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何以可能
(2006-11-12 22:06:58)
饭店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何以可能
一个饭店的组织结构如何设置,不仅决定了该饭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也是关乎该饭店能否有效运营的关键。近年来,压缩权利层级, 以方便顾客消费流程为基本目标而设计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已经被国内外许多饭店企业所推崇。因此,对饭店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求为饭店的组织结构设置和重组提供建设性意见,将成为本篇文章的重点。
追根溯源,本篇文章将从扁平化组织结构产生的背景开始探索,然后再具体分析它何以可能。
一扁平化组织结构提出的时代背景
自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开始,由于强调高度分工,组织结构越来越庞大,并向“纵深式”方向发展,组织形式从直线制开始,一直到事业部制,形成了“金字塔”型。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从工业革命发展而来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了,弊端突显。这种垂直型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机构臃肿,人员冗杂,上下级沟通速度慢,办事效率低。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强调简化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就诞生了。
以早期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原来共有职工40多万人,其中有经理头衔的2.5万人,高层经理500多人,副总裁130人。管理层次达12层,工资级别29级。从1981年到1992年,公司减层7个,部门精减350多人,共计裁员13万人。结果12年中销售收入增长2.5倍,税后净利翻了3番。由此看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做的“瘦身运动”,效果不错。这引起我们的深思,组织结构层层叠高的综合性服务企业——饭店可能采用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吗?经过了具体的分析,笔者认为,答案是可以的。接下来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原因的阐述。
二饭店扁平化组织结构成为可能的主要原因
1它顺应了饭店发展的需要
“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员工”是大多数饭店所采用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在饭店运营中,饭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高,这与饭店的组织目标(即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是相背离的;此外,信息的传导和反馈,速度慢,也容易失真,而在外界信息变化快的现代社会,反应迟缓就必然会影响决策速度、决策质量,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相比,饭店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减少了管理层次,强化协调、削弱分工,是饭店“业务流程重组”的鲜明体现,简化了办事程序和手续的繁琐复杂,缩短了信息传递的环节,减少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流程效率,能够促进饭店的发展。
2饭店经营理念的变化
员工:以人为本管理方式密切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员工的重要性)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在饭店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员工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新型人事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顾客:顾客需求变化,个性化服务
3管理者的能力和员工的素质在提高
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人数,它取决于管理方式与手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等因素。在传统管理下,管理者主要是直接指挥与控制下属,再加上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知识经验水平较低,因而管理控制幅度较小。
入世以后对专业的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提出了一种挑战,要求有一种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的职业经理群体。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酒店人应运而生。他们一般具备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经营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宽阔的知识结构。
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技巧培训。
4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如上所述,管理手段是决定管理幅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可能是间接指挥与控制下属,这是因为信息化、计算机化等也会使企业管理控制幅度加大成为可能。诚如一位美国研究组织结构的专家郝玛·巴拉密所言:" 减少层次和压缩规模趋势源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当然它们也反映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对管理的冲击。中层管理的作用是监督别人以及
采集、分析、评价和传播组织上下和各层次的信息。但是,它的功能正随着电子邮件、声音邮件、共享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减弱。" 也可以说,信息社会的到来,正在推动企业组织从" 金字塔" 向" 网络化" 演变,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our happy home^_^
http://blog.sina.com.cn/u/1246038341
饭店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何以可能
(2006-11-12 22:06:58)
饭店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何以可能
一个饭店的组织结构如何设置,不仅决定了该饭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也是关乎该饭店能否有效运营的关键。近年来,压缩权利层级, 以方便顾客消费流程为基本目标而设计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已经被国内外许多饭店企业所推崇。因此,对饭店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求为饭店的组织结构设置和重组提供建设性意见,将成为本篇文章的重点。
追根溯源,本篇文章将从扁平化组织结构产生的背景开始探索,然后再具体分析它何以可能。
一扁平化组织结构提出的时代背景
自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开始,由于强调高度分工,组织结构越来越庞大,并向“纵深式”方向发展,组织形式从直线制开始,一直到事业部制,形成了“金字塔”型。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从工业革命发展而来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了,弊端突显。这种垂直型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机构臃肿,人员冗杂,上下级沟通速度慢,办事效率低。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强调简化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就诞生了。
以早期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原来共有职工40多万人,其中有经理头衔的2.5万人,高层经理500多人,副总裁130人。管理层次达12层,工资级别29级。从1981年到1992年,公司减层7个,部门精减350多人,共计裁员13万人。结果12年中销售收入增长2.5倍,税后净利翻了3番。由此看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做的“瘦身运动”,效果不错。这引起我们的深思,组织结构层层叠高的综合性服务企业——饭店可能采用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吗?经过了具体的分析,笔者认为,答案是可以的。接下来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原因的阐述。
二饭店扁平化组织结构成为可能的主要原因
1它顺应了饭店发展的需要
“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员工”是大多数饭店所采用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在饭店运营中,饭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高,这与饭店的组织目标(即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是相背离的;此外,信息的传导和反馈,速度慢,也容易失真,而在外界信息变化快的现代社会,反应迟缓就必然会影响决策速度、决策质量,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相比,饭店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减少了管理层次,强化协调、削弱分工,是饭店“业务流程重组”的鲜明体现,简化了办事程序和手续的繁琐复杂,缩短了信息传递的环节,减少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流程效率,能够促进饭店的发展。
2饭店经营理念的变化
员工:以人为本管理方式密切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员工的重要性)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在饭店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员工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新型人事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顾客:顾客需求变化,个性化服务
3管理者的能力和员工的素质在提高
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人数,它取决于管理方式与手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等因素。在传统管理下,管理者主要是直接指挥与控制下属,再加上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知识经验水平较低,因而管理控制幅度较小。
入世以后对专业的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提出了一种挑战,要求有一种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的职业经理群体。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酒店人应运而生。他们一般具备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经营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宽阔的知识结构。
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技巧培训。
4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如上所述,管理手段是决定管理幅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可能是间接指挥与控制下属,这是因为信息化、计算机化等也会使企业管理控制幅度加大成为可能。诚如一位美国研究组织结构的专家郝玛·巴拉密所言:" 减少层次和压缩规模趋势源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当然它们也反映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对管理的冲击。中层管理的作用是监督别人以及
采集、分析、评价和传播组织上下和各层次的信息。但是,它的功能正随着电子邮件、声音邮件、共享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减弱。" 也可以说,信息社会的到来,正在推动企业组织从" 金字塔" 向" 网络化" 演变,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our happy home^_^
http://blog.sina.com.cn/u/124603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