联的了解进一步加深。
再次,我们还仿照收集到的春联自编对联,还涌现了不少的“小小书法家”。
同学们都表示:尽管在尝试中有失败有挫折,但这也成为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地面对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一路微笑,坚持到底。
总之,我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锻炼,
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迎新春 话春联” 综合实践研究报告
一、活动背景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最隆重、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其中,春联是春节的一种代表性的文化,每到春节,春联就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门上,为节日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选春联、贴春联这一些围绕春联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俗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被渐渐淡忘,为了迎接崭新的一年,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我决定让孩子们利用假期围绕“春联”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
三、活动的目的
1、了解春联的来历、种类和发展过程。
2、培养访问、查阅书籍和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及参与社会活动等,对自己的成果有成就感,喜悦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4、通过本次活动激起学生对我国春联这种特殊文化样式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课外拓展,收集、理解并背诵一些精妙对联。
四、活动准备
1、谈对春联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春联的来历,春联的种类,春联的发展过程,还有哪些春联等)。
2、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采访有学识的老人、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去大街小巷收集等)。
3、怎样才能使活动进行得顺利有效?学生商讨后得出两条意见:
(1)分好小组,确定好组长和组员(搜集春联、查找资料、春联分类、书写春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分组后各小组商讨活动计划并认真书写活动日记。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课题选择阶段(1周)
1、寒假到了,引导我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践,激发我们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使我们学会确定自己的活动小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3、培养我们结合自身的特长、爱好、选择主题和合理分工的能力。
第二阶段 活动具体实施阶段(4周)
1、搜集春联
(1)我们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方式搜集春联。 (2)我们去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摘抄相关内容。
(3)去大街小巷、居民区、商场、杂货店等地方收集有关春联。 2、查找资料
通过采访、查阅、上网,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从查找中了解春联的起源和发展、用途、类型和写春联的要求等知识。
3、春联分类
对收集来的春联进行归纳、整理后分为四类:描写祖国自然风光、描写祖国欣欣向荣、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4、编写春联
运用已有的知识编写属于自己的对联,赠送给孤寡老人、亲朋好友。
第三阶段 活动总结交流阶段(1周)
(1)编写一份《话说春联》的手抄报,内容包括春联故事、文章摘抄与著名春联等;(2)用展示板或展示窗,展览我们书写的春联;(3)免费为孤寡老人和邻居书写春联;(4)把自己研究的内容装订成小册子,里面可以写下自己的有趣经历,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把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用相机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
第四阶段 活动评价延伸阶段(1周)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评价; 2、师生评价,生生互评;
3、延伸我们的情感体验,鼓励我们收集、背诵一些精妙对联,并尝试自己编写对联。
六、研究活动的收获
通过我们1个多月来的研究实践,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增长了知识,得到了锻炼。
1、了解了实践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在课题提出问题的同时,全体成员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整个研究实践活动之中。从方案的拟定——分组分工——查找资料——设计调查表——实地参观、采访——邀请专家指导——撰写实践报告等环节我们都亲身参与,收获颇多。每一个环节我们成员都分工明确,
任务落实到人,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由于我们事先的周密安排,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日程安排,因而在开展整个研究活动时就显得有条不紊。通过活动也使我们了解了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了我们多方面的能力
在研究实践活动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对此进行了整理与筛选,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研究活动后我们的感受
通过这次研究实践活动,我们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首先,我们在资料搜集、采访的过程中对春联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其次,我们尝试对自己搜集的春联进行了分类,并办出一期精美的手抄报,对春联的了解进一步加深。
再次,我们还仿照收集到的春联自编对联,还涌现了不少的“小小书法家”。
同学们都表示:尽管在尝试中有失败有挫折,但这也成为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地面对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一路微笑,坚持到底。
总之,我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锻炼,
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