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
案例描述:
一天早上来园时,涛涛的外婆向我们反映,说是孩子说,经常有小朋友打他,他都哭着不想来上学了,希望老师教育好小朋友,不要让他们乱打人。我觉得很奇怪,虽然我们班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但总不会严重到如此吧。但我还是答应了老人家的要求。在一节的集体活动中,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认真地跟老师学念儿歌。我看了看四周的小朋友,突然发现涛涛坐不住了。我刚想出声制止他,只见他先伸出两只手,摸了摸坐在他旁边馨儿的脸,正在认真跟老师念儿歌的馨儿把头摇了摇,想把涛涛的手给甩掉。涛涛见馨儿没反映,又伸出手去摸,接着把嘴巴凑过去,想亲一口。可是馨儿这回不高兴了,抬起手来刚好打在了涛涛的脸上。他抬起头,看见我看他,马上用哭腔说:“老师,她打我。”我对他说:“老师看见了,打人是不对的。不过,小朋友不喜欢你这样子做,以后改过来,好吗?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我都认真地观察涛涛的表现。我发现,这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不是去摸摸小朋友的手、脸,就是突然跑过去抱住小朋友,但他们都不喜欢他的这种方式,才忍不住推他的,而并不是向他所说的那样,总是有小朋友去打他。于是,我把我所发现的情况告诉了他的外婆。
案例分析:
在家里人人都对他疼爱有加,尤其是外婆。从小父母亲在外工作,都是跟随外婆,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在幼儿园里,他在与同伴、老师的共同生活中,有时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时上课经常随意走动被老师提醒······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不能像在家里那样呼风唤雨,情感和需要得不到充分地满足。而小班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经验,往往采取最直接的方法,打你不商量,他打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涛涛来园的情绪就比较不稳定。
反思调整:
从涛涛的言行上我们可以发现众多幼儿身上的自我中心行为的导火线是什么,家庭的教养方式很关键,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对一个人的影响,作用最为深久,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出现,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行为,找准问题的切入口,和家庭同步开展教育,以说理为主,用积极的鼓励帮助孩子慢慢改正错误。希望家长们能理解,并能协助
我们共同耐心教育,有时不能过分紧张,应该问明事发的原因、经过,分析孩子的对与错,最后可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家园共同配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
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
案例描述:
一天早上来园时,涛涛的外婆向我们反映,说是孩子说,经常有小朋友打他,他都哭着不想来上学了,希望老师教育好小朋友,不要让他们乱打人。我觉得很奇怪,虽然我们班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但总不会严重到如此吧。但我还是答应了老人家的要求。在一节的集体活动中,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认真地跟老师学念儿歌。我看了看四周的小朋友,突然发现涛涛坐不住了。我刚想出声制止他,只见他先伸出两只手,摸了摸坐在他旁边馨儿的脸,正在认真跟老师念儿歌的馨儿把头摇了摇,想把涛涛的手给甩掉。涛涛见馨儿没反映,又伸出手去摸,接着把嘴巴凑过去,想亲一口。可是馨儿这回不高兴了,抬起手来刚好打在了涛涛的脸上。他抬起头,看见我看他,马上用哭腔说:“老师,她打我。”我对他说:“老师看见了,打人是不对的。不过,小朋友不喜欢你这样子做,以后改过来,好吗?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我都认真地观察涛涛的表现。我发现,这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不是去摸摸小朋友的手、脸,就是突然跑过去抱住小朋友,但他们都不喜欢他的这种方式,才忍不住推他的,而并不是向他所说的那样,总是有小朋友去打他。于是,我把我所发现的情况告诉了他的外婆。
案例分析:
在家里人人都对他疼爱有加,尤其是外婆。从小父母亲在外工作,都是跟随外婆,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在幼儿园里,他在与同伴、老师的共同生活中,有时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时上课经常随意走动被老师提醒······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不能像在家里那样呼风唤雨,情感和需要得不到充分地满足。而小班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经验,往往采取最直接的方法,打你不商量,他打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涛涛来园的情绪就比较不稳定。
反思调整:
从涛涛的言行上我们可以发现众多幼儿身上的自我中心行为的导火线是什么,家庭的教养方式很关键,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对一个人的影响,作用最为深久,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出现,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行为,找准问题的切入口,和家庭同步开展教育,以说理为主,用积极的鼓励帮助孩子慢慢改正错误。希望家长们能理解,并能协助
我们共同耐心教育,有时不能过分紧张,应该问明事发的原因、经过,分析孩子的对与错,最后可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家园共同配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