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模式报告

档案管理模式报告

为确保我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办发[2006]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全局,按照档案工作全面融入、主动服务第一要务的原则和“四变”思路,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破除经费国家投入、资源部门分割、难以服务社会的旧模式,建立起国家档案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开展“一站式”服务的新模式,促进我县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工作目标是,用2年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式,实现档案资源集约化、人员素质现代化、业务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社会优质化,进一步增强档案部门对国家档案资源的监督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开发和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益,为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其主要任务是:

1、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全县所有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档案资源都属于此次档案资源整合范围。通过对国家档案资源归属和流向的调整、档案工作机构的归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理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主管部门在专业档案工作中的关系,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各主管部门配合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监管体制,变专业档案的多头管理、分散保管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集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国家档案资源。按照重点发展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原则,专业档案资源规范整理后按规定移交县档案馆。县档案馆做好进馆档案质量验收工作,及时接收。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发布有关专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部门与各主管部门在专业档案形成、流转和管理工作中的关系与职责,建立流转新机制,确保各类专业档案及时、顺利、完整地移交到县档案馆。加强县档案馆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发挥档案专业管理优势,实现业务建设标准化,为综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打好基础。

3、科技兴档,强化服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改进服务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县档案馆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利

用需求,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实行“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实施时间和方法步骤

全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实施时间从2007年初开始,2008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调查研究、制定方案阶段,时间为2007年1-3月。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拟订实施方案(草案),报送省、市档案局审核和县委、县政府批准。二是建立组织,落实责任。三是做好整合档案的接收准备。

第二阶段是分类指导、实施整合阶段,时间为2007年5月-2008年6月。对分散在各部门的专业档案进行实体整合,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实施单位为县建委、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林业局、民政局和财政局等7个单位,完成时间从2007年5月至12月底;其余单位列为第二批实施单位,在2008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实体整合的方法是,按照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各主管部门相配合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监管体制的要求,参照专业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由县档案局分别与各主管部门联合制发各专业档案收集、整理、移交的具体规定,明确各自的职责,建立专业档案有序流转的正常机制。在此基础上,由县档案局派人指导,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专业档案进行规范整理,按规定及时将专业档案移交县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针对部分单位专业档

案较多,缺乏档案专业人员,来不及规范整理的问题,可以采取档案局聘用人员代为整理,所需费用由各单位自理。

第三阶段是完善整合、巩固提高阶段,时间为2008年7-12月。一是组织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自查工作,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巩固改革成效。二是打造档案信息利用的平台,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开通档案信息网站,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2、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成立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具体工作由县档案局负责办理。各专业档案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自觉服从改革,支持改革,确定专人抓这项工作,积极完成改革任务。

3、做好舆论宣传,加强督促检查。要大力宣传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全社会档案改革意识,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确保改革的扎实推进,由县委

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和县档案局联合对全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进行定期督查,督查情况及时上报县委、县政府,并编发督查通报。

档案管理模式报告

为确保我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办发[2006]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工作全局,按照档案工作全面融入、主动服务第一要务的原则和“四变”思路,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机制,破除经费国家投入、资源部门分割、难以服务社会的旧模式,建立起国家档案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开展“一站式”服务的新模式,促进我县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工作目标是,用2年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式,实现档案资源集约化、人员素质现代化、业务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社会优质化,进一步增强档案部门对国家档案资源的监督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开发和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益,为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其主要任务是:

1、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全县所有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档案资源都属于此次档案资源整合范围。通过对国家档案资源归属和流向的调整、档案工作机构的归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理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主管部门在专业档案工作中的关系,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各主管部门配合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监管体制,变专业档案的多头管理、分散保管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集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国家档案资源。按照重点发展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原则,专业档案资源规范整理后按规定移交县档案馆。县档案馆做好进馆档案质量验收工作,及时接收。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发布有关专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部门与各主管部门在专业档案形成、流转和管理工作中的关系与职责,建立流转新机制,确保各类专业档案及时、顺利、完整地移交到县档案馆。加强县档案馆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发挥档案专业管理优势,实现业务建设标准化,为综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打好基础。

3、科技兴档,强化服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改进服务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县档案馆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利

用需求,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实行“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实施时间和方法步骤

全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实施时间从2007年初开始,2008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调查研究、制定方案阶段,时间为2007年1-3月。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拟订实施方案(草案),报送省、市档案局审核和县委、县政府批准。二是建立组织,落实责任。三是做好整合档案的接收准备。

第二阶段是分类指导、实施整合阶段,时间为2007年5月-2008年6月。对分散在各部门的专业档案进行实体整合,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实施单位为县建委、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林业局、民政局和财政局等7个单位,完成时间从2007年5月至12月底;其余单位列为第二批实施单位,在2008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实体整合的方法是,按照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各主管部门相配合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监管体制的要求,参照专业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由县档案局分别与各主管部门联合制发各专业档案收集、整理、移交的具体规定,明确各自的职责,建立专业档案有序流转的正常机制。在此基础上,由县档案局派人指导,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专业档案进行规范整理,按规定及时将专业档案移交县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针对部分单位专业档

案较多,缺乏档案专业人员,来不及规范整理的问题,可以采取档案局聘用人员代为整理,所需费用由各单位自理。

第三阶段是完善整合、巩固提高阶段,时间为2008年7-12月。一是组织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自查工作,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巩固改革成效。二是打造档案信息利用的平台,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开通档案信息网站,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2、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成立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具体工作由县档案局负责办理。各专业档案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自觉服从改革,支持改革,确定专人抓这项工作,积极完成改革任务。

3、做好舆论宣传,加强督促检查。要大力宣传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全社会档案改革意识,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确保改革的扎实推进,由县委

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和县档案局联合对全县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进行定期督查,督查情况及时上报县委、县政府,并编发督查通报。


相关文章

  • 47 工程档案管理标准(10.31)
  • 1.1.1.1.1.1 Q/W204020-2012 工程档案管理标准2012-11-28发布2012-12-01实施 发布 Q/W204020-2012目次 前言...................................... ...查看


  • 桐楠格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
  • 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室行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桐楠格行政中心综合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保障集团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不断提高集团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集团经营管理服务,特制定 本制度. 第二条: 桐楠格行政中 ...查看


  • [工程档案资料自检报告]编写提纲
  • XX省水利水电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档案资料自检报告>编写提纲 XX省水利厅 2005年3月 ××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档案资料自检报告 (封 面) 项目法人(全称) 年 月 日 审定: 校审: 编写: 目 录 1 基本情况 1.1 ...查看


  • 农村合作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 农村合作银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现信贷业务档案的科学管理,做好信贷管理基础工作,促进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加强我行的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确保信贷资料的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查看


  • 工程档案自检报告
  • 西安市李家河水库库区淹没公路改线工程 东线I标工程 档案自检报告 郑州黄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4年01月15日 西安市李家河水库库区淹没公路改线东线Ⅰ标段 档案自检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西安市辋川河引水李家河水库库区淹没公 ...查看


  • 职业卫生档案 2
  • 附件一: 职业卫生档案 一.档案管理要求 1.职业卫生档案设职业卫生汇总档案一个和职业卫生分类档案十二个,要保存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借阅登记制度,设专人管理: 2.职业卫生档案主要针对一级法人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为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职 ...查看


  • 暑期实习报告:暑假档案管理工作实习报告
  • 通过本次实习,本人对xx市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一次直接而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对档案事业重要性的理解;在对档案管理流程的接触体验中,促进并强化了本人档案学理论和知识的消化和掌握;直接的工作体验也给自己对现代科学技术对档案工作的作用和影响有了全新的 ...查看


  • 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 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 项目档案管理办法 一.档案工作总则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江苏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查看


  • 工程资料监理审核报告
  •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万年闸泵站枢纽工程 合同项目档案验收监理审核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万年闸泵站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八级抽水泵站,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境内的第二级抽水泵站,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 ...查看


  • 设备仪器档案归档范围要求及简要说明(含全套表格)
  • 设备仪器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的简要说明 一.设备仪器归档时,先确定所属设备类别,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以下相应的要求进行原始件的归档,且归档的主要范围及整理顺序请参照以下顺序排列移交材料,归档工作由供货商完成. (一)外购设备仪器 1.装箱单(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