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
新华社记者王宏伟、马千里、王大千
巍巍昆仑山,傲然屹立;滚滚三江水,奔腾不息。
青海,这片谱写过一部部历史壮歌的热土上,新的激情正在迸发。
扬鞭奋蹄,不甘人后。580万青海各族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为根本遵循,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狠抓落实,坚定推进“四个转变”。
昂首阔步行进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征途上,青海大地上正在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
优供给“一年破局”
经济小省的“青海实践”
今年首季,一波科技创新引领经济上扬的浪潮,席卷青海高原。
先是青海聚能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瞄准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军工、航天航空和海洋工程对钛金属材料的需求,加大高端钛合金产品研发力度,一举拿下今年全国钛熔铸行业10%的市场份额。紧接着,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积极“查补短板、深挖内潜、降本顾存”,提前研判市场,因势而动,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1.38亿元,完成铝产品产值9.92万吨,实现了盈利。
以上两家企业的“成绩单”也是青海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缩影。
发展不足是青海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而产品与服务规模小、结构层次低、质量功能差、创新能力弱等供给问题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青海出台专门政策,紧盯市场发展需求变化,抓主要矛盾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分区域布局,分类别处理,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2016年以来,各行各业着力优化存量、培育增量、主动减量,大幅度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青海省委省政府创新电价联动机制稳定78%的重点用电行业,落实天然气价格优惠政策,组织千名干部进企业开展帮扶,扶持重点企业稳产复产,逐条落实要素让利、降税清费等政策措施,解决企业困难1036条,累计降低企业成本60亿元。同时,分类处理僵尸企业31户,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59万吨,妥善安置分流转岗人员1088人。商品房库存面积下降25.6%,去化周期降至13个月。
为努力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青海制定“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围绕“四个千亿元”工业、“四个百亿元”农牧业产业,实施“重点产业科技支撑工程”289项,新增产值63.5亿元。
一批“十三五”重大基础设施和资源能源项目提前启动,新材料、装备制造业、轻工业、现代服务业的薄弱关节和关键领域都通过项目化推进补短板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年破局”,青海正在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
搭建制度“四梁八柱”
生态大省的“青海样本”
“青青牧草高过羊,汪汪湖水星星海”,仲春时节,走进黄河源头“千湖之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
牧民曲加拿出手机拍一张水鸟成群起飞的照片,满含笑意的眼睛迎着阳光弯成了月牙儿。“从未想过自己会放下牧鞭成为一名拿着国家工资的生态管护员。”曲加说,过去10年,响应国家号召,他一家5口卖掉所有牛羊从黄河源头核心区的扎陵湖乡搬迁到百公里以外的移民村,加入了10万生态移民队伍。去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建设,他又一个人搬回老家村子里,巡山、捡垃圾、观测鸟类,承担起生态管护员的重任。
与曲加经历相似的还有7274名生态管护员。2016年,继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之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二期正式启动,青海省以此为契机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制定实施8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的试点方案,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3.5万个,“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初步形成,以青海的率先实践为今后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文明进步做出有益探索。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最大的责任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于生态。”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说,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制度是行动的支撑。自觉担负起对国家生态安全应尽的特殊责任,青海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坚持生态保护与制度建设同抓、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并重。到目前,青海已出台40多个生态领域改革方案和意见办法,正在推进主体功能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生态补偿等制度建设,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和办法,初步搭建了集四个框架和八项制度为一体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推进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
民族团结脱贫攻坚
增进民生福祉的“青海图景”
进入旅游旺季,海拔3200米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广场上游人如织,他们跟随转经人一圈圈行走,不断按下相机快门,留住难忘的瞬间。
藏族老阿妈很友善,僧人辩经场面好热烈,撒拉族的巡警真帅,回族大叔的烤羊肉太棒了……无论在寺院还是景点,游客们纷纷点赞:“如果真的有一生必来一次的地方,青海是首选。”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青海,是我国除西藏自治区外最大的藏区,民族自治地方占总面积的98%。多元的文化交流造就了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长期稳定发展的和谐环境成为“大美青海”的重要魅力特征。
稳定的基础在基层,民族团结是保障。近年来,青海充分发挥创建活动进家庭、进乡村、进寺院等“八进”主阵地作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村社、寺院等355个,全省74.2%的宗教教职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93.4%参加了医保,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促青海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
基础要牢固,关键在人心。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的理念,青海将全省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目前,医改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位列全国第一;老年人健康体检补助标准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标准位列西部各省区第一……
为贯彻精准方针,青海构建由1个实施意见、8个一批行动计划、10个专项行动方案组成的“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6万户、52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2016年,青海确定的11万贫困人口脱贫,400个贫困村推出,6个贫困线摘帽目标全部完成。“脱贫攻坚你追我赶,我们村以‘请进来’的方式安排保安、物业公司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践行省委省政府‘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思路。”青海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特警工作指导支队支队长、湟中县鲁沙尔镇朱家庄村扶贫第一书记范培友说。
依法治省从严治党
政治生态的“青海名片”
“法者,治之端也”,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扎扎实实”战略要求中,全面依法治省贯穿始终。
——为经济发展“减负”。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削减和下放行政审批409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为西北地区最少。商事制度改革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现省市县三级“五证合一、两证整合、一照一码”。
——为生态文明“护航”。青海省第一个专业法庭三江源生态法庭于2017年3月在玉树市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将实行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依法审理三江源各类环境资源案件,为推进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司法保证,积极探索三江源生态司法保护机制。
——推进平安青海建设。集中整治基层基础薄弱、维稳隐患较多的重点乡镇114个并实现常态化管理。招录4530名“村警”驻村工作,构建起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推动形成全面依法治省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使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更加坚定自觉。出台青海省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明确24种问责情形;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若干规定》,把党章和准则、条例规定的要求具体化,让各级党员干部一看就明白该“怎么做”,切实筑牢底线、防线。
“法治成为全民信仰的风尚正在渐渐形成,法治青海的群众基础一步步筑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萍说,一个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氛围已经基本形成。
( 2017-05-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头版新闻
新华社记者王宏伟、马千里、王大千
巍巍昆仑山,傲然屹立;滚滚三江水,奔腾不息。
青海,这片谱写过一部部历史壮歌的热土上,新的激情正在迸发。
扬鞭奋蹄,不甘人后。580万青海各族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为根本遵循,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狠抓落实,坚定推进“四个转变”。
昂首阔步行进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征途上,青海大地上正在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
优供给“一年破局”
经济小省的“青海实践”
今年首季,一波科技创新引领经济上扬的浪潮,席卷青海高原。
先是青海聚能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瞄准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军工、航天航空和海洋工程对钛金属材料的需求,加大高端钛合金产品研发力度,一举拿下今年全国钛熔铸行业10%的市场份额。紧接着,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积极“查补短板、深挖内潜、降本顾存”,提前研判市场,因势而动,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1.38亿元,完成铝产品产值9.92万吨,实现了盈利。
以上两家企业的“成绩单”也是青海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缩影。
发展不足是青海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而产品与服务规模小、结构层次低、质量功能差、创新能力弱等供给问题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青海出台专门政策,紧盯市场发展需求变化,抓主要矛盾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分区域布局,分类别处理,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2016年以来,各行各业着力优化存量、培育增量、主动减量,大幅度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青海省委省政府创新电价联动机制稳定78%的重点用电行业,落实天然气价格优惠政策,组织千名干部进企业开展帮扶,扶持重点企业稳产复产,逐条落实要素让利、降税清费等政策措施,解决企业困难1036条,累计降低企业成本60亿元。同时,分类处理僵尸企业31户,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59万吨,妥善安置分流转岗人员1088人。商品房库存面积下降25.6%,去化周期降至13个月。
为努力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青海制定“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围绕“四个千亿元”工业、“四个百亿元”农牧业产业,实施“重点产业科技支撑工程”289项,新增产值63.5亿元。
一批“十三五”重大基础设施和资源能源项目提前启动,新材料、装备制造业、轻工业、现代服务业的薄弱关节和关键领域都通过项目化推进补短板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年破局”,青海正在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
搭建制度“四梁八柱”
生态大省的“青海样本”
“青青牧草高过羊,汪汪湖水星星海”,仲春时节,走进黄河源头“千湖之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
牧民曲加拿出手机拍一张水鸟成群起飞的照片,满含笑意的眼睛迎着阳光弯成了月牙儿。“从未想过自己会放下牧鞭成为一名拿着国家工资的生态管护员。”曲加说,过去10年,响应国家号召,他一家5口卖掉所有牛羊从黄河源头核心区的扎陵湖乡搬迁到百公里以外的移民村,加入了10万生态移民队伍。去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建设,他又一个人搬回老家村子里,巡山、捡垃圾、观测鸟类,承担起生态管护员的重任。
与曲加经历相似的还有7274名生态管护员。2016年,继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之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二期正式启动,青海省以此为契机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制定实施8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的试点方案,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3.5万个,“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初步形成,以青海的率先实践为今后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文明进步做出有益探索。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最大的责任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于生态。”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说,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决守住生态底线,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制度是行动的支撑。自觉担负起对国家生态安全应尽的特殊责任,青海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坚持生态保护与制度建设同抓、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并重。到目前,青海已出台40多个生态领域改革方案和意见办法,正在推进主体功能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生态补偿等制度建设,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和办法,初步搭建了集四个框架和八项制度为一体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推进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
民族团结脱贫攻坚
增进民生福祉的“青海图景”
进入旅游旺季,海拔3200米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广场上游人如织,他们跟随转经人一圈圈行走,不断按下相机快门,留住难忘的瞬间。
藏族老阿妈很友善,僧人辩经场面好热烈,撒拉族的巡警真帅,回族大叔的烤羊肉太棒了……无论在寺院还是景点,游客们纷纷点赞:“如果真的有一生必来一次的地方,青海是首选。”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青海,是我国除西藏自治区外最大的藏区,民族自治地方占总面积的98%。多元的文化交流造就了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长期稳定发展的和谐环境成为“大美青海”的重要魅力特征。
稳定的基础在基层,民族团结是保障。近年来,青海充分发挥创建活动进家庭、进乡村、进寺院等“八进”主阵地作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村社、寺院等355个,全省74.2%的宗教教职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93.4%参加了医保,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促青海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
基础要牢固,关键在人心。坚持“小财政、大民生”的理念,青海将全省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目前,医改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位列全国第一;老年人健康体检补助标准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标准位列西部各省区第一……
为贯彻精准方针,青海构建由1个实施意见、8个一批行动计划、10个专项行动方案组成的“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6万户、52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2016年,青海确定的11万贫困人口脱贫,400个贫困村推出,6个贫困线摘帽目标全部完成。“脱贫攻坚你追我赶,我们村以‘请进来’的方式安排保安、物业公司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践行省委省政府‘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思路。”青海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特警工作指导支队支队长、湟中县鲁沙尔镇朱家庄村扶贫第一书记范培友说。
依法治省从严治党
政治生态的“青海名片”
“法者,治之端也”,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扎扎实实”战略要求中,全面依法治省贯穿始终。
——为经济发展“减负”。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削减和下放行政审批409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为西北地区最少。商事制度改革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实现省市县三级“五证合一、两证整合、一照一码”。
——为生态文明“护航”。青海省第一个专业法庭三江源生态法庭于2017年3月在玉树市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将实行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依法审理三江源各类环境资源案件,为推进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司法保证,积极探索三江源生态司法保护机制。
——推进平安青海建设。集中整治基层基础薄弱、维稳隐患较多的重点乡镇114个并实现常态化管理。招录4530名“村警”驻村工作,构建起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推动形成全面依法治省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使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更加坚定自觉。出台青海省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明确24种问责情形;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若干规定》,把党章和准则、条例规定的要求具体化,让各级党员干部一看就明白该“怎么做”,切实筑牢底线、防线。
“法治成为全民信仰的风尚正在渐渐形成,法治青海的群众基础一步步筑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萍说,一个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氛围已经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