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与黑》的解剖
摘 要: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美国教授 费迪曼
关键词: “于连式英雄”; 社会黑暗;暴露社会矛盾
一、为什么要选择《红与黑》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美国教授 费迪曼
《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可以说,没有作品《红与黑》,现实主义的批判在法国就要推迟几十年。正是因为《红与黑》的发表,才使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得到发展,就像沙漠中的胡杨,给我们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引导我们向前进步;就像坚忍不拔的精神,给我们胜利的源泉。
首先,从作品的取材上看,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反应当代社会风貌。《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在拿破仑帝国时期,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一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
其次,作品最大限度地暴露社会矛盾,深入揭示了阶级斗争(以新贵族与封建贵族为主线、与资产阶级与平民和资产阶与教会的斗争为副线)。在贝尚松神学院,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宗教领域的矛盾斗争;在木尔侯爵,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决战前夕的政治态度。各种不同阶级的斗争贯穿整部作品小说。
再次,在开创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家的典型形象。以于连最为突出。《红与黑》的发表,产生了风靡一时的“于连式英雄”形象(“于连式英雄”是指他们出生于中小资产阶级,有才华有抱负,但受到压抑无法发挥,于是起来反抗,他们目空一切,孤军奋战,但若能取得金钱、名誉、地位,就可能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正是因为《红与黑》的发表,使“于连式英雄”的形象,深深的影响了同时期的作品,甚至后期的作品。
最后,作品的发表,开创了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的手法。作品中大量的塑造人物性格,语言行为以及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在第三章,写于连对德·瑞那夫人展开进攻,
大量的语言运用,同时又以对话的形式体现出人物性格,三者的紧密结合,让作品更加具有直白性、深度性。
以上四点从正面说明了《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从作者来看,同样说明《红与黑》是其奠基之作。
作者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他开创了一种文学的先锋。高尔基曾说过:“司汤达是资产阶级胜利之后,立即就开始敏锐而明确地变现它的特征的第一个文学家,他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内部腐化的不可避免和它的愚蠢的短见。”一部作品就是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当时生活的时代等。
司汤达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而他生活的时代,刚好是法国由腐朽的封建专制国家变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动荡时代。他经历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拿破仑政变、波旁王朝复辟及七月革命等重大的历史变革。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而当时的法国,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期,各种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因此,这些时代背景丰富了司汤达的人生世界观。在看,他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严肃、死板的人,而他的母亲以及祖父则是比较开朗的,两种不同的性格,同样造就了司汤达比同时期的人更加复杂。两种不同的阶级,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造就了从古至今独一无二的司汤达。正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以及社会背景,使司汤达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
因此,不管从作品本身,还是从作者本身来看,《红与黑》都能反应一个时代、一种文化。
二、《红与黑》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红与黑》从发表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无论历史怎么变迁,社会怎么发展,《红与黑》还是同其它经典名著(如薄伽丘的《十日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流传下来,作品《红与黑》之所以能一直流传下来,不单单是因为司汤达本人,更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
就作品的故事情节来说,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一直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没有随时间的流走而消亡,而是随时间的流走越来越具有生命力。许多生活在低层的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愿望,可是愿望总离现实遥远。
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向往美好的未来,这并没有错。他走进市长家做教师也没有错,从窗户爬进市长夫人的卧室,又爬进市长夫人的心是不是错?改变命运的方式和道路许多,有人偏偏走捷径。于连不是一个远去的名字、不是一个远去的时代,他的形象在今天更多,人们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男于连,女于连,男女于连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当前,多少男人拥有着远大的抱负,有多少男人不图有个捷径,为了理想付出感情的代价。如果是真感情的流露,也许可以拿爱情做挡箭牌,开脱自己不愿、不肯、不可以告人的目的。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所改变,为的是什么呢?是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一样的,为了幸福付出更多的是辛苦,而辛苦换来的取是短暂的幸福。就像烟花,美丽总是短暂的,不可能是永远。
就拿现在的人来说。有人说不用起早贪黑上下班,在家晚睡晚起多好,多幸福。如果认为这就是幸福,那么,时间长了,这就不是幸福。因为它让你闲得心里发慌,孤独和寂寞。幸福只要实现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和享受。“幸福就是追求过程的享受,你不要把追求幸福的艰难当作痛苦,一切就变得幸福起来”。幸福在心。当代有多少“于连”不爬老板和上司老婆的床?有多少“于连”不惜直接用身子去换幸福。为了提升和金钱的诱惑去勾引有妇之夫、有夫之妇。爱是圣经洁的,爱一旦加上欲望,就会受到玷污。我们都知道,于连被处死,他用血得到的是什么?处死于连的时候,市长夫人只是坐在镜子前整理已经有了白发的头。激
情被岁月淹没了。市长夫人依旧是市长夫人。一个木匠的儿子,可以领市长夫人私奔吗?不能,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诱惑;一个木匠的儿子,不能改变命运吗?可以,尝试后,是用生命换来短暂的愉快;一个木匠的儿子,可以在市长夫人没成市长夫人前娶她吗?不能,因为他不是市长;一个木匠的儿子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一种吗?不是,但你取偏偏走了捷径。愉快的爱是背叛自己。市长夫人背叛的不仅仅是市长,还有自己。
于连的时代过去了,新的于连时代依旧在进行着。他的形象不局限于他所属的时代,因为人性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人越有钱越迷信。修坟。进香、拜山、祭水、算卦、星做在任何地方都有,偏地都是。
进香是宗教信仰问题,本无可厚非,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可是有的进香和上供的人都是什么心态,我们就可以质疑了。忠诚的膜拜是一种精神和力量。可是,就有那么一些人都是村长、镇长、县长等,他们是忠诚的信仰佛吗?我曾听见一个镇长的妻子骂他,早晚被抓起来,求佛有什么用?心中无佛,佛不在。他大骂老婆说,不求佛求你吗?由此可见,许多官员上香求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贪污不被发现。他们不是求一方平安,一个真正的地方官,他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就是他心中的佛。
我们再说大款,一夜暴富的人,总是心里不安,到寺庙去求佛,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求自己发更多的财,求自己平安,一个就是让佛保佑自己不要败坏了自己的钱。有的钱是血汗,有的是榨取的血汗,所以他需要平安。结婚烧香,开机烧香,奠基烧香,升官烧香,死人烧香,一切都离不开它。我们看见寺庙门前都是好车成排,不是当官的就是大款。近年来,星座也泛滥于媒体和网络,有的媒体和风格还有星座专栏和专用频道。星座是天文的记号和名称,为什么有的人就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星座上呢?星座目前在年轻人泛滥成灾,大有堂而皇之的趋势。
人的生命在自己的脚下,在于自己的选择,求佛,佛会给你指出什么路来呢?佛最大的路就是仁善、仁厚、博爱、慈悲为怀,而总跑寺庙的人实际多是有病和贪官污吏、赚黑心钱的人。看病,病要分什么病,心病也许可以,伤筋动骨必须去医院,癌症求佛有什么用?佛不是治病的医院不是心灵医生,是信仰的太阳。有的人有病就是到寺庙去烧香和拜佛,结果是耽误了治疗的时间。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红与黑》中于连的时代没有消亡,而是不断扩大,并时刻出现在我们身边。
通过作品《红与黑》的阅读,我不禁为于连的命运所叹息,于连的一生其实就是如夸父逐日、飞蛾扑火一样,追求的是美好的未来和希望,可必定是归于死亡和绝望,被现实的光和热所化为灰烬。如果非要说于连的悲剧结局是什么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残酷的现实,可以说现实迫使他必定失败、必定在解脱中死亡。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于连的形象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说小一点,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来自各种不同的压力,如:找工作、买房等物质上的压力,还有来自精神上的压力。
《红与黑》的发表距今有近200年的时间,但作品中的于连不会随时间的流走而消亡。可以说,现在社会的竞争、黑暗远远大于司汤达生活的时代,因此,通过对作品的阅读,不但可以让我们认清世界,还可以改变我们身上的不足。于连的死,告诉我们,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一个脚步一个脚步的走下去,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和胜利,才不会像烟花一样,只是绽放一时。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同样可以让现在的“男女于连”受到一定的启发。
三、对《红与黑》的解析
㈠、就作品的基本特征而言
1、作品反应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注重细节真实。作品通过对主人公于连短暂生命的描写,以一个生命的结束来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各种矛盾。不管是在贝尚松神学院,还是在德·拉·木耳侯爵当私人秘书的时候,无不说明不同阶级之间的冲动。在贝尚松神学院,各种特务多如牛毛,贯穿在你生活的周围。在当时想找一片净土,可以说是找不到的。最终,于连还是受到影响,并卷入教派之间的纷争,跟随去职的彼拉院长到了巴黎。到巴黎因能力出众,能迎合上级的心意,得到德·拉·木耳侯爵的赏识和重用。本以为是山回路转,但一封检举信又把于连打入低谷。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取通过捷径走向资产阶级贵族的圈子,这样情况注定于连要失败,而失败的代价只有死亡。因为贵族不希望他,平民同样不需要他。于连的死亡,正说明了当时社会不同阶级的矛盾之大,大到不可调节的地步,大到只有一方能生存下来的地步。在从作品的编排看来,作者大量的细节描写。如:在市长德·瑞那家当家庭教师,在贝尚松神学院,还是在德·拉·木耳侯爵当私人秘书,都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社会罪恶,宣扬不道主义。主人公于连在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出于一种野心而去勾引德·瑞那夫人,通过对此的了解,可以看见作家宣扬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不道主义)。在贝尚松神学院各种勾心斗角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各种矛盾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吗?在联系当时社会背景,可以知道波辟王朝从掌握政权,而当时的各种反抗,各种起义,不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又是什么呢?
3、重视环境影响,塑造典型人物,丰富文学画廊。作品中对环境的描写,非常之多。如:在作品刚开始的时候,对德﹒瑞那市长家环境的描写。在作品中不管是对于连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其他人物的描写,都花费了大量的语言。这些语言多数都是描写他们的动作和心理。真正达到了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塑造反应典型人物。
4、扩大描写范围,发展艺术手法,完备长篇体裁。
①充分利用细节、肖像、语言描写,从各方面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在作品的第六章,作者花费大量的语言对德﹒瑞那夫人进行了描写,从德﹒瑞那夫人的肖像以及语言描写,突出德﹒瑞那夫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贝尚松神学院,从各方面描写的特务的无孔不入。
②心理描写。在主人公于连刚刚进入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因各种原因,使于连对德﹒瑞那夫人展开追求,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心里描写。如:第九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于连心想:‘难道我会像第一次决斗那样发抖和可怜吗?’他看不清自己的精神状态,对自已和对别人都有太多的猜疑。”在德·拉·木耳侯爵身边当私人秘书的时候,同样采用了大量的心里描写。而作者大量的心理描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③充分利用讽刺手法。作品中德·瑞那市长对德·瑞那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保持我们的地位和权威,所以在你家里生活的人,主要他不是贵族,他接受了工钱的都是你的仆人”。在于连刚刚进入市长家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于连就反对不在同桌吃饭,必须要同市长一家人一起吃饭。市长面对态度强硬的于连,只有同意。而在无疑是对市长的一种讽刺、一种反击。在不是表示一种阶级对一种阶级的反击吗。而市长同样于连可以和自己家人一起吃饭,这不但表示市长败了,还讽刺了市长对夫人说的话。“仆人”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作为华夏民族的我们更不陌生。我们国家2000多年的封建国家,对“仆人”一词。可以说比其他国家的人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全面。说句难听的,仆人就是一条狗。而正是这样一条狗不但可以和主人一桌吃饭,还和主人的老婆厮混在一起,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吗?在看,作为一个市长交不了自己的孩子,还要请家庭教师,在不是一种讽刺吗?
㈡就故事情节而言
《红与黑》主要描写于连野心勃勃的短促的一生。作品以于连的遭遇为情节线索,从惟利是图的外省小城到省会贝尚松、首都巴黎。从阴森可怖的神学院到黑幕重重的保王党集团,从爱情生活、宗教活动到秘密政治会议,鲜明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查理十世统治下的社会画面。于连是一个木匠出身的锯木厂老板的儿子。这个富有才干的青年,在一个老军医的熏陶下接受了启蒙学说。他嫌恶贫贱的出身和低微的地位,向往拿破仑时代的生活,渴望进上层社会,将来能入军界。后来,他看到神甫的收入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便决定隐瞒自己的观点,准备沿着神甫——主教的阶梯向上爬。于连刚十九岁时经西朗神甫推荐,到市长家当家庭老师,开始接触上流社会,他看到这些人心有愤慨,甚至幻想自己假如做了市长,一定会让公道、正义得到胜利。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学会了迎合,常常口是心非,贵妇德.瑞那市长夫人对他的爱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跟她的暧昧关系暴露后,于连被迫进入与世隔绝的贝尚松神学院。他的自由思想和出人头地的欲念,在此更加受到压抑,他感到度日如年,然而他每分钟都假冒为善,终于提拔为神学课讲师,并得到大主教的恩宠。不久,神学院内的派别斗争,殃及于连。他当了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在阴谋与伪善中心于连进步神速,得到侯爵的赏识,重用。他的不凡言谈举止又激发了不满平庸生活的侯爵小姐玛特儿的爱情。他用征服玛特儿的办法实现了自己野心。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扶摇直上之际,贵族阶级和教会狼狈为奸,设下圈套,威逼市长夫人写了揭发信,侯爵因此取消他和玛特儿的婚约。于连激忿之下,想正在祈祷的市长夫人射击,市长夫人虽未致命,他却因此被处死刑,最后上了断头台,结束了短促的一生。
㈢从题目而言 作品的题目原为《于连》,在校排版时被作家改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副标题为“一八三0年记事”。
“红”总是透露出一种激情、活力、正义的色彩,而“黑”恰好相反,透露出一种堕落、消亡、邪恶的色彩。而“红”与“黑”究竟是什么呢?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文艺研究家们进行了无休止的争论,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众说纷纭。但可把他们的观点规为以下几点:
①“红”指红色的军装,代表军队;“黑”指教士的黑袍,代表教会。
②“红”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 ③“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
④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
⑤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
“仁者见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有的人读出了女性主义等等
深度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红”与“黑”的含义。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结局,贯穿着两条主线。沿着这两条线索,我们才能理解作者赋予这部作品的深刻意义。
第一、“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军服,“黑”象征教士的黑色道袍。于连从小阅读启蒙思想家卢梭等人的作品,接受他们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他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青年人能凭自己的才干青云直上。他在家受到父兄的压制和苛待,在复辟时期的社
会上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排挤。所以他很早就有强烈的平民反抗意识和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倘若在大革命时期,他一定会穿上红色的军服走从军的道路,但是在王政复辟时期,这条路已经被堵塞了。当他看到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便决定穿上黑袍,走教会的门路。因此,这条主线必须重视,理解。
第二、“红”指于连的成功,“黑”指于连的失败以及死亡。作品中于连从德·瑞那市长家作家庭教师到贝尚松神学院在到德·拉·木耳侯爵作私人秘书,一路走来,他有成功、有失败。
首先,在德·瑞那市长家里,刚开始,市长提出的条件是不能同自己家人一同吃饭,但于连的强硬态度,使于连得到第一次胜利。用一些手段,勾引德·瑞那夫人,并通过德·瑞那夫人当上队长,这同样可以说是一种成功。但通过捷径,走向的成功,注定是短暂的。最终被德·瑞那市长知道,于连不得不离开德·瑞那市长的家。
其次,在贝尚松神学院,他虽然不想卷入教派之间的斗争,但还是被卷入当中。这同样是一种失败,但在失败的时候同样有成功。于连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木匠的儿子,他在被卷入后,和去职的院长一同离开,到达巴黎,在难道不是成功吗?
最后,在巴黎木耳侯爵身边当私人秘书的时候,因能力出众,能迎合上级的想法,得到重用。但他没有吸取在德·瑞那市长家的教训(成功是没有捷径,只有一个脚步,一个脚步的走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才能在成功的路上长久的生存下去)。和木耳侯爵的女儿在一起,就注定了他要失败。
整部作品都是围绕主人公于连的成功与失败写的。最终以主人公于连短暂生命的结束而结束作品。理解这条线索,就能更好的读懂作品。
对《红与黑》的解剖
摘 要: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美国教授 费迪曼
关键词: “于连式英雄”; 社会黑暗;暴露社会矛盾
一、为什么要选择《红与黑》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美国教授 费迪曼
《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可以说,没有作品《红与黑》,现实主义的批判在法国就要推迟几十年。正是因为《红与黑》的发表,才使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得到发展,就像沙漠中的胡杨,给我们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引导我们向前进步;就像坚忍不拔的精神,给我们胜利的源泉。
首先,从作品的取材上看,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反应当代社会风貌。《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在拿破仑帝国时期,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一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
其次,作品最大限度地暴露社会矛盾,深入揭示了阶级斗争(以新贵族与封建贵族为主线、与资产阶级与平民和资产阶与教会的斗争为副线)。在贝尚松神学院,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宗教领域的矛盾斗争;在木尔侯爵,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决战前夕的政治态度。各种不同阶级的斗争贯穿整部作品小说。
再次,在开创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家的典型形象。以于连最为突出。《红与黑》的发表,产生了风靡一时的“于连式英雄”形象(“于连式英雄”是指他们出生于中小资产阶级,有才华有抱负,但受到压抑无法发挥,于是起来反抗,他们目空一切,孤军奋战,但若能取得金钱、名誉、地位,就可能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正是因为《红与黑》的发表,使“于连式英雄”的形象,深深的影响了同时期的作品,甚至后期的作品。
最后,作品的发表,开创了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的手法。作品中大量的塑造人物性格,语言行为以及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在第三章,写于连对德·瑞那夫人展开进攻,
大量的语言运用,同时又以对话的形式体现出人物性格,三者的紧密结合,让作品更加具有直白性、深度性。
以上四点从正面说明了《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从作者来看,同样说明《红与黑》是其奠基之作。
作者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他开创了一种文学的先锋。高尔基曾说过:“司汤达是资产阶级胜利之后,立即就开始敏锐而明确地变现它的特征的第一个文学家,他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内部腐化的不可避免和它的愚蠢的短见。”一部作品就是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当时生活的时代等。
司汤达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而他生活的时代,刚好是法国由腐朽的封建专制国家变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动荡时代。他经历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拿破仑政变、波旁王朝复辟及七月革命等重大的历史变革。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而当时的法国,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期,各种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因此,这些时代背景丰富了司汤达的人生世界观。在看,他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严肃、死板的人,而他的母亲以及祖父则是比较开朗的,两种不同的性格,同样造就了司汤达比同时期的人更加复杂。两种不同的阶级,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造就了从古至今独一无二的司汤达。正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以及社会背景,使司汤达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
因此,不管从作品本身,还是从作者本身来看,《红与黑》都能反应一个时代、一种文化。
二、《红与黑》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红与黑》从发表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无论历史怎么变迁,社会怎么发展,《红与黑》还是同其它经典名著(如薄伽丘的《十日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流传下来,作品《红与黑》之所以能一直流传下来,不单单是因为司汤达本人,更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
就作品的故事情节来说,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一直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没有随时间的流走而消亡,而是随时间的流走越来越具有生命力。许多生活在低层的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愿望,可是愿望总离现实遥远。
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向往美好的未来,这并没有错。他走进市长家做教师也没有错,从窗户爬进市长夫人的卧室,又爬进市长夫人的心是不是错?改变命运的方式和道路许多,有人偏偏走捷径。于连不是一个远去的名字、不是一个远去的时代,他的形象在今天更多,人们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男于连,女于连,男女于连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当前,多少男人拥有着远大的抱负,有多少男人不图有个捷径,为了理想付出感情的代价。如果是真感情的流露,也许可以拿爱情做挡箭牌,开脱自己不愿、不肯、不可以告人的目的。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所改变,为的是什么呢?是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一样的,为了幸福付出更多的是辛苦,而辛苦换来的取是短暂的幸福。就像烟花,美丽总是短暂的,不可能是永远。
就拿现在的人来说。有人说不用起早贪黑上下班,在家晚睡晚起多好,多幸福。如果认为这就是幸福,那么,时间长了,这就不是幸福。因为它让你闲得心里发慌,孤独和寂寞。幸福只要实现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和享受。“幸福就是追求过程的享受,你不要把追求幸福的艰难当作痛苦,一切就变得幸福起来”。幸福在心。当代有多少“于连”不爬老板和上司老婆的床?有多少“于连”不惜直接用身子去换幸福。为了提升和金钱的诱惑去勾引有妇之夫、有夫之妇。爱是圣经洁的,爱一旦加上欲望,就会受到玷污。我们都知道,于连被处死,他用血得到的是什么?处死于连的时候,市长夫人只是坐在镜子前整理已经有了白发的头。激
情被岁月淹没了。市长夫人依旧是市长夫人。一个木匠的儿子,可以领市长夫人私奔吗?不能,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诱惑;一个木匠的儿子,不能改变命运吗?可以,尝试后,是用生命换来短暂的愉快;一个木匠的儿子,可以在市长夫人没成市长夫人前娶她吗?不能,因为他不是市长;一个木匠的儿子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一种吗?不是,但你取偏偏走了捷径。愉快的爱是背叛自己。市长夫人背叛的不仅仅是市长,还有自己。
于连的时代过去了,新的于连时代依旧在进行着。他的形象不局限于他所属的时代,因为人性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人越有钱越迷信。修坟。进香、拜山、祭水、算卦、星做在任何地方都有,偏地都是。
进香是宗教信仰问题,本无可厚非,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可是有的进香和上供的人都是什么心态,我们就可以质疑了。忠诚的膜拜是一种精神和力量。可是,就有那么一些人都是村长、镇长、县长等,他们是忠诚的信仰佛吗?我曾听见一个镇长的妻子骂他,早晚被抓起来,求佛有什么用?心中无佛,佛不在。他大骂老婆说,不求佛求你吗?由此可见,许多官员上香求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贪污不被发现。他们不是求一方平安,一个真正的地方官,他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就是他心中的佛。
我们再说大款,一夜暴富的人,总是心里不安,到寺庙去求佛,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求自己发更多的财,求自己平安,一个就是让佛保佑自己不要败坏了自己的钱。有的钱是血汗,有的是榨取的血汗,所以他需要平安。结婚烧香,开机烧香,奠基烧香,升官烧香,死人烧香,一切都离不开它。我们看见寺庙门前都是好车成排,不是当官的就是大款。近年来,星座也泛滥于媒体和网络,有的媒体和风格还有星座专栏和专用频道。星座是天文的记号和名称,为什么有的人就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星座上呢?星座目前在年轻人泛滥成灾,大有堂而皇之的趋势。
人的生命在自己的脚下,在于自己的选择,求佛,佛会给你指出什么路来呢?佛最大的路就是仁善、仁厚、博爱、慈悲为怀,而总跑寺庙的人实际多是有病和贪官污吏、赚黑心钱的人。看病,病要分什么病,心病也许可以,伤筋动骨必须去医院,癌症求佛有什么用?佛不是治病的医院不是心灵医生,是信仰的太阳。有的人有病就是到寺庙去烧香和拜佛,结果是耽误了治疗的时间。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红与黑》中于连的时代没有消亡,而是不断扩大,并时刻出现在我们身边。
通过作品《红与黑》的阅读,我不禁为于连的命运所叹息,于连的一生其实就是如夸父逐日、飞蛾扑火一样,追求的是美好的未来和希望,可必定是归于死亡和绝望,被现实的光和热所化为灰烬。如果非要说于连的悲剧结局是什么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残酷的现实,可以说现实迫使他必定失败、必定在解脱中死亡。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于连的形象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说小一点,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来自各种不同的压力,如:找工作、买房等物质上的压力,还有来自精神上的压力。
《红与黑》的发表距今有近200年的时间,但作品中的于连不会随时间的流走而消亡。可以说,现在社会的竞争、黑暗远远大于司汤达生活的时代,因此,通过对作品的阅读,不但可以让我们认清世界,还可以改变我们身上的不足。于连的死,告诉我们,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一个脚步一个脚步的走下去,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和胜利,才不会像烟花一样,只是绽放一时。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同样可以让现在的“男女于连”受到一定的启发。
三、对《红与黑》的解析
㈠、就作品的基本特征而言
1、作品反应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注重细节真实。作品通过对主人公于连短暂生命的描写,以一个生命的结束来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各种矛盾。不管是在贝尚松神学院,还是在德·拉·木耳侯爵当私人秘书的时候,无不说明不同阶级之间的冲动。在贝尚松神学院,各种特务多如牛毛,贯穿在你生活的周围。在当时想找一片净土,可以说是找不到的。最终,于连还是受到影响,并卷入教派之间的纷争,跟随去职的彼拉院长到了巴黎。到巴黎因能力出众,能迎合上级的心意,得到德·拉·木耳侯爵的赏识和重用。本以为是山回路转,但一封检举信又把于连打入低谷。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取通过捷径走向资产阶级贵族的圈子,这样情况注定于连要失败,而失败的代价只有死亡。因为贵族不希望他,平民同样不需要他。于连的死亡,正说明了当时社会不同阶级的矛盾之大,大到不可调节的地步,大到只有一方能生存下来的地步。在从作品的编排看来,作者大量的细节描写。如:在市长德·瑞那家当家庭教师,在贝尚松神学院,还是在德·拉·木耳侯爵当私人秘书,都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社会罪恶,宣扬不道主义。主人公于连在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出于一种野心而去勾引德·瑞那夫人,通过对此的了解,可以看见作家宣扬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不道主义)。在贝尚松神学院各种勾心斗角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各种矛盾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吗?在联系当时社会背景,可以知道波辟王朝从掌握政权,而当时的各种反抗,各种起义,不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又是什么呢?
3、重视环境影响,塑造典型人物,丰富文学画廊。作品中对环境的描写,非常之多。如:在作品刚开始的时候,对德﹒瑞那市长家环境的描写。在作品中不管是对于连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其他人物的描写,都花费了大量的语言。这些语言多数都是描写他们的动作和心理。真正达到了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塑造反应典型人物。
4、扩大描写范围,发展艺术手法,完备长篇体裁。
①充分利用细节、肖像、语言描写,从各方面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在作品的第六章,作者花费大量的语言对德﹒瑞那夫人进行了描写,从德﹒瑞那夫人的肖像以及语言描写,突出德﹒瑞那夫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贝尚松神学院,从各方面描写的特务的无孔不入。
②心理描写。在主人公于连刚刚进入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因各种原因,使于连对德﹒瑞那夫人展开追求,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心里描写。如:第九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于连心想:‘难道我会像第一次决斗那样发抖和可怜吗?’他看不清自己的精神状态,对自已和对别人都有太多的猜疑。”在德·拉·木耳侯爵身边当私人秘书的时候,同样采用了大量的心里描写。而作者大量的心理描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③充分利用讽刺手法。作品中德·瑞那市长对德·瑞那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保持我们的地位和权威,所以在你家里生活的人,主要他不是贵族,他接受了工钱的都是你的仆人”。在于连刚刚进入市长家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于连就反对不在同桌吃饭,必须要同市长一家人一起吃饭。市长面对态度强硬的于连,只有同意。而在无疑是对市长的一种讽刺、一种反击。在不是表示一种阶级对一种阶级的反击吗。而市长同样于连可以和自己家人一起吃饭,这不但表示市长败了,还讽刺了市长对夫人说的话。“仆人”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作为华夏民族的我们更不陌生。我们国家2000多年的封建国家,对“仆人”一词。可以说比其他国家的人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全面。说句难听的,仆人就是一条狗。而正是这样一条狗不但可以和主人一桌吃饭,还和主人的老婆厮混在一起,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吗?在看,作为一个市长交不了自己的孩子,还要请家庭教师,在不是一种讽刺吗?
㈡就故事情节而言
《红与黑》主要描写于连野心勃勃的短促的一生。作品以于连的遭遇为情节线索,从惟利是图的外省小城到省会贝尚松、首都巴黎。从阴森可怖的神学院到黑幕重重的保王党集团,从爱情生活、宗教活动到秘密政治会议,鲜明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查理十世统治下的社会画面。于连是一个木匠出身的锯木厂老板的儿子。这个富有才干的青年,在一个老军医的熏陶下接受了启蒙学说。他嫌恶贫贱的出身和低微的地位,向往拿破仑时代的生活,渴望进上层社会,将来能入军界。后来,他看到神甫的收入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便决定隐瞒自己的观点,准备沿着神甫——主教的阶梯向上爬。于连刚十九岁时经西朗神甫推荐,到市长家当家庭老师,开始接触上流社会,他看到这些人心有愤慨,甚至幻想自己假如做了市长,一定会让公道、正义得到胜利。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学会了迎合,常常口是心非,贵妇德.瑞那市长夫人对他的爱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跟她的暧昧关系暴露后,于连被迫进入与世隔绝的贝尚松神学院。他的自由思想和出人头地的欲念,在此更加受到压抑,他感到度日如年,然而他每分钟都假冒为善,终于提拔为神学课讲师,并得到大主教的恩宠。不久,神学院内的派别斗争,殃及于连。他当了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在阴谋与伪善中心于连进步神速,得到侯爵的赏识,重用。他的不凡言谈举止又激发了不满平庸生活的侯爵小姐玛特儿的爱情。他用征服玛特儿的办法实现了自己野心。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扶摇直上之际,贵族阶级和教会狼狈为奸,设下圈套,威逼市长夫人写了揭发信,侯爵因此取消他和玛特儿的婚约。于连激忿之下,想正在祈祷的市长夫人射击,市长夫人虽未致命,他却因此被处死刑,最后上了断头台,结束了短促的一生。
㈢从题目而言 作品的题目原为《于连》,在校排版时被作家改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副标题为“一八三0年记事”。
“红”总是透露出一种激情、活力、正义的色彩,而“黑”恰好相反,透露出一种堕落、消亡、邪恶的色彩。而“红”与“黑”究竟是什么呢?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文艺研究家们进行了无休止的争论,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众说纷纭。但可把他们的观点规为以下几点:
①“红”指红色的军装,代表军队;“黑”指教士的黑袍,代表教会。
②“红”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 ③“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
④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
⑤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
“仁者见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有的人读出了女性主义等等
深度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红”与“黑”的含义。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结局,贯穿着两条主线。沿着这两条线索,我们才能理解作者赋予这部作品的深刻意义。
第一、“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军服,“黑”象征教士的黑色道袍。于连从小阅读启蒙思想家卢梭等人的作品,接受他们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他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青年人能凭自己的才干青云直上。他在家受到父兄的压制和苛待,在复辟时期的社
会上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排挤。所以他很早就有强烈的平民反抗意识和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倘若在大革命时期,他一定会穿上红色的军服走从军的道路,但是在王政复辟时期,这条路已经被堵塞了。当他看到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便决定穿上黑袍,走教会的门路。因此,这条主线必须重视,理解。
第二、“红”指于连的成功,“黑”指于连的失败以及死亡。作品中于连从德·瑞那市长家作家庭教师到贝尚松神学院在到德·拉·木耳侯爵作私人秘书,一路走来,他有成功、有失败。
首先,在德·瑞那市长家里,刚开始,市长提出的条件是不能同自己家人一同吃饭,但于连的强硬态度,使于连得到第一次胜利。用一些手段,勾引德·瑞那夫人,并通过德·瑞那夫人当上队长,这同样可以说是一种成功。但通过捷径,走向的成功,注定是短暂的。最终被德·瑞那市长知道,于连不得不离开德·瑞那市长的家。
其次,在贝尚松神学院,他虽然不想卷入教派之间的斗争,但还是被卷入当中。这同样是一种失败,但在失败的时候同样有成功。于连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木匠的儿子,他在被卷入后,和去职的院长一同离开,到达巴黎,在难道不是成功吗?
最后,在巴黎木耳侯爵身边当私人秘书的时候,因能力出众,能迎合上级的想法,得到重用。但他没有吸取在德·瑞那市长家的教训(成功是没有捷径,只有一个脚步,一个脚步的走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才能在成功的路上长久的生存下去)。和木耳侯爵的女儿在一起,就注定了他要失败。
整部作品都是围绕主人公于连的成功与失败写的。最终以主人公于连短暂生命的结束而结束作品。理解这条线索,就能更好的读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