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江苏泰州第四人民医院

苏万英 王生琴

护理安全是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制度允许

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障碍和死亡,【1】也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患儿年幼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如果医护人员疏于防范,会给家庭和患儿造成伤害,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能有效的减少意外伤害,消除不安全因素。针对患儿住院期间可能面临的护理隐患,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范,强化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保证了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病区为儿内科病区。2009年1月至2011年1

月共收治患儿 2560 例,其中新生儿 121 例,1月至1岁为 765 例,1岁至3岁980 例,3岁以上 694 例。病种有过敏性紫癜、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素血症、儿童哮喘等。

2、结果。 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 9/2385例下降至2009

年3月至2011年2月2/2560 例。

安全管理

1、 患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意外事件 小儿身心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小儿好奇、好动,缺乏经验,容易发生各种意外。【2】由于患儿自我控制能力差,乐于模仿。护士宣教不到位,家长对其疏于防范,容易发生坠床、跌倒、走失、利器刺伤,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造成出血等意外事件。

1、2仪器使用失灵 新生儿暖箱、蓝光箱使用时机器失灵,致设置的箱温与实际箱温不符,未能及时发现,易发生患儿烫伤、冻伤。红外线照射时,未能做到全程看护,距离过近,导致烫伤。蓝光照射时,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新生儿眼睛及会阴部保护不当而伤及患儿。

1、3用药安全隐患 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执行错误医嘱,药物剂量、剂型错误,注射器选择不合适造成药物剂量不精确。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医嘱时查对不严谨,用药错误或重复用药,对新药缺乏了解,家长对用药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导致未用药或重复用药。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化疗药物、高渗药物的外渗等导致肢体肿胀、坏死。

1、4气管异物和窒息 因所给食物的种类(瓜子、花生),进食的方法时间(边走边进食、谈笑、哭闹、注射时喂食)等,导致异物呛入气管。新生儿因喂奶不当奶液呛入气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未能及时吸痰引起窒息。

1、5物品药品保管不当 针头、剪刀等利器未能及时收回导

致针刺伤,氧气瓶、热水瓶未放到指定位置,外用药与内服药未严格分开、未妥善保管导致误服。

2、 安全管理对策

2、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根据医院护理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本病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措施,突发及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并组织认真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使护士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知晓相关内容,做到有章可循。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对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针对护理不安全事件的环节、人群、时段等高危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让全科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安全管理中来。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构建护理安全文化。患儿刚入院时,护士应以真诚热情的服务接待每一位患儿及家长。运用熟练的护理礼仪、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细致讲解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疾病知识、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宣教,提高患儿及家长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耐心解释患儿及家长提出的问题。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儿及家长内心的想法,设法满足每一位患儿及家长的需求。

2、3加强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2、3、1加强各种意外事件的防范。儿科病床应加床栏,高度适宜,以使患儿不能爬出为宜,家长离开患儿时应床栏拉起,禁止

患儿伏在床栏上,患儿上床后及时拉好床栏。纱门纱窗要有插销及时关紧,定时检修。桌椅边缘光滑并定期检修,阳台有栏杆,并设有“禁止攀爬”的警示牌。地面清洁干燥,不可乱扔果皮和杂物等,以防滑倒。卫生间有防滑标识。热水瓶应放在固定位置,小孩不易触及,并让小孩远离热饭热菜,远离电源,微波炉有使用注意事项及“小心烫伤”的标识。外出活动时家长全程陪护,以防走失,教育儿童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私自外出。氧气瓶固定并放在指定位置,输液架固定牢固。禁止小孩玩刀、剪子、筷子等物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完毕后及时收回不安全物品:如针头、剪刀等。输液时家长勿擅自调节滴速,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3、2仪器应建立使用登记并专人定期检查并记录。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暖箱、蓝光箱使用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箱温、体温的变化,严格交接班。使用烤灯时做到全程陪护。

2、3、3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a 、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满足工作的需要,对于新药利用晨间早会的时间,组织护士认真学习说明书,并作为提问内容,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途径、注意事项等,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溶媒和给药途径。b 、使用化疗药物和高渗药物时宜选择粗直的血管,加强巡视,一旦外渗及时处理。c、对于小剂量药物、特殊药物需用1ml 注射器,确保药物剂量精确,严格三查七对。d、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诵一遍,确保无误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经第二人核对

后方可弃去。e、剧毒药、麻醉药应加锁放在指定处,班班交接。 f 、对家长加强用药知识的宣教,讲明正确正规的优点,增强用药依从性,促使遵医行为的产生。对暂外出的患儿,建立温馨提示卡,放置床头柜上,提醒回病室后与护士联系。

2、3、4防止气管意物和窒息 指导家长勿患儿进食易致气管意物的食品,如花生、瓜子、果冻等。在患儿哭闹、大笑、进行护理操作时,禁止喂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较小患儿喂药时,需将其溶解后少量多次喂服,不可强行灌入,也不可捏鼻喂药。人工喂养时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以防误吸。喂奶后不宜频繁翻身、换尿布、逗患儿嘻笑。家长应认真看护患儿,不让小孩玩细扣、硬币等小物件,以及细小的拼装玩具,以防误入气道。对于危重、虚弱的患儿、新生儿勿将盖被捂住口鼻,对痰液多者,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

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把以往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被动处理,变为发生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儿科护士是一项高风险职业,其服务对象是一群特殊群体 ,工作风险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士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患儿住院

期间的安全。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3-174

【2】 王玉春,张玉侠等,儿科护理学,人民出版社,2010:4

【3】 B ristol N.Patient safety alliance to tackle hand washing

worldwide.Lance:2005,366(94):973-974.

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江苏泰州第四人民医院

苏万英 王生琴

护理安全是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制度允许

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障碍和死亡,【1】也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患儿年幼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如果医护人员疏于防范,会给家庭和患儿造成伤害,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能有效的减少意外伤害,消除不安全因素。针对患儿住院期间可能面临的护理隐患,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范,强化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保证了患儿住院期间的安全。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病区为儿内科病区。2009年1月至2011年1

月共收治患儿 2560 例,其中新生儿 121 例,1月至1岁为 765 例,1岁至3岁980 例,3岁以上 694 例。病种有过敏性紫癜、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素血症、儿童哮喘等。

2、结果。 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 9/2385例下降至2009

年3月至2011年2月2/2560 例。

安全管理

1、 患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意外事件 小儿身心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小儿好奇、好动,缺乏经验,容易发生各种意外。【2】由于患儿自我控制能力差,乐于模仿。护士宣教不到位,家长对其疏于防范,容易发生坠床、跌倒、走失、利器刺伤,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造成出血等意外事件。

1、2仪器使用失灵 新生儿暖箱、蓝光箱使用时机器失灵,致设置的箱温与实际箱温不符,未能及时发现,易发生患儿烫伤、冻伤。红外线照射时,未能做到全程看护,距离过近,导致烫伤。蓝光照射时,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新生儿眼睛及会阴部保护不当而伤及患儿。

1、3用药安全隐患 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执行错误医嘱,药物剂量、剂型错误,注射器选择不合适造成药物剂量不精确。在抢救过程中执行医嘱时查对不严谨,用药错误或重复用药,对新药缺乏了解,家长对用药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导致未用药或重复用药。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化疗药物、高渗药物的外渗等导致肢体肿胀、坏死。

1、4气管异物和窒息 因所给食物的种类(瓜子、花生),进食的方法时间(边走边进食、谈笑、哭闹、注射时喂食)等,导致异物呛入气管。新生儿因喂奶不当奶液呛入气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而未能及时吸痰引起窒息。

1、5物品药品保管不当 针头、剪刀等利器未能及时收回导

致针刺伤,氧气瓶、热水瓶未放到指定位置,外用药与内服药未严格分开、未妥善保管导致误服。

2、 安全管理对策

2、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根据医院护理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本病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措施,突发及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并组织认真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使护士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知晓相关内容,做到有章可循。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对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针对护理不安全事件的环节、人群、时段等高危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消除隐患,让全科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安全管理中来。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构建护理安全文化。患儿刚入院时,护士应以真诚热情的服务接待每一位患儿及家长。运用熟练的护理礼仪、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细致讲解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疾病知识、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宣教,提高患儿及家长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耐心解释患儿及家长提出的问题。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儿及家长内心的想法,设法满足每一位患儿及家长的需求。

2、3加强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2、3、1加强各种意外事件的防范。儿科病床应加床栏,高度适宜,以使患儿不能爬出为宜,家长离开患儿时应床栏拉起,禁止

患儿伏在床栏上,患儿上床后及时拉好床栏。纱门纱窗要有插销及时关紧,定时检修。桌椅边缘光滑并定期检修,阳台有栏杆,并设有“禁止攀爬”的警示牌。地面清洁干燥,不可乱扔果皮和杂物等,以防滑倒。卫生间有防滑标识。热水瓶应放在固定位置,小孩不易触及,并让小孩远离热饭热菜,远离电源,微波炉有使用注意事项及“小心烫伤”的标识。外出活动时家长全程陪护,以防走失,教育儿童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私自外出。氧气瓶固定并放在指定位置,输液架固定牢固。禁止小孩玩刀、剪子、筷子等物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完毕后及时收回不安全物品:如针头、剪刀等。输液时家长勿擅自调节滴速,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3、2仪器应建立使用登记并专人定期检查并记录。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暖箱、蓝光箱使用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箱温、体温的变化,严格交接班。使用烤灯时做到全程陪护。

2、3、3加强临床用药安全管理。a 、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满足工作的需要,对于新药利用晨间早会的时间,组织护士认真学习说明书,并作为提问内容,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途径、注意事项等,根据药品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溶媒和给药途径。b 、使用化疗药物和高渗药物时宜选择粗直的血管,加强巡视,一旦外渗及时处理。c、对于小剂量药物、特殊药物需用1ml 注射器,确保药物剂量精确,严格三查七对。d、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诵一遍,确保无误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经第二人核对

后方可弃去。e、剧毒药、麻醉药应加锁放在指定处,班班交接。 f 、对家长加强用药知识的宣教,讲明正确正规的优点,增强用药依从性,促使遵医行为的产生。对暂外出的患儿,建立温馨提示卡,放置床头柜上,提醒回病室后与护士联系。

2、3、4防止气管意物和窒息 指导家长勿患儿进食易致气管意物的食品,如花生、瓜子、果冻等。在患儿哭闹、大笑、进行护理操作时,禁止喂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较小患儿喂药时,需将其溶解后少量多次喂服,不可强行灌入,也不可捏鼻喂药。人工喂养时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以防误吸。喂奶后不宜频繁翻身、换尿布、逗患儿嘻笑。家长应认真看护患儿,不让小孩玩细扣、硬币等小物件,以及细小的拼装玩具,以防误入气道。对于危重、虚弱的患儿、新生儿勿将盖被捂住口鼻,对痰液多者,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吸痰。

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把以往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被动处理,变为发生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儿科护士是一项高风险职业,其服务对象是一群特殊群体 ,工作风险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士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患儿住院

期间的安全。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3-174

【2】 王玉春,张玉侠等,儿科护理学,人民出版社,2010:4

【3】 B ristol N.Patient safety alliance to tackle hand washing

worldwide.Lance:2005,366(94):973-974.


相关文章

  •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吕明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80例儿科患儿 ...查看


  • 探索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
  • 2001年6月,我有幸赴以色列参加为期2个月的"医院及社区的儿科护士"培训班.通过在以色列儿童医疗中心(Schneider Childreng Medical Center of Israel,SCMCI)听课.参观和见 ...查看


  • 有效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应用. 方法:通过2009和2010年我院儿科临床资料对照,对运用和把握沟通技巧进行深入论述,分析儿科护理中影响沟通的各种因素,包括患儿因素,家属的因素及护士自身因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相应的 ...查看


  • 儿科健康教育
  •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一)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a) 小儿腹泻 (二)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 急性支气管炎 c) 肺炎 d) 支气管哮喘 e) 急性喉炎 (三)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a) ...查看


  • 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 (2016年版) 一.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J20.9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 ...查看


  • 114例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儿的救治与护理管理策略
  • [摘要] 以救治大规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儿为例,探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管理策略.通过充分发挥护理部的组织指挥.沟通协调.快速反应的能动作用: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小组分工负责制:加强预防医院感染入院.住院和出院三个环节的控制: ...查看


  • 儿科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总结
  • 儿科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儿科自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建立病房为儿童乐园 为了给患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就医环境 ...查看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7例护理体会
  • 论文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收治的47例NEC 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47例患儿治愈42例,平均住院15± ...查看


  • 儿童综合保健护理的主要措施
  • 儿童综合保健护理的主要措施 摘要:针对住院患儿及日常儿童两大类,文章归纳简述了各种护理措施.对住院患儿,保健护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使患儿家属充分认识到患儿的治疗与保健护理相结合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家属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门诊的儿童保健护理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