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开放式构图_刘宗礼

窗业务广角医院,无助于医患关系的缓解,也保护

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这些观点也许

让受过伤害的医生听了不是滋味,但

其出发点毕竟是较为公正的。不能因

为一些从业者的要求,便派警察去“维

和”。这样的评论,其实也体现出了编

证明编辑默认这辑的价值取向。至少,

个观点可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可以

说,目前一些评论出现这样那样的偏

差,和编辑个人、甚至说主编们的价值

取向存在偏向性有很大关系。

3、建设

编辑部发表社论也好,公民个人发

表意见也罢,所有这些议论性的文字,

既不是为了纯粹的情绪宣泄,更不是为

了玩弄文字游戏,其目的性非常直接,

那就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也就是评论要具有建设性。

当然,真正的建设性观点并不容易

提出。作为新闻评论编辑,善于发现作

者具有建设性观点的文章,帮助作者

修改文章,提升其建设性的成分,还是

大有可为的。

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倾

向,担任评论稿件的编辑,应时刻把握

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政府提供高质量

的具有客观、公正、建设性的评论,这

是新闻评论编辑的分内职责,也是衡

量其业务水准的一个标杆。所有的新

闻评论编辑当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笱

(作者单位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

艺术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

《媒介评论社会责任与效益研究》阶段性

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06032

注释:NEWS WINDOW 新闻摄影的开放式构图

刘宗礼当今,发达的视觉文化让读者对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吸引读者视线的绝不是那些平庸的,没有任何特点的照片。所以,在现代报道摄影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新闻摄影所应用,其中包括闪光灯慢门,闪光灯后帘同步,倾斜地平线构图,开放式构图(即不完整构图),多视觉中心等等。尤其是开放式构图,在近些年的新闻摄影中更是大行其道。开放式构图是相对于封闭式构图而言的。所谓封闭式构图,就是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光的形象,并运用空间角度、线、镜头等手段重新组合框架内部的秩序,把框架之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等视觉效果。封闭式构图比较适用于和谐、严谨等美感的抒情性风光、静物的拍摄题材,所表达的是一些严肃、庄重、优美、平静、稳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和生活场面。而开放式构图作为现代新闻摄影中广泛应用的视觉构图方式,它需要摄影记者有独特的视觉和视角,把画面中不完整的视觉符号有意运用到新

闻摄影中来,使人在观看照片

时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简言

之,开放式构图就是在安排画

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

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

内外的联系。

结合摄影记者的探索实

践,开放式构图的表现形式可

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图2)(图1

362008年第六期一是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的落点常常在画面之外,暗示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例如,美联社记者拍摄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在新墨西哥州发表演讲的图片(图1)图中,奥就是一张典型的开放式构图。巴马的手势和视线与从画面外突然插入的手有着强烈的呼应,把内外世界连接了起来。二是不讲究画面的均衡与严谨,不要求画面内的形象元素完成内容的表达,甚至有意排斥一些更能完整说明画面的其他元素,让观众获得更大的想像空间。如Danish Ismail 拍摄于2006年10月5日的一幅作品(图2)。图中,一名死去的克什米尔武装人员身体旁边有一颗未爆炸的手榴弹,死者只露出了一只手,让读者更能联想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27页②《燕赵都市报》/2005年8月17日③社论:《矿难灾情是吏治病灶的反映》/《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4日④徐迅雷:《华北油田的毛病给时评家放大了多少》/《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0日⑤孟桢尧:《落榜生为何也摆“升学宴”》/《当代生活报》2005年8月22日

业务广角到战争给人类(而不是某一个人)造成光,其实是有一定的视觉理论做支撑成为完整”。

的灾难。的。有一种心理学叫“格式塔”把这一理论说得再通俗一些,就

三是有意在画面周围留下被切割(Gestalt ),在心理学领域翻译为“完是构图的某个部分出现空白或者某的不完整形象,特别在近景、特写中进形”,格式塔心理学,亦即完形心理个部分突然消失,都可能会对观者的行大胆的不同于常规的切角处理,被学,对人类视知觉的行为进行研究。视觉心理产生召唤,因为我们必须调切掉的那一部分自然也就留下了悬格式塔到底是什么,说“完形”似乎也整我们的视觉经验去补充那些缺欠念。例如纽约时报记者拍摄的布鲁克很难理解,简单来说,它是人类的知的部分,根据部分去推演出整体或者斯区一名工人在停车场撒盐消雪的照觉系统所感知的客观形象的整体结是根据整体来推演出部分。所以不完片(图3),四面都有切角,但这不完整构和形式,它认为不同的视觉刺激物整构图的部分缺失,并不是将影像进的形象更让读者向四周生发想象,把在我们的知觉系统里形成不同的整行了破坏,而应该是通过缺失唤醒人你的心理场向四周扩散。体形式,有些形式本身很均衡,会令们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不完整构图

我们感觉很和谐,而有些同时还能显示出一种开放性,它将形

形式会令知觉系统产生象引伸到画面以外,迫使我们从画面

紧张感,使其尽量以反作走向更广阔的想象世界甚至现实生

用力去平衡产生的张力,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一个封闭

以求得我们所感知形象世界已经被打破;同时这种构图还显

的稳定和简化。这个追求示出一种挑战性,它对我们视觉心理

平衡的过程其实就是知寻求完整形象的视觉惯性提出挑战,

觉系统对所感知结构的因而构成视觉心理的紧张感,这种紧

组织过程,格式塔理论从张产生一种有力的视觉刺激。所以,

中总结出许多个组织原不完整构图的召唤性满足了我们辐

(图3)则,用以分析客观事物是射想象的心理需求,它的挑战性又满

四是显示出某种随意性,画面的如何被知觉主体所感知的,其中完整足了我们寻求视觉的心理需求。以这各种构成因素有一种散乱而漫不经心和封闭原则就是开放式构图的理论样的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更良久的的感觉,似乎回眸的偶然一瞥,强调现支持。这一原则认为有些视觉样式是艺术魅力。

场的真实感。读者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一个没有闭合的或残缺的图形,知觉开放式构图虽然在新闻摄影采访为主动的思考,是对受众的创造力、想系统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能自中可以应用,但也并不是像公式一样像力和参与能力的充分信任。如新华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完整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适用。美国摄影家社记者曾璜拍摄于战火纷飞的波斯尼样式。例如拍摄一幅标准的人像照片史蒂芬·斯彻尼德曼被经常问到的问亚首都萨拉热窝的照片,女人、孩子和时,如果被摄者身体的某一关键部位题是: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拍摄?你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图4),像是(如手或脚)恰恰有一小部分被截取如何完成构图的?他的回答是:“一个随意的一瞥,但照片却极富戏剧性色到画面之外,知觉系统由于其完整性人的想象力是没有边际的,任何一种彩,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倾向受到阻碍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张艺术样式,都可以有一些遵循的规则,

力,靠这张力,能将照片但都不是万能的,这些规则只能作为

的缺憾感进行弥补。开放一些参考,而不是绝对的”。开放式构

式构图是对这一原则的图更适合于以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

积极探索,即通过不完景为主的题材内容。开放式构图与封

整、不封闭、不对称等物闭式构图看似对立,其实它们之间并

理结构上的不均衡制造不存在绝对明显的界限,在新闻摄影

视觉张力,构成能表达强报道中,记者往往是两种方法并用。我

烈感受的格式塔。就像迈们不能被那些清规戒律所束缚,“规则

纳怀特在他的《反映、信不是用来遵守的,是用来打破的”,这

(图4)息、表现》中说的:“我在话说得很有道理。笱

新闻摄影的开放式构图之所以能设法使朋友们得到一些不完整的照(作者单位为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突破封闭式构图,强烈吸引读者的目片,让他们有机会从不完整之中合拢文学院

)新闻窗NEWS WINDOW 2008年第六期

37

窗业务广角医院,无助于医患关系的缓解,也保护

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这些观点也许

让受过伤害的医生听了不是滋味,但

其出发点毕竟是较为公正的。不能因

为一些从业者的要求,便派警察去“维

和”。这样的评论,其实也体现出了编

证明编辑默认这辑的价值取向。至少,

个观点可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可以

说,目前一些评论出现这样那样的偏

差,和编辑个人、甚至说主编们的价值

取向存在偏向性有很大关系。

3、建设

编辑部发表社论也好,公民个人发

表意见也罢,所有这些议论性的文字,

既不是为了纯粹的情绪宣泄,更不是为

了玩弄文字游戏,其目的性非常直接,

那就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惩恶扬善。

也就是评论要具有建设性。

当然,真正的建设性观点并不容易

提出。作为新闻评论编辑,善于发现作

者具有建设性观点的文章,帮助作者

修改文章,提升其建设性的成分,还是

大有可为的。

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倾

向,担任评论稿件的编辑,应时刻把握

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政府提供高质量

的具有客观、公正、建设性的评论,这

是新闻评论编辑的分内职责,也是衡

量其业务水准的一个标杆。所有的新

闻评论编辑当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笱

(作者单位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

艺术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

《媒介评论社会责任与效益研究》阶段性

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06032

注释:NEWS WINDOW 新闻摄影的开放式构图

刘宗礼当今,发达的视觉文化让读者对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吸引读者视线的绝不是那些平庸的,没有任何特点的照片。所以,在现代报道摄影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新闻摄影所应用,其中包括闪光灯慢门,闪光灯后帘同步,倾斜地平线构图,开放式构图(即不完整构图),多视觉中心等等。尤其是开放式构图,在近些年的新闻摄影中更是大行其道。开放式构图是相对于封闭式构图而言的。所谓封闭式构图,就是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光的形象,并运用空间角度、线、镜头等手段重新组合框架内部的秩序,把框架之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天地,追求的是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等视觉效果。封闭式构图比较适用于和谐、严谨等美感的抒情性风光、静物的拍摄题材,所表达的是一些严肃、庄重、优美、平静、稳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和生活场面。而开放式构图作为现代新闻摄影中广泛应用的视觉构图方式,它需要摄影记者有独特的视觉和视角,把画面中不完整的视觉符号有意运用到新

闻摄影中来,使人在观看照片

时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简言

之,开放式构图就是在安排画

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

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

内外的联系。

结合摄影记者的探索实

践,开放式构图的表现形式可

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图2)(图1

362008年第六期一是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的落点常常在画面之外,暗示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例如,美联社记者拍摄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在新墨西哥州发表演讲的图片(图1)图中,奥就是一张典型的开放式构图。巴马的手势和视线与从画面外突然插入的手有着强烈的呼应,把内外世界连接了起来。二是不讲究画面的均衡与严谨,不要求画面内的形象元素完成内容的表达,甚至有意排斥一些更能完整说明画面的其他元素,让观众获得更大的想像空间。如Danish Ismail 拍摄于2006年10月5日的一幅作品(图2)。图中,一名死去的克什米尔武装人员身体旁边有一颗未爆炸的手榴弹,死者只露出了一只手,让读者更能联想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27页②《燕赵都市报》/2005年8月17日③社论:《矿难灾情是吏治病灶的反映》/《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4日④徐迅雷:《华北油田的毛病给时评家放大了多少》/《南方都市报》2005年8月20日⑤孟桢尧:《落榜生为何也摆“升学宴”》/《当代生活报》2005年8月22日

业务广角到战争给人类(而不是某一个人)造成光,其实是有一定的视觉理论做支撑成为完整”。

的灾难。的。有一种心理学叫“格式塔”把这一理论说得再通俗一些,就

三是有意在画面周围留下被切割(Gestalt ),在心理学领域翻译为“完是构图的某个部分出现空白或者某的不完整形象,特别在近景、特写中进形”,格式塔心理学,亦即完形心理个部分突然消失,都可能会对观者的行大胆的不同于常规的切角处理,被学,对人类视知觉的行为进行研究。视觉心理产生召唤,因为我们必须调切掉的那一部分自然也就留下了悬格式塔到底是什么,说“完形”似乎也整我们的视觉经验去补充那些缺欠念。例如纽约时报记者拍摄的布鲁克很难理解,简单来说,它是人类的知的部分,根据部分去推演出整体或者斯区一名工人在停车场撒盐消雪的照觉系统所感知的客观形象的整体结是根据整体来推演出部分。所以不完片(图3),四面都有切角,但这不完整构和形式,它认为不同的视觉刺激物整构图的部分缺失,并不是将影像进的形象更让读者向四周生发想象,把在我们的知觉系统里形成不同的整行了破坏,而应该是通过缺失唤醒人你的心理场向四周扩散。体形式,有些形式本身很均衡,会令们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不完整构图

我们感觉很和谐,而有些同时还能显示出一种开放性,它将形

形式会令知觉系统产生象引伸到画面以外,迫使我们从画面

紧张感,使其尽量以反作走向更广阔的想象世界甚至现实生

用力去平衡产生的张力,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一个封闭

以求得我们所感知形象世界已经被打破;同时这种构图还显

的稳定和简化。这个追求示出一种挑战性,它对我们视觉心理

平衡的过程其实就是知寻求完整形象的视觉惯性提出挑战,

觉系统对所感知结构的因而构成视觉心理的紧张感,这种紧

组织过程,格式塔理论从张产生一种有力的视觉刺激。所以,

中总结出许多个组织原不完整构图的召唤性满足了我们辐

(图3)则,用以分析客观事物是射想象的心理需求,它的挑战性又满

四是显示出某种随意性,画面的如何被知觉主体所感知的,其中完整足了我们寻求视觉的心理需求。以这各种构成因素有一种散乱而漫不经心和封闭原则就是开放式构图的理论样的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更良久的的感觉,似乎回眸的偶然一瞥,强调现支持。这一原则认为有些视觉样式是艺术魅力。

场的真实感。读者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一个没有闭合的或残缺的图形,知觉开放式构图虽然在新闻摄影采访为主动的思考,是对受众的创造力、想系统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能自中可以应用,但也并不是像公式一样像力和参与能力的充分信任。如新华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完整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适用。美国摄影家社记者曾璜拍摄于战火纷飞的波斯尼样式。例如拍摄一幅标准的人像照片史蒂芬·斯彻尼德曼被经常问到的问亚首都萨拉热窝的照片,女人、孩子和时,如果被摄者身体的某一关键部位题是:你为什么会想到这样拍摄?你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图4),像是(如手或脚)恰恰有一小部分被截取如何完成构图的?他的回答是:“一个随意的一瞥,但照片却极富戏剧性色到画面之外,知觉系统由于其完整性人的想象力是没有边际的,任何一种彩,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倾向受到阻碍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张艺术样式,都可以有一些遵循的规则,

力,靠这张力,能将照片但都不是万能的,这些规则只能作为

的缺憾感进行弥补。开放一些参考,而不是绝对的”。开放式构

式构图是对这一原则的图更适合于以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

积极探索,即通过不完景为主的题材内容。开放式构图与封

整、不封闭、不对称等物闭式构图看似对立,其实它们之间并

理结构上的不均衡制造不存在绝对明显的界限,在新闻摄影

视觉张力,构成能表达强报道中,记者往往是两种方法并用。我

烈感受的格式塔。就像迈们不能被那些清规戒律所束缚,“规则

纳怀特在他的《反映、信不是用来遵守的,是用来打破的”,这

(图4)息、表现》中说的:“我在话说得很有道理。笱

新闻摄影的开放式构图之所以能设法使朋友们得到一些不完整的照(作者单位为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突破封闭式构图,强烈吸引读者的目片,让他们有机会从不完整之中合拢文学院

)新闻窗NEWS WINDOW 2008年第六期

37


相关文章

  • 优秀新闻图片评析
  • 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析 11新闻一班 彭雪峰 [1**********]2 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需要至少两个方面要素的完备,首先是技术层面的,即摄影的基本造型元素,包括构图.用光.色彩.角度.瞬间的抓取等:其次是意境的表现,也就是寓于摄影作品之中 ...查看


  • 芙蓉王老师谈专题纪实摄影 - 轻雨微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芙蓉王老师谈专题纪实摄影 摄影学堂 2010-05-01 12:00:30 阅读3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芙蓉王: 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益阳学会会长.星辰影像3周年慈善拍卖资助人"来喜"的拍摄者 时间: ...查看


  • 摄影学堂: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有效方法 - 阜阳十中摄影俱乐部
  • 一幅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对舆论引导的作用不可低估,而能产生视觉冲击力的途径很多,譬如新鲜的拍摄内容,或者恰当的形式运用. 长焦和广角实现特殊视觉 长焦和广角镜头,这两种镜头都能通过镜头上的变焦实现不同特殊视觉影像,运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能使画 ...查看


  • [摄影技术与技巧]复习提纲
  • 填空题(10×2=20分) 名词解释(5×4=20分) 简答题(5×8=40分) 论述题(20分) 第一章 摄影是什么 第一节 摄影术的诞生 一.光和光的特性 可见光是一种能被人眼感知的电磁波,波长约为380nm--780nm 三原色:红绿 ...查看


  • 电视新闻拍摄的技巧与应用
  • 电视新闻拍摄的技巧与应用 时间:2013-02-06   作者:谭颖 于海洋  来源:青年记者 ● 谭  颖  于海洋 电视媒体以画面和声音的双重优势带给观众独有的现场感和冲击力.相比其他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而言,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充 ...查看


  •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 江 西 科 技 师 范 学 院 实 验 报 告 课 程 影视摄影造型 院 系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报 告 规 格 一.实验目的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原理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三.实验仪器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 录 1. ...查看


  • 饥饿的苏丹
  • 最感动我的一张照片 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赏析 -0903280151 周巍 <饥饿的苏丹>的拍摄者为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英文:Kevin Carter ).其后此照片版权被售至<纽约时报>,作报 ...查看


  • 体育摄影的艺术技巧
  • 体育摄影的艺术技巧 令文/陈建红(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体育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 力量与难度等体现着运动员超群的技能与 活力四射的健美造型.体育新闻摄影在传 播体育新闻与塑造运动之美中承担着重要 的责任,充分掌握体育新闻 ...查看


  • [花卉摄影] 美的享受 油菜花拍摄技巧
  • [花卉摄影] 美的享受 油菜花拍摄技巧相机之家   日期: 2009-3-9   类型: 转载  作者: -- 转眼又到了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每年都有无数摄影者前往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徽.江西等地拍摄油菜花.在此,笔者建议摄影者开拓思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