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寻找蛛丝马迹的割地真相
某些清史专家一向宣传康熙"雅克萨之战"对沙俄的“大胜”,真是无耻。
无论从过程上还是从结果上看,沙俄的一小撮冒险家跋涉万里,在天时、地利、人和都非常
不利的情况下,与清朝的正规军、地方武装周旋了几十年,满清却不能歼灭,只能围困或暂
时击退他们,1689年,满清不得不与俄国签定有利于对方的"尼布楚条约",割让贝加尔湖以
东、尼布楚在内的大片土地,俄国人合法获得了在远东的战略前进基地,无非少赚一点但绝
不是赔,为清朝昏君后来进一步疯狂割地创造了前提,康熙只不过是“土地换和平”,而且
是屈辱的和平,怎么可以吹嘘成“大败沙俄”呢?
长期以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不但把伪清国错认成中国,[注解:窃据中华土地的清国根本
不是中国,特别显著的证据是,这个伪政权的“国文”、“国语”根本不是中文、华语,而
是“清文”、“清语”,也就是满寇侵略者的语、文。
所以尼布楚条约文本只有俄、拉丁、清文三种,充分证明了满清的伪政权本质。]
还因为反苏的政治需要,歪曲和掩盖历史事实,美化吹捧那个曾经和沙俄勉强狗咬狗一场的
康熙,但还是露了马脚。
这是大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某版本的原文节选:
“雅克萨反击战...
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
和谈。满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
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康熙指示谈判代表做出重大让步。而俄
罗斯因军事上未能得逞,加上远征克里米亚失败,战线过长,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权益,也
不得不做出相应妥协。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外
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分界线,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
国领土,拆除俄国在雅克萨和额尔古纳河南岸修筑的据点,撤出侵入的军队。清政府则放弃
贝加尔湖以东至尼布楚一带领土...
清前期签订的中俄条约属于平等条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盛世”割地就不叫“割让”,而叫做“放弃”?
南京条约割了香港岛,该骂;丧失外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以西、贝加尔湖以东
,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却...
“做出重大让步”还能签订所谓“平等条约”,
拜托教育部的大官人再给我找出另一个例子来!
“盛世”割地的原因,据说是“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
,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为什么不鉴于当时俄国并不是“盛世”,而满清却是所谓
领导最有方的“最盛世”呢?
可见,满清的所谓“盛世”,完全是关起门来意淫,自卖自夸,放到国际大背景中,就现了
原形。
另一个版本的教科书(张传玺主编)稍好,正确使用了“割让”这个词:
“这是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它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都是中国的内河。
不过在这个条约中,贝加尔湖以东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了俄国,这是清朝在边界谈判中的失
策。”
但是其中却竟然说:“平等条约”可以“领土割让”,真是叫正常人哭笑不得。
这样搞出来的历史教科书,就好比平面镜子被扭曲成了凸凹不平的哈哈镜,内容只能荒唐可
笑。
康熙纵容俄国人,只能刺激对方的胃口,所以俄国压力并没有停,到1728年,雍正
学康熙学得青出于蓝,无聊小仗也不敢打就谈判了,也慷慨签订了不平等的《恰克图条约》
,贝加尔湖彻底放弃,连同湖西的大片土地(约十万平方公里)又白送俄匪。
俄匪得到这个美丽富饶的世界级大湖,高兴之余,才暂时收手。
康熙当然很聪明, 第一 他把割让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条约上写成放弃(相当两个福建省). 表面上放弃是比割让好听一些. 但实质上终是把自己的土地送给了帝俄, 但帝俄并没有给请朝什么, 所以不是交换. 如硬要说交换. 那就是土地换和平. 和晚清的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区别? 不都是土地换和平吗? 第二. 他反复说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但平等不平等不是靠康熙说的. 要看条约的内容. 对康熙来说他避免在北方用兵, 便于他加大对关内的兵力, 他可能认为是战略的需要. 但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个割让土地的不平等条约, 一个割让土地的条约怎可能是平等的条约, 如果说这是一份平等条约, 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平等条约?.所以说无论如何狡辩,肯定是个不平等条约.
从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寻找蛛丝马迹的割地真相
某些清史专家一向宣传康熙"雅克萨之战"对沙俄的“大胜”,真是无耻。
无论从过程上还是从结果上看,沙俄的一小撮冒险家跋涉万里,在天时、地利、人和都非常
不利的情况下,与清朝的正规军、地方武装周旋了几十年,满清却不能歼灭,只能围困或暂
时击退他们,1689年,满清不得不与俄国签定有利于对方的"尼布楚条约",割让贝加尔湖以
东、尼布楚在内的大片土地,俄国人合法获得了在远东的战略前进基地,无非少赚一点但绝
不是赔,为清朝昏君后来进一步疯狂割地创造了前提,康熙只不过是“土地换和平”,而且
是屈辱的和平,怎么可以吹嘘成“大败沙俄”呢?
长期以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不但把伪清国错认成中国,[注解:窃据中华土地的清国根本
不是中国,特别显著的证据是,这个伪政权的“国文”、“国语”根本不是中文、华语,而
是“清文”、“清语”,也就是满寇侵略者的语、文。
所以尼布楚条约文本只有俄、拉丁、清文三种,充分证明了满清的伪政权本质。]
还因为反苏的政治需要,歪曲和掩盖历史事实,美化吹捧那个曾经和沙俄勉强狗咬狗一场的
康熙,但还是露了马脚。
这是大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某版本的原文节选:
“雅克萨反击战...
在沙俄军队遭受重创、守城士兵只残存几十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的情况下,沙俄被迫同意
和谈。满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于尼布楚正式谈判。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
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康熙指示谈判代表做出重大让步。而俄
罗斯因军事上未能得逞,加上远征克里米亚失败,战线过长,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权益,也
不得不做出相应妥协。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外
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分界线,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
国领土,拆除俄国在雅克萨和额尔古纳河南岸修筑的据点,撤出侵入的军队。清政府则放弃
贝加尔湖以东至尼布楚一带领土...
清前期签订的中俄条约属于平等条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盛世”割地就不叫“割让”,而叫做“放弃”?
南京条约割了香港岛,该骂;丧失外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以西、贝加尔湖以东
,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却...
“做出重大让步”还能签订所谓“平等条约”,
拜托教育部的大官人再给我找出另一个例子来!
“盛世”割地的原因,据说是“鉴于当时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噶尔丹配合沙俄侵扰喀尔喀蒙古
,割据叛乱势力十分猖獗.......”为什么不鉴于当时俄国并不是“盛世”,而满清却是所谓
领导最有方的“最盛世”呢?
可见,满清的所谓“盛世”,完全是关起门来意淫,自卖自夸,放到国际大背景中,就现了
原形。
另一个版本的教科书(张传玺主编)稍好,正确使用了“割让”这个词:
“这是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它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都是中国的内河。
不过在这个条约中,贝加尔湖以东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了俄国,这是清朝在边界谈判中的失
策。”
但是其中却竟然说:“平等条约”可以“领土割让”,真是叫正常人哭笑不得。
这样搞出来的历史教科书,就好比平面镜子被扭曲成了凸凹不平的哈哈镜,内容只能荒唐可
笑。
康熙纵容俄国人,只能刺激对方的胃口,所以俄国压力并没有停,到1728年,雍正
学康熙学得青出于蓝,无聊小仗也不敢打就谈判了,也慷慨签订了不平等的《恰克图条约》
,贝加尔湖彻底放弃,连同湖西的大片土地(约十万平方公里)又白送俄匪。
俄匪得到这个美丽富饶的世界级大湖,高兴之余,才暂时收手。
康熙当然很聪明, 第一 他把割让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条约上写成放弃(相当两个福建省). 表面上放弃是比割让好听一些. 但实质上终是把自己的土地送给了帝俄, 但帝俄并没有给请朝什么, 所以不是交换. 如硬要说交换. 那就是土地换和平. 和晚清的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区别? 不都是土地换和平吗? 第二. 他反复说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但平等不平等不是靠康熙说的. 要看条约的内容. 对康熙来说他避免在北方用兵, 便于他加大对关内的兵力, 他可能认为是战略的需要. 但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个割让土地的不平等条约, 一个割让土地的条约怎可能是平等的条约, 如果说这是一份平等条约, 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平等条约?.所以说无论如何狡辩,肯定是个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