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风景线

  与课改一路同行,有艰辛的跋涉,有无助的迷惘,更有成功的喜悦。不能忘记,在课改中,当我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时,课堂上是那样的其乐融融;也不能忘记,在课改中,当我把动手的权利还给学生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更不能忘记,在课改中,当我把平等做人的权利还给学生时,课堂上竟是那样的爱意浓浓 …… 课改,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捕捉瞬间,生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景点一:

  以前的说话课很让我头疼,要让学生乐于说话,又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还真是件难事,经常要花费我很多心思和使出很多“高招”,不过这一次的口语交际内容很特别,话题是“学会转述”。于是,课始我便导演了一幕“播送通知”的短剧。

  师(一本正经的样子):同学们,美术老师有个通知要我转告大家。

  孩子们一下子坐定了,于是我把通知的内容告诉了大家。

  (当时班上有两位同学生病未来上学)我便把话题一转:姚文洁和沈苑两位同学请假了,你们有办法通知她们吗?

  这下孩子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平时就特别爱帮助同学,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生:我可以打电话告诉她们。

  生:我可以去他们家里,把通知转告给他们。

  ……

  师:通知很重要,可千万不能说错,一定要说清楚,你打算怎么说?先和同桌表演表演吧。

  这下,课堂上可热闹了,他们积极地说着,演着,好不投入……我被他们的热心深深地感动了。于是,那个原本打算指名练习说话后再玩的“传话游戏”便提前奖励给孩子们玩了。在“传话游戏”比赛中,孩子们的说话兴趣再一次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地听,积极地想。积极地说,为能评到“最佳合作组”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而我则也跟着他们一起紧张,一起快乐,一起激动……

  景点二:

  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时候,我把诗写在黑板上,反复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体会,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你最后一句的标点加错了。”我吃了一惊,连忙翻书对照。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我的标点符号没错呀?!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个孩子平时比较调皮,课堂上经常随便说话,因此,我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捣乱。对此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理睬,接着往下上。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我问了一句:“那么你认为这儿应该是什么号呀?”他小声地说:“我认为这儿应该是感叹号。”我忙问:“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见了我的笑容和鼓励,于是大胆地说:“诗人想起夜里的风雨,为那么多花儿的凋落感到难过,感情非常强烈,所以应该用感叹号。”“好,老师现在就把它改成感叹号,你能为大家读读吗?”其读了起来,果然是沉郁顿挫,无限伤感,连我都给打动了,同学们也都纷纷赞同他的提法。在他的带动下,又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儿应该加的是问号,理由是诗人的这句诗也可以说是一个问句,是对春雨,春风的提问。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一时,教室里众说纷纭,各人坚持自己的看法,都说得头头是道。我没有强制学生服从哪一个观点,而是把三个句子都写在黑板上(1.花落知多少。2.花落知多少?3.花落知多少!)然后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比较并分小组讨论,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交流之后,学生终于有了自己的体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加感叹号的时候,诗人的感情色彩太浓,可以说是很伤心。当加问号的时候,诗中的感情色彩较淡,体现不了诗人惜春的情怀。而句号所表达的感情,应该是浓淡适中的。

  至此,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再说些什么了,学生对古诗情怀的体会,已超出了我所预料的范围,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深度了。我很庆幸的是,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我没有扼杀,而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了我对他们重新认识和欣赏的机会,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课堂才精彩起来,学生才有了发展,认识才进一步提高,体会才更深刻,我们的合作才更愉快。其实,有了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灵感,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得以表达;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精神的体现。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应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更容易迸出火花。

  景点三:

  今天的练习5上要学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的内容,这是我一直隐隐觉得枯燥乏味的内容。我出示相应的“十二地支”简单介绍后,真有点害怕,学生能记得住吗?但又不甘心就这么下去,于是我灵机一动:“这么多的词语,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啊?” 些许的沉默后学生开始发言:“一只很难看的牛就是‘丑牛’!”??学生哈哈大笑。“五只马在喂羊,就是‘午马未羊’。”又是一阵大笑。接着就思维就活跃啦, “武松打了老虎,赢了,就是‘寅虎’!”?“毛茸茸的兔子是‘卯兔’。”?“电影明星成龙(辰龙)带着四条蛇(巳蛇)”?“今年是猴年,猴妈妈生了小猴宝宝(申猴)。”?“有只鸡(酉鸡)在啄'虚弱的狗'(戌狗)。”“最后害死了猪(亥猪)。”……

  课堂上笑声不断,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前仰后合,有的还在不断地想新招…… ??? 于是课堂上学生带劲儿地读啊,背啊,好不高兴!以至下课了还有学生围着我要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呢!?没想到,枯燥的内容经过这么一点,竟然发掘了这么多的乐趣。“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看来“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让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就是好方法。

  【作者单位: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 江苏】

  与课改一路同行,有艰辛的跋涉,有无助的迷惘,更有成功的喜悦。不能忘记,在课改中,当我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时,课堂上是那样的其乐融融;也不能忘记,在课改中,当我把动手的权利还给学生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更不能忘记,在课改中,当我把平等做人的权利还给学生时,课堂上竟是那样的爱意浓浓 …… 课改,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捕捉瞬间,生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景点一:

  以前的说话课很让我头疼,要让学生乐于说话,又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还真是件难事,经常要花费我很多心思和使出很多“高招”,不过这一次的口语交际内容很特别,话题是“学会转述”。于是,课始我便导演了一幕“播送通知”的短剧。

  师(一本正经的样子):同学们,美术老师有个通知要我转告大家。

  孩子们一下子坐定了,于是我把通知的内容告诉了大家。

  (当时班上有两位同学生病未来上学)我便把话题一转:姚文洁和沈苑两位同学请假了,你们有办法通知她们吗?

  这下孩子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平时就特别爱帮助同学,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生:我可以打电话告诉她们。

  生:我可以去他们家里,把通知转告给他们。

  ……

  师:通知很重要,可千万不能说错,一定要说清楚,你打算怎么说?先和同桌表演表演吧。

  这下,课堂上可热闹了,他们积极地说着,演着,好不投入……我被他们的热心深深地感动了。于是,那个原本打算指名练习说话后再玩的“传话游戏”便提前奖励给孩子们玩了。在“传话游戏”比赛中,孩子们的说话兴趣再一次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地听,积极地想。积极地说,为能评到“最佳合作组”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而我则也跟着他们一起紧张,一起快乐,一起激动……

  景点二:

  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时候,我把诗写在黑板上,反复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体会,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你最后一句的标点加错了。”我吃了一惊,连忙翻书对照。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我的标点符号没错呀?!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个孩子平时比较调皮,课堂上经常随便说话,因此,我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捣乱。对此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理睬,接着往下上。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我问了一句:“那么你认为这儿应该是什么号呀?”他小声地说:“我认为这儿应该是感叹号。”我忙问:“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见了我的笑容和鼓励,于是大胆地说:“诗人想起夜里的风雨,为那么多花儿的凋落感到难过,感情非常强烈,所以应该用感叹号。”“好,老师现在就把它改成感叹号,你能为大家读读吗?”其读了起来,果然是沉郁顿挫,无限伤感,连我都给打动了,同学们也都纷纷赞同他的提法。在他的带动下,又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儿应该加的是问号,理由是诗人的这句诗也可以说是一个问句,是对春雨,春风的提问。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一时,教室里众说纷纭,各人坚持自己的看法,都说得头头是道。我没有强制学生服从哪一个观点,而是把三个句子都写在黑板上(1.花落知多少。2.花落知多少?3.花落知多少!)然后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比较并分小组讨论,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交流之后,学生终于有了自己的体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加感叹号的时候,诗人的感情色彩太浓,可以说是很伤心。当加问号的时候,诗中的感情色彩较淡,体现不了诗人惜春的情怀。而句号所表达的感情,应该是浓淡适中的。

  至此,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再说些什么了,学生对古诗情怀的体会,已超出了我所预料的范围,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深度了。我很庆幸的是,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我没有扼杀,而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了我对他们重新认识和欣赏的机会,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课堂才精彩起来,学生才有了发展,认识才进一步提高,体会才更深刻,我们的合作才更愉快。其实,有了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灵感,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得以表达;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精神的体现。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应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更容易迸出火花。

  景点三:

  今天的练习5上要学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的内容,这是我一直隐隐觉得枯燥乏味的内容。我出示相应的“十二地支”简单介绍后,真有点害怕,学生能记得住吗?但又不甘心就这么下去,于是我灵机一动:“这么多的词语,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啊?” 些许的沉默后学生开始发言:“一只很难看的牛就是‘丑牛’!”??学生哈哈大笑。“五只马在喂羊,就是‘午马未羊’。”又是一阵大笑。接着就思维就活跃啦, “武松打了老虎,赢了,就是‘寅虎’!”?“毛茸茸的兔子是‘卯兔’。”?“电影明星成龙(辰龙)带着四条蛇(巳蛇)”?“今年是猴年,猴妈妈生了小猴宝宝(申猴)。”?“有只鸡(酉鸡)在啄'虚弱的狗'(戌狗)。”“最后害死了猪(亥猪)。”……

  课堂上笑声不断,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前仰后合,有的还在不断地想新招…… ??? 于是课堂上学生带劲儿地读啊,背啊,好不高兴!以至下课了还有学生围着我要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呢!?没想到,枯燥的内容经过这么一点,竟然发掘了这么多的乐趣。“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看来“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让学生学得开心记得牢”就是好方法。

  【作者单位:吴江市鲈乡实验小学 江苏】


相关文章

  • 美丽的柯岩风景区作文300字
  • 美丽的柯岩风景区柯岩风景区是个有名的旅游景点.进了柯岩风景区的大门,就能看到人山人海的一片.两旁种着许多娇艳的花,淡淡的香味随风飘来,使人神清气爽.小路的雕刻着莲花,这些上花有的含笑一现,有的含苞未放,反复地重复着.老师对我们说:" ...查看


  • 风景写生说课稿
  • 风景速写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风景速写主要表现自然中的天.地.物三大关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均发生在这三大关系中.在风景速写中,它们表现为对比关系,三大关系之间的描写手法要尽量区别.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它们的不同感受. 二. 教学目标: ...查看


  • 你是你自己的风景
  • 你是你自己的风景 你见过的,一个三十岁的人,风华正茂,令人羡慕的年龄,站在那里就是一种生命的茁壮,所有的人都预想她的拳拳之心鸿鹄之志,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她却说,心老了,不负重. 弱弱地想,她的心其实从就没年轻过,死了. 再问她,那你喜欢干 ...查看


  • 画家乡的风景
  • <画家乡的风景>教学设计 临漳四中 程淄博 教学背景: 经过上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想象能力尚有差距.所以本学期的教学要根据各班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在原有基础上 ...查看


  • 感受传统 传承闽南文化
  • 摘 要:闽南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是笔者以闽南民间文化为背景,以中职美术课程为基础,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闽南民间文化的实践研究.这优秀的闽南民间文化在中职美术课堂中得以传承有重要的作用. ...查看


  • Eiaxnre小学语文学科视导报告议案
  •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 ...查看


  • 磨课--让课堂风景这边独好
  • 摘要:"磨课"是一项艰辛的教研活动,在这条道路上,教师会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学生也会逐步对语文产生浓厚的情趣.文章通过对李煜<虞美人>的磨课,经历了一次雾里看花.柳暗花明.云开雾散.羽化登仙的心路历程. ...查看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作者:许崇珍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年第10期 摘 要:或许真实的课堂中学生不一定能回答到老师所预设的问题,也不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 ...查看


  •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2
  • 学生--课堂的真正主人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单位:合水桥中学 作者:李菊红 摘要: 1.教学效果的反思: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2.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羚羊木雕> 教学反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