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物质极性判断

化合物极性判断知识小汇总

极性是指整个分子电荷分离的程度,分离程度越大,极性越大。所以通常含有N、O、卤素等吸电子基团的分子极性会比较大,但需要注意,氯仿极性比二氯甲烷大,因为氯仿多一个吸电子的氯,但四氯化碳极性小于氯仿,因为这是一个对称结构,这有点类似拔河。

化合物的极性决定于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对于基团对物质极性的影响应该跟物质的结构有关,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上那个基团会使极性增大或减小,应综合分析,一般吸电子基团会使电子云发生偏移,产生极性,但是如果是对称的话,则物质可能为非极性的。

各类化合物的极性俺下列次序增加:

—CH3,—CH2—,—CH=,—CH三,—O—R,—S—R,—NO2,—N(R)2,—OCOR,—CHO,—COR,—NH2, —OH,—COOH,—SO3H

烷烃极性最小,因为其中的C和H的电负性差不多,电荷分离不明显。

烯烃有双键,极性比烷烃大。有的书上说双键是吸电子的,所以电荷有分离,我认为这只是从最终效果解释,理论上分析,可能是由于双键与周围的C-H键形成的超共轭效应导致电子偏向双键。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化合物名称 极性 粘度 沸点 吸收波长

Water(水) 10.2 1 100 268

Dimethyl sulfoxide(二甲亚砜 DMSO) 7.2 2.24 189 268

Ethylene glycol(乙二醇 )   6.9 19.9 197 210

Methanol(甲醇)   6.6 0.6 65 210

Dimethyl formamide(二甲基甲酰胺) 6.4 0.92 153 270

Aniline(苯胺) 6.3 4.4 184 -

Acetic acid(乙酸)   6.2 1.28 118 230

Acetonitrile(乙腈)   6.2 0.37 82 210

Nitromethane(硝基甲烷)   6 0.67 101 330

Acetone(丙酮) 5.4 0.32 57 330

Pyridine(吡啶) 5.3 0.97 115 305

Dioxane(二恶烷; 二氧六环; 二氧杂环己烷)     4.8 1.54 102 220

Methyl ethyl ketone(甲基乙基酮) 4.5 0.43 80 330

Chloroform(氯仿) 4.4 0.57 61 245

Ethyl acetate(乙酸乙酯) 4.3 0.45 77 260

i-propanol(异丙醇) 4.3 2.37 82 210

Methyl isobutyl ketone(甲基异丁酮) 4.2 - 119 330

Tetrahydrofuran(四氢呋喃) 4.2 0.55 66 220

n-butyl acetate(醋酸丁酯;乙酸丁酯) 4 - 126 254 n-propanol(丙醇) 4 2.27 98 210

n-butanol(正丁醇) 3.7 2.95 117 210

Ethylene dichloride(二氯化乙烯) 3.5 0.78 84 228 Methylene chloride(二氯甲烷) 3.4 0.44 240 245 Benzene(苯) 3 0.65 80 280

Isobutyl alcohol(异丁醇) 3 4.7 108 220 Ethyl ether(二乙醚; 醚) 2.9 0.23 35 220 Chlorobenzene(氯苯) 2.7 0.8 132 -

o-dichlorobenzene(邻二氯苯) 2.7 1.33 180 295 p-xylene(对二甲苯) 2.5 0.65 138 290

i-propyl ether(丙基醚; 丙醚) 2.4 0.37 68 220 Toluene(甲苯) 2.4 0.59 111 285

Trichlorotrifluoroethane(三氯三氟代乙烷) 1.9 0.71 48 Carbon tetrachloride(四氯化碳) 1.6 0.97 77 265 Butyl chloride(丁基氯; 丁酰氯) 1 0.46 78 220 Trichloroethylene(三氯乙烯; 乙炔化三氯) 1 0.57 87 Cyclopentane(环戊烷) 0.2 0.47 49 210 n-heptane(庚烷) 0.2 0.41 98 200

Cyclohexane(环己烷) 0.1 1 81 210

Isooctane(异辛烷) 0.1 0.53 99 210

Trifluoroacetic acid(三氟乙酸) 0.1 - 72 -

Trimethylpentane(三甲基戊烷) 0.1 0.47 99 215 Hexane(己烷) 0.06 0.33 69 210

Petroleum ether(石油醚) 0.01 0.3 30~60 210 i-pentane(异戊烷) 0 - 30 -

n-pentane(正戊烷) 0 0.23 36 210 231 273

化合物极性判断知识小汇总

极性是指整个分子电荷分离的程度,分离程度越大,极性越大。所以通常含有N、O、卤素等吸电子基团的分子极性会比较大,但需要注意,氯仿极性比二氯甲烷大,因为氯仿多一个吸电子的氯,但四氯化碳极性小于氯仿,因为这是一个对称结构,这有点类似拔河。

化合物的极性决定于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对于基团对物质极性的影响应该跟物质的结构有关,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上那个基团会使极性增大或减小,应综合分析,一般吸电子基团会使电子云发生偏移,产生极性,但是如果是对称的话,则物质可能为非极性的。

各类化合物的极性俺下列次序增加:

—CH3,—CH2—,—CH=,—CH三,—O—R,—S—R,—NO2,—N(R)2,—OCOR,—CHO,—COR,—NH2, —OH,—COOH,—SO3H

烷烃极性最小,因为其中的C和H的电负性差不多,电荷分离不明显。

烯烃有双键,极性比烷烃大。有的书上说双键是吸电子的,所以电荷有分离,我认为这只是从最终效果解释,理论上分析,可能是由于双键与周围的C-H键形成的超共轭效应导致电子偏向双键。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化合物名称 极性 粘度 沸点 吸收波长

Water(水) 10.2 1 100 268

Dimethyl sulfoxide(二甲亚砜 DMSO) 7.2 2.24 189 268

Ethylene glycol(乙二醇 )   6.9 19.9 197 210

Methanol(甲醇)   6.6 0.6 65 210

Dimethyl formamide(二甲基甲酰胺) 6.4 0.92 153 270

Aniline(苯胺) 6.3 4.4 184 -

Acetic acid(乙酸)   6.2 1.28 118 230

Acetonitrile(乙腈)   6.2 0.37 82 210

Nitromethane(硝基甲烷)   6 0.67 101 330

Acetone(丙酮) 5.4 0.32 57 330

Pyridine(吡啶) 5.3 0.97 115 305

Dioxane(二恶烷; 二氧六环; 二氧杂环己烷)     4.8 1.54 102 220

Methyl ethyl ketone(甲基乙基酮) 4.5 0.43 80 330

Chloroform(氯仿) 4.4 0.57 61 245

Ethyl acetate(乙酸乙酯) 4.3 0.45 77 260

i-propanol(异丙醇) 4.3 2.37 82 210

Methyl isobutyl ketone(甲基异丁酮) 4.2 - 119 330

Tetrahydrofuran(四氢呋喃) 4.2 0.55 66 220

n-butyl acetate(醋酸丁酯;乙酸丁酯) 4 - 126 254 n-propanol(丙醇) 4 2.27 98 210

n-butanol(正丁醇) 3.7 2.95 117 210

Ethylene dichloride(二氯化乙烯) 3.5 0.78 84 228 Methylene chloride(二氯甲烷) 3.4 0.44 240 245 Benzene(苯) 3 0.65 80 280

Isobutyl alcohol(异丁醇) 3 4.7 108 220 Ethyl ether(二乙醚; 醚) 2.9 0.23 35 220 Chlorobenzene(氯苯) 2.7 0.8 132 -

o-dichlorobenzene(邻二氯苯) 2.7 1.33 180 295 p-xylene(对二甲苯) 2.5 0.65 138 290

i-propyl ether(丙基醚; 丙醚) 2.4 0.37 68 220 Toluene(甲苯) 2.4 0.59 111 285

Trichlorotrifluoroethane(三氯三氟代乙烷) 1.9 0.71 48 Carbon tetrachloride(四氯化碳) 1.6 0.97 77 265 Butyl chloride(丁基氯; 丁酰氯) 1 0.46 78 220 Trichloroethylene(三氯乙烯; 乙炔化三氯) 1 0.57 87 Cyclopentane(环戊烷) 0.2 0.47 49 210 n-heptane(庚烷) 0.2 0.41 98 200

Cyclohexane(环己烷) 0.1 1 81 210

Isooctane(异辛烷) 0.1 0.53 99 210

Trifluoroacetic acid(三氟乙酸) 0.1 - 72 -

Trimethylpentane(三甲基戊烷) 0.1 0.47 99 215 Hexane(己烷) 0.06 0.33 69 210

Petroleum ether(石油醚) 0.01 0.3 30~60 210 i-pentane(异戊烷) 0 - 30 -

n-pentane(正戊烷) 0 0.23 36 210 231 273


相关文章

  •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张素琳 一.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1.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对外不显示电负性的分子.例如: 等. 2.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对外显示电负性的分子.例如 HCl.H2O2等 ...查看


  • 选修三.§2.3.1分子的极性和范德华力
  • 高二化学导学案(选修三.§2.3.1) 编制人: 林宝松.申莉 日期: 审批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 ...查看


  • 晶体类型的判断与比较,_怎样比较熔点的高低
  • 晶体类型的判断与比较,晶体结构的计算, 怎样比较熔点的高低, 8晶体类型的判断与比较 1.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1)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常见的 ...查看


  • 相似相容原理
  • 相似相容原理 "相似"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相溶"是指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例如,水分子间有较强的氢键,水分子既可以为生成氢键提供氢原子,又因其中氧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接受其它分子提供的氢原子,氢 ...查看


  •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
  • 论分子极性的判断 分子的极性是指由于分子中原子对电子吸引能力不同,导致成键的共用电子 对在原子间发生了偏离而导致分子内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现象,即分子结构不 对称.电荷分布不均匀.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是极性分子:而分子结构对 称.电荷分 ...查看


  •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 据当年出题助教给的要点进行的总结(见文末图片),可能由没写全或者自己比较熟悉就没总结的地方,每年考核重点也在变化,仅供参考,一般考试涉及知识点很全,没有考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考题也要复习到,会有原题 内容:重面不重点,包括绪论课,实验基础知 ...查看


  •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 吕叔湘中学一体化教学案(高二化学) 执教老师:朱.钟.周.吴 起草人:钟苏东 授课日期:__________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课题: 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 1.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掌 ...查看


  • 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
  •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 本章说明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能举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及应用. 2. 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 ...查看


  • 第2节第2课时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 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能据此分析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2.能根据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3.了解分子构型与分子的极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