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川乡2012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皋兰县2010-2013年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的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黑石川乡2012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市委“再造兰州”总体发展规划和县委“对接两市、城建新区、拓展空间、跨越发展”战略,坚持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大规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落实责任,注重效果,全方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坚持不懈地用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引导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
2、坚持能力建设。紧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党员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党员自我发展、带动发展、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把握党员需求,坚持按需培训、分类实施,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体现服务,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抓好经常性教育和集中培训,创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把党员享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与履行学习的义务落到实处,促进培训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总体目标
2012年,在继续抓好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对未纳入干部
教育培训范围的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一次培训,乡村干部参训率达到98%以上。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进一步养成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挥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小康建设能力。
四、培训计划
1、5月份邀请省委党校讲师对乡村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章、党的路线方针、国情教育培训。
2、8月份邀请市委党校讲师对全体乡村干部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内民主、党的纪律和防腐倡廉教育。
3、12月份结合党员冬训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
4、外出参观学习:分期分批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各村选派的2名党员进行考察活动,学习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农业产业经营的发展模式。
五、工作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乡党委要把乡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二是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根据县委印发的党员
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乡党委制定切合本乡实际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调查研究,优化内容,改进方法。在培训过程中,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类知识和技术要求,科学的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并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加强管理,强化督查。各类培训都要严格培训纪律,强化教学管理,对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予以记录评定。接受组织部门的督查、考核,以确保我乡教育培训任务的全面完成。
黑石川乡2012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皋兰县2010-2013年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的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黑石川乡2012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市委“再造兰州”总体发展规划和县委“对接两市、城建新区、拓展空间、跨越发展”战略,坚持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大规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落实责任,注重效果,全方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坚持不懈地用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引导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
2、坚持能力建设。紧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党员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党员自我发展、带动发展、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把握党员需求,坚持按需培训、分类实施,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体现服务,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抓好经常性教育和集中培训,创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把党员享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与履行学习的义务落到实处,促进培训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总体目标
2012年,在继续抓好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对未纳入干部
教育培训范围的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一次培训,乡村干部参训率达到98%以上。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进一步养成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挥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小康建设能力。
四、培训计划
1、5月份邀请省委党校讲师对乡村干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党章、党的路线方针、国情教育培训。
2、8月份邀请市委党校讲师对全体乡村干部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内民主、党的纪律和防腐倡廉教育。
3、12月份结合党员冬训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
4、外出参观学习:分期分批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各村选派的2名党员进行考察活动,学习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农业产业经营的发展模式。
五、工作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乡党委要把乡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二是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根据县委印发的党员
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乡党委制定切合本乡实际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调查研究,优化内容,改进方法。在培训过程中,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类知识和技术要求,科学的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并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加强管理,强化督查。各类培训都要严格培训纪律,强化教学管理,对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予以记录评定。接受组织部门的督查、考核,以确保我乡教育培训任务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