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年婚恋交友状况调查报告
□沈
涛
李先勇
袁方城
摘要:当代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决定
着青年婚恋交友状况的发展和变化,而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又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次调查基于武汉青年婚恋难、交友难问题,找出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障碍的根本原因,提供相关对策,引导和培养武汉青年科学文明的婚恋观念,进一步推动武汉和谐社会发展。
关键词:武汉青年;婚恋交友;调查
青年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适龄青年社交圈的减少,青年交友形成困难,单身青年也因此错失良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的婚恋观、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适婚青年男女单身率已突破30%,从“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看出,中国约有1.8亿适龄青年在为择偶忙碌。交友难、婚恋难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成为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武汉青年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分析青年交友、婚恋难产生的原因,更有效地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服务,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组织了此次专题调研活动。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2500份,收回2088份,回收率为83.52%,共涉及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及不同生活居住地的适龄青年2088名。本次调研采取定量分析与数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会发展,武汉青年无论是在婚恋交友的标准上、还是观念上,都体现出理性包容的态度,对于交友与择偶方式的选择也更加清晰与慎重。但是,总体而言,武汉适龄青年中的单身青年比例很大,与此同时,多数青年面临着朋友少、一年当中可发展的异性少等问题。微观上来看,在单身青年的婚恋问题当中,高学历大龄青年是当中的弱势群体,剩女对于单身的担心忧虑程度远大于男性。
1. 单身青年数量较多,交友恋爱的机会很少随着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人们婚恋交友观的多元化冲击,单身青年比重在全国正逐年上升,有专家指出,中国已经迈入第四次“单身潮”时期,目前,北京和上海的适婚单身男女已冲破100万人。与此同时,单身青年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日益严峻,在部分一、二线城市,择偶市场中的男女比例竟达到了3比7,男性择偶的困难将日益明显。作为与其他大城市同步发展的武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单身青年数量日益增多且比例失衡的情况下,交友恋爱机会的稀少让更多的青年走入“单身”这一庞大的群体。
2. 高学历大龄青年择偶难,剩女担心婚姻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求职困难,对人的综合要求更高。青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才能适应、胜任社会的各种要求。
一、武汉青年婚恋交友状况及其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青年的行为和观念日趋多元化,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也呈现出多样复杂的发展趋势。从调研结果来看,面对多元化的社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
因此,在处理学习、事业与爱情、婚姻的关系时经常发生矛盾与冲突,当学业有成,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时,却错过了最佳的恋爱和成婚时间。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毕竟是主流意识,单身恐慌就在这时应运而生,其中,女性由于自身的特点,恐慌程度远大于男性。
3. 择偶标准单纯理性,经济状况不是硬性要求人们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财富拥有越来越明晰的概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丰富,进而唤起了人对拥有金钱的渴望,物质条件理所当然的成为男女交往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通过对武汉青年的调查,我们发现,社会的发展使现代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青年对于婚恋交友的态度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性与冷静,既充满着理想的憧憬,也能坚持实用主义的态度,比如,收入的多少,年龄地域的差距等不再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个人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更加关注双方在性格方面的契合程度。
4. 交友和择偶方式的选择自主性有所增强交友择偶方式指的是青年对于朋友配偶的选择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人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通讯方式的便捷而将婚恋交友方式限制在网络及他人介绍上。朋友虽然不像家人一样具有血缘关系,但很可能是影响自己一生的人,青年的交友方式选择更多的是集中在自己亲自去参加集体和社交活动。对于择偶方式,在传统社会,择偶权一般都操握在父母与家庭手中,然而随着青年经济独立性的加强以及社会交往面的的扩大,择偶权逐渐由父母转到了青年自己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5. 婚恋行为日益多元化,婚恋观念更加理性包容进入了现代性的社会生活之中,年轻人的个性渐渐丰满起来,各种新的思潮、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这一代人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观念,富有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还改变了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青年对于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表现出一定的理性与宽容。但是在新型的社会观念影响下青年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地思考婚姻的意义,详细地规划婚姻的生活,理智的选择婚姻。
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调查中,在谈到“您认为目前出现大量‘剩男剩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时,选择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有907人,比例达到43.44%;选择结识异性的渠道有限的占到31.13%,认为择偶观念的改变是主要原因的有440人,比例为21.07%;另外选择择偶标准错位、择偶期望不对称、择偶要求高的也分别占到19.25%、18.63%和10.54%。由此可以看出,造成青年婚恋交友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如社会大环境发展造成的择偶观念改变、工作繁忙以及交友圈狭小等;又有青年自身内部的原因,如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我,思想上奉行单身主义等。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人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当中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每一点变化都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传统文化、社会机制等因素导致的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市场经济深化导致的社会经济压力,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融合都对青年的婚恋交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引发“单身潮”。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别歧视仍然比较严重,女性受教育、就业、劳动权益保障、参与社会民主管理、婚姻家庭等方面比男性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仍有一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二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是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重要因素。目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男性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户家庭在生产、生活、养老方面就必然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虽然各级政府也都做出了一些政策和规定,但是农村社会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依然很不健全,在救助、扶持的力度方面并不到位,并没有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男女出生性别攀升的助推器。三是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成为男女比例失调的直接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B 超、染色体技术用于胎儿性别检测之后,生育选择性别有了可能性。一些地区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男孩抱有强烈的偏好,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调。
其次,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压力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房价、高结婚成本已成为青年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少青年因此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调研的结果显示,在谈到“相比较结婚与单身,您认为”,16%的人认为结婚非常好,
二、部分青年婚恋交友难成因分析
目前,青年婚恋、交友困难已经成为社会、家庭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
35%的人认为与单身相比还是结婚好,还有38%的青年选择了说不清,其余12%的人选择了结婚不如单身好。在问及认为单身好的原因时,认为谈恋爱经济成本太高,结婚经济成本更高的占到32%;觉得单身生活很惬意,压根不想找另一半的有30%,认为婚恋浪费时间和精力,无暇顾及工作,影响事业发展的有24%。可见多数青年因为经济原因选择了单身。中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07年在全国组织了“全国结婚消费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城镇,如果算上购置新房、车的费用,每对新人结婚花费平均高达56万。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更是结婚成本最高的地区。另外调查显示,中国81.6%的当代青年结婚需要父母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
再次,社会风气与多元文化影响青年婚恋交友观。在调查中,提到“您认为当今社会的择偶观念有哪些变化”时,48%的人选择了物质要求更明显,22%的选择了婚姻道德观念淡薄,15%的人选择了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14%的人选择了缺乏家庭责任感。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潜在的增强了青年对于金钱、物质的崇拜与追求。不少青年逐步淡化了婚姻道德观念与家庭责任意识,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使得他们一味的追求以对方家境富裕为择偶交友的标准,只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而忽视建立友谊及家庭的感情基础。二是新一代青年在婚恋交友的过程中,更加敢于敞开心灵、热衷于表达自我;但是,在表达个性的同时,一些青年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庸俗当脱俗,让低级趣味成为流行,突破社会道德底线。三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蜂拥而入,随意、开放成为一些“80后”青年婚恋价值倾向在婚恋生活方面,当代青年对“试婚”、“网恋”、“网婚”、“闪婚”、“闪离”等等各种形式的婚恋模式抱有很大的宽容性,婚恋观念呈多元化趋势。
2. 个人的主观意愿
当代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与社会的发展悉悉相关,同时还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正常的婚恋交友应该是每个青年都向往并积极追求的,但是现代社会的个体越来越重视自身生存体验的表达和反思,部分青年不仅将单身作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更是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他们更看重思想的交流、是否有共同语言,不会像过去一样为了父母、为了面子、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更注重自身幸福。同时,有些青年由于自身
性格的因素,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也因此踏入了单身的行列。
首先,思想上:奉行单身主义。所谓“单身主义”是指,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不再为结婚而结婚,婚姻已经不是一种必需,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调研中在谈到“相比较结婚与单身,您认为”,依然有11.67%的青年认为结婚不如单身好,这也是他们选择奉行单身主义的原因。当然除了因为受新观念的影响认为婚姻不再是“必需品”之外,还有很多本来抱着交友和结婚想法的年轻人,因为婚恋交友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无奈之下选择了单身;还有一些婚姻失败的人们由于对结婚产生畏惧或抵抗情绪,也不愿再组建家庭。
其次,性格上:内向,缺乏积极主动性。无论是婚恋还是交友,都需要有感情的沟通,而感情是建立在互相交流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在调查中,谈及“您认为妨碍您交友的最大障碍时什么”时,调研的2088名青年中,有829人,40%的青年选择了因为性格内向而造成了自己的单身。由于性格内向,羞于向人吐露心迹,不善交流,缺乏积极主动性,不但没了解对方,也没给对方了解自己的机会,成为了守候观望群体。
3. 社会职业的约束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社会结构、发展阶段的急剧转变,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不仅激发了青年无限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带来了无形的社会竞争压力。青年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工作与事业,而青年又正处在婚恋交友需求的旺盛期,相关企业和单位没有为青年创造更多的婚恋交友的渠道,从而造成工业化社会的职业与情感的矛盾。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婚恋交友的障碍主要集中在社交圈子窄与工作太忙,比例分别达到42%与37%。
首先,忙碌的工作使青年没有时间恋爱交友。按职业来分类,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交友的,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居多,比例达到31.3%;其次是进城务工青年,比例达到29.83%;民营、外企职员及个体劳动者、商业服务企业员工也都达到了28.4%和27.44%。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恋爱结婚的,总体比例降低,但是不同职业仍然略有差别,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较之其他职业,比例仍然居高,达到了15.47%,进城务工青年也达到了7.66%。由此可见,忙碌的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的婚恋交友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
状况。其次,由于当今青年尤其是女性青年的择偶更加务实,而男性青年又普遍注重组建婚姻的经济基础,所以,一部分适龄青年一心一意的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积累物质基础也是造成青年实际婚嫁年龄推迟的重要因素。
其次,交友圈狭窄使青年没有机会恋爱交友。社会的影响使青年的婚恋交友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个人主观因素使青年受制与自身能力的限制、忙碌的工作使青年无暇恋爱,而所在单位与组织也没有为青年创造婚恋交友的便利渠道,择偶交友难成为困扰社会家庭的热点和难题。调查当中在问及“你所在的单位平均每年组织几次联谊活动”时,55.42%的青年选择了1-2次,31.4%的青年选择了所在单位没有组织过联谊活动,选择2-5次、5次以上的分别有10.06%和3.11%,仅占13.07%。
积极的择偶交友标准。针对青年婚恋交友的物质化倾向,要组织讲座、培训等,引导青年在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婚恋交友对象的人品修养,情商养成,树立正确的婚姻交友观。三要加强法制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交友观。因此党团和工会组织应该加强对青年婚姻法》和《妇女权益的婚恋教育,进一步加大《
保障法》等有关法规的学习宣传,使学法、知法、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习惯,对青年在婚恋观方面“尊重”、“责任”、“节制”等品格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庭归属感,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婚恋观的关系。
再次,打造青年婚恋沟通的平台,拓宽青年婚恋交友渠道。对于武汉青年婚恋交友工作来说,一要努力构建青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及婚恋交友的机会。团市委可以牵头组织建立青年信息库,QQ 群、论坛等方式,加强各行业之间青年的交流,并为其婚恋提供及时的参考信息。同时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例如相亲文化节、单身派对等,让青年在8小时之外有释放压力、娱乐休息的健康去处,在积极向上的社会交往中实现他们对新生活的追求,帮助他们解决社会交往面狭窄的难题,寻找自己的理想伴侣。二要对不同的青年进行分类引导。针对相关单位组织活动青年参与率低的问题,要多了解青年需求,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青年要分类引导、区别对待,组织开展一些小型化、易参与的活动来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使活动日常化和经常化,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三要在活动经费的保障、“自给型”向“多元型”转化。上,由“拨入型”
要不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可以借鉴融金优势,多方筹集活动经费,切实减轻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负担,突破常规活动的经费瓶颈。■
沈涛:武汉团市委书记李先勇:武汉团市委副书记
袁方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华松
三、改善青年婚恋交友困境的建议
首先,采取必要措施引导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走向平衡,为适婚男女提供自然的社会生态条件。2000年武汉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武汉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7.92,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属于重度失衡。而在同一个出生队列或同期群中存在男性多女性少的性别失调必然形成婚姻挤压。对此,武汉市采取了一系列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措施,2002年以来加大了对“两非”(非法鉴定胎儿性)案件的查处力度。2006别、非法选择性终止妊娠
年,武汉市又出台了“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对农村已绝育的独(双)女户给予经济扶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采取措施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其次,积极发挥党组织、工会、团组织的作用,帮助青年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形成正确的婚恋交友观。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团组织的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心理辅导,为消除青年婚恋心理困扰提供有效帮助。二要帮助青年选择正确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
武汉青年婚恋交友状况调查报告
□沈
涛
李先勇
袁方城
摘要:当代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决定
着青年婚恋交友状况的发展和变化,而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又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次调查基于武汉青年婚恋难、交友难问题,找出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障碍的根本原因,提供相关对策,引导和培养武汉青年科学文明的婚恋观念,进一步推动武汉和谐社会发展。
关键词:武汉青年;婚恋交友;调查
青年是最富创造力的群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适龄青年社交圈的减少,青年交友形成困难,单身青年也因此错失良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的婚恋观、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适婚青年男女单身率已突破30%,从“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看出,中国约有1.8亿适龄青年在为择偶忙碌。交友难、婚恋难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成为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及时了解和掌握武汉青年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分析青年交友、婚恋难产生的原因,更有效地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服务,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组织了此次专题调研活动。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2500份,收回2088份,回收率为83.52%,共涉及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及不同生活居住地的适龄青年2088名。本次调研采取定量分析与数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会发展,武汉青年无论是在婚恋交友的标准上、还是观念上,都体现出理性包容的态度,对于交友与择偶方式的选择也更加清晰与慎重。但是,总体而言,武汉适龄青年中的单身青年比例很大,与此同时,多数青年面临着朋友少、一年当中可发展的异性少等问题。微观上来看,在单身青年的婚恋问题当中,高学历大龄青年是当中的弱势群体,剩女对于单身的担心忧虑程度远大于男性。
1. 单身青年数量较多,交友恋爱的机会很少随着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人们婚恋交友观的多元化冲击,单身青年比重在全国正逐年上升,有专家指出,中国已经迈入第四次“单身潮”时期,目前,北京和上海的适婚单身男女已冲破100万人。与此同时,单身青年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日益严峻,在部分一、二线城市,择偶市场中的男女比例竟达到了3比7,男性择偶的困难将日益明显。作为与其他大城市同步发展的武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单身青年数量日益增多且比例失衡的情况下,交友恋爱机会的稀少让更多的青年走入“单身”这一庞大的群体。
2. 高学历大龄青年择偶难,剩女担心婚姻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求职困难,对人的综合要求更高。青年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才能适应、胜任社会的各种要求。
一、武汉青年婚恋交友状况及其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青年的行为和观念日趋多元化,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也呈现出多样复杂的发展趋势。从调研结果来看,面对多元化的社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
因此,在处理学习、事业与爱情、婚姻的关系时经常发生矛盾与冲突,当学业有成,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时,却错过了最佳的恋爱和成婚时间。然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毕竟是主流意识,单身恐慌就在这时应运而生,其中,女性由于自身的特点,恐慌程度远大于男性。
3. 择偶标准单纯理性,经济状况不是硬性要求人们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财富拥有越来越明晰的概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丰富,进而唤起了人对拥有金钱的渴望,物质条件理所当然的成为男女交往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通过对武汉青年的调查,我们发现,社会的发展使现代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青年对于婚恋交友的态度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性与冷静,既充满着理想的憧憬,也能坚持实用主义的态度,比如,收入的多少,年龄地域的差距等不再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个人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更加关注双方在性格方面的契合程度。
4. 交友和择偶方式的选择自主性有所增强交友择偶方式指的是青年对于朋友配偶的选择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人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通讯方式的便捷而将婚恋交友方式限制在网络及他人介绍上。朋友虽然不像家人一样具有血缘关系,但很可能是影响自己一生的人,青年的交友方式选择更多的是集中在自己亲自去参加集体和社交活动。对于择偶方式,在传统社会,择偶权一般都操握在父母与家庭手中,然而随着青年经济独立性的加强以及社会交往面的的扩大,择偶权逐渐由父母转到了青年自己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5. 婚恋行为日益多元化,婚恋观念更加理性包容进入了现代性的社会生活之中,年轻人的个性渐渐丰满起来,各种新的思潮、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这一代人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观念,富有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还改变了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青年对于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表现出一定的理性与宽容。但是在新型的社会观念影响下青年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地思考婚姻的意义,详细地规划婚姻的生活,理智的选择婚姻。
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调查中,在谈到“您认为目前出现大量‘剩男剩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时,选择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有907人,比例达到43.44%;选择结识异性的渠道有限的占到31.13%,认为择偶观念的改变是主要原因的有440人,比例为21.07%;另外选择择偶标准错位、择偶期望不对称、择偶要求高的也分别占到19.25%、18.63%和10.54%。由此可以看出,造成青年婚恋交友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如社会大环境发展造成的择偶观念改变、工作繁忙以及交友圈狭小等;又有青年自身内部的原因,如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我,思想上奉行单身主义等。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人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当中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每一点变化都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传统文化、社会机制等因素导致的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市场经济深化导致的社会经济压力,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融合都对青年的婚恋交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引发“单身潮”。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别歧视仍然比较严重,女性受教育、就业、劳动权益保障、参与社会民主管理、婚姻家庭等方面比男性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仍有一部分人存在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二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是造成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重要因素。目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男性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户家庭在生产、生活、养老方面就必然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虽然各级政府也都做出了一些政策和规定,但是农村社会医疗、养老等保障制度依然很不健全,在救助、扶持的力度方面并不到位,并没有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男女出生性别攀升的助推器。三是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成为男女比例失调的直接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B 超、染色体技术用于胎儿性别检测之后,生育选择性别有了可能性。一些地区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男孩抱有强烈的偏好,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调。
其次,日益加剧的经济社会压力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高房价、高结婚成本已成为青年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少青年因此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调研的结果显示,在谈到“相比较结婚与单身,您认为”,16%的人认为结婚非常好,
二、部分青年婚恋交友难成因分析
目前,青年婚恋、交友困难已经成为社会、家庭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
35%的人认为与单身相比还是结婚好,还有38%的青年选择了说不清,其余12%的人选择了结婚不如单身好。在问及认为单身好的原因时,认为谈恋爱经济成本太高,结婚经济成本更高的占到32%;觉得单身生活很惬意,压根不想找另一半的有30%,认为婚恋浪费时间和精力,无暇顾及工作,影响事业发展的有24%。可见多数青年因为经济原因选择了单身。中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07年在全国组织了“全国结婚消费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城镇,如果算上购置新房、车的费用,每对新人结婚花费平均高达56万。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更是结婚成本最高的地区。另外调查显示,中国81.6%的当代青年结婚需要父母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
再次,社会风气与多元文化影响青年婚恋交友观。在调查中,提到“您认为当今社会的择偶观念有哪些变化”时,48%的人选择了物质要求更明显,22%的选择了婚姻道德观念淡薄,15%的人选择了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14%的人选择了缺乏家庭责任感。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潜在的增强了青年对于金钱、物质的崇拜与追求。不少青年逐步淡化了婚姻道德观念与家庭责任意识,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使得他们一味的追求以对方家境富裕为择偶交友的标准,只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而忽视建立友谊及家庭的感情基础。二是新一代青年在婚恋交友的过程中,更加敢于敞开心灵、热衷于表达自我;但是,在表达个性的同时,一些青年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把庸俗当脱俗,让低级趣味成为流行,突破社会道德底线。三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蜂拥而入,随意、开放成为一些“80后”青年婚恋价值倾向在婚恋生活方面,当代青年对“试婚”、“网恋”、“网婚”、“闪婚”、“闪离”等等各种形式的婚恋模式抱有很大的宽容性,婚恋观念呈多元化趋势。
2. 个人的主观意愿
当代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与社会的发展悉悉相关,同时还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正常的婚恋交友应该是每个青年都向往并积极追求的,但是现代社会的个体越来越重视自身生存体验的表达和反思,部分青年不仅将单身作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更是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他们更看重思想的交流、是否有共同语言,不会像过去一样为了父母、为了面子、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更注重自身幸福。同时,有些青年由于自身
性格的因素,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也因此踏入了单身的行列。
首先,思想上:奉行单身主义。所谓“单身主义”是指,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不再为结婚而结婚,婚姻已经不是一种必需,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调研中在谈到“相比较结婚与单身,您认为”,依然有11.67%的青年认为结婚不如单身好,这也是他们选择奉行单身主义的原因。当然除了因为受新观念的影响认为婚姻不再是“必需品”之外,还有很多本来抱着交友和结婚想法的年轻人,因为婚恋交友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无奈之下选择了单身;还有一些婚姻失败的人们由于对结婚产生畏惧或抵抗情绪,也不愿再组建家庭。
其次,性格上:内向,缺乏积极主动性。无论是婚恋还是交友,都需要有感情的沟通,而感情是建立在互相交流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在调查中,谈及“您认为妨碍您交友的最大障碍时什么”时,调研的2088名青年中,有829人,40%的青年选择了因为性格内向而造成了自己的单身。由于性格内向,羞于向人吐露心迹,不善交流,缺乏积极主动性,不但没了解对方,也没给对方了解自己的机会,成为了守候观望群体。
3. 社会职业的约束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社会结构、发展阶段的急剧转变,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不仅激发了青年无限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带来了无形的社会竞争压力。青年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工作与事业,而青年又正处在婚恋交友需求的旺盛期,相关企业和单位没有为青年创造更多的婚恋交友的渠道,从而造成工业化社会的职业与情感的矛盾。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婚恋交友的障碍主要集中在社交圈子窄与工作太忙,比例分别达到42%与37%。
首先,忙碌的工作使青年没有时间恋爱交友。按职业来分类,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交友的,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居多,比例达到31.3%;其次是进城务工青年,比例达到29.83%;民营、外企职员及个体劳动者、商业服务企业员工也都达到了28.4%和27.44%。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恋爱结婚的,总体比例降低,但是不同职业仍然略有差别,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较之其他职业,比例仍然居高,达到了15.47%,进城务工青年也达到了7.66%。由此可见,忙碌的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的婚恋交友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
状况。其次,由于当今青年尤其是女性青年的择偶更加务实,而男性青年又普遍注重组建婚姻的经济基础,所以,一部分适龄青年一心一意的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积累物质基础也是造成青年实际婚嫁年龄推迟的重要因素。
其次,交友圈狭窄使青年没有机会恋爱交友。社会的影响使青年的婚恋交友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个人主观因素使青年受制与自身能力的限制、忙碌的工作使青年无暇恋爱,而所在单位与组织也没有为青年创造婚恋交友的便利渠道,择偶交友难成为困扰社会家庭的热点和难题。调查当中在问及“你所在的单位平均每年组织几次联谊活动”时,55.42%的青年选择了1-2次,31.4%的青年选择了所在单位没有组织过联谊活动,选择2-5次、5次以上的分别有10.06%和3.11%,仅占13.07%。
积极的择偶交友标准。针对青年婚恋交友的物质化倾向,要组织讲座、培训等,引导青年在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婚恋交友对象的人品修养,情商养成,树立正确的婚姻交友观。三要加强法制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交友观。因此党团和工会组织应该加强对青年婚姻法》和《妇女权益的婚恋教育,进一步加大《
保障法》等有关法规的学习宣传,使学法、知法、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习惯,对青年在婚恋观方面“尊重”、“责任”、“节制”等品格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庭归属感,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婚恋观的关系。
再次,打造青年婚恋沟通的平台,拓宽青年婚恋交友渠道。对于武汉青年婚恋交友工作来说,一要努力构建青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及婚恋交友的机会。团市委可以牵头组织建立青年信息库,QQ 群、论坛等方式,加强各行业之间青年的交流,并为其婚恋提供及时的参考信息。同时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例如相亲文化节、单身派对等,让青年在8小时之外有释放压力、娱乐休息的健康去处,在积极向上的社会交往中实现他们对新生活的追求,帮助他们解决社会交往面狭窄的难题,寻找自己的理想伴侣。二要对不同的青年进行分类引导。针对相关单位组织活动青年参与率低的问题,要多了解青年需求,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青年要分类引导、区别对待,组织开展一些小型化、易参与的活动来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使活动日常化和经常化,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三要在活动经费的保障、“自给型”向“多元型”转化。上,由“拨入型”
要不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可以借鉴融金优势,多方筹集活动经费,切实减轻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负担,突破常规活动的经费瓶颈。■
沈涛:武汉团市委书记李先勇:武汉团市委副书记
袁方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华松
三、改善青年婚恋交友困境的建议
首先,采取必要措施引导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走向平衡,为适婚男女提供自然的社会生态条件。2000年武汉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武汉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7.92,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属于重度失衡。而在同一个出生队列或同期群中存在男性多女性少的性别失调必然形成婚姻挤压。对此,武汉市采取了一系列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措施,2002年以来加大了对“两非”(非法鉴定胎儿性)案件的查处力度。2006别、非法选择性终止妊娠
年,武汉市又出台了“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对农村已绝育的独(双)女户给予经济扶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采取措施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其次,积极发挥党组织、工会、团组织的作用,帮助青年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形成正确的婚恋交友观。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团组织的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心理辅导,为消除青年婚恋心理困扰提供有效帮助。二要帮助青年选择正确
中国青年研究→0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