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进行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湖北省英山县金铺中学( 438705) 尹 振
教育是一切的基础,教育必须迅速走向信息化。把先
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成就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 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就要求 21 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着 基本学习能力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各个学科教学的深化 改革都必须依靠信息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 生活的需要。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思想品德课程标
准》,从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的实际出发,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的优势组织教学,不仅有利于在思想品德课中实 现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有机整合,而且能较 好地按照初中学生身心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将教学
内容形象地渗透在不同的主题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知和能力相统一的课程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
验、情感、能力,加深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 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达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有以下
几点。
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
学效果
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 持不懈地进行学习。过去思想政治课由于自身较强的理论 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老师也只有花更多的 时间讲教材。而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选取的素材和呈 现方式与过去思想政治课教材不同,新教材选取学生关心 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 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教材呈现方式有文字描述,也适当 配以图片,有条件的还要开发相应音像资源,因此,思想品 德课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
学,利用教材中或引进鲜活的现实素材,创设开放性教学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教 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 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 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 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综合处
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 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 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 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 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提高课堂实 效。
如在讲授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课的时
候,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片段,同时配
误操作,还可能出现焊锡落到其他单元板上,引起新的故 障。
2. 5 常见故障五 拖尾现象
和电脑显示器要设置刷新频率一样,LED 显示屏的刷 新频率设置不当也会带来问题。刷新频率是 LED 显示屏 的显示数据每秒钟被重复显示的次数。刷新频率越高,图 像越清晰,但也不能太高,太高会出现黑屏现象且影响使用 寿命; 太低则会出现拖尾现象,尤其是信号末端不够清晰。 笔者最近就遇到了类似问题: 两块显示屏以串联方式显示 同样内容,最近发现在屏幕的一端出现拖尾现象,且两块屏 的故障部位几乎相同。在排除了屏体的原因后,经检查发 送卡的参数设置,发现刷新频率设置较低,为 200Hz,室外 屏的设置应为 300 ~600Hz。重新设置后,显示正常。 以上是 LED 显示屏在使用过程遇到的几种常见故障。
为了减少出故障的几率,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进 行规范操作。如使用时要先开控制主机,待进入播放软件 后,方可开屏通电,关闭时的顺序则相反。在环境温度过高 或散热条件不好时,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开屏。遇雨雪天气 或空气湿度大时,不能立即使用,对系统设置的重要参数要 有备份,及做到专机专用,等等。
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变化的画面及“神舟七号”升空 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起学生情感 上的共鸣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变化原因的兴趣。
2 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加大教学密度 提高课堂
效率
课堂知识容量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
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和黑 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使教学 出现“少、慢、差、费”的不良局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大 信息量快速输出,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 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密度和速度。
例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课本内容只用几句
话介绍了我国的资源现状,而通过放录像,学生了解了森林 有太多的生物价值、实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调节气候和 土壤的作用,还有抗洪、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很多内容学生 原先不了解,通过录像资料鲜明生动直观地展示它的用途 和价值,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知识,而且触动了学生的情感, 改变了学生的态度,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同时拓宽了学生 的视野,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 拓展教学资源 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时代性
和说服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必须积极利用
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和社会生 活中的新素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达不到教学目标。互联网 的运用,以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弥补了教材不能穷尽所有知 识,更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活动的不足和传统 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如教学九年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教师如 果只用语言阐述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成就,就会 使学生感到很枯燥。而到互联网上搜集一些题为“对外开 放三十年我国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信息如视频短片等,真实 再现生活,就会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有说服力,可以充分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材料的真实性,开拓了学生 的知识视野,展示了知识的海洋,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望。
4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增强教学的活动性 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
的基本出发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种主动参与性就 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 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
学,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和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 情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 体场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多的激起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 政治课堂的刻板和被动,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情形。 传统教育更多的是进行说教式教育,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 果,而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 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 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 华情感,使教育教学目标在富有娱乐性的活动中生成。 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先给学生 播放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节目片段。我在讲述 这一课时,选用了前几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 《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介绍歌曲的由来和当时“缆车 事故”的情况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歌曲结 束,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 要性。我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 益被侵犯? 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韩红的这种行 为又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然后 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 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我们在使用过程 中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 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习题等教学内容的简单转移,也不 是片面追求课件的“多”、“全”、“新”,更不是利用现代化进 行“课本的再包装”。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 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具 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尚待我们不 断发展完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思 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只有我们做到扬长避 短,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提供和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自主
学习拓宽了平台,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容量,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老师强有力的助手,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信 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改革发 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现代化、提高教 学效率的必要途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进行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湖北省英山县金铺中学( 438705) 尹 振
教育是一切的基础,教育必须迅速走向信息化。把先
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成就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 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就要求 21 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着 基本学习能力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各个学科教学的深化 改革都必须依靠信息技术使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 生活的需要。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思想品德课程标
准》,从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的实际出发,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的优势组织教学,不仅有利于在思想品德课中实 现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有机整合,而且能较 好地按照初中学生身心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将教学
内容形象地渗透在不同的主题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知和能力相统一的课程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
验、情感、能力,加深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 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达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有以下
几点。
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
学效果
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 持不懈地进行学习。过去思想政治课由于自身较强的理论 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老师也只有花更多的 时间讲教材。而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选取的素材和呈 现方式与过去思想政治课教材不同,新教材选取学生关心 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 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教材呈现方式有文字描述,也适当 配以图片,有条件的还要开发相应音像资源,因此,思想品 德课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
学,利用教材中或引进鲜活的现实素材,创设开放性教学情 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教 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 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 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 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综合处
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 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 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 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 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提高课堂实 效。
如在讲授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课的时
候,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片段,同时配
误操作,还可能出现焊锡落到其他单元板上,引起新的故 障。
2. 5 常见故障五 拖尾现象
和电脑显示器要设置刷新频率一样,LED 显示屏的刷 新频率设置不当也会带来问题。刷新频率是 LED 显示屏 的显示数据每秒钟被重复显示的次数。刷新频率越高,图 像越清晰,但也不能太高,太高会出现黑屏现象且影响使用 寿命; 太低则会出现拖尾现象,尤其是信号末端不够清晰。 笔者最近就遇到了类似问题: 两块显示屏以串联方式显示 同样内容,最近发现在屏幕的一端出现拖尾现象,且两块屏 的故障部位几乎相同。在排除了屏体的原因后,经检查发 送卡的参数设置,发现刷新频率设置较低,为 200Hz,室外 屏的设置应为 300 ~600Hz。重新设置后,显示正常。 以上是 LED 显示屏在使用过程遇到的几种常见故障。
为了减少出故障的几率,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进 行规范操作。如使用时要先开控制主机,待进入播放软件 后,方可开屏通电,关闭时的顺序则相反。在环境温度过高 或散热条件不好时,应注意不要长时间开屏。遇雨雪天气 或空气湿度大时,不能立即使用,对系统设置的重要参数要 有备份,及做到专机专用,等等。
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变化的画面及“神舟七号”升空 的场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起学生情感 上的共鸣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变化原因的兴趣。
2 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加大教学密度 提高课堂
效率
课堂知识容量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
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和黑 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使教学 出现“少、慢、差、费”的不良局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大 信息量快速输出,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 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密度和速度。
例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课本内容只用几句
话介绍了我国的资源现状,而通过放录像,学生了解了森林 有太多的生物价值、实用价值、药用价值,以及调节气候和 土壤的作用,还有抗洪、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很多内容学生 原先不了解,通过录像资料鲜明生动直观地展示它的用途 和价值,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知识,而且触动了学生的情感, 改变了学生的态度,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同时拓宽了学生 的视野,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 拓展教学资源 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时代性
和说服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达成课程目标,教师必须积极利用
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和社会生 活中的新素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达不到教学目标。互联网 的运用,以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弥补了教材不能穷尽所有知 识,更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活动的不足和传统 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如教学九年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教师如 果只用语言阐述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成就,就会 使学生感到很枯燥。而到互联网上搜集一些题为“对外开 放三十年我国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信息如视频短片等,真实 再现生活,就会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有说服力,可以充分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材料的真实性,开拓了学生 的知识视野,展示了知识的海洋,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望。
4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增强教学的活动性 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
的基本出发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这种主动参与性就 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 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
学,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和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 情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 体场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多的激起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 政治课堂的刻板和被动,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情形。 传统教育更多的是进行说教式教育,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 果,而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 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 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 华情感,使教育教学目标在富有娱乐性的活动中生成。 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先给学生 播放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节目片段。我在讲述 这一课时,选用了前几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 《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介绍歌曲的由来和当时“缆车 事故”的情况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歌曲结 束,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 要性。我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 益被侵犯? 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韩红的这种行 为又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然后 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 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我们在使用过程 中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 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习题等教学内容的简单转移,也不 是片面追求课件的“多”、“全”、“新”,更不是利用现代化进 行“课本的再包装”。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 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具 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尚待我们不 断发展完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思 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只有我们做到扬长避 短,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提供和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自主
学习拓宽了平台,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容量,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老师强有力的助手,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信 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改革发 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现代化、提高教 学效率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