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放大电路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

实 验 报 告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3年5月31日

目 录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 0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 1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 1

2.1 实验目的 ............................................................................ 1

2.2 知识点 ................................................................................ 1

3 实验过程 .................................................................................... 3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 3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 10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 11

4 总结与体会 .............................................................................. 12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

深刻,有那些创新点。 ........................................................... 12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 12

5 参考文献 .................................................................................. 13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要求:

给出不同输出波形失真现象,逆向设计放大电路并改进;

归纳模拟电子技术放大电路失真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2.1 实验目的

1) 掌握失真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解决电路的失真问题——提高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 掌握消除放大电路各种失真技术——系统地归纳模拟电子技术中失真现象;

3) 具备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提高改善电路的能力。

2.2 知识点

1)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是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当输入信号的峰值进如饱和去或是截止去时即会产生上削尖或是下削尖从而使输出波形产生不可恢复的失真。其产生原理如图所示。当静态工作点偏向饱和区时会出现饱和失真,当静态工作点偏向截止区时会产生截止失真。

双向失真是因为输入信号峰峰值过大,虽然静态工作点设置合理但是由于电压值过大使得双向的峰值均进入了饱和区域截止区,从而产生双向失真。

2) 射极偏置电路、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及交越失真;

当输入信号Ui在0~Ube之间变化时,不足以克服死区电压,三极管不导通。因此在正、负半周交替过零处会出现一些非线性失真,这个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3) 不对称失真以及负反馈电路。

不对称失真,其产生原因是由于三极管本身特性造成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交流电阻hie会随着输入电流的交流变化而有微弱的变化。因此波形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而若要改变此类失真可向电路中引入负反馈来改善电路的失真现象。但引入负反馈后电压增益势必减小可能达不到所需要求,但同时也延展了通频带,时电路的高频特性增强。但其带宽增益积始终为一固定值不可改变,这就意味着在改善电路特性的同时必须以减小增益为代价。

3 实验过程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1)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及双向失真:

① 电路图:

② 输出波形:

a) 饱和失真:

b) 截止失真:

c) 双向失真:

2) 交越失真:

① 电路图:

② 输出波形:

a) 消除前:

b) 消除后:

3) 不对称失真:

① 电路图:

② 输出波形:

a) 消除前:

b) 消除后:

实际波形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及双向失真:

交越失真:

不对称失真:(测试失败)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是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因此,为了使静态工作点可变,在设计电路时采用了滑动变阻器,这样使得基极电压可调进而使得集电极电流可调从而达到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电压可调也就达到了静态工作点可调的目的;若静态化工作点设置的较为合适而信号源峰峰值过大,此时会出现双向失真。

除此之外,三极管放大电路还有一种非线性失真——不对称失真,其产生原因是由于三极管本身特性造成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交流电阻ℎie会随着输入电流的交流变化而有微弱的变化。从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可看出,在正弦信号电压负半波,电流总量较小,ℎie较大,结果使信号电流、基极电流交流分量、集电极电流交流分量的负半波都比较小,反相后反映为负载电压正半波矮胖;在正弦信号电压正半波,电流总量较大,ℎie较小,使信号电流、基极电流交流分量、集电极电流交流分量的正半波都比较大,

反相后反映为负载电压负

半波瘦长。就是说,基本共射放大器输入信号电压虽然是正弦波形,但由于三极管的非线性输入特性即ℎie值的交变,输出电压畸变为上半部矮胖下半部瘦长的非正弦波形.正弦电压上下半波本来对称,非线性失真后上下半波不再对称,故三极管放大器非线性失真也叫做不对称失真.信号源内阻、负反馈都能减小三极管非线性失真,改善放大器线性.信号源内阻及负反馈基于抑制管子非线性的机理去减少放大器输出电压的非线性失真,但反馈深度不宜过大[4]。

曾试图考虑在信号源输入端串联电阻以减小不对称失真从而观察到较好的饱和截止失真的波形,这样确实可以改善不对称失真,但不易产生饱和截止失真。

在消除不对称失真的时候,我选用的是负反馈,负反馈只能抑制失真使用变化克服变化而不是彻底消除,且会使电压增益变小。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还有会出现一种失真即交越失真。由于晶体管存在阀值电压UCBO,因此在输出电压小于阀值电压时输出接近于零,从而是输出波形在这一范围内会产生失真。为消除交越失真,需给两管发射结加小偏压,从而改善交越失真。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负反馈来消除交越失真。(开关S1打开即没有交越失真)

负反馈工作原理可用上图来说明,当前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低于三极管PN结电压时,三极管不能导通,电路处于交越失真状态,负反馈为零,由于运算放大器工作于差动放大,负反馈会使运放调整放大倍数来增大输出电压,因而三极管立即导通;此外通过负反馈还可以提高电路稳定性,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若负载发生扰动。则负反馈会负向反馈给输入端从而抵消干扰。[5]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

输入信号源电压峰峰值为

50mV

未失真时输出电压为:668mV

饱和失真后输出电压峰峰值(无实际意义)为:266mV

截止失真后输出电压峰峰值(无实际意义)为:150mV

交越失真:

输入信号源电压峰峰值为5V

未失真时输出电压为:4.97V

交越失真时输出电压为:3.76V

不对称失真:

输入电压峰峰值为:50mV

输出电压峰峰值为:1.63V

引入负反馈后输出电压峰峰值为:41.65mV

4 总结与体会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有那些创新点。

电路输出波形失真引起信号不能正确的传输,解决失真问题是电路设计工程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输出波形失真可发生在基本放大、功率放大和负反馈放大等电路中,输出波形失真有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以及输出产生的谐波失真和不对称失真等。

通过这个大实验,是我对模拟电子技术中所遇到的失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波形失真的方法。本实验是逆向的实验,即由结果来设计所需电路,因此电路是开放的,每个人的都有可能不一样,这还需要我们有着扎实的电路理论,这样才能根据需要设计出所需电路。而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大多如此,即根据所需来设计其实现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个创新性的实验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焊电路、调电路的过程中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但这也是一个绝佳的磨练自己意志品质的机会。刚一开始的时候,电路不出所期望的结果时,我们可能会十分烦躁,但是当我们经历过这个过程之后,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烦躁,而是尝试着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去解决它。

由结果推过程、解决问题意识的提升以及电子工艺水平的提高是我此次实验收获最多的三点。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建议将这种实验放在小学期,这样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实验,并认真思考,将实验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复习巩固扎实,并且在做实验时时间不紧张,从而就能够对实验所蕴含的知识点乃至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掌握扎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路勇刘颖.模拟集成电路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侯建军佟毅刘颖曾涛马英新.电子技术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元增民.BJT放大电路失真类型及抑制失真的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12,(2)

[5] 王林川潘文明李庆鑫牟瑞基于负反馈原理的功放电路交越失真解决方法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2)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

实 验 报 告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3年5月31日

目 录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 0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 1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 1

2.1 实验目的 ............................................................................ 1

2.2 知识点 ................................................................................ 1

3 实验过程 .................................................................................... 3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 3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 10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 11

4 总结与体会 .............................................................................. 12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

深刻,有那些创新点。 ........................................................... 12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 12

5 参考文献 .................................................................................. 13

1 实验题目及要求

实验题目:失真放大电路

要求:

给出不同输出波形失真现象,逆向设计放大电路并改进;

归纳模拟电子技术放大电路失真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2.1 实验目的

1) 掌握失真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解决电路的失真问题——提高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 掌握消除放大电路各种失真技术——系统地归纳模拟电子技术中失真现象;

3) 具备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提高改善电路的能力。

2.2 知识点

1)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是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当输入信号的峰值进如饱和去或是截止去时即会产生上削尖或是下削尖从而使输出波形产生不可恢复的失真。其产生原理如图所示。当静态工作点偏向饱和区时会出现饱和失真,当静态工作点偏向截止区时会产生截止失真。

双向失真是因为输入信号峰峰值过大,虽然静态工作点设置合理但是由于电压值过大使得双向的峰值均进入了饱和区域截止区,从而产生双向失真。

2) 射极偏置电路、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及交越失真;

当输入信号Ui在0~Ube之间变化时,不足以克服死区电压,三极管不导通。因此在正、负半周交替过零处会出现一些非线性失真,这个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3) 不对称失真以及负反馈电路。

不对称失真,其产生原因是由于三极管本身特性造成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交流电阻hie会随着输入电流的交流变化而有微弱的变化。因此波形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而若要改变此类失真可向电路中引入负反馈来改善电路的失真现象。但引入负反馈后电压增益势必减小可能达不到所需要求,但同时也延展了通频带,时电路的高频特性增强。但其带宽增益积始终为一固定值不可改变,这就意味着在改善电路特性的同时必须以减小增益为代价。

3 实验过程

3.1 选取的实验电路及输入输出波形

1)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及双向失真:

① 电路图:

② 输出波形:

a) 饱和失真:

b) 截止失真:

c) 双向失真:

2) 交越失真:

① 电路图:

② 输出波形:

a) 消除前:

b) 消除后:

3) 不对称失真:

① 电路图:

② 输出波形:

a) 消除前:

b) 消除后:

实际波形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及双向失真:

交越失真:

不对称失真:(测试失败)

3.2 每个电路的讨论和方案比较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是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因此,为了使静态工作点可变,在设计电路时采用了滑动变阻器,这样使得基极电压可调进而使得集电极电流可调从而达到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电压可调也就达到了静态工作点可调的目的;若静态化工作点设置的较为合适而信号源峰峰值过大,此时会出现双向失真。

除此之外,三极管放大电路还有一种非线性失真——不对称失真,其产生原因是由于三极管本身特性造成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交流电阻ℎie会随着输入电流的交流变化而有微弱的变化。从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可看出,在正弦信号电压负半波,电流总量较小,ℎie较大,结果使信号电流、基极电流交流分量、集电极电流交流分量的负半波都比较小,反相后反映为负载电压正半波矮胖;在正弦信号电压正半波,电流总量较大,ℎie较小,使信号电流、基极电流交流分量、集电极电流交流分量的正半波都比较大,

反相后反映为负载电压负

半波瘦长。就是说,基本共射放大器输入信号电压虽然是正弦波形,但由于三极管的非线性输入特性即ℎie值的交变,输出电压畸变为上半部矮胖下半部瘦长的非正弦波形.正弦电压上下半波本来对称,非线性失真后上下半波不再对称,故三极管放大器非线性失真也叫做不对称失真.信号源内阻、负反馈都能减小三极管非线性失真,改善放大器线性.信号源内阻及负反馈基于抑制管子非线性的机理去减少放大器输出电压的非线性失真,但反馈深度不宜过大[4]。

曾试图考虑在信号源输入端串联电阻以减小不对称失真从而观察到较好的饱和截止失真的波形,这样确实可以改善不对称失真,但不易产生饱和截止失真。

在消除不对称失真的时候,我选用的是负反馈,负反馈只能抑制失真使用变化克服变化而不是彻底消除,且会使电压增益变小。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还有会出现一种失真即交越失真。由于晶体管存在阀值电压UCBO,因此在输出电压小于阀值电压时输出接近于零,从而是输出波形在这一范围内会产生失真。为消除交越失真,需给两管发射结加小偏压,从而改善交越失真。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负反馈来消除交越失真。(开关S1打开即没有交越失真)

负反馈工作原理可用上图来说明,当前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低于三极管PN结电压时,三极管不能导通,电路处于交越失真状态,负反馈为零,由于运算放大器工作于差动放大,负反馈会使运放调整放大倍数来增大输出电压,因而三极管立即导通;此外通过负反馈还可以提高电路稳定性,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若负载发生扰动。则负反馈会负向反馈给输入端从而抵消干扰。[5]

3.3 分析研究实验数据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

输入信号源电压峰峰值为

50mV

未失真时输出电压为:668mV

饱和失真后输出电压峰峰值(无实际意义)为:266mV

截止失真后输出电压峰峰值(无实际意义)为:150mV

交越失真:

输入信号源电压峰峰值为5V

未失真时输出电压为:4.97V

交越失真时输出电压为:3.76V

不对称失真:

输入电压峰峰值为:50mV

输出电压峰峰值为:1.63V

引入负反馈后输出电压峰峰值为:41.65mV

4 总结与体会

4.1 通过本次实验那些能力得到提高,那些解决的问题印象深刻,有那些创新点。

电路输出波形失真引起信号不能正确的传输,解决失真问题是电路设计工程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输出波形失真可发生在基本放大、功率放大和负反馈放大等电路中,输出波形失真有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双向失真、交越失真,以及输出产生的谐波失真和不对称失真等。

通过这个大实验,是我对模拟电子技术中所遇到的失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波形失真的方法。本实验是逆向的实验,即由结果来设计所需电路,因此电路是开放的,每个人的都有可能不一样,这还需要我们有着扎实的电路理论,这样才能根据需要设计出所需电路。而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大多如此,即根据所需来设计其实现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个创新性的实验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焊电路、调电路的过程中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但这也是一个绝佳的磨练自己意志品质的机会。刚一开始的时候,电路不出所期望的结果时,我们可能会十分烦躁,但是当我们经历过这个过程之后,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烦躁,而是尝试着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试图去解决它。

由结果推过程、解决问题意识的提升以及电子工艺水平的提高是我此次实验收获最多的三点。

4.2 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建议将这种实验放在小学期,这样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实验,并认真思考,将实验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复习巩固扎实,并且在做实验时时间不紧张,从而就能够对实验所蕴含的知识点乃至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掌握扎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路勇刘颖.模拟集成电路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侯建军佟毅刘颖曾涛马英新.电子技术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元增民.BJT放大电路失真类型及抑制失真的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12,(2)

[5] 王林川潘文明李庆鑫牟瑞基于负反馈原理的功放电路交越失真解决方法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2)


相关文章

  • 失真放大电路研究
  •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 实 验 报 告 实验题目:放大电路失真研究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 专 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 号: 任课教师: 陆鹏飞 2013 年 6 月 7 日 目 录 1 实验目的与知识背景 . ...查看


  • 音频放大器失真分析及评价
  • 基础知识 音频放大器失真分析及评价 傅焕章 现代音频放大器在高保真方面已取得相当 好的性能.在评测音频放大器性能时, 有多项技术指标, 而在这些指标中", 失真度" 是影响音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失真度& ...查看


  •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 课 题:§2-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讲解理论,第二课仿真演示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分析. 教学目的: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分析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生 产实践中,放大电路的 ...查看


  • 模拟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知识汇总
  • 1.2.1 模拟信号的放大 放大是最基本的模拟信号处理功能,它是通过放大电路实现的,大多数模拟电子系统中都应用了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也是构成其他模拟电路,如滤波.振荡.稳压等功能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 电子技术里的"放大&q ...查看


  • 课程设计报告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
  • 题目名称: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 姓 名: 朱** 班 级: 测控112 学 号: 日 期: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设计周期:一周 一.设计题目: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调 ...查看


  • 基本放大电路
  • 单级型管的单级放大电路,用场效应管作为放大器件组成的放大电路,称为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和双极型晶体管一样是电路的核心器件.优点: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既可以放大交流信号,也可放大直流信号和变化非常缓慢的信号,且信号传输效率高,具有结构简单. ...查看


  • 模电实验报告2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
  • 专业: 物理系 姓名: 傅立承 学号: 3120103824 日期: 2014/5/19 桌号:F3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指导老师: 蔡忠法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 一 ...查看


  • 模电考试总结_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 ----带有 ...查看


  • 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 5.2 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