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读后感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读后感

蒋庄煤矿 赵克友

近期,单位组织学习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内容。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学习,这些理论深深地感染了我,简单朴实的言语,让我受益颇深。

所谓的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内容指的是: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谦虚,不要骄傲;3.要每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6.忘却感性的烦恼。

第一点,说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的确是一个人成功最起码的要素。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有多少人沉迷于现状,满足于微薄的收获,没有努力的心念,这样不思进取的生活工作着。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心里有多少妒忌,只有岂望的眼神,没有行动的举止。懒惰、松懈的沉寂在幻想中。有些人会怨天尤人,或是埋怨自己的命运,唉叹自己没有好的开端。其实,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能迈出努力的第一脚,成功就会慢慢靠近你。并不是说“是金子总会发亮”这个道理,发亮的金子也需要自己的努力,不付出努力,又怎能呈现闪亮的光芒。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或多或少,或微乎或显露,终究会得到相应的成功。记得,我刚从事职工培训这项工作时,面对错综杂乱,堆积墙角的各种职工培训资料,脑海瞬间一片空白,迷茫的看着那些资料,让我不知所措!对这些资料一窍不通的我,整理起来确实有些

吃力,不知该如何着手?领导的开导与指教,让我理清了盲然的思绪!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整理这些资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慢慢思考,资料整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但是也磨练了自己的耐性与心智。别人午睡的时候,自己在资料堆里翻阅培训资料,忘记了腰酸背痛,忘记了身体的疲倦。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已成为不可更改的工作程序,也许是自己的努力付出,终于有了回应。在归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整理任务,看到这些整齐归档,焕然一新的资料,得到了领导的赞许与认可,让自己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感!不付出怎会有回报?不努力就不会有成功!如果想得到的比别人多,日子过得比别人幸福,那么你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你才能超越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没有努力,何来成功?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也用严格要求和努力改变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工作,相信我们的成功不会太远。其实,我们都是从同一起跑线上启程,没有能力高低之分,也没有什么天赋之说,成功只是考验我们的努力?在工作中,只有认真拼搏,努力付出,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有多少员工满足于现在的工作,生活的舒适,麻醉了他们的上进心,“迷葫芦画瓢”“数日子工作”。作为矿山的建设者,不是凭口说而工作,他需要员工的努力,无私的付出。超越自我,脚踏实地,拼搏进取,成功的霞光永远照耀着你。如果不付出努力,你就会学不到真正的技能,不会磨练出自己坚强的意志,也不会实现美好的憧景。原地踏步,享受生活,不去努力,怎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真正掌握一些技术,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实践,需要现场实际的操作。没有一个精湛的技能,怎能会在竞争激励的行业上独占鳌头。没有真正的学识,又怎能立足于本行,怎能做好这项工作,完成任务?如果没有超越别人的努力,你就会落伍,就会被激烈竞争的浪花掩盖,成为落荒者,自己的梦想也随之消散。精湛的技能要想掌握它就需要你的努力付出,只有付出不亚于他们的努力,你的操作技能就会高出他们。科学的进步,先进设备的引进,必须要求我们努力付出,学习这些先进的技术知识。 第二点,要谦虚,不要骄傲。的确是这样。骄傲永远都是成功的绊脚石,因为你看不到弱点,所以人还是要谦虚,善于向他人学习。我一直将一句古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总是喜欢和人交流,因为你只要觉得自己还不够,你就可以在他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第三点,说到每天反省,自己这点做的还真不够,每天我有个习惯,坐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列出一天将要完成的事情,这样我的头脑会比较清晰。但是学会每天反省,这的确是我该学习的地方。虽然出现问题后我都会反省,但是每天做到反省还真有点困难。因为作为蒋庄煤矿的一名副矿长,每天的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相信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会进步的更快的。

第四点是感恩。其实感恩的心我从来就没有失去过,对上天,对父母,对企业,对所有爱我和帮助我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

他将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温情。我想这就是我会感觉幸福的原因。现在在矿上,职工和同志们对我都很好,都愿意帮助我,每一次他们的援助之手和关心都会让我倍感温暖,在心里我都充满无限感激,所以一句谢谢相信只要是发自内心,他将带来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感情。

第五点,积善行、思利他。我从来就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没有邪念。总是想着如何对人好。所以我能够坦坦荡荡,认识我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我很满足这样的评价。利人者利己。对待同事,对待企业,都应该是一个善良的心态。我相信好人有好报,相信善良会让我过的很好很自在。

第六点,关于烦恼,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没有烦恼,关键是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总爱回忆过去,为过去的失败,挫折,而暗自伤神。不过遗忘和反省应该是最好的良药,我应该学会的是理性,悲伤过了就应该想如何去解决,而且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工作也是一样,过去的就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我们的不足,照亮的是更加辉煌的明天,我会努力做一个理性的人。

对于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我思绪万千,收获颇丰。我想偶尔的反思是可以净化思想和灵魂的,对此我觉得我还得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感谢企业给我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以此为座右铭,每天反省,努力工作!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读后感

蒋庄煤矿 赵克友

近期,单位组织学习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内容。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学习,这些理论深深地感染了我,简单朴实的言语,让我受益颇深。

所谓的稻盛和夫“六项精进”内容指的是: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谦虚,不要骄傲;3.要每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6.忘却感性的烦恼。

第一点,说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的确是一个人成功最起码的要素。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有多少人沉迷于现状,满足于微薄的收获,没有努力的心念,这样不思进取的生活工作着。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心里有多少妒忌,只有岂望的眼神,没有行动的举止。懒惰、松懈的沉寂在幻想中。有些人会怨天尤人,或是埋怨自己的命运,唉叹自己没有好的开端。其实,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能迈出努力的第一脚,成功就会慢慢靠近你。并不是说“是金子总会发亮”这个道理,发亮的金子也需要自己的努力,不付出努力,又怎能呈现闪亮的光芒。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或多或少,或微乎或显露,终究会得到相应的成功。记得,我刚从事职工培训这项工作时,面对错综杂乱,堆积墙角的各种职工培训资料,脑海瞬间一片空白,迷茫的看着那些资料,让我不知所措!对这些资料一窍不通的我,整理起来确实有些

吃力,不知该如何着手?领导的开导与指教,让我理清了盲然的思绪!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整理这些资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慢慢思考,资料整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但是也磨练了自己的耐性与心智。别人午睡的时候,自己在资料堆里翻阅培训资料,忘记了腰酸背痛,忘记了身体的疲倦。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已成为不可更改的工作程序,也许是自己的努力付出,终于有了回应。在归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整理任务,看到这些整齐归档,焕然一新的资料,得到了领导的赞许与认可,让自己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感!不付出怎会有回报?不努力就不会有成功!如果想得到的比别人多,日子过得比别人幸福,那么你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你才能超越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没有努力,何来成功?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也用严格要求和努力改变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工作,相信我们的成功不会太远。其实,我们都是从同一起跑线上启程,没有能力高低之分,也没有什么天赋之说,成功只是考验我们的努力?在工作中,只有认真拼搏,努力付出,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有多少员工满足于现在的工作,生活的舒适,麻醉了他们的上进心,“迷葫芦画瓢”“数日子工作”。作为矿山的建设者,不是凭口说而工作,他需要员工的努力,无私的付出。超越自我,脚踏实地,拼搏进取,成功的霞光永远照耀着你。如果不付出努力,你就会学不到真正的技能,不会磨练出自己坚强的意志,也不会实现美好的憧景。原地踏步,享受生活,不去努力,怎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真正掌握一些技术,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实践,需要现场实际的操作。没有一个精湛的技能,怎能会在竞争激励的行业上独占鳌头。没有真正的学识,又怎能立足于本行,怎能做好这项工作,完成任务?如果没有超越别人的努力,你就会落伍,就会被激烈竞争的浪花掩盖,成为落荒者,自己的梦想也随之消散。精湛的技能要想掌握它就需要你的努力付出,只有付出不亚于他们的努力,你的操作技能就会高出他们。科学的进步,先进设备的引进,必须要求我们努力付出,学习这些先进的技术知识。 第二点,要谦虚,不要骄傲。的确是这样。骄傲永远都是成功的绊脚石,因为你看不到弱点,所以人还是要谦虚,善于向他人学习。我一直将一句古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总是喜欢和人交流,因为你只要觉得自己还不够,你就可以在他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第三点,说到每天反省,自己这点做的还真不够,每天我有个习惯,坐到办公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列出一天将要完成的事情,这样我的头脑会比较清晰。但是学会每天反省,这的确是我该学习的地方。虽然出现问题后我都会反省,但是每天做到反省还真有点困难。因为作为蒋庄煤矿的一名副矿长,每天的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相信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会进步的更快的。

第四点是感恩。其实感恩的心我从来就没有失去过,对上天,对父母,对企业,对所有爱我和帮助我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

他将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温情。我想这就是我会感觉幸福的原因。现在在矿上,职工和同志们对我都很好,都愿意帮助我,每一次他们的援助之手和关心都会让我倍感温暖,在心里我都充满无限感激,所以一句谢谢相信只要是发自内心,他将带来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感情。

第五点,积善行、思利他。我从来就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没有邪念。总是想着如何对人好。所以我能够坦坦荡荡,认识我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我很满足这样的评价。利人者利己。对待同事,对待企业,都应该是一个善良的心态。我相信好人有好报,相信善良会让我过的很好很自在。

第六点,关于烦恼,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没有烦恼,关键是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总爱回忆过去,为过去的失败,挫折,而暗自伤神。不过遗忘和反省应该是最好的良药,我应该学会的是理性,悲伤过了就应该想如何去解决,而且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工作也是一样,过去的就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我们的不足,照亮的是更加辉煌的明天,我会努力做一个理性的人。

对于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我思绪万千,收获颇丰。我想偶尔的反思是可以净化思想和灵魂的,对此我觉得我还得继续学习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感谢企业给我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以此为座右铭,每天反省,努力工作!


相关文章

  • 六项精进读后感
  • 六项精进读后感(一) 2013年6月初,高振兴总经理从日本游学归来给公司主管级以上领导每人赠送两本稻盛和夫所着的<干法>.<活法>并重点推荐了稻盛君的"六项精进",受其影响,我潜心阅读了上述着作, ...查看


  • [六项精进]读后感1000字
  • <六项精进>始创于稻盛君,他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视台,这两家公司均为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2月1日,78岁高龄的稻盛君退休13年之后,东山再起执掌日 ...查看


  •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 行走在"极致"之路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我看这两本书,开始也是当政治任务来对待.先看的是<活法>这本书,看着看着竟然有了一两点体会或者说感觉吧,首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句 ...查看


  • 干法读后感资料
  •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三年了,成长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工作时间长了,慢慢觉得工作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一直把做好工作看成是对生活负责的一种态度,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做好份内工作.读了稻盛先生的 ...查看


  • 稻盛和夫:工作即修行
  • 稻盛和夫:工作即修行 前言: 稻盛和夫无疑是最成功的人生赢家,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 ),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 ,现名KDDI ,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 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 ...查看


  • 六项精进体会
  • 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学习体会 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稻盛先生的"六项精进"已将近1年了,我在这一年的学习中,体会不少.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为什么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拼命工作呢"? 第一,自 ...查看


  • 稻盛和夫:工作即修行 1
  • 也就是说,每天辛苦流汗,灰头土脸埋首农事的"田地里的精进",也在不知不觉中深耕了他的内心,发挥了陶冶人格.磨炼心性.提升灵魂层次的作用. 因此,全神贯注于一件事,对工作努力不懈的人,会在日复一日的精进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灵魂 ...查看


  • [工匠精神]读后感 1
  • 向价值型员工进化 --<工匠精神>读后感 在我拿到这本书时,粗略地看了一下书的名字<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价值型?我是一个价值型的员工吗?我的价值体现出来了吗?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当我读这本书时, ...查看


  • 了凡四训读后感8篇
  • 了凡四训读后感(一): 路漫漫,把每一天当成修行. 纵览<了凡四训>一书,才发觉它不仅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复品读<了凡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