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流派篆刻欣赏

【名家篆刻欣赏】

篆刻流派

篆刻流派之先驱赵孟頫所刻的细圆朱文印秀逸圆工,宛转疏朗中带朴拙俊拔之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

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

2

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

典之作。*篆刻流派

篆刻流派之先驱吾丘衍在理论上提出了以说文为正宗、印章法秦汉的审美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吾丘衍(1272—1311)

元代篆刻家。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太末(今浙江龙游)人,寓居杭州。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三十五举》为此 3

书主体,阐述篆隶演变及篆刻知识,甚多创获,故后人往往直呼该书为《三十五举》。

*篆刻流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征明(1470-1559)

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4

【名家篆刻欣赏】

篆刻流派

篆刻流派之先驱赵孟頫所刻的细圆朱文印秀逸圆工,宛转疏朗中带朴拙俊拔之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

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

2

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

典之作。*篆刻流派

篆刻流派之先驱吾丘衍在理论上提出了以说文为正宗、印章法秦汉的审美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吾丘衍(1272—1311)

元代篆刻家。一作吾衍,清初避孔丘讳,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真白居士、布衣道士,世称贞白先生,太末(今浙江龙游)人,寓居杭州。嗜古学,通经史百家言,工篆隶,谙音律,著有《周秦石刻释音》、《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学古编》等。《学古编》成书于大德庚子(13OO)年,卷一为《三十五举》,次载《合用文籍品目》,尾系附录。《三十五举》为此 3

书主体,阐述篆隶演变及篆刻知识,甚多创获,故后人往往直呼该书为《三十五举》。

*篆刻流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征明(1470-1559)

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4


相关文章

  • 日本现代派篆刻的特点
  • 日本现代派篆刻的特点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9-05 16:44:14 来源:网络 日本对于中国篆刻的研究比较深入,尤其对于明清诸家的研究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我们还要深入,但是,对于当代中国的篆刻和篆刻家的研究就要差一些,这也许是他们 ...查看


  • 初等教育各课程方案
  • 初等教育(美术方向)课程方案 ( 五年一贯制)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使之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初等教育专业学历,提高素质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 ...查看


  • 印章的种类 1
  • [印章的种类] 印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 官印:官方所用之印章.历代官印,各有制度,不仅名称不同,形状.大小.印文.纽式也有差异.印章由皇家颁发,代表权力,以区别官阶和显示爵秩.官印一般比私印大,谨严稳重,多四方形,有鼻纽 ...查看


  • [榜样ELITE]榜样艺术--张威
  • 中国的艺术很奇怪,相比较西方的一些艺术家在没有系统地接纳传统的前提下,仍能创造出高水准的自我风格,中国的艺术家几乎不可能做到.对于中国艺术而言,缺乏了传统的滋养,所谓的风格就会变成一束蒲公英,哪怕是一阵小风便会吹得无影无踪. 这样的感悟得来 ...查看


  • 篆刻篆法.章法在本土化汉字字体设计教学中运用初探
  • 摘要:本文在剖析当下汉字字体设计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汉字字体设计本土化教学思路.通过对传统篆刻艺术中篆法.章法技巧的学习与分析,将篆法.章法技巧引入现代汉字字体的结构.外形.笔形变化.虚实等设计训练之中,为开展汉字字体设计教学改革提 ...查看


  • 明代 文彭[小楷自叙帖释文]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 明 文彭<小楷自叙帖释文>,后纸书于怀素<自叙帖>,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文彭(1498-1573),明代书法篆刻家.是文征明的长子,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诗.书.印均传其家法,均 ...查看


  • 书法篆刻艺术
  • <书法篆刻艺术> "抒性情"人格艺术的不同表现:1.王羲之:飘若浮云,蛟若惊龙. 俊逸内敛2米芾:八面出锋3.王铎:连绵奔放:4颜真卿:浑博开 张 用笔:1.王羲之提出"侧笔取势:2.方笔 :阳刚: ...查看


  • 五名优秀选手成为西泠印社新社员·杭州日报
  • "百年西泠·乐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结果出炉 五名优秀选手成为西泠印社新社员 2015-11-12 总决赛现场 记者 夏琳 陈友望 孙乐怡 一年一度,印人海选."百年西泠·乐石吉金"西泠 ...查看


  •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 艺术学概论(本)复习资料 一.解释概念 1.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其理论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康德.尼采等人. 2.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