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资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资料

三伏天灸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伏天贴药日期:

7月8日(初伏加强), 7月18日(初伏),7月28日(中伏),8月7日(中伏加强),8月17日(末伏)

适应症

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体虚易感体质等。

2.消化系疾病:慢性胃肠炎、消化系溃疡病、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

3.骨关节病:颈肩腰痛、慢性四肢关节疼痛等,尤其以寒湿性痹痛效果明显。

4.久病体虚病人可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1.着装:贴药部位主要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腿部,建议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最好是选择深色的、较宽松的衣服。

2.饮食:贴药当天忌食“发物”,如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不宜吃冷食,如冰激凌、冷饮等。当天可冲热水澡。

3.皮肤护理: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疱,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

不适宜人群

感冒正在发烧的病人、患有恶性肿瘤、溃破性皮肤病、肺结核、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病等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天灸。

小于2岁半的儿童和孕妇不可贴敷;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女性患者不可贴敷腰骶部穴位;有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亦不可进行贴敷。

三大提醒你不可不知

提醒1:治疗不系统将影响疗效

说起三伏天灸,很多人都知道是在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里进行穴位贴敷。但有的人敷过一次或两次药后,却觉得身体状况并没有多大起色,不禁怀疑“三伏天灸疗效显著”的说法是不是夸夸其谈。

三伏天灸是一个系统治疗。一般来说,穴位贴敷至少要坚持三次,若要加强效果,最多可贴敷五次。而每次贴敷所选用的穴位都不一样。以支气管哮喘为例,中医认为哮喘发病主要与肺、脾、肾相关,初伏时所选穴位重在从肺论治,中伏所选穴位重在从脾论治,末伏所选穴位重在从肾论治,只有肺、脾、肾三脏同调,才能共收止哮平喘之效。”由此来看,如果只是治疗一两次,缺乏系统,疗效都会大打折扣。

另外,治疗期间不戒口也会影响治疗效果。进行三伏天灸治疗时要戒食促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煎炸食物,以免引起感染。还需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等。

提醒2:三伏天次日施灸效果也不错

有人可能会问,我不是不想去治疗,但三伏天当天确实忙不过来,稍微迟一两天再贴药有没有问题呢?庄礼兴说:“辛日施灸是三伏天庚日施灸的很好补充”。

所谓庚日,即三伏天当天,所谓辛日,即三伏天的次日。临床的观察结果表明,在三伏天次日进行天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不亚于庚日。

即使在三伏天当天或次日都无法按时治疗,还可以考虑在日常的时间里进行天灸治疗,这种日常灸的做法和取穴跟三伏灸是完全一样的。缺少了三伏天时自然界旺盛阳气的辅助,日常灸的疗效稍逊于三伏天灸。但通过各种辛温走窜的药物和穴位的作用,协同增效,日常灸同样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提醒3:不是所有人都适宜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虽然能预防多种冬病,但主要对与肠、肺有关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与虚寒有关的关节痛的疗效最为显著,比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胃痛、结肠炎、由肺气虚引起的感冒等。没有明显疾病的白领阶层做三伏天灸也能补阳驱寒、预防疾病,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但有些肝硬化的患者也到医院要求做三伏天灸,其实是无补于事的。而贴敷的药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辛窜药物,有损胎儿生长发育,对孕妇更是禁忌。此外,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如副鼻窦炎患者、肺炎急性期患者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也不适宜天灸治疗。即使是符合三伏天灸的人群,若处于急性发病期,如哮喘发作、感冒发烧、皮肤起皮疹等,也不能再进行穴位贴敷。因为三伏天灸重在预防复发,并不能起到即时缓解症状的作用。患者应到医院相应科室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为何要接种麻疹疫苗

1 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传染性极强,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等,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

麻疹危害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因合并并发症导致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2 什么是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我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我国曾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了为期25年的免疫持久性对比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

3 麻疹疫苗应该接种几次?分别在什么年龄/阶段?

国家规定的常规免疫接种为两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接种。

4 麻疹疫苗接种一次,可以保护孩子多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的前提下,抗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至少能够维持26-33年(具体可参见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麻疹疫苗立场文件)。我国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麻疹疫苗后25年,还有85%以上的人有保护性抗体。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麻疹疫苗接种后也有可能发生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感染。

5 如果孩子已经得过麻疹了,还用接种么?

如果是经实验室确诊得过了麻疹,理论上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但很多情况下,麻疹的诊断是医生临床诊断,未经实验室的严格病毒检测,也可能是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被当做麻疹。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没有按免疫程序完成麻疹疫苗的接种,建议您的孩子再接种一剂麻疹疫苗。

6 接种后,孩子可能出现哪些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

同所有药物一样,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自行缓解;接种疫苗后6~12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对于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

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高血压防治知识

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一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并不代表以后血压正常,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有高血压家庭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定期测量血压。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低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压水平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非同日三次收缩压水平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并公认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异的自觉症状,而且病人的主观感觉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才引起重视,这时已造成心脑血管损害。多数高血压病人悄然起病,不易被察觉。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被偶然发现。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就没有高血压。只有测量血压,才能心中有数。有些患者是以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而骤然发病,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血压高,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

三、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的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并发冠心病,血压升高常诱发心绞痛。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引发急生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的“元凶”。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最终需要肾移植或透析而支付巨额医疗费。高血压常并发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美国资料显示,高血压是91%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心力衰竭常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二者并存时危害更大,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高血压常与血脂异常并存,二者并存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引发冠心病或脑梗死。心脑血管疾病占

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第一位,高血压是影响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

四、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控制体重可降低血压水平,肥胖者应有效减轻体重。合理营养,膳食平衡,有利于保持理想体重。高盐饮食可升高血压水平。人群平均每人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毫米汞柱及1毫米汞柱。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五、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拥挤、噪音、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血压控制。剧烈运动、危险作业、工作过度繁忙、紧张劳累、性活动过度等均可使血压升高;适度活动、劳逸结合有利于血压调节。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恼怒、嫉妒、生气、精神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坦然处世,心胸宽广有利于血压稳定。治疗不规则,用药不按时或忘记服药是造成血压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早晨服药前的血压可反映24小时平稳血压水平。

六、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应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低盐、低脂、低甜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高蛋白饮食)。做好膳食平衡,保持理想体重。

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运动应以个人的年龄和体质为基础。

七、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高血压引起心脏、肾脏、脑血管损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2002年发表的100万人群资料分析表明,血压越高,心肌梗死、中风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高。国内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劲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中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降压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

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发生。

八、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高血压的基本化验检查是需要的;要做出全面评估及危险分层。高血压的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首先要分清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是可能治愈的。高血压治疗决策,不仅看血压水平,而且要根据危险因素心脑血管损害、临床并存疾病等综合评估,根据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非药物疗法主要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而某些降压器具及游医“偏方”,因没有科学研究证据,故疗效不可靠。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小于140/90毫米汞柱;老年患者收缩压小于150毫米汞柱;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高危患者小于130/80毫米汞柱。

九、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合理选择降压药。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维持降压时间长、服用方便、价格合理是理想的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应按医嘱有规律地服用药,长期有效平稳降压,有利于心脑血管的保护。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建议城市患者每月一次,农村患者每3月至少一次;全面评估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十、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治疗率为25%,控制率仅为6%,处在极低水平。我国有1.1亿人不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压,1.2亿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治疗,1.5亿的高血压患者没达到降压目标。每个人都有权懂得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告诉其他人。加强宣传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青少年应作传播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使者。动员您身边的每一个人,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提高保健意识。

糖尿病饮食十大误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可能比“天”还大,因为饮食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发展。但很多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有误解,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10个: 误区一:少吃主食。

不少患者认为,主食越少吃越好,甚至连续数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半两到一两,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实,糖尿病饮食主要控制总热量与脂肪。而主食中含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应该保证吃够量。

误区二:不甜就能随便吃。

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就该不吃甜的食物,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其实,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可以用来改善单调的口味,提高生活乐趣,但必须计算进总热量。

误区三:吃多了加药就行。

一些患者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吃多了,他们觉得,把原来的服药剂量加大就能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岛负担的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误区四: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的习惯。其实这样也破坏了饮食控制。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

误区五:荤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没事。

尽管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无论动物油、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因此,植物油也不能随便吃。 误区六: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对身体有益。但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就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因此,无论吃什么食品,都应当适度。

误区七:少吃一顿就省一顿药。

有些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认为能省一顿药。其实,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并且,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另外,少吃这一顿,必然下一顿饭量增大,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按时、规律地用药和吃饭很重要。 误区八: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

有些患者因口服药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认为有了胰岛素就“天下太平”,不需再费神控制饮食了。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不但需要配合营养治疗,而且非常必要。

误区九:用尿糖试纸评估食物。

有些患者为了监测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剂食品是否含糖,将食物溶液滴于尿糖试纸上,发现变色就非常恐惧,认为是高糖。其实只要是含糖(包括精制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后都会产生葡萄糖,而使试纸变色;无糖食品中只是没有蔗糖,其他形式的糖都会使试纸变色,但是它们不会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这种做法只会让您徒增烦恼。

误区十:山楂等流传的降糖食疗方法都可以降糖,无须限制。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所有饮食都要控制在总热量范围内。山楂对普通

老年人有软化血管、抗凝的作用,但含有较高量的果糖,多吃可能影响血糖控制。食疗偏方中的食品如果热量过高或脂肪量过高,也会影响血糖。因此,应慎重选用。

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是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在孕期的健康,以孕育出高质量新生儿的目的。孕期保健的主要内容有三:第一,加强孕妇的健康保护,防止各种疾病发生,供给孕妇充足的营养;第二,防止一切致畸因素对胎儿的损害;第三,对宫内胎儿的情况进行监护。

(1)孕早期保健

受孕3个月内为早期妊娠。此阶段主要保健任务是:

1、及时发现早孕症状,及早开始保健,及早到地段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早孕检查并建立保健手册。

2、避免接触致畸因素,这个时期孕妇要特别注意,不滥用药物、不照X光、不感染病毒、不接触化肥、农药和其他有毒的化学物质。

3、识别高危妊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检查治疗。高危妊娠包括:严重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年龄在40岁以上,习惯性流产,羊水过少或过多,过期妊娠,胎位不正,母子血型不相容的孕妇。

4、注意一般卫生。早孕3个月内应禁止夫妻同房;忌烟酒及避免被动吸烟。

(2)孕中期保健

怀孕4-6个月为中期妊娠,此阶段的保健重点是:

1、加强一般性卫生保健措施。如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可开始擦洗乳头以防止产后乳腺炎发生。

2、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3、高危孕妇应进一步检查、监护或入院治疗观察。

(3)孕晚期保健

从第28周到临产前,为妊娠晚期,每7-14天应到医院作一次产前检查。其重点是:

1、了解产道情况,纠正异常胎位。尽早到医院确定胎儿大小、位置、骨盆情况,对于横位、臀位应及时纠正,并决定分娩方式。

2、积极预防早产。避免各种疾病、情绪波动、过劳、腹部受撞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资料

三伏天灸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伏天贴药日期:

7月8日(初伏加强), 7月18日(初伏),7月28日(中伏),8月7日(中伏加强),8月17日(末伏)

适应症

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体虚易感体质等。

2.消化系疾病:慢性胃肠炎、消化系溃疡病、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

3.骨关节病:颈肩腰痛、慢性四肢关节疼痛等,尤其以寒湿性痹痛效果明显。

4.久病体虚病人可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1.着装:贴药部位主要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腿部,建议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最好是选择深色的、较宽松的衣服。

2.饮食:贴药当天忌食“发物”,如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不宜吃冷食,如冰激凌、冷饮等。当天可冲热水澡。

3.皮肤护理: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疱,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

不适宜人群

感冒正在发烧的病人、患有恶性肿瘤、溃破性皮肤病、肺结核、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病等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天灸。

小于2岁半的儿童和孕妇不可贴敷;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女性患者不可贴敷腰骶部穴位;有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亦不可进行贴敷。

三大提醒你不可不知

提醒1:治疗不系统将影响疗效

说起三伏天灸,很多人都知道是在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里进行穴位贴敷。但有的人敷过一次或两次药后,却觉得身体状况并没有多大起色,不禁怀疑“三伏天灸疗效显著”的说法是不是夸夸其谈。

三伏天灸是一个系统治疗。一般来说,穴位贴敷至少要坚持三次,若要加强效果,最多可贴敷五次。而每次贴敷所选用的穴位都不一样。以支气管哮喘为例,中医认为哮喘发病主要与肺、脾、肾相关,初伏时所选穴位重在从肺论治,中伏所选穴位重在从脾论治,末伏所选穴位重在从肾论治,只有肺、脾、肾三脏同调,才能共收止哮平喘之效。”由此来看,如果只是治疗一两次,缺乏系统,疗效都会大打折扣。

另外,治疗期间不戒口也会影响治疗效果。进行三伏天灸治疗时要戒食促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煎炸食物,以免引起感染。还需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发物等。

提醒2:三伏天次日施灸效果也不错

有人可能会问,我不是不想去治疗,但三伏天当天确实忙不过来,稍微迟一两天再贴药有没有问题呢?庄礼兴说:“辛日施灸是三伏天庚日施灸的很好补充”。

所谓庚日,即三伏天当天,所谓辛日,即三伏天的次日。临床的观察结果表明,在三伏天次日进行天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不亚于庚日。

即使在三伏天当天或次日都无法按时治疗,还可以考虑在日常的时间里进行天灸治疗,这种日常灸的做法和取穴跟三伏灸是完全一样的。缺少了三伏天时自然界旺盛阳气的辅助,日常灸的疗效稍逊于三伏天灸。但通过各种辛温走窜的药物和穴位的作用,协同增效,日常灸同样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提醒3:不是所有人都适宜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虽然能预防多种冬病,但主要对与肠、肺有关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与虚寒有关的关节痛的疗效最为显著,比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胃痛、结肠炎、由肺气虚引起的感冒等。没有明显疾病的白领阶层做三伏天灸也能补阳驱寒、预防疾病,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但有些肝硬化的患者也到医院要求做三伏天灸,其实是无补于事的。而贴敷的药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辛窜药物,有损胎儿生长发育,对孕妇更是禁忌。此外,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如副鼻窦炎患者、肺炎急性期患者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也不适宜天灸治疗。即使是符合三伏天灸的人群,若处于急性发病期,如哮喘发作、感冒发烧、皮肤起皮疹等,也不能再进行穴位贴敷。因为三伏天灸重在预防复发,并不能起到即时缓解症状的作用。患者应到医院相应科室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为何要接种麻疹疫苗

1 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传染性极强,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等,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

麻疹危害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因合并并发症导致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2 什么是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我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我国曾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了为期25年的免疫持久性对比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

3 麻疹疫苗应该接种几次?分别在什么年龄/阶段?

国家规定的常规免疫接种为两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接种。

4 麻疹疫苗接种一次,可以保护孩子多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的前提下,抗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至少能够维持26-33年(具体可参见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麻疹疫苗立场文件)。我国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麻疹疫苗后25年,还有85%以上的人有保护性抗体。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麻疹疫苗接种后也有可能发生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感染。

5 如果孩子已经得过麻疹了,还用接种么?

如果是经实验室确诊得过了麻疹,理论上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但很多情况下,麻疹的诊断是医生临床诊断,未经实验室的严格病毒检测,也可能是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被当做麻疹。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没有按免疫程序完成麻疹疫苗的接种,建议您的孩子再接种一剂麻疹疫苗。

6 接种后,孩子可能出现哪些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

同所有药物一样,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自行缓解;接种疫苗后6~12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对于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

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高血压防治知识

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一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并不代表以后血压正常,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有高血压家庭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定期测量血压。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低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压水平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非同日三次收缩压水平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并公认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异的自觉症状,而且病人的主观感觉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才引起重视,这时已造成心脑血管损害。多数高血压病人悄然起病,不易被察觉。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被偶然发现。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就没有高血压。只有测量血压,才能心中有数。有些患者是以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而骤然发病,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血压高,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

三、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的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并发冠心病,血压升高常诱发心绞痛。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引发急生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的“元凶”。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最终需要肾移植或透析而支付巨额医疗费。高血压常并发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美国资料显示,高血压是91%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心力衰竭常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二者并存时危害更大,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高血压常与血脂异常并存,二者并存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引发冠心病或脑梗死。心脑血管疾病占

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第一位,高血压是影响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

四、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控制体重可降低血压水平,肥胖者应有效减轻体重。合理营养,膳食平衡,有利于保持理想体重。高盐饮食可升高血压水平。人群平均每人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毫米汞柱及1毫米汞柱。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五、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拥挤、噪音、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血压控制。剧烈运动、危险作业、工作过度繁忙、紧张劳累、性活动过度等均可使血压升高;适度活动、劳逸结合有利于血压调节。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恼怒、嫉妒、生气、精神压力过大等均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坦然处世,心胸宽广有利于血压稳定。治疗不规则,用药不按时或忘记服药是造成血压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早晨服药前的血压可反映24小时平稳血压水平。

六、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应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低盐、低脂、低甜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高蛋白饮食)。做好膳食平衡,保持理想体重。

增加体力活动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运动应以个人的年龄和体质为基础。

七、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高血压引起心脏、肾脏、脑血管损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2002年发表的100万人群资料分析表明,血压越高,心肌梗死、中风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越高。国内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劲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中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降压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

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发生。

八、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高血压的基本化验检查是需要的;要做出全面评估及危险分层。高血压的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首先要分清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是可能治愈的。高血压治疗决策,不仅看血压水平,而且要根据危险因素心脑血管损害、临床并存疾病等综合评估,根据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非药物疗法主要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而某些降压器具及游医“偏方”,因没有科学研究证据,故疗效不可靠。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小于140/90毫米汞柱;老年患者收缩压小于150毫米汞柱;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等高危患者小于130/80毫米汞柱。

九、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合理选择降压药。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维持降压时间长、服用方便、价格合理是理想的降压药。高血压患者应按医嘱有规律地服用药,长期有效平稳降压,有利于心脑血管的保护。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建议城市患者每月一次,农村患者每3月至少一次;全面评估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十、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治疗率为25%,控制率仅为6%,处在极低水平。我国有1.1亿人不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压,1.2亿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治疗,1.5亿的高血压患者没达到降压目标。每个人都有权懂得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告诉其他人。加强宣传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青少年应作传播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使者。动员您身边的每一个人,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提高保健意识。

糖尿病饮食十大误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可能比“天”还大,因为饮食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发展。但很多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有误解,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10个: 误区一:少吃主食。

不少患者认为,主食越少吃越好,甚至连续数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半两到一两,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实,糖尿病饮食主要控制总热量与脂肪。而主食中含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应该保证吃够量。

误区二:不甜就能随便吃。

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就该不吃甜的食物,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其实,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可以用来改善单调的口味,提高生活乐趣,但必须计算进总热量。

误区三:吃多了加药就行。

一些患者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吃多了,他们觉得,把原来的服药剂量加大就能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岛负担的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误区四: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的习惯。其实这样也破坏了饮食控制。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

误区五:荤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没事。

尽管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无论动物油、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因此,植物油也不能随便吃。 误区六: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对身体有益。但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就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因此,无论吃什么食品,都应当适度。

误区七:少吃一顿就省一顿药。

有些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认为能省一顿药。其实,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并且,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另外,少吃这一顿,必然下一顿饭量增大,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按时、规律地用药和吃饭很重要。 误区八: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

有些患者因口服药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认为有了胰岛素就“天下太平”,不需再费神控制饮食了。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不但需要配合营养治疗,而且非常必要。

误区九:用尿糖试纸评估食物。

有些患者为了监测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剂食品是否含糖,将食物溶液滴于尿糖试纸上,发现变色就非常恐惧,认为是高糖。其实只要是含糖(包括精制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后都会产生葡萄糖,而使试纸变色;无糖食品中只是没有蔗糖,其他形式的糖都会使试纸变色,但是它们不会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这种做法只会让您徒增烦恼。

误区十:山楂等流传的降糖食疗方法都可以降糖,无须限制。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所有饮食都要控制在总热量范围内。山楂对普通

老年人有软化血管、抗凝的作用,但含有较高量的果糖,多吃可能影响血糖控制。食疗偏方中的食品如果热量过高或脂肪量过高,也会影响血糖。因此,应慎重选用。

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是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在孕期的健康,以孕育出高质量新生儿的目的。孕期保健的主要内容有三:第一,加强孕妇的健康保护,防止各种疾病发生,供给孕妇充足的营养;第二,防止一切致畸因素对胎儿的损害;第三,对宫内胎儿的情况进行监护。

(1)孕早期保健

受孕3个月内为早期妊娠。此阶段主要保健任务是:

1、及时发现早孕症状,及早开始保健,及早到地段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早孕检查并建立保健手册。

2、避免接触致畸因素,这个时期孕妇要特别注意,不滥用药物、不照X光、不感染病毒、不接触化肥、农药和其他有毒的化学物质。

3、识别高危妊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检查治疗。高危妊娠包括:严重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年龄在40岁以上,习惯性流产,羊水过少或过多,过期妊娠,胎位不正,母子血型不相容的孕妇。

4、注意一般卫生。早孕3个月内应禁止夫妻同房;忌烟酒及避免被动吸烟。

(2)孕中期保健

怀孕4-6个月为中期妊娠,此阶段的保健重点是:

1、加强一般性卫生保健措施。如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可开始擦洗乳头以防止产后乳腺炎发生。

2、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

3、高危孕妇应进一步检查、监护或入院治疗观察。

(3)孕晚期保健

从第28周到临产前,为妊娠晚期,每7-14天应到医院作一次产前检查。其重点是:

1、了解产道情况,纠正异常胎位。尽早到医院确定胎儿大小、位置、骨盆情况,对于横位、臀位应及时纠正,并决定分娩方式。

2、积极预防早产。避免各种疾病、情绪波动、过劳、腹部受撞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治。


相关文章

  • 我县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及要求
  • 我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及要求 千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服务内容 (一)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二)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 ...查看


  • 健康教育资料
  • 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整理(乡镇卫生院) (资料盒名称) 一.健康教育计划与总结 健康教育年初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及上级下发文件 二.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印刷资料:健康教育处方.宣传单.宣传折页等摆放在健康教育宣传架上,放臵在乡镇卫生院的门诊.输 ...查看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健康教育
  •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健康教育 一. 单选题 1. 农民工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吗?(A) A 是 B 不是 2. 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是健康教育的内容吗?(A) A 是 B 不是 3.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 ...查看


  • 健康教育标准.目录.表格 Word 文档
  • 附件1: 汇川区国家卫生城市 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单位名称: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 汇川区国家卫生城市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学校名称: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汇川区国家卫生城市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 健康教育 ...查看


  • 湖北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
  • 湖北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 目 录 一.组织网络建设与管理 二.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职责范围 (一)省级健康教育机构职责范围 (二)市(州)级健康教育机构业务工作职责范围 (三)县(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业务工作职责范围 三.健康教育与健 ...查看


  • 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档案管理
  • 总 卷 目 一.组织管理卷 二.上级来文卷 三.计划.安排卷 四.业务培训与指导卷 五.活动记录卷(讲座.公众咨询.宣传栏) 六.传播材料卷(印刷资料.音像资料) 七.经费开支卷 八.评估.总结卷 九.专项工作卷 十.报表存根卷 十一.控烟 ...查看


  • 广州市社区健康教育档案册(试用版)
  • 总 卷 目 一.组织管理卷 二.上级来文卷 三.计划.安排卷 四.业务培训与指导卷 五.活动记录卷(讲座.公众咨询.宣传栏) 六.传播材料卷(印刷资料.音像资料) 七.经费开支卷 八.评估.总结卷 九.专项工作卷 十.报表存根卷 一.组织管 ...查看


  • 2013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1
  • 2013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 ...查看


  • 2015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1
  • 2015年健康教育工作年度计划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 ...查看


  • 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 2016年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健康教育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我院制定本方案. 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