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标】
阅读记叙文时,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意图。记叙文阅读中有关考查表达方式的题目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辨识表达方式,二是解析表达方式。辨识是解析的基础,解析是辨识的深化。
【概念阐释】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叙述是通过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串起来。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议论是直接阐明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主张,目的是以理服人。抒情则是作者(或者通过作品的人物)倾吐、抒发自己的感情,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说明则是用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总之,了解表达方式是同学们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就让我们从这里入手,打开阅读的大门,从而获得知识的真谛吧!
【阅读指导】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叙述、议论、说明、描写,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4.说明性文章以说明为主,用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总之,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阅读时应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出来。同时,还应指出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些手法与叙述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为表达文章主题服务。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爱如山路十八弯
□丁立梅
她一直比较倔犟。倔犟,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候,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到父亲跟前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有飞扬的得意。然而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如此的不在意,深深刺痛了她。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她跑去问母亲,母亲抚摩着她的头说:“怎么会呢?生你的时候,你爸一高兴,从不喝酒的人,喝掉半斤二锅头呢。”
回头看父亲,父亲不动声色地在翻一份报,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爱她的人。
这以后,她总跟父亲对着干,惹得父亲对她频频发火。她不吭声,倔犟地看着父亲,最终,是父亲先叹一口气,转身而去,脚步蹒跚。
高中分文理科时,父亲建议她学文,那是她的特长。她偏偏选了学理。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要她填师范专业。照父亲的想法,女孩子做老师,是最理想的了,安静又安全。她偏不,而是填了建筑专业。气得父亲干瞪眼。
大学毕业那年,她有心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如果父亲很温和地劝她留下,她一定会留下。但父亲没有。她一气之下,跑到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外地去了。
一个人在外拼搏,很难。举目的陌生,更是让她的心多了几层寒冷。那山重水复的十八弯,那曲曲折折的小山路,时常出现在她的梦中。好在公司看大门的张伯,总对她关怀备至。下雨天他会为她送伞,家里做了好吃的,他会用半旧的饭盒装着,给她带来。她好奇地问张伯:“怎么对我这么好?”张伯笑笑说:“你像我的女儿啊,我也有个你这么大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呢。”那一刻,她想到父亲,心,突然很疼很疼。
那日,张伯过生日,喊她去他家吃饭。在张伯家,她受到张伯老两口最热情的接待。她陪他们一起包饺子,热热乎乎像一家人。吃饭时,张伯一高兴,喝多了,对她说:“丫头,你有一个好爸爸啊,他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拜托我要好好照顾你,说你性格倔,怕你吃亏呐。什么时候他来看你了,我一定要和他喝两盅。”
她的惊奇无以复加。“你怎么认识我爸?”张伯摇摇头呵呵乐了,说:“也只是电话里认识,还没见过面呢。”她的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张伯是父亲战友的朋友的朋友。
原来,山路十八弯,通向的,是一个叫爱的地方。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一个父亲的爱。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7期)
1.请分析第一段使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文中画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请说出下面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加以说明。
(1)那一刻,她想到父亲,心,突然很疼很疼。
(2)她的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
4.分析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加以说明。
5.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理解或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
【阅读目标】
阅读记叙文时,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意图。记叙文阅读中有关考查表达方式的题目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辨识表达方式,二是解析表达方式。辨识是解析的基础,解析是辨识的深化。
【概念阐释】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叙述是通过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串起来。描写是在需要具体刻画的地方,对人物或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刻画,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议论是直接阐明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主张,目的是以理服人。抒情则是作者(或者通过作品的人物)倾吐、抒发自己的感情,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说明则是用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总之,了解表达方式是同学们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就让我们从这里入手,打开阅读的大门,从而获得知识的真谛吧!
【阅读指导】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叙述、议论、说明、描写,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4.说明性文章以说明为主,用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总之,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阅读时应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出来。同时,还应指出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些手法与叙述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为表达文章主题服务。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爱如山路十八弯
□丁立梅
她一直比较倔犟。倔犟,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候,她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到父亲跟前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脸上有飞扬的得意。然而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如此的不在意,深深刺痛了她。她甚至怀疑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她跑去问母亲,母亲抚摩着她的头说:“怎么会呢?生你的时候,你爸一高兴,从不喝酒的人,喝掉半斤二锅头呢。”
回头看父亲,父亲不动声色地在翻一份报,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爱她的人。
这以后,她总跟父亲对着干,惹得父亲对她频频发火。她不吭声,倔犟地看着父亲,最终,是父亲先叹一口气,转身而去,脚步蹒跚。
高中分文理科时,父亲建议她学文,那是她的特长。她偏偏选了学理。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要她填师范专业。照父亲的想法,女孩子做老师,是最理想的了,安静又安全。她偏不,而是填了建筑专业。气得父亲干瞪眼。
大学毕业那年,她有心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如果父亲很温和地劝她留下,她一定会留下。但父亲没有。她一气之下,跑到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外地去了。
一个人在外拼搏,很难。举目的陌生,更是让她的心多了几层寒冷。那山重水复的十八弯,那曲曲折折的小山路,时常出现在她的梦中。好在公司看大门的张伯,总对她关怀备至。下雨天他会为她送伞,家里做了好吃的,他会用半旧的饭盒装着,给她带来。她好奇地问张伯:“怎么对我这么好?”张伯笑笑说:“你像我的女儿啊,我也有个你这么大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呢。”那一刻,她想到父亲,心,突然很疼很疼。
那日,张伯过生日,喊她去他家吃饭。在张伯家,她受到张伯老两口最热情的接待。她陪他们一起包饺子,热热乎乎像一家人。吃饭时,张伯一高兴,喝多了,对她说:“丫头,你有一个好爸爸啊,他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拜托我要好好照顾你,说你性格倔,怕你吃亏呐。什么时候他来看你了,我一定要和他喝两盅。”
她的惊奇无以复加。“你怎么认识我爸?”张伯摇摇头呵呵乐了,说:“也只是电话里认识,还没见过面呢。”她的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张伯是父亲战友的朋友的朋友。
原来,山路十八弯,通向的,是一个叫爱的地方。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一个父亲的爱。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7期)
1.请分析第一段使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文中画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请说出下面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加以说明。
(1)那一刻,她想到父亲,心,突然很疼很疼。
(2)她的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
4.分析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加以说明。
5.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理解或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