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衍生化

多糖衍生化方法的比较

刚开始接触多糖研究时,那时候的感觉真的是两眼一片黑。最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对糖进行衍生化。查了非常多的中外文献,发现大家的方法无论是试剂还是具体的环节都不太一样,那时候我的那个晕!所以,现在想把我做着方面的经验分享一下,也许可以帮到一些和我最初状况相像的人。

我们国内一般有以下几种衍生化方法:1、东北师大为代表的,用三甲基硅烷作为衍生化试剂。2、最常见的,以吡啶,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3、先用硼氢化钠还原生成糖醇,再以吡啶、乙酸酐乙酰化。4、先用硼氢化钠还原生成糖醇,再以1-甲基咪唑、乙酸酐乙酰化。下面我就讲讲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第一种,使用面不大,所以如果你想拿你的数据与别人比较或参考时,会不太方便。很多文献上的衍生化方法都是乙酰化。 第二种,使用面广,乙酰化效果好,所以才常用不衰的吧。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出来的异构体多。比如Glc 用这种方法乙酰化后,就不是一个峰而是两个以上,这对定量带来了很大的干扰。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怕水,所以要在绝对无水上多花很多步骤和功夫,这会造成糖样的损失或干扰。常做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步骤能简化就简化,越复杂的步骤越容易出岔子。

第三种,先还原成糖醇就避免了第二种方法的异构体干扰,但是由于还原的时候是带水的(硼氢化钠是水溶液),赶水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乙酰化的效果。所以这方面要非常注意。

第四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在水溶液中将糖乙酰化而且没有异构体的干扰,定量非常方便,可以说是克服了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的缺点。既不需要反反复复的去水步骤,产生的每一种糖峰都是唯一的。定量极容易又准确。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值得推荐。 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如果你做的糖里有明显的糖醛酸成分,那么就要慎用带还原步骤的乙酰化方法。因为糖醛酸会被还原产生对应的单糖,会对组分的定量产生干扰。

另外,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做甲基化推荐用第二种方法乙酰化。理由:先前的甲基化已经是无水环境了,正好顺水推舟;挂上了甲基,想异构体好象也不那么容易了;这种方法乙酰化效果好,对于微量的甲基化分析最适合。

以上就是我的体会总结,希望可以帮助一些人。战友们,加油!学习了,多谢!

再请教一下:

现在的乙酸酐管理很严格了,不容易买到,我想将普鲁兰多糖乙酰化,能用其他的乙酰化试剂吗?楼主能否推荐一下?我也不知道替代药品是什么。据我所知,好想没有更好的乙酰化方法。大家都为化学药品管制苦恼呢,因为后面的甲基化试剂更难买。自我感觉帖子不错,申请加分!乙酰化试剂有很多,可以尝试乙酸五氟苯酯、乙酸对硝基苯酯用用。没有见过报道,只有乙酸酐便宜。或者可以用乙酰氯,DMAc -吡啶溶剂系统。

参考文献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ullulan acetate. Thermal properties, biodegradability, and a semi-clear gel formation in organic solvents]

免责声明

对使用本站点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站不作任何承诺。我们只能在此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虚拟网络与真实世界的差别。

对由于使用本站所产生的任何直接、间接或偶然性的损失或破坏,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无论该损失或破坏是否源于疏忽、违约、诽谤、侵权甚至电脑病毒。

多糖衍生化方法的比较

刚开始接触多糖研究时,那时候的感觉真的是两眼一片黑。最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对糖进行衍生化。查了非常多的中外文献,发现大家的方法无论是试剂还是具体的环节都不太一样,那时候我的那个晕!所以,现在想把我做着方面的经验分享一下,也许可以帮到一些和我最初状况相像的人。

我们国内一般有以下几种衍生化方法:1、东北师大为代表的,用三甲基硅烷作为衍生化试剂。2、最常见的,以吡啶,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3、先用硼氢化钠还原生成糖醇,再以吡啶、乙酸酐乙酰化。4、先用硼氢化钠还原生成糖醇,再以1-甲基咪唑、乙酸酐乙酰化。下面我就讲讲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第一种,使用面不大,所以如果你想拿你的数据与别人比较或参考时,会不太方便。很多文献上的衍生化方法都是乙酰化。 第二种,使用面广,乙酰化效果好,所以才常用不衰的吧。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出来的异构体多。比如Glc 用这种方法乙酰化后,就不是一个峰而是两个以上,这对定量带来了很大的干扰。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怕水,所以要在绝对无水上多花很多步骤和功夫,这会造成糖样的损失或干扰。常做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步骤能简化就简化,越复杂的步骤越容易出岔子。

第三种,先还原成糖醇就避免了第二种方法的异构体干扰,但是由于还原的时候是带水的(硼氢化钠是水溶液),赶水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乙酰化的效果。所以这方面要非常注意。

第四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在水溶液中将糖乙酰化而且没有异构体的干扰,定量非常方便,可以说是克服了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的缺点。既不需要反反复复的去水步骤,产生的每一种糖峰都是唯一的。定量极容易又准确。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值得推荐。 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如果你做的糖里有明显的糖醛酸成分,那么就要慎用带还原步骤的乙酰化方法。因为糖醛酸会被还原产生对应的单糖,会对组分的定量产生干扰。

另外,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做甲基化推荐用第二种方法乙酰化。理由:先前的甲基化已经是无水环境了,正好顺水推舟;挂上了甲基,想异构体好象也不那么容易了;这种方法乙酰化效果好,对于微量的甲基化分析最适合。

以上就是我的体会总结,希望可以帮助一些人。战友们,加油!学习了,多谢!

再请教一下:

现在的乙酸酐管理很严格了,不容易买到,我想将普鲁兰多糖乙酰化,能用其他的乙酰化试剂吗?楼主能否推荐一下?我也不知道替代药品是什么。据我所知,好想没有更好的乙酰化方法。大家都为化学药品管制苦恼呢,因为后面的甲基化试剂更难买。自我感觉帖子不错,申请加分!乙酰化试剂有很多,可以尝试乙酸五氟苯酯、乙酸对硝基苯酯用用。没有见过报道,只有乙酸酐便宜。或者可以用乙酰氯,DMAc -吡啶溶剂系统。

参考文献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ullulan acetate. Thermal properties, biodegradability, and a semi-clear gel formation in organic solvents]

免责声明

对使用本站点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站不作任何承诺。我们只能在此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虚拟网络与真实世界的差别。

对由于使用本站所产生的任何直接、间接或偶然性的损失或破坏,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无论该损失或破坏是否源于疏忽、违约、诽谤、侵权甚至电脑病毒。


相关文章

  • HPLC衍生化法分析决明子多糖水解产物中单糖组分及其多糖组成特征的研究
  • 第33卷第11期分析测试学报V01.33No.112014年11月FENXICESHIXUEBAO(JournalofInstrumentalAnalysis)123l-1236 doi:10.3969/j.issn.1004-4957.2 ...查看


  • 多糖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 ※专题论述食品科学 2009, Vol. 30, No. 21443 多糖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徐晓飞1,2,陈 健2,* (1.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0:2.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 ...查看


  • 蒲公英根多糖的分离_纯化及结构的初步分析
  • 受热时间,故减少了Res分解的机会,保证了Res较高的产率. 为了加快Res的提取速率,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对比了搅拌.爆气和泵循环3种促进溶媒流动方式,结果发现爆气这种方式易提供一种富氧环境而导致Res氧化分解,所得产品中Res的含量最低,泵 ...查看


  • 植物多糖研究现状
  • 植物多糖是普遍存在于自然植物界中的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由1O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聚合而成,其分子量较大,是一类大分子化合物.多糖还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结合了蛋白质和脂类的多糖,在有机体中参与多种生命活动 ...查看


  • 天麻多糖的概述
  • 天麻多糖的研究概况 摘要:综述了天麻多糖在化学组成.含量测定和药理活性等三个方面的进展.天麻多糖在药理上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路的作用,还具有益智健脑,防衰老,抗晕眩,降血压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麻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天 ...查看


  • 不同制备方法对生白芍和炒白芍中多糖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影响_汪芸
  • ·1 068·表1样品编号 [**************]13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三丫苦药材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结果(mg /kg) 铜2. 24. 81. 72. 23. 03. ...查看


  • 芋头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 ※营养卫生 目品科学 2013,V01.34,No.19 287 芋头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姜绍通,汪洪普,潘丽军 (合肥工业大学农产品Jj口7-研究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省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 ...查看


  • 有关糖类生物化学论文
  • 糖类 生物化学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还可根据碳层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 ...查看


  • 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 第9卷第1期2008年2月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Vo.l9No.1Feb.2008 文章编号:1009-4822(2008)01-0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