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公关专业名词解释

个公关专业名词解释

59个公关专业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这是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格鲁尼格教授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根据传播管理说建立的。

2、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3、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4、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个人的事务和技巧。在理论公共关系的时候需要特别强调其行为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应该从组织和管理的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

5、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公众总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对象、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6、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

就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联系和交流,促成相互间的了解、共识、好感与合作。

7、舆论——是指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舆论是无形的关系。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是等价的。

8、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良好的公关形象意味着良好的公众关系和社会舆论。

9、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人群关系——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学”。

11、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12、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公共关系领域出现的新名词,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13、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

14、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扭转与公关文化。

15、公众——即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众是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

16、目标公众(优先公众)——对公众进行较为具体分类的开创者是美国的杰瑞,他为组织界了以下重要公众:媒介、雇员、社区、政府、投资者、消费者和特殊公众。任何特定公众,不管他们属于什么类型,都可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这些被筛选出来的公众被称为“目标公众”或“优先公众”。

17、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

18、次要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对象。

19、非公众——指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群体。

20、潜在公众——即由于潜在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

21、知晓公众——即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的权益要求。

22、行动公众——即已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并迫使组织相应

采取行动的公众群体。

23、赌金持有人——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指积极公众。“赌金持有人”是与某一组织联系在一起、与该组织有着相互影响关系的人们。因此,一个赌金持有人可以是能够影响该组织行为、决策、政策、策略或目标的;或受它们影响的任何人或集团。

24、内部公众——指组织内部沟通、传播对象。内部公众既是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又是外部公关工作的主体。

25、政府公众——对象指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组织与政府沟通的具体对象。

26、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

27、组织自我形象——即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28、组织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9、知名度——

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

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30、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

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31、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即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作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现实差距,指明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这是公共关系调查的第三个环节。

32、统一性——从组织方面来说,就是自我风格方方面面的统一。

33、差异性——即与其他比的不同之处。形象的个性和差异性是形象性竞争力的源泉。

34、恒定性——从组织方面来说,组织的人员、产品、政策、行为等等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边贯性。

35、变通性——从组织方面来说,组织的产品、人员、政策、行为的变化,特别是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发生,必定会引起组织形象的相应变化。

36、双向不平衡模式——这一模式把公共关系看成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由组织所控制的。双向不平衡公共关系还是个“自私”的模式,因为使用它的组织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公众是错的)。

37、公共关系年度工作报告——以本年度的公共关系计划和预算为根据,将一年来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和计划相比较,就公共关系各层次的目标及计划的实现程度和存在差距,提出有说服力的总结报告。

38、社会经济业务报告——用“正效益”减“负效益”,就是企业的“社会纯效益”。根据这种方法制作的报告又称作“社会经济业务报告”。

39、拉斯韦尔的5W模式——美国人拉斯韦尔在他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即5W

模式。Who,SaysWhat,WhichChannel,toWhom,WhatEffects。回答了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如何的五个问题。

40、把关人理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对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源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41、两级传播模式——“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大致内容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42、受众选择“3S”论——指受众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3S”:选择

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43、议题设置论——指1972年,麦库姆斯等经过研究认为,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

件,多次、大量地报导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议题设置”。

44、身势语言——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用手势运用构成的语言是身势语言的主体。

45、情态语言——指人脸上各部位动作构成的语言。其主体是“眼语”。

46、人口总体/抽样框——指你应该调查的对象的全部。在民意测验中,将调查对象称为“人口总体”。

47、新闻传播——依kao新闻媒介传递信息,就是新闻传播。新闻最重要的特点是在真实的前提下消息的新?图笆薄P挛疟匦胧钦媸档模切挛诺纳

挛鸥濉⒉呋W橹行挛糯ィǔJ褂萌倏址绞剑鹤媸凳葱挛抛柿匣蛐哂行挛偶壑档氖录⒄挛欧⒉蓟帷?

48、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起衬托补充、说明等辅助性作用的材料。

49、制造新闻/策划新闻——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也叫做制造新闻或策划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种技巧。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这需要公关人员具备“新闻脑”,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

50、公关广告——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某些广告特征的,但不限于商业活动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传播行为。是花钱购买大众传播媒介的版面(时间),向公众广而告之,主动推销组织的形象。

51、形象广告——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52、公益广告——指组织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服务的广告传播。包括完全以公益性主题制作的广告。

53、观念广告——是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或转变公

众的看法,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54、响应广告——即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具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一种广告。

55、企业内刊——是企业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的一种“准大众媒介”。

56、非正式沟通——是建立在日常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沟通,它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系统,不受正式组织体制的约束,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传播媒介,形同信息流通的“自由市场”。在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也时常会流传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而有的小道消息纯属谣言,要善于识辨。总之

,企

业公关部门和公关人员要充分认识非正式沟通的作用。

57、企业文化——是企业以价值观念、经营管理哲学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

历史和传统、企业的典型人物、企业的目标、信念和理想、领导作风和经营管理风格、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公司礼仪与行为规范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物化表现,如环境布局、图案色彩、厂歌厂旗等等。

58、CI——是指企业通过传播媒介,以增进社会认同的符号传达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向社会大众进行有效传达的过程。CI是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提升其社会形象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59、标准色——是指企业为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系统,运用在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媒体上,通过色彩特有的

知觉刺激与心理反应,以表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产品服务的特质。

个公关专业名词解释

59个公关专业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这是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格鲁尼格教授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根据传播管理说建立的。

2、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3、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4、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个人的事务和技巧。在理论公共关系的时候需要特别强调其行为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应该从组织和管理的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

5、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公众总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对象、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6、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

就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联系和交流,促成相互间的了解、共识、好感与合作。

7、舆论——是指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舆论是无形的关系。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是等价的。

8、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良好的公关形象意味着良好的公众关系和社会舆论。

9、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人群关系——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学”。

11、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12、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公共关系领域出现的新名词,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13、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

14、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扭转与公关文化。

15、公众——即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众是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

16、目标公众(优先公众)——对公众进行较为具体分类的开创者是美国的杰瑞,他为组织界了以下重要公众:媒介、雇员、社区、政府、投资者、消费者和特殊公众。任何特定公众,不管他们属于什么类型,都可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这些被筛选出来的公众被称为“目标公众”或“优先公众”。

17、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

18、次要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对象。

19、非公众——指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群体。

20、潜在公众——即由于潜在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

21、知晓公众——即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的权益要求。

22、行动公众——即已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并迫使组织相应

采取行动的公众群体。

23、赌金持有人——这个概念,其实就是指积极公众。“赌金持有人”是与某一组织联系在一起、与该组织有着相互影响关系的人们。因此,一个赌金持有人可以是能够影响该组织行为、决策、政策、策略或目标的;或受它们影响的任何人或集团。

24、内部公众——指组织内部沟通、传播对象。内部公众既是内部公关工作的对象,又是外部公关工作的主体。

25、政府公众——对象指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组织与政府沟通的具体对象。

26、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

27、组织自我形象——即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28、组织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9、知名度——

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

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30、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

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好坏。

31、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即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作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现实差距,指明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这是公共关系调查的第三个环节。

32、统一性——从组织方面来说,就是自我风格方方面面的统一。

33、差异性——即与其他比的不同之处。形象的个性和差异性是形象性竞争力的源泉。

34、恒定性——从组织方面来说,组织的人员、产品、政策、行为等等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边贯性。

35、变通性——从组织方面来说,组织的产品、人员、政策、行为的变化,特别是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发生,必定会引起组织形象的相应变化。

36、双向不平衡模式——这一模式把公共关系看成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由组织所控制的。双向不平衡公共关系还是个“自私”的模式,因为使用它的组织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公众是错的)。

37、公共关系年度工作报告——以本年度的公共关系计划和预算为根据,将一年来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和计划相比较,就公共关系各层次的目标及计划的实现程度和存在差距,提出有说服力的总结报告。

38、社会经济业务报告——用“正效益”减“负效益”,就是企业的“社会纯效益”。根据这种方法制作的报告又称作“社会经济业务报告”。

39、拉斯韦尔的5W模式——美国人拉斯韦尔在他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即5W

模式。Who,SaysWhat,WhichChannel,toWhom,WhatEffects。回答了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如何的五个问题。

40、把关人理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对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源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41、两级传播模式——“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大致内容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42、受众选择“3S”论——指受众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3S”:选择

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43、议题设置论——指1972年,麦库姆斯等经过研究认为,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

件,多次、大量地报导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议题设置”。

44、身势语言——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用手势运用构成的语言是身势语言的主体。

45、情态语言——指人脸上各部位动作构成的语言。其主体是“眼语”。

46、人口总体/抽样框——指你应该调查的对象的全部。在民意测验中,将调查对象称为“人口总体”。

47、新闻传播——依kao新闻媒介传递信息,就是新闻传播。新闻最重要的特点是在真实的前提下消息的新?图笆薄P挛疟匦胧钦媸档模切挛诺纳

挛鸥濉⒉呋W橹行挛糯ィǔJ褂萌倏址绞剑鹤媸凳葱挛抛柿匣蛐哂行挛偶壑档氖录⒄挛欧⒉蓟帷?

48、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起衬托补充、说明等辅助性作用的材料。

49、制造新闻/策划新闻——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也叫做制造新闻或策划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种技巧。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这需要公关人员具备“新闻脑”,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

50、公关广告——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某些广告特征的,但不限于商业活动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传播行为。是花钱购买大众传播媒介的版面(时间),向公众广而告之,主动推销组织的形象。

51、形象广告——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52、公益广告——指组织为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服务的广告传播。包括完全以公益性主题制作的广告。

53、观念广告——是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或转变公

众的看法,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54、响应广告——即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具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一种广告。

55、企业内刊——是企业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的一种“准大众媒介”。

56、非正式沟通——是建立在日常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沟通,它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系统,不受正式组织体制的约束,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传播媒介,形同信息流通的“自由市场”。在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也时常会流传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而有的小道消息纯属谣言,要善于识辨。总之

,企

业公关部门和公关人员要充分认识非正式沟通的作用。

57、企业文化——是企业以价值观念、经营管理哲学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

历史和传统、企业的典型人物、企业的目标、信念和理想、领导作风和经营管理风格、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公司礼仪与行为规范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物化表现,如环境布局、图案色彩、厂歌厂旗等等。

58、CI——是指企业通过传播媒介,以增进社会认同的符号传达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向社会大众进行有效传达的过程。CI是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提升其社会形象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59、标准色——是指企业为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系统,运用在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媒体上,通过色彩特有的

知觉刺激与心理反应,以表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产品服务的特质。


相关文章

  • 自考公共关系复习大纲
  •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概念 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也称"公众关系". 2."管理说"的公共关系代表性定义是美国学者哈罗博士. 3"传播管理说"的公共关系代表性定 ...查看


  •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1]
  •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关系:" ...查看


  • 我的公共关系
  • 名词解释;1.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组织运用信息传播的手段,处理自身社会环境关系的活动:它是一个组织运用传播手段使自己公共关系的职责: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职能和责任. 公共关系主体 (组织)广义:按 ...查看


  • 2011年秋季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协助建立与维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相互传播.了解.接受与合作的渠道:参与问题与纠纷的处理,协助管理当局对民意保持灵通及采取反应:解释及强调管理当局为公众利益而服务的责任 ...查看


  • 公共关系学简答论述
  • 1:简述非语言传播的特性? 1) 传播性 2)情景性3)可靠性4)组合性5)隐喻性 3:简述广告的商业功能 1)沟通产销,刺激需要2)扩大销售,加速流通3)鼓励竞争,活跃经济 2:简述整合销售传播的法方? 1) 同一外观法2)主题线法方3) ...查看


  • 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 第一章 绪论(重点章)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2.公共关系的多层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 ...查看


  • 有一篇公共关系学论文范文作为参考
  • 有一篇公共关系学论文范文作为参考,我们同学们在写公共关系学论文范文时我想会更加得心应手的,下 面就请欣赏一下吧 今天,我要说的是,通过本学期对公共关系学论文范文的学习,老师生动的讲述,对公关人员.公关 活动等等有了一定的理解,获得了很大的学 ...查看


  • 电大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 电大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 ...查看


  • 公关应具备的素质
  • 首先,拥有广博的知识.公关从业者一般需要有本科以上学历,拥有新闻.市场.营销.社会学.国际关系.公关广告等专业背景,熟悉媒体运作或政府关系者为佳.由于某些公司拥有跨国公司客户,因此从业人员还需要有丰富的阅历,熟悉中外文化,有国际化的眼光和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