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二首教案 1

《现代诗二首》教案

——《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

姜婷婷

【教学目标】:1、在诵读和赏析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和魅力。

2、陶冶情操,鼓励学生追求理想、热爱生活,具备新时代少年的昂扬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领略现代诗的魅力与特点,了解意象、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古诗与现代诗的简单对比与介绍、20年代自由体诗、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二、《少年歌》学习

(一)读诗

1、作者简介

2、学生齐读(纠正难字读音、字词的解惑)

3、小组探讨读这首诗该有的感情与语气,关键词与重点词的读法。小组派代表发言,读诗并说理由。

4、教师结合诗歌的内容主题总结诗歌的读法。

5、诗歌的形式特点(笔调明快,格调清新,形式完美,章法整齐,韵调和谐,体现了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二)赏诗

1、诗人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写出了少年的什么特点?

小羊——活泼、充满活力

山泉——清澈纯洁 暮气——象征一种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2、第三节中,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第三节诗人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两个“恨”字,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恨,爱憎分明。突出了青少年的斗争精神。)

3、第四节中作者说我们是新人,新人的特点?新人该当如何面对生活?

(我们要携手奔向“灿烂的前程”。朱湘写这首诗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因此结尾有“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着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三、《生活是多么广阔》学习

(一)读诗

1、作者简介

2、请两个学生分别读,对比评价。

3、教师结合诗歌内容与主题总结读诗的情感与方法,学生齐读。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主体部分使用排比,第三节使用环节法,即结节是首节的重复,但又略有变化,富有创新)

(二)赏诗

1、教师: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当时延安生活艰苦,物质极为匮乏,诗人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唱出“生活是多么广阔”的激昂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

2、诗中有哪些词语应证了诗题“广阔”?

3、生活的“广阔”在诗人笔下转化成了具体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11个生活情境,“动静结合”的特点。如何理解第二节静态部分的内容?

(1)去过极寻常的日子。(意思是不要去追求轰轰烈烈的日子。)

(2)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去发掘生活的意义)或(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平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

(3)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在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的热情与希望传达给周围的人)或(要在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帮助别人)

(4)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诚待人)

4、第三节使用环结法结束全诗。分析开头结尾的不同。

(生活是海洋,但是生活又是多么芬芳。海洋写出生活的广阔,芬芳写出生活的温馨与幸福,结尾富有新意。)

5、读过这首诗后我们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课堂总结

关于现代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方法提点以及这两首诗给我们少年提供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

资料准备:

1、作者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字子沅,安徽人。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晨报》副刊《诗镌》,提倡格律新诗。他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因生活困窘,情绪愤懑失望,深感不容于世,1933年12月5日投江自杀。《少年歌》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全诗在平静之中洋溢着欢快的情调。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四川人。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主攻诗歌和散文。受新月派的影响较深,也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新中国成立后曾被选为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原名何永芳,后改为何其芳-----多么芬芳,多么美好,多么令人陶醉啊!名字散发着诗意,洋溢着浪漫情怀,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名。这首诗写于1941年,是何其芳在延安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它视野开阔,是生活的赞歌。整首诗格调明朗开阔,富有朝气,迸射出对新生活热切希望的火花,表现诗人在新的理想照耀下对生活、对人生意义的全新的理解和感受。

2、意象

“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3、“三美”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现代诗二首》教案

——《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

姜婷婷

【教学目标】:1、在诵读和赏析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和魅力。

2、陶冶情操,鼓励学生追求理想、热爱生活,具备新时代少年的昂扬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领略现代诗的魅力与特点,了解意象、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教学步骤】:

一、古诗与现代诗的简单对比与介绍、20年代自由体诗、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二、《少年歌》学习

(一)读诗

1、作者简介

2、学生齐读(纠正难字读音、字词的解惑)

3、小组探讨读这首诗该有的感情与语气,关键词与重点词的读法。小组派代表发言,读诗并说理由。

4、教师结合诗歌的内容主题总结诗歌的读法。

5、诗歌的形式特点(笔调明快,格调清新,形式完美,章法整齐,韵调和谐,体现了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二)赏诗

1、诗人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写出了少年的什么特点?

小羊——活泼、充满活力

山泉——清澈纯洁 暮气——象征一种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2、第三节中,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第三节诗人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两个“恨”字,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恨,爱憎分明。突出了青少年的斗争精神。)

3、第四节中作者说我们是新人,新人的特点?新人该当如何面对生活?

(我们要携手奔向“灿烂的前程”。朱湘写这首诗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因此结尾有“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着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三、《生活是多么广阔》学习

(一)读诗

1、作者简介

2、请两个学生分别读,对比评价。

3、教师结合诗歌内容与主题总结读诗的情感与方法,学生齐读。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主体部分使用排比,第三节使用环节法,即结节是首节的重复,但又略有变化,富有创新)

(二)赏诗

1、教师: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当时延安生活艰苦,物质极为匮乏,诗人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唱出“生活是多么广阔”的激昂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

2、诗中有哪些词语应证了诗题“广阔”?

3、生活的“广阔”在诗人笔下转化成了具体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11个生活情境,“动静结合”的特点。如何理解第二节静态部分的内容?

(1)去过极寻常的日子。(意思是不要去追求轰轰烈烈的日子。)

(2)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去发掘生活的意义)或(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平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

(3)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在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的热情与希望传达给周围的人)或(要在生活中满腔热忱地帮助别人)

(4)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诚待人)

4、第三节使用环结法结束全诗。分析开头结尾的不同。

(生活是海洋,但是生活又是多么芬芳。海洋写出生活的广阔,芬芳写出生活的温馨与幸福,结尾富有新意。)

5、读过这首诗后我们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课堂总结

关于现代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方法提点以及这两首诗给我们少年提供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

资料准备:

1、作者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字子沅,安徽人。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晨报》副刊《诗镌》,提倡格律新诗。他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因生活困窘,情绪愤懑失望,深感不容于世,1933年12月5日投江自杀。《少年歌》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全诗在平静之中洋溢着欢快的情调。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四川人。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主攻诗歌和散文。受新月派的影响较深,也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新中国成立后曾被选为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原名何永芳,后改为何其芳-----多么芬芳,多么美好,多么令人陶醉啊!名字散发着诗意,洋溢着浪漫情怀,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名。这首诗写于1941年,是何其芳在延安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它视野开阔,是生活的赞歌。整首诗格调明朗开阔,富有朝气,迸射出对新生活热切希望的火花,表现诗人在新的理想照耀下对生活、对人生意义的全新的理解和感受。

2、意象

“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3、“三美”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相关文章

  • 现代诗二首教案
  • 现代诗二首教案 丹阳九中 魏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2.培养学生阅读现代诗的能力 3.诵读欣赏两首诗,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 ...查看


  • 诗经二首教案
  • 诗经二首教案 上传: 庄琴英 更新时间:2012-5-8 8:54:06 静女 一.课文导入: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我们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也用&q ...查看


  •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9儿童诗二首[我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9儿童诗二首<我想>优质课 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 ...查看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 第四单元 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选编的课文 ...查看


  • 湘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古诗二首春晓
  • 课 题 分课时 3 古诗二首 执行时 间 电教课 时 月 日 总课时 1.认识 14 个生字,其中会写"知.江.丽.泥.飞. 教 目 学 标 沙"6 个字.认识偏旁"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查看


  • 律诗二首教案
  • 律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2.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诗大意,领悟全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本课,初步掌握一诗四读法来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过故人庄>的诵读.理解 ...查看


  • [古诗二首]教案
  • 本课围绕单元主题"水"选编了<浪淘沙>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第一首是白居易的作品,诗中语言奔放,颇有气势,生动地再现了波涛汹涌.辽阔壮观的大海景象,以及作者看后产生的联想.第二首是苏轼的作 ...查看


  •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 <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大声朗读并熟悉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2.体会作者对风的喜爱 ...查看


  • [外国诗二首]教案--老虎.豹--在巴黎植物园
  •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老虎"这个意象的特点,说说老虎身上具有的精神品质和象征意义. 二.在诵读中体会老虎身上体现出的力之美,激发学生生活学习的斗志. 三.培养学生阅读外国诗歌的兴趣,领略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