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大帝国的先驱(下)

  波斯第一帝国的名气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的敌人,也就是希腊人,古希腊和后来者古罗马共同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我们知道,对于几千年前的历史事件而言,有没有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字作品记述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决定它到底是湮没在历史的灰尘中,还是始终位于人类文化的聚光灯下。比如中国古代史中有一段战乱缤纷的年代,那就是从东汉末年到隋朝之前的这段以三国两晋南北朝并称的年代,几百年的风云变幻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造就了无数的或壮美或凄厉的历史故事。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三国那段历史,不管是刘关张结义,还是赤壁之战,又或是大意失荆州,我们都如数家珍,而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对用兵神勇的尔朱荣等不甚了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存在。再如楚汉相争时期,如鸿门宴、楚河汉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历史典故家喻户晓,则是因为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最具文学韵味的史书《史记》。那么古希腊的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无疑会使得其叙述的历史事件具有不一样的魅力,波斯也同样因为古希腊人希罗多德考据严谨、文字优美的史书《希波战争史》而向后人展现出它的风貌。   我们知道希波战争中波斯输了,不过我们也同时要注意,这个输并不代表波斯的军事弱于古希腊。笔者一直强调远征在古代世界中的意义,由于通讯和交通运输能力的薄弱,从古至今,进行本土防御和出国进行远征的难度不是一个概念。不过,波斯毕竟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波斯为什么输?希腊为什么赢?如何评价波斯第一帝国的军事实力呢?   强硬的对手   在上一篇中,我们大略描述了古波斯帝国时期人类世界最完全战争机器的基本情况。波斯军队的主要特点就是依托空前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其兵力十分庞大且军兵种丰富齐全,后勤保障能力强,这个优势在征服其它地区时可以说无往而不利,除了在征服位于南乌克兰的斯基泰人的时候,被坚壁清野战略所挫败外,可以说罕逢敌手。但是古希腊这个对手很不一样,是个典型的硬骨头。现代的希腊位于巴尔干南端的希腊半岛和周围的若干岛屿上,而在古代世界,古希腊人的生存范围要更广,作为一个商业和航海民族,古希腊人在东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行动,从黑海沿岸,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再到南面的克里特岛,西面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地区,广泛的分布着古希腊人。他们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依托希腊半岛的多山地形以及海岛的分散特性,形成了众多星罗棋布的城邦国家。   之前说过,古希腊拥有一个作为社会中坚的自耕农阶层,拥有一定财产和政治权利的希腊普通人家庭组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由于拥有财产,他们可以置备完善的装备:各种头盔、胸甲、盾牌、投枪、短剑等。电影《斯巴达300勇气》在这里有一个很典型的误导,电影里的斯巴达勇士都是赤裸上身露着强健的肌肉,事实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士兵都会尽可能地加强自己的防护,现在出土过不少贴合身体、形似肌肉轮廓的古希腊青铜胸甲,这显然是因为古希腊人以人体为美,热衷于塑造健美的身体艺术形象。当然,这种青铜胸甲造价昂贵,不会普遍装备,希腊重步兵的胸甲还有其它形式,比如后期被广泛使用的亚麻胸甲,是12~20层粘结的亚麻护甲,防御力相当可观,而在小腿上他们会戴上青铜制成的胫甲,当然他们作为重步兵最重要的标志是那个大盾,这种盾牌直径一米左右,中间为木,外包青铜,内层为皮质,防护性能不错,当然也十分沉重。而他的武器也不轻,一般有一根几米长的长枪,以及短剑。那么显然,全套装备的士兵机动能力会很差,很难应付那些机动灵活的敌人,而解决之道就是方阵。当这样的士兵排列成十分紧密的方阵后,就成为一个移动的装甲长矛林,即使是重装骑兵也无法冲开它。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单纯用弓箭就想压制这样的军团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这个方阵被冲垮,那么落单的重装步兵将任人屠戮。对方有很多的方法攻击它的侧后,可以让他追不上也逃不掉。因此想要组成强大的重步兵方阵,单纯有装备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士气和纪律。而这对于希腊人而言恰恰是个最核心的优势。古希腊以城邦闻名,一个小城邦里大家往往都认识,一个方阵里每个士兵的前后左右很可能都是街坊邻里,其团队精神是自然而然的,同时他们从小进行军事训练,更加强化了每一个希腊战士和其它战士之间牢固的战友关系。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侧后交给战友,其士气和纪律性都不是一般军队所能比的,也只有依托这样的士气和纪律性,希腊人的步兵方阵才能如臂使指地进行各种战场机动,不然哪怕是简单的追击、转向等行动就有可能让方阵队形凌乱甚至垮掉。因此古希腊的这种以装备精良的重步兵为主力组成的军团具有同时代几乎是最高的正面作战能力。相比之下,波斯军团重步兵的装备就逊色一些,在和其它民族的战斗中这个弱点还不会太明显,但和希腊人作战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欧洲中世纪晚期著名的瑞士雇佣兵团,瑞士佣兵往往整建制地接受雇佣,他们来自瑞士山村,都是互相之间认同感很强的山民,纪律性和斗志非同一般,加之他们对手中长矛等武器的熟练运用,从而成为中世纪十分醒目的军事力量。   当然,重步兵方阵的缺点是很多的,它的移动速度慢,在开阔地带无法有效追击,也无法甩开敌人撤退(除非对手也是重步兵),同时它不能使用远射兵器而只能被动挨打等。但是如果我们假设敌人无法施展骑兵,无法进行大范围机动,而只能硬碰硬地正面对抗,那么古希腊重装步兵部队就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完全发挥,而入侵的波斯军团很不幸就是这样的敌人。   强大的波斯军队   虽然笔者也认为古希腊重步兵方阵比波斯的步兵军团更强大,但是如果考究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的话,波斯军队并不逊色于古希腊军队,因为它是一支更合成化、规模更庞大的军队,它的轻重骑兵、弓箭手等部队都有相当的实力,在战场上有更多的选择,更容易争得主动权。而远征希腊,波斯的众多优势被抵消,弱点却被放大。首先,希腊国土狭小而地形崎岖,这就使得波斯军队的大兵团无法展开,同时波斯的骑兵也无从机动迂回,而其步兵部队也很难在不利的情况下避免过快与希腊步兵对决,从而使得其兵力和机动优势丧失。在希腊半岛那些勉强能进行会战的小平原上,希腊的重步兵军团不必担心侧翼被迂回,而追击的距离也在体能范围内,波斯人一旦对抗失利甚至只能逃到船上。其次,波斯大军团需要足够的粮食物资支撑,必须依赖海运,只要海运断绝,那么整个军事行动都将不可能实施,这种脆弱性使得第一次远征就因为一场风暴摧毁了船队半途而废。而第二次也因为萨拉米海战被希腊联邦的舰队击败而不得不终止。第三,士气问题,希腊作为被侵略者,比较容易激起全民族和军人的斗志,毕竟一旦失败,未来的命运是让他们恐惧的,而波斯军队是由波斯主体民族和众多被征服民族的征发兵力组成,忠诚度都很成问题,指望他们舍生忘死要求有点太高了。   正是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波斯展开了数次对古希腊的征服战争,具体经过很容易查到相关资料,这里不再赘述,简单地说就是大流士一世的时候先后派出去两只军队试了试,结果第一次因为船队被风浪摧毁和地面部队被沿途民族袭击而中途放弃。第二只军队则在登陆后,在马拉松平原被严阵以待的、雅典为主力的希腊军队击败,这次作战最伟大的副产品就是马拉松比赛。而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又进行了一次尝试,结果这次前期作战诞生了斯巴达300勇士的故事,而最终掉链子的是海军,其舰队主力被希腊海军彻底击败,波斯人不得不向北撤退,从而可以说永久地解除了希腊被波斯征服的危险。因此说起来,双方的地面作战并不算多,如马拉松这样的战役受到的限制太多,很难全面评估双方军队的作战能力。但是幸好最终双方进行了普拉提亚战役。这是整个希波战争期间双方进行的一次条件最公平的大决战,可以让我们较为清晰地评估波斯帝国和古希腊世界的军事力量。   这场战役发生在萨拉米海战之后,当时薛西斯已经匆匆回国,把包括其万人不死队在内的一些主力部队都带走了,但也留下一支由其姐夫马多尼率领的规模不小的部队继续驻扎,这支部队的兵力大约有十几万人,虽然不像之前那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也足以支持其采取主动的军事行动,纵横于希腊半岛打击希腊各城邦。最终,希腊各城邦组成一支约10万人的联军去和波斯人决战,决战地点相对平坦,既有一些破碎的山丘和河流让希腊人的步兵军团比较容易使侧翼得到掩护,又有平原让波斯骑兵适当发挥一下,而双方兵力又大体相当,真是一场很好的决战。   希腊军团的主力是大约4万多人的斯巴达人部队,这其中包括5000斯巴达重步兵,其余还有3.5万人的奴隶轻步兵。雅典军队的重点是海军,陆军不是主力,但这次也派出了7000重步兵和1000弓箭手,其它是各个城邦的军队,整个希腊联军大约有不到4万重装步兵和7万轻装步兵,而波斯军团除了数万人的波斯本部步兵和其余的来自十几个地区的部队外,拥有至少1万骑兵部队,此外还有2万投降波斯的希腊城邦的仆从军。   双方的交战很谨慎,除了开战时波斯以骑兵部队进行过试探性进攻外,双方一直保持克制,都不愿抢先发起总攻,期间希腊军队移防都很小心地利用山地和河流的掩护。但是波斯人派出骑兵四处打击,最终基本切断了希腊人的后勤补给线,这就迫使希腊人不得不做出抉择,希腊人最终选择了连夜撤退,当早晨的时候,波斯人发现希腊人散布在平原上,于是立即出兵追击,波斯的骑兵首先追上了斯巴达人的主力,但是限于地形,无法迂回打击斯巴达人的后背,于是随后赶到的波斯步兵在距离斯巴达人阵线不远的前方结成盾牌阵,而其弓箭手则在盾牌的保护下将斯巴达人淹没在箭雨中,但是斯巴达重步兵沉着应战,在大盾和铠甲的保护下等待时机,并最终以厚实的强大方阵发起冲锋,击破了波斯人的盾牌防线,但波斯步兵边打边撤,并没有崩溃,反而将斯巴达人带到了开阔地,此时波斯骑兵发起侧翼冲击,守护斯巴达军团侧翼的奴隶轻步兵承受了巨大压力,摇摇欲坠,就在战况陷入胶着时,身先士卒指挥作战的波斯总指挥马多尼被一支飞来的标枪意外刺死,而对于多民族成分复杂的波斯军队来说,军队的主帅就是灵魂,失去主帅的部队很容易土崩瓦解,于是波斯的攻势到此为止,大部队仓皇后撤,最终输掉了这场战役。   从上述战况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笔者认为至少可以破掉一些流传已久的神话。首先,是以希腊为代表的古欧洲地中海地区重步兵所向无敌,只要正面对抗就可以击败敌人的神话,从这场战役我们看到了,希腊军队移动阵型都小心地依靠地形来限制对手的机动,从而可以将自己最强的一面面向敌人,问题是假如地形十分开阔呢?没有那么多山丘河流,古希腊的步兵方阵们该如何去限制对手的骑兵军团的侧翼包抄,如何追击对手轻便的投射军种?事实上,即使是在波斯军主力因为统帅死亡而崩溃后撤时,波斯骑兵在发现有一些希腊城邦的轻步兵部队来到平原上的不利位置时,立即以骑射对其进行打击,依然对其造成很大杀伤并迫使其仓皇后撤。   其次是东方亚细亚方向来的军队可以用弓箭完虐西方军队的神话。很多人在幻想中国的秦汉军队可以用弓弩让古代世界的各国军队都望风披靡,但从战场情况来看,斯巴达重步兵军团可以长时间抵挡箭雨而不会丧失战斗力,而且由于弓箭的射程有限,弓箭部队距离对方并不算太远,那么就必须有良好的掩护,就如波斯人那样,以步兵结成盾墙置于弓兵之前,这更进一步缩短了己方和对手的距离,但距离太短使得重步兵的方阵很容易通过集体冲刺,迅速穿越这个距离对弓箭兵及其掩护兵力构成直接冲击。而如果我们以波斯为例就可以更容易看出问题,波斯地域广阔,其东北面生活在巴克特里亚及以北地区的民族,以及巴尔干色雷斯地区以北的斯基泰人等,都是使用弓箭的行家,但是波斯对他们都可以居于军事上的优势,可见弓兵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有其它兵种的支援和配合,如重步兵的掩护、骑兵对敌人的威胁和牵制等。   第三,我们可以发现,波斯的骑兵部队对希腊联军后勤的打击对战场造成了巨大影响,它迫使希腊联军不得不放弃原有阵地而穿过开阔平原地带撤向后方防线,从而陷自己于不利的态势,如果不是波斯人悲催的意外,这场战役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最后一点我们也可以发现,波斯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士气是不错的,其步兵部队敢于和斯巴达重步兵方阵硬碰硬的正面搏杀,将其钉在战场上,为重骑兵部队的侧面突击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是为波斯人在这场战争中维护着最后的尊严。   一个插曲和一个结论   当然,希波战争毕竟是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普拉提亚战役中波斯损失了数万富有战斗力的部队,从此不再有进取的信心,转而采取守势,而希腊信心高涨,采取了很多主动的扩张行动。不过进展也不大,主要就是重新恢复了很多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城邦的控制,这个时期持续了不短的时间,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反而是得胜的希腊城邦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也就是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最终战胜了雅典,成为了希腊的霸主。而斯巴达能够获胜,来自波斯的援助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波斯派驻小亚细亚的总督是波斯王的二儿子小居鲁士,这个人动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帮助斯巴达,而反过来也收获了很宝贵的资源――希腊雇佣兵。内战结束后,希腊出现了大量没仗可打的老兵,而波斯又对斯巴达有恩,双方关系不错,于是在小居鲁士的麾下出现了上万人、整建制的希腊部队。然后当小居鲁士起兵反叛,向首都进发准备夺取王位时,事实上小居鲁士的兵力并不充足,总共只有两三万人,他起兵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这支希腊部队。说到这里我们就提一下这个记述于另一部历史文学作品《长征记》中的插曲,作者是古希腊人色诺芬,他就在这只希腊雇佣军中,并记录下了这次远行的各种信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录。   小居鲁士的部队在经过漫长的行军后,在距离巴比伦城不远的地方和波斯王的军队进行了正面决战,战斗中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波斯军队(在各种记录中笔者倾向于采用最保守的十几万这样一个数字)的步兵军团以大踏步的后撤将战斗力强悍的希腊雇佣军带离主战场,以骑兵部队摧毁了小居鲁士的营地和补给,迫使小居鲁士孤注一掷的突击波斯王的中央阵营并最终战死。战役结束后波斯人也不想再啃希腊佣兵集团这个硬骨头,就以骑兵一路骚扰和追击,“护送”着这支万人希腊军团离开了波斯国境,最终希腊人一路向北边打边走,穿过高加索彪悍山民的领地,回到了黑海岸边希腊人的势力范围。这次“长征”证明了这样几个事情:首先,希腊步兵的战斗力是被充分尊重的,小居鲁士以其为叛军主力,而波斯王面对这样一支远离故土没有支援的万人孤军,也没有兴趣花费过高的代价将其彻底歼灭。其次,这再次证明了单靠重步兵部队是无法在没有地形便利的情况下稳操胜券的,波斯军队也有自己对付希腊军队的思路和作战能力,并非束手无策。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在希腊人的心中再一次埋下了信心的种子,因为希腊人意识到他们不止是可以在家门口击败来犯的波斯大军,他们也可以深入波斯的腹地作战并全身而退,那么当力量对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时,向东方远征去彻底击败这个大帝国也不会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说回到色诺芬所在的时代,我们会发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波斯支持斯巴达促成了斯巴达的胜利,在科林斯战争时期,波斯支持雅典的同盟又连续击败了斯巴达,之后波斯施加压力迫使双方签订了合约,这说明以当时的希腊世界的力量而言,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无惧波斯帝国,任何一个分割出来的城邦或城邦联盟都将处于劣势,而波斯也可以利用让希腊人打希腊人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其实反过来看就会发现波斯帝国的战略关键,那就是不能让希腊世界统一,一个统一的希腊很可能是波斯所无法抵挡的,而可怕的是这个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而且是加强版的。马其顿整合了整个希腊世界,同时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军事改革,而上帝似乎还嫌不够,还为这支军队安排了一个古代世界最伟大的统帅――亚历山大大帝。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会在亚历山大帝国的篇章中详细说明。   这里我们只对波斯帝国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波斯帝国是强大的,但是还没能把自己的军事优势完全发挥,主要是其骑兵的装备和战术还不够成熟,这就使得其不足以弥补步兵军团的劣势,而以波斯骨干力量带领众多民族组成军队的做法,又给后勤造成太大压力,且易于崩溃。因此波斯作为第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是辉煌的,但同时也是有些脆弱的,在它之后的几个波斯帝国依靠强悍的重甲骑兵部队和骑射部队的战斗力都没有再这样在自己还处于强盛时期被外敌彻底征服过。

  波斯第一帝国的名气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的敌人,也就是希腊人,古希腊和后来者古罗马共同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我们知道,对于几千年前的历史事件而言,有没有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字作品记述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决定它到底是湮没在历史的灰尘中,还是始终位于人类文化的聚光灯下。比如中国古代史中有一段战乱缤纷的年代,那就是从东汉末年到隋朝之前的这段以三国两晋南北朝并称的年代,几百年的风云变幻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造就了无数的或壮美或凄厉的历史故事。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三国那段历史,不管是刘关张结义,还是赤壁之战,又或是大意失荆州,我们都如数家珍,而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对用兵神勇的尔朱荣等不甚了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存在。再如楚汉相争时期,如鸿门宴、楚河汉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历史典故家喻户晓,则是因为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最具文学韵味的史书《史记》。那么古希腊的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无疑会使得其叙述的历史事件具有不一样的魅力,波斯也同样因为古希腊人希罗多德考据严谨、文字优美的史书《希波战争史》而向后人展现出它的风貌。   我们知道希波战争中波斯输了,不过我们也同时要注意,这个输并不代表波斯的军事弱于古希腊。笔者一直强调远征在古代世界中的意义,由于通讯和交通运输能力的薄弱,从古至今,进行本土防御和出国进行远征的难度不是一个概念。不过,波斯毕竟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波斯为什么输?希腊为什么赢?如何评价波斯第一帝国的军事实力呢?   强硬的对手   在上一篇中,我们大略描述了古波斯帝国时期人类世界最完全战争机器的基本情况。波斯军队的主要特点就是依托空前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其兵力十分庞大且军兵种丰富齐全,后勤保障能力强,这个优势在征服其它地区时可以说无往而不利,除了在征服位于南乌克兰的斯基泰人的时候,被坚壁清野战略所挫败外,可以说罕逢敌手。但是古希腊这个对手很不一样,是个典型的硬骨头。现代的希腊位于巴尔干南端的希腊半岛和周围的若干岛屿上,而在古代世界,古希腊人的生存范围要更广,作为一个商业和航海民族,古希腊人在东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行动,从黑海沿岸,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再到南面的克里特岛,西面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地区,广泛的分布着古希腊人。他们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依托希腊半岛的多山地形以及海岛的分散特性,形成了众多星罗棋布的城邦国家。   之前说过,古希腊拥有一个作为社会中坚的自耕农阶层,拥有一定财产和政治权利的希腊普通人家庭组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由于拥有财产,他们可以置备完善的装备:各种头盔、胸甲、盾牌、投枪、短剑等。电影《斯巴达300勇气》在这里有一个很典型的误导,电影里的斯巴达勇士都是赤裸上身露着强健的肌肉,事实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士兵都会尽可能地加强自己的防护,现在出土过不少贴合身体、形似肌肉轮廓的古希腊青铜胸甲,这显然是因为古希腊人以人体为美,热衷于塑造健美的身体艺术形象。当然,这种青铜胸甲造价昂贵,不会普遍装备,希腊重步兵的胸甲还有其它形式,比如后期被广泛使用的亚麻胸甲,是12~20层粘结的亚麻护甲,防御力相当可观,而在小腿上他们会戴上青铜制成的胫甲,当然他们作为重步兵最重要的标志是那个大盾,这种盾牌直径一米左右,中间为木,外包青铜,内层为皮质,防护性能不错,当然也十分沉重。而他的武器也不轻,一般有一根几米长的长枪,以及短剑。那么显然,全套装备的士兵机动能力会很差,很难应付那些机动灵活的敌人,而解决之道就是方阵。当这样的士兵排列成十分紧密的方阵后,就成为一个移动的装甲长矛林,即使是重装骑兵也无法冲开它。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单纯用弓箭就想压制这样的军团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这个方阵被冲垮,那么落单的重装步兵将任人屠戮。对方有很多的方法攻击它的侧后,可以让他追不上也逃不掉。因此想要组成强大的重步兵方阵,单纯有装备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士气和纪律。而这对于希腊人而言恰恰是个最核心的优势。古希腊以城邦闻名,一个小城邦里大家往往都认识,一个方阵里每个士兵的前后左右很可能都是街坊邻里,其团队精神是自然而然的,同时他们从小进行军事训练,更加强化了每一个希腊战士和其它战士之间牢固的战友关系。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侧后交给战友,其士气和纪律性都不是一般军队所能比的,也只有依托这样的士气和纪律性,希腊人的步兵方阵才能如臂使指地进行各种战场机动,不然哪怕是简单的追击、转向等行动就有可能让方阵队形凌乱甚至垮掉。因此古希腊的这种以装备精良的重步兵为主力组成的军团具有同时代几乎是最高的正面作战能力。相比之下,波斯军团重步兵的装备就逊色一些,在和其它民族的战斗中这个弱点还不会太明显,但和希腊人作战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欧洲中世纪晚期著名的瑞士雇佣兵团,瑞士佣兵往往整建制地接受雇佣,他们来自瑞士山村,都是互相之间认同感很强的山民,纪律性和斗志非同一般,加之他们对手中长矛等武器的熟练运用,从而成为中世纪十分醒目的军事力量。   当然,重步兵方阵的缺点是很多的,它的移动速度慢,在开阔地带无法有效追击,也无法甩开敌人撤退(除非对手也是重步兵),同时它不能使用远射兵器而只能被动挨打等。但是如果我们假设敌人无法施展骑兵,无法进行大范围机动,而只能硬碰硬地正面对抗,那么古希腊重装步兵部队就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完全发挥,而入侵的波斯军团很不幸就是这样的敌人。   强大的波斯军队   虽然笔者也认为古希腊重步兵方阵比波斯的步兵军团更强大,但是如果考究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的话,波斯军队并不逊色于古希腊军队,因为它是一支更合成化、规模更庞大的军队,它的轻重骑兵、弓箭手等部队都有相当的实力,在战场上有更多的选择,更容易争得主动权。而远征希腊,波斯的众多优势被抵消,弱点却被放大。首先,希腊国土狭小而地形崎岖,这就使得波斯军队的大兵团无法展开,同时波斯的骑兵也无从机动迂回,而其步兵部队也很难在不利的情况下避免过快与希腊步兵对决,从而使得其兵力和机动优势丧失。在希腊半岛那些勉强能进行会战的小平原上,希腊的重步兵军团不必担心侧翼被迂回,而追击的距离也在体能范围内,波斯人一旦对抗失利甚至只能逃到船上。其次,波斯大军团需要足够的粮食物资支撑,必须依赖海运,只要海运断绝,那么整个军事行动都将不可能实施,这种脆弱性使得第一次远征就因为一场风暴摧毁了船队半途而废。而第二次也因为萨拉米海战被希腊联邦的舰队击败而不得不终止。第三,士气问题,希腊作为被侵略者,比较容易激起全民族和军人的斗志,毕竟一旦失败,未来的命运是让他们恐惧的,而波斯军队是由波斯主体民族和众多被征服民族的征发兵力组成,忠诚度都很成问题,指望他们舍生忘死要求有点太高了。   正是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波斯展开了数次对古希腊的征服战争,具体经过很容易查到相关资料,这里不再赘述,简单地说就是大流士一世的时候先后派出去两只军队试了试,结果第一次因为船队被风浪摧毁和地面部队被沿途民族袭击而中途放弃。第二只军队则在登陆后,在马拉松平原被严阵以待的、雅典为主力的希腊军队击败,这次作战最伟大的副产品就是马拉松比赛。而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又进行了一次尝试,结果这次前期作战诞生了斯巴达300勇士的故事,而最终掉链子的是海军,其舰队主力被希腊海军彻底击败,波斯人不得不向北撤退,从而可以说永久地解除了希腊被波斯征服的危险。因此说起来,双方的地面作战并不算多,如马拉松这样的战役受到的限制太多,很难全面评估双方军队的作战能力。但是幸好最终双方进行了普拉提亚战役。这是整个希波战争期间双方进行的一次条件最公平的大决战,可以让我们较为清晰地评估波斯帝国和古希腊世界的军事力量。   这场战役发生在萨拉米海战之后,当时薛西斯已经匆匆回国,把包括其万人不死队在内的一些主力部队都带走了,但也留下一支由其姐夫马多尼率领的规模不小的部队继续驻扎,这支部队的兵力大约有十几万人,虽然不像之前那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也足以支持其采取主动的军事行动,纵横于希腊半岛打击希腊各城邦。最终,希腊各城邦组成一支约10万人的联军去和波斯人决战,决战地点相对平坦,既有一些破碎的山丘和河流让希腊人的步兵军团比较容易使侧翼得到掩护,又有平原让波斯骑兵适当发挥一下,而双方兵力又大体相当,真是一场很好的决战。   希腊军团的主力是大约4万多人的斯巴达人部队,这其中包括5000斯巴达重步兵,其余还有3.5万人的奴隶轻步兵。雅典军队的重点是海军,陆军不是主力,但这次也派出了7000重步兵和1000弓箭手,其它是各个城邦的军队,整个希腊联军大约有不到4万重装步兵和7万轻装步兵,而波斯军团除了数万人的波斯本部步兵和其余的来自十几个地区的部队外,拥有至少1万骑兵部队,此外还有2万投降波斯的希腊城邦的仆从军。   双方的交战很谨慎,除了开战时波斯以骑兵部队进行过试探性进攻外,双方一直保持克制,都不愿抢先发起总攻,期间希腊军队移防都很小心地利用山地和河流的掩护。但是波斯人派出骑兵四处打击,最终基本切断了希腊人的后勤补给线,这就迫使希腊人不得不做出抉择,希腊人最终选择了连夜撤退,当早晨的时候,波斯人发现希腊人散布在平原上,于是立即出兵追击,波斯的骑兵首先追上了斯巴达人的主力,但是限于地形,无法迂回打击斯巴达人的后背,于是随后赶到的波斯步兵在距离斯巴达人阵线不远的前方结成盾牌阵,而其弓箭手则在盾牌的保护下将斯巴达人淹没在箭雨中,但是斯巴达重步兵沉着应战,在大盾和铠甲的保护下等待时机,并最终以厚实的强大方阵发起冲锋,击破了波斯人的盾牌防线,但波斯步兵边打边撤,并没有崩溃,反而将斯巴达人带到了开阔地,此时波斯骑兵发起侧翼冲击,守护斯巴达军团侧翼的奴隶轻步兵承受了巨大压力,摇摇欲坠,就在战况陷入胶着时,身先士卒指挥作战的波斯总指挥马多尼被一支飞来的标枪意外刺死,而对于多民族成分复杂的波斯军队来说,军队的主帅就是灵魂,失去主帅的部队很容易土崩瓦解,于是波斯的攻势到此为止,大部队仓皇后撤,最终输掉了这场战役。   从上述战况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笔者认为至少可以破掉一些流传已久的神话。首先,是以希腊为代表的古欧洲地中海地区重步兵所向无敌,只要正面对抗就可以击败敌人的神话,从这场战役我们看到了,希腊军队移动阵型都小心地依靠地形来限制对手的机动,从而可以将自己最强的一面面向敌人,问题是假如地形十分开阔呢?没有那么多山丘河流,古希腊的步兵方阵们该如何去限制对手的骑兵军团的侧翼包抄,如何追击对手轻便的投射军种?事实上,即使是在波斯军主力因为统帅死亡而崩溃后撤时,波斯骑兵在发现有一些希腊城邦的轻步兵部队来到平原上的不利位置时,立即以骑射对其进行打击,依然对其造成很大杀伤并迫使其仓皇后撤。   其次是东方亚细亚方向来的军队可以用弓箭完虐西方军队的神话。很多人在幻想中国的秦汉军队可以用弓弩让古代世界的各国军队都望风披靡,但从战场情况来看,斯巴达重步兵军团可以长时间抵挡箭雨而不会丧失战斗力,而且由于弓箭的射程有限,弓箭部队距离对方并不算太远,那么就必须有良好的掩护,就如波斯人那样,以步兵结成盾墙置于弓兵之前,这更进一步缩短了己方和对手的距离,但距离太短使得重步兵的方阵很容易通过集体冲刺,迅速穿越这个距离对弓箭兵及其掩护兵力构成直接冲击。而如果我们以波斯为例就可以更容易看出问题,波斯地域广阔,其东北面生活在巴克特里亚及以北地区的民族,以及巴尔干色雷斯地区以北的斯基泰人等,都是使用弓箭的行家,但是波斯对他们都可以居于军事上的优势,可见弓兵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有其它兵种的支援和配合,如重步兵的掩护、骑兵对敌人的威胁和牵制等。   第三,我们可以发现,波斯的骑兵部队对希腊联军后勤的打击对战场造成了巨大影响,它迫使希腊联军不得不放弃原有阵地而穿过开阔平原地带撤向后方防线,从而陷自己于不利的态势,如果不是波斯人悲催的意外,这场战役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最后一点我们也可以发现,波斯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士气是不错的,其步兵部队敢于和斯巴达重步兵方阵硬碰硬的正面搏杀,将其钉在战场上,为重骑兵部队的侧面突击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是为波斯人在这场战争中维护着最后的尊严。   一个插曲和一个结论   当然,希波战争毕竟是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普拉提亚战役中波斯损失了数万富有战斗力的部队,从此不再有进取的信心,转而采取守势,而希腊信心高涨,采取了很多主动的扩张行动。不过进展也不大,主要就是重新恢复了很多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城邦的控制,这个时期持续了不短的时间,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反而是得胜的希腊城邦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也就是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最终战胜了雅典,成为了希腊的霸主。而斯巴达能够获胜,来自波斯的援助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波斯派驻小亚细亚的总督是波斯王的二儿子小居鲁士,这个人动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帮助斯巴达,而反过来也收获了很宝贵的资源――希腊雇佣兵。内战结束后,希腊出现了大量没仗可打的老兵,而波斯又对斯巴达有恩,双方关系不错,于是在小居鲁士的麾下出现了上万人、整建制的希腊部队。然后当小居鲁士起兵反叛,向首都进发准备夺取王位时,事实上小居鲁士的兵力并不充足,总共只有两三万人,他起兵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这支希腊部队。说到这里我们就提一下这个记述于另一部历史文学作品《长征记》中的插曲,作者是古希腊人色诺芬,他就在这只希腊雇佣军中,并记录下了这次远行的各种信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录。   小居鲁士的部队在经过漫长的行军后,在距离巴比伦城不远的地方和波斯王的军队进行了正面决战,战斗中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波斯军队(在各种记录中笔者倾向于采用最保守的十几万这样一个数字)的步兵军团以大踏步的后撤将战斗力强悍的希腊雇佣军带离主战场,以骑兵部队摧毁了小居鲁士的营地和补给,迫使小居鲁士孤注一掷的突击波斯王的中央阵营并最终战死。战役结束后波斯人也不想再啃希腊佣兵集团这个硬骨头,就以骑兵一路骚扰和追击,“护送”着这支万人希腊军团离开了波斯国境,最终希腊人一路向北边打边走,穿过高加索彪悍山民的领地,回到了黑海岸边希腊人的势力范围。这次“长征”证明了这样几个事情:首先,希腊步兵的战斗力是被充分尊重的,小居鲁士以其为叛军主力,而波斯王面对这样一支远离故土没有支援的万人孤军,也没有兴趣花费过高的代价将其彻底歼灭。其次,这再次证明了单靠重步兵部队是无法在没有地形便利的情况下稳操胜券的,波斯军队也有自己对付希腊军队的思路和作战能力,并非束手无策。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在希腊人的心中再一次埋下了信心的种子,因为希腊人意识到他们不止是可以在家门口击败来犯的波斯大军,他们也可以深入波斯的腹地作战并全身而退,那么当力量对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时,向东方远征去彻底击败这个大帝国也不会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说回到色诺芬所在的时代,我们会发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波斯支持斯巴达促成了斯巴达的胜利,在科林斯战争时期,波斯支持雅典的同盟又连续击败了斯巴达,之后波斯施加压力迫使双方签订了合约,这说明以当时的希腊世界的力量而言,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无惧波斯帝国,任何一个分割出来的城邦或城邦联盟都将处于劣势,而波斯也可以利用让希腊人打希腊人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其实反过来看就会发现波斯帝国的战略关键,那就是不能让希腊世界统一,一个统一的希腊很可能是波斯所无法抵挡的,而可怕的是这个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而且是加强版的。马其顿整合了整个希腊世界,同时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军事改革,而上帝似乎还嫌不够,还为这支军队安排了一个古代世界最伟大的统帅――亚历山大大帝。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会在亚历山大帝国的篇章中详细说明。   这里我们只对波斯帝国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波斯帝国是强大的,但是还没能把自己的军事优势完全发挥,主要是其骑兵的装备和战术还不够成熟,这就使得其不足以弥补步兵军团的劣势,而以波斯骨干力量带领众多民族组成军队的做法,又给后勤造成太大压力,且易于崩溃。因此波斯作为第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是辉煌的,但同时也是有些脆弱的,在它之后的几个波斯帝国依靠强悍的重甲骑兵部队和骑射部队的战斗力都没有再这样在自己还处于强盛时期被外敌彻底征服过。


相关文章

  • 波斯,大帝国的先驱(中)
  • 在上一篇中,我们审视了波斯帝国的疆域,一片东西横跨3000千米的辽阔疆土,而这是在2500年前统一在一个帝国下的,无论如何也是个伟大的成绩.当然,在这片辽阔疆土上原先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国家,在历史上这一地区出现过诸多的强国 ...查看


  • 世界历史常识
  • 世界历史常识 1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历史上,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象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和干旱的沙漠地区,在今天伊拉克一代联袂合作,塑造了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河流 ...查看


  • 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 2016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世 界 历 史 (第 一 册)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人类起源 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分类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qu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历史
  • 九年级上册历史科复习提纲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4.三大人种(即黄种.白 ...查看


  • 古代著名战争:波斯帝国兴衰史
  • 古代著名战争:波斯帝国兴衰史 波斯人由很多不同部落和氏族构成,波斯就是其中的一个部落.后来,波斯人把波斯统治展开到了其他雅利安王国.实际上,伊朗(Iran)这个词来源于波斯语Eransahr,意思就是"雅利安人的帝国". ...查看


  • 新月沃地:四千年帝国洪波涌起
  • 文/獬执事.转发请随意,转载请联系作者(@獬执事). 在经过了一系列火与剑的淬炼后,ISIS/ISIL终于公布了其"哈里发帝国"的版图.在这份版图上,不仅有传统的阿拉伯地区,还囊括了大半个非洲与中亚甚至西部中国,那么,究 ...查看


  • 波斯帝国之铁血大帝大流士一世与影响世界的政治改革
  •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带领波斯人攻克了当时西亚三大强国之一的米底,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39年,波斯攻陷千古名城--巴比伦城,居鲁士把都城迁往巴比伦.至此波斯已 ...查看


  • 公元6世纪世界历史大事记:拜占庭与波斯双雄交锋,隋朝统一中国
  • 拜占庭查士丁尼时期版图 公元6世纪主要强国:1.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王朝,2.波斯帝国-萨珊王朝,3.隋帝国, 4,突厥汗国 地区强权:1,东哥特王国 2,嚈哒帝国 3,高句丽帝国 公元6世纪人口状况: 公元600年世界人口约为2亿.主要人 ...查看


  • 历史证明,伊朗强大符合中国国家的长远利益
  • 对中国最重要的中东国家 历史上两次亡国都导致中国出现严重危机 健姐说历史 原创11-19 17:47 中东或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