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油管道设计
摘 要:结合生产实际,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
关键词:输油管道 设计
一、工程概况
1. 线路基本概况
结合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生产实际,管线最大年输量为2000万吨。全长220km ,沿线地势平缓,海拔最低处为28m ,最高处88m ,距外输首站约80公里,首末站高差为60 m ,管线位于平原地区。管线外有沥青防腐层,以减轻腐蚀损耗。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占地少,密闭安全,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受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油气损耗少,运费较低。
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
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平原地区的均匀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两座,即首站和一座中间站,均匀布站。
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内,即部分油品往热油泵和加热炉后进罐,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
3. 管道设计
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φ813,壁厚10.3mm ,管材为L325的管道。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全线设沥青防腐层从而减少腐蚀损失。设机械清蜡设备,保证全线输油管道畅通。
二、基本参数的选取
浅谈输油管道设计
摘 要:结合生产实际,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最小输量确定其热站数,最大输量确定其泵站数,并校合各进出站压力和沿线的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为管道采用的控制和保护措施提供设计参数,提出调整,控制运行参数的措施。在管道的运行过程中要根据输送条件的变化,进行热力,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各站的温度,压力等运行参数,计算各个输量下的运行参数。
关键词:输油管道 设计
一、工程概况
1. 线路基本概况
结合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生产实际,管线最大年输量为2000万吨。全长220km ,沿线地势平缓,海拔最低处为28m ,最高处88m ,距外输首站约80公里,首末站高差为60 m ,管线位于平原地区。管线外有沥青防腐层,以减轻腐蚀损耗。管线设计为密闭输送,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采用先炉后泵的流程。占地少,密闭安全,且对环境污染小,能耗少,受外界环境恶劣气候的影响小。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油气损耗少,运费较低。
2. 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
本管线设计年输量为2000万吨/年,综合考虑沿线的地理情况,贯彻节约占地、保护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尽量避免将站址布置在海拔较高地区和远离城市的人口稀少地区,以方便职工生活,并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兼顾平原地区的均匀布站方针,采用方案如下:设立热泵站两座,即首站和一座中间站,均匀布站。
本次设计中管道采用可减少蒸发损耗,流程简单,固定资产投资少,可全部利用剩余压力便于最优运行的密闭输送方式,并采用“先炉后泵”的工艺方案。选用直接加热式加热炉,将热油循环工艺也包括在内,即部分油品往热油泵和加热炉后进罐,而且设有专用泵和专用炉,同时该泵和炉还可分别作为给油泵的备用泵和来油的加热炉。
3. 管道设计
本设计中选择的管道为外径φ813,壁厚10.3mm ,管材为L325的管道。由于输量较大,且沿线地温较高,故从经济上分析,本管道不采用保温层。全线设沥青防腐层从而减少腐蚀损失。设机械清蜡设备,保证全线输油管道畅通。
二、基本参数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