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文章编号11670—1323(2008)一11—0056—02
从社区居委会呼吁减负
看培育发展杜区社会组织工作的紧迫性
林金良
(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北京100010)
【摘要】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还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以及管理体制不顺、培育政策不健全等问题,社区社会组织的整体
发展现状还达不到承接因社区居委会减负而产生的大量社会事务的要求。应进一步完善扶持发展和管理监督社区社会组
织的政策,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整体水平,努力形成发展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自律规范、作
用突出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服务、扩大参与、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服务群
众、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做贡献。【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发展;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
j厶于减负已是当前社区建设中沉重的话题。现在的社区
/\居委会虽然经过社区体制改革与社区建设的推进,民
主自治、服务居民的基本职能正逐步回归,但因计划经济体
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
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
制的惯性影响,法律法规(居委会《组织法》亟待修改,至今尚未有一部《社区法》来调整社区的事情)的滞后,政府
仍然要把社区居委会当作自己的“腿”,也不问其能否承受,林林总总的行政职能、名目繁多的检查和任务一古脑儿往下压,
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
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其次,如果社区居委会真减了负,一些政府部门将失去
“上面干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一些地方,社区
居委会承担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甚至多达百项。如此重负,哪还有精力、时间去忙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尽管近两年为社区居委会减负的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恐怕还需要党委、
社区居委会这个“腿”。没有“腿”工作如何开展?现在的
政府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
“小政府、大社
会”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之中。政府部门已经不可能事无巨
政府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对策。其中,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
会组织,使其尽快成长起来,承担起社区居委会“减”下来的职能不失为明智之举。
首先,社区居委会可以减负,但各项事业不能减,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所涉及的各项社会事务不能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
细,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了。过去一直由政府部门管理的一些
社会事务和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涌
现出来的新的社会事务将处于“无政府”状态。显然我们不
能让这种情况发生,但是应该交给谁来管理呢?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北京市管理科学院院长马仲良教授关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提出了“三大板块理论“。第一是政府组织,是上级命令下级、下级服从上级的
56I社团管理研究
万方数据
行政体系;第二是营利性组织,是由企业构成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经济的市场体系;第三是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社团组织、中介组织构成的社会体系。这三大板块互相配合、良性循环,这个社会才能和谐。
按照马教授的“三大板块理论”,上述政府部门管不了或者不方便管理的社会事务可有两种选择。一是交给第二板块,即由企业构成的市场体系。但是企业是主要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单位。以目前我国企业的情况,一个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一次性或者短期承办一项甚至多项公益活动
是可能的。可是如果让一个企业长期承担并负责管理某项社
会事务,则一是于法无据。这将使企业的发展方向模糊,既办企业又办事业:二是加大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重又回到“什么都管”的大锅饭时代,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企业越发展不起来就越没有能力支持社会事业。如此,恶性循环,哪样也办不好。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第三板块,即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构成的社会体系时,令人欣慰地发现第三板块抓的目标不是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其主要追求社会和谐,追求社会效益的特性正好与管理那些政府管不了或者不方便管,同时民众又迫切需要的社会事务的要求相吻合。在社区建设中尤其如此。
近年来,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截至9,,EJ底,
全市共登记社区社会组织193个,今年新成立28个,注销4个,同比增长41.9%,其中社会团体13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个。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但广泛活跃在全市各个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目前对他们的管理主要采取备案制的基层社区社会组织有近万个。这些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促进社会民主建设,实现居民自治。朝阳区朝外地区建立社会管理中心,构建“党
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
格局。以社会管理中心为依托,培育发展了社区经济协会、
社区管理协会、社区互助协会、地区文化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等五大协会。这五大协会下面又分别成立了餐饮协会、
美容美发协会等~系列经备案的社会组织,形成了职能健全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二是扶持弱势群体。朝阳区左家庄特困救助协会吸纳社会捐款80万元,为辖区内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三是承担政府职能,广泛服务社会。西城区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承接大量政府交办的任务,包括组织有经验、有专业技术的老专家制定西城区居家养老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的评估标准,以及承接居家养老老人健康
状况等级评估和医疗事故鉴定等工作。四是为社会和基层社
区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民解忧,做到为民、育民、便民、
利民。石景山区社区巡逻志愿者分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治安巡逻,成为一个新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目前已将其作为
万方数据
●
样板在全市推广。五是化饵矛盾、创造和谐。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对商品住宅社区上地佳园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了指导和咨询,使居委会、业主和物业公司三方成员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坐到了一起,理顺了居委会、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六是奉献爱心、倡导志愿者服务,提升社会道德建设。在石景山区苹果园街
道苹四社区,有一支姐妹亲情志愿者服务队。现有10F服务
队,32个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了各类服务4417人次,多次受到市里、区里的表扬。七是活跃社区文化生活,营造和
谐社会氛围。在“北京2008”奥运会城市欢乐庆典——东
城区奥运文化广场活动中,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文体协会为到
场观众精心准备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员们在舞台上将
体验奥运激情、共享奥运欢乐之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受到
群众好评。
但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还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以及管理
体制不顺、培育政策不健全等问题,社区社会组织的整体发
展现状还达不到承接因社区居委会减负而产生的大量社会事务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社区民主自治与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从总体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完善扶持发展和管理监督社区社会组织的政策,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整体水平,努力形成发展有序、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自律规范、作用突出的社区社会组织
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服务、扩大参与、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做贡献。
社团管理研究l
57
f文章编号11670—1323(2008)一11—0056—02
从社区居委会呼吁减负
看培育发展杜区社会组织工作的紧迫性
林金良
(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北京100010)
【摘要】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还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以及管理体制不顺、培育政策不健全等问题,社区社会组织的整体
发展现状还达不到承接因社区居委会减负而产生的大量社会事务的要求。应进一步完善扶持发展和管理监督社区社会组
织的政策,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整体水平,努力形成发展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自律规范、作
用突出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服务、扩大参与、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服务群
众、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做贡献。【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发展;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
j厶于减负已是当前社区建设中沉重的话题。现在的社区
/\居委会虽然经过社区体制改革与社区建设的推进,民
主自治、服务居民的基本职能正逐步回归,但因计划经济体
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
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
制的惯性影响,法律法规(居委会《组织法》亟待修改,至今尚未有一部《社区法》来调整社区的事情)的滞后,政府
仍然要把社区居委会当作自己的“腿”,也不问其能否承受,林林总总的行政职能、名目繁多的检查和任务一古脑儿往下压,
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
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其次,如果社区居委会真减了负,一些政府部门将失去
“上面干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一些地方,社区
居委会承担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甚至多达百项。如此重负,哪还有精力、时间去忙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尽管近两年为社区居委会减负的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恐怕还需要党委、
社区居委会这个“腿”。没有“腿”工作如何开展?现在的
政府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
“小政府、大社
会”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之中。政府部门已经不可能事无巨
政府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对策。其中,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
会组织,使其尽快成长起来,承担起社区居委会“减”下来的职能不失为明智之举。
首先,社区居委会可以减负,但各项事业不能减,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所涉及的各项社会事务不能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
细,每件事都亲力亲为了。过去一直由政府部门管理的一些
社会事务和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涌
现出来的新的社会事务将处于“无政府”状态。显然我们不
能让这种情况发生,但是应该交给谁来管理呢?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北京市管理科学院院长马仲良教授关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提出了“三大板块理论“。第一是政府组织,是上级命令下级、下级服从上级的
56I社团管理研究
万方数据
行政体系;第二是营利性组织,是由企业构成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经济的市场体系;第三是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社团组织、中介组织构成的社会体系。这三大板块互相配合、良性循环,这个社会才能和谐。
按照马教授的“三大板块理论”,上述政府部门管不了或者不方便管理的社会事务可有两种选择。一是交给第二板块,即由企业构成的市场体系。但是企业是主要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单位。以目前我国企业的情况,一个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企业一次性或者短期承办一项甚至多项公益活动
是可能的。可是如果让一个企业长期承担并负责管理某项社
会事务,则一是于法无据。这将使企业的发展方向模糊,既办企业又办事业:二是加大了企业的负担,使企业重又回到“什么都管”的大锅饭时代,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企业越发展不起来就越没有能力支持社会事业。如此,恶性循环,哪样也办不好。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第三板块,即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构成的社会体系时,令人欣慰地发现第三板块抓的目标不是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其主要追求社会和谐,追求社会效益的特性正好与管理那些政府管不了或者不方便管,同时民众又迫切需要的社会事务的要求相吻合。在社区建设中尤其如此。
近年来,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截至9,,EJ底,
全市共登记社区社会组织193个,今年新成立28个,注销4个,同比增长41.9%,其中社会团体13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个。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但广泛活跃在全市各个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目前对他们的管理主要采取备案制的基层社区社会组织有近万个。这些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促进社会民主建设,实现居民自治。朝阳区朝外地区建立社会管理中心,构建“党
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
格局。以社会管理中心为依托,培育发展了社区经济协会、
社区管理协会、社区互助协会、地区文化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等五大协会。这五大协会下面又分别成立了餐饮协会、
美容美发协会等~系列经备案的社会组织,形成了职能健全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二是扶持弱势群体。朝阳区左家庄特困救助协会吸纳社会捐款80万元,为辖区内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三是承担政府职能,广泛服务社会。西城区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承接大量政府交办的任务,包括组织有经验、有专业技术的老专家制定西城区居家养老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的评估标准,以及承接居家养老老人健康
状况等级评估和医疗事故鉴定等工作。四是为社会和基层社
区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民解忧,做到为民、育民、便民、
利民。石景山区社区巡逻志愿者分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治安巡逻,成为一个新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目前已将其作为
万方数据
●
样板在全市推广。五是化饵矛盾、创造和谐。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对商品住宅社区上地佳园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了指导和咨询,使居委会、业主和物业公司三方成员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坐到了一起,理顺了居委会、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六是奉献爱心、倡导志愿者服务,提升社会道德建设。在石景山区苹果园街
道苹四社区,有一支姐妹亲情志愿者服务队。现有10F服务
队,32个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了各类服务4417人次,多次受到市里、区里的表扬。七是活跃社区文化生活,营造和
谐社会氛围。在“北京2008”奥运会城市欢乐庆典——东
城区奥运文化广场活动中,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文体协会为到
场观众精心准备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员们在舞台上将
体验奥运激情、共享奥运欢乐之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受到
群众好评。
但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还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以及管理
体制不顺、培育政策不健全等问题,社区社会组织的整体发
展现状还达不到承接因社区居委会减负而产生的大量社会事务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社区民主自治与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从总体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完善扶持发展和管理监督社区社会组织的政策,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整体水平,努力形成发展有序、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自律规范、作用突出的社区社会组织
体系,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服务、扩大参与、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做贡献。
社团管理研究l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