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凡四训》,立命之学非常重要,心想事成是生命的第一能力。这种学问是生命的大学问,我们学任何东西一定要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离开生命没有学问,要学就学生命的大学问。云谷禅师和了凡先生,传授了立命之学。了凡先生又在自己的生命的当中,运用立命之学。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记录下来,就变成我们今天学习的了凡先生的立命九法。
第一法深信因果;第二法发露忏悔;第三法书符发愿;第四修身以俟;第五持准提咒;第六正名养德。名字就是命,因为名字本来是念头,念头就是我们的命。而名字这个念头是我们天天要提起的,与人打交道,你做事都在用自己的名字。名字要起好,还得要善用。名字起大了不行,你看《了凡四训》里面讲,世之享盛名而实不符者多有奇祸。假如名不副实,名大实小,我们的命就亏掉了。我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姓是祖宗的姓,姓俞,要传承。名呢是父母起的,叫智宏,智然,智还是那个智,宏,宝盖头的宏。这个智宏这名字非常好,但是我用起来就嫌大,以前用智宏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带不动,有点什么感觉呢?四十码的脚穿了四十三码的鞋,你说没鞋吧他穿着,有鞋吧就觉得跌跌冲冲的,老干错误的事情。也算聪明人,尽干糊涂事。大概十多年前,有次走在路上,我突然就在想,能不能换个名啊,换个合适点的名,就想到智然这个名字。没有改过,就智然。智然这个名比智宏稍微柔和一点,这完全凭直觉了,你说它不柔和我也没办法,我就感觉柔和一点。用上以后的确不错,四十码的脚穿上四十码的鞋了,很合适,犯错误越来越少。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名字是有意思的,如果名字你不能把意思解读了,这个名字你就没有善用。智然这个名字很明白,别干糊涂事啊。人家一喊智然我就知道别干糊涂事,这个意志多强啊。去年的时候我去溧阳看我舅舅,我就把我写的一个学《弟子规》的心得小册叫《今日弟子规》送给我舅舅。我舅舅一看作者,他说智然是谁啊?我说智然是我啊。你怎么起这个名呢?我就把四十三码的鞋跟四十码的脚的关系跟他一讲,我舅舅怎么讲,我早就觉得你的名字起大了,不好意思讲。名字的确是要恰如其分。
过去孩子生下来不好养,父母就给起个小狗小猫,一养就活,的确是这样子的。我们要给自己起个名,这个名呢姓不能动啊,名也不能动,我们能换的就是号,人人要有号,号就是明智的。那么这个号怎么起?基本的原则就是你对自己的志向是什么?给这个志向配备一个名而已。我想做个不糊涂的人,就起个智然,你也可以起个叫德华,有德有华都可以。总之你的志向跟你的名是相配的就可以了。起名字也不必找人起,如果你有机会找人起,当然也可以。我讲的这个方法呢,你只要依这个方法,一般都是很灵的。什么叫灵呢?好用。第一,凭直觉,不要思也不要想,一思一想就这个不灵了。第二个呢要跟自己的志向相匹配。今天晚上大家立命,立命,你就要给自己的命配备一个名,叫立名。了凡先生就是这么做到的,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人生的方向,志向一变号马上就变了,跟它相配备嘛。你依照这两个原则,一是直觉,二是符合你的志向,你自己都能起名字,你只要把意思解释好就可以了。那么这个是讲的给自己起个有能量的名字。第二个呢,把名字用好。比方讲,你都给自己起名字叫德华了,你就不能干没德没华的事情,否则一定有祸,名不副实啊。那么你做事的时候,就依照你的名做人生的标准,你就不会错,而且能量天天增长。你要做德华,有德的人,天天帮人助人为乐,帮一个人人家说,谢谢你德华,德华这个名字上就加一分名气。加一分气啊,能量上去了。你做两件事加两分,所以你的名字不可以默默无闻的。默默无闻不是谦虚,是糊涂啊。名字既然是名就一定要有名,要有气。你看有名气的人,往电视机前站三十秒,五百万就来了,名气大啊。名气不大站三年,三十块也来不了,名字是有气的,一定要让名字有气有能量。
做善事符合你的名,增能量。反过来你要做没德没华的事情,人家说这家伙不是东西,你的名你的命就减一份能量。加减法都在名上得到实现,你不仅名字上有能量,你的姓,姓氏也有能量。我们跟祖宗在一起,你每天实际上从来没有离开过祖宗,你出门都顶着祖宗的姓出门,你回来又带着祖宗的姓回来。人家一说张某某真了不起,给这个姓氏就加了一分,人家说张某某不好,就给这个姓氏减了一分。人生无非就是作善作恶也无非给自己的命加分减分。你所有的福气最终都是在名上得到体现的。有些人犯了罪到监狱里面,到监狱里面第一件事就是把名字拿掉,然后编上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姓氏给拿掉了,名字给拿掉了,你身上就没有名气了。我们见面讲贵姓啊,富贵的贵就没有了,尊严就没有了。保护名字就跟保护命一样重要,这就讲了用名字。依名字来生活,天天增长能量,违背名字就是损自己的能量。
那么了凡先生也是这么做的。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那么袁了凡,他想心想事成做圣人,就给自己起了一个了凡的名字,不愿意做凡夫了。凡夫就是心想不成,心想不成就是凡夫,心想事成就是圣人。名字起了之后怎样呢?从此而后变了,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不一样啦,就像你入党了是党员了,走在马路上,你就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你就不会把自己当老百姓了,要求高,你看这名字很重要。那么了凡先生也是这样,终日兢兢就是我们讲的不敢随便,很谨慎。就怕给名字抹黑,就怕给名字减分。所以我跟大家讲,每一分钟,人无非在做三件事情,要么在积福;要么在享福;要么在损福,那么这福在哪里呢?都在你的名上。有名的人福气大,没名的人福气小,都在名上体现出来。前日只是悠悠放任,什么叫悠悠放任呢?想吃吃,想喝喝,想干嘛干嘛,想打麻将打麻将,顺着习气来。想睡懒觉就睡懒觉了,了凡先生起了了凡这个名之后,不敢睡懒觉了,三千件善事等他做啊,不能不做。每天他都要记功过格的,每天都有使命的,不然登科怎么来啊。立了个命说我要儿子,然后抱头睡大觉去了,那儿子能来吗?三千件善事每天要落实的,不敢再随着自己的习气了。这就是立命之后人对自己的要求高了,有志向了。
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战兢惕厉就是谨小慎微的意思,就是所作所为都要与自己的名和命相匹配。是德华就要做有德有华的事,就不会再做没德没华的事了。在暗室屋漏,这个暗室屋漏多是讲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哪个地方人眼睛看不到呢?我们的起心动念。这个地方眼睛看不到,但我们的命恰在这里就发生了。念头就是我们的命,念头一生,梦境就来了,底片一换电影就变了。这个地方跟人家看见看不见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你动念马上生命就发生改变。所以明白这点以后,我们就不敢背着人做事了,你背着人做事你动念你做梦,自作自受,跟任何人没有关系。人家不看见,你做梦谁看见,老虎追你谁看见,你自己苦啊,自己害怕。如果你做美梦,,你自己偷着乐,人家乐不起来啊。梦是你做的,苦乐也是你自己受的,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没有人再需要管你了,完全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坦率的说,到达念头层面,谁也管不了你了,除非你自己管自己,你要不管自己,谁能管到你啊。你动念谁知道,不知道,所以说讲自我管理,如果大家不明白念头和命的关系,自我管理很难实现。明白了以后,没有人再需要管理。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起心动念也不敢得罪人也不敢得罪天地鬼神,只能存我帮你的心,只能存我错了的念。这两个念头就是最有福的念头。
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那么人家憎恨我、诽谤我、误解我、责难我,甚至欺负我,你还生气吗?不生气了。为什么不生气呢?生气漏你的气啊,你干嘛生气,我经常讲,打死都不能生气,死了后能量还很高,一生气能量低了。不仅不生气,还很欢喜,吃亏是福啊。人之无过咎而横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想到这里偷着乐,子孙有福了。我们积阴德在哪里积啊?除了做善事积阴德,多半阴德多是在被误会、毁谤当中积下来的。多少人在文革当中受了委屈,文革之后呢,你发现他的后代都发起来了。反而在文革中占便宜的,子孙都倒霉了没发起来。你说吃亏还能生气吗?乐都来不及,能乐就很好。自能恬然容受。人想通就没烦恼了,烦恼都是没有想通。没想通是我们学习的不够,践行的不好。《了凡四训》大家要常读,天天诵读一遍。做不到天天诵读一遍,每天把谦德之效诵读一遍,这是最起码的。有时间把立命之学诵读一遍,诵读一遍的时间也不长,我最早诵读的时候大约要六十多分钟一个多小时,后来越来越快了,现在差不多三十五分钟,读快点三十分钟都能读完。三十分钟在生命里面是很短的时间,但是这种能量补充上去是很高的,直接就把《了凡四训》变成你生命的念头,你说这个多直接啊。等于你是一个心田,往你的心田里面播种有福的种子,播正念,那还能偷懒吗?有时间就播啊。如果到能背诵的地步,我们讲行住坐卧,常常就把《了凡四训》提起来了,什么叫提起来呢?常常念、常常背加深印象。对于加深印象跟生命的关系,我举个例子大家就好理解。平常我们看电视,电视里放广告,比如说洗发水。海飞丝、海飞丝、海飞丝,海飞丝的广告,三十秒钟就得几万块钱,海飞丝公司哪有这么多钱,天天给你看海飞丝。无非就一个目的,当你走进超市,这个地方是飘柔、这个地方是花王、这个地方叫霸王,这个地方叫海飞丝,你一进去一眼看到哪个啊?肯定海飞丝啊,为什么呢?海飞丝念头太强烈了。如果你天天念《了凡四训》,你就是圣人啦,你的念头是圣人,你不是圣人吗。强烈绝对不会做凡夫的事情,肯定是做圣人的事情。你实在说时间不够,太忙了,你就把两个念头提起来,我帮你,我错了。没有事的时候,我帮你,我错了,我错了,我错了。你平常不练这功夫,到真错的时候,你发现你说不出口。为什么呢?念头有了,念头里面还有个力量叫念力,念力不够也不行啊。我帮你也是这样子的,看到人需要帮助也想帮,冲不上去,为什么呢?念力不够,念力是要练的。念头是可以学的,念力是要练的功夫。这功夫平常要做,那么了凡先生立命,再加上一些方法的加持,了凡先生变化了。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这变化太快了,第二年,原来孔先生给他算的命停止了,新的命立就来了。什么叫立起来呢?第一名是新立的命,第三名是老的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老的命趴下去了,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新的命立起来了。所以说大家知道只要会立命,不必要去算命,会立命就行了,会心想事成就行了,把这个功夫用熟了,把这种能力提升了,你想想看我们每个员工都有心想事成的能力,这个公司定目标就快了。如果大家都没有心想事成的能力,你天天定公司目标,没有一个人能实现,你不是白定吗。所以我们讲生命力,员工有生命力,企业就有生命力,员工有心想事成的能力,就等于企业有心想事成的能力。那么这是讲的正名养德。德就是德能,心有力量想什么就容易成功,所以名字是提升我们心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大家要善用、要巧用、要会用。
那么第七个方法叫做反省精进。我们总要不断进步,不进则退。尤其是学习传统文化更要走进步的道路,不要走退步的道路。这个话不是跟大家说着玩,很多人学之初刚开始学的时候非常努力,现在没劲了退步了。刚开始学的时候信誓旦旦,我要如何如何,包括今天大家学完《了凡四训》之后我要如何如何。一个月不见面再见他没这么热情了,所以要用加法不要用减法,什么叫加法呢?今天晚上立命,只要立一个命,不要立很多的命,我不讲,大家肯定会,我要这个这个要那个那个,要那么多干嘛呢,一个都实现不了有什么用呢。立一个命成一个命,这个命不能实现,我永远不立命,非得把它搞成为止。要有这种气魄,要有这种信心啊。反过来说你立命都能成功,你都能心想事成,你以后一个个立谁能管你啊。立一个成一个,成一个立一个,你自己控制,干嘛要一把把的立,一筐筐立,没有必要,立一个命就可以了,而且只立一年的命。不要把共产主义理想放在里面,太远了你自己都不相信。因为这里面大家晚上立命的时候都会看到,会立命的人很快就实现了,所以这边我要跟大家提出来,一年的命,一年立一个命,一定要具体,不要抽象,保证你能感觉到进步。改过也是这样,改一个再改一个进步了,再改一个又进步了。一下子想改十个,一个没改成退步了。要保持精进的状态,精是雷锋精神的精,进呢进步的进。精就是专精,专心的来做,努力进步。那么在哪里精进?在反省当中精进,常常反省你就能进步。稻盛和夫就是靠反省的力量推动自己进步的。
了凡先生怎么反省的呢?然行义未存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这个是了凡先生反省的内容。
行义未存检身多误。行义未纯是从心态上、动机上来反省的。我行善的动机有没有问题,动机要错了,做善事都是恶,所以动机及其重要。检身多误是从言行上来反省的,动机更重要。以前听朋友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媳妇。大媳妇对老太太很孝顺,有次到亲戚家串门,亲戚就招待她了。做了一点肉,过去吃肉那是不容易的,一年吃一次,一年就养头猪,过年就杀掉。现在大家天天吃,肉都吃不出肉的味道了,不够珍惜。人家请她吃肉,大媳妇就想肉好吃啊,我一个人吃,老太太在家吃不上,就觉得应该给老太太带回去。你看多厚道,想别人不想自己啊,有利他的精神,常存我帮你的心,要不存我帮你的心,到那一看肉自己先把它吃掉了,等想起来拿不出来了,意识要强。她就把肉没有吃,拿张纸一包带回去了。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个跟头,那肉就掉下来了,你说巧不巧,正好掉牛粪上。你说大媳妇心里面难过啊,好不容易一块肉掉牛粪上,带不回去啊。但心想要带不回去老太太还没吃,是洗洗带回去还是就不要,纠结了好一阵,最后决定洗洗带回去。带回去给老太太吃,老太太不知道吃的很欢喜。这个时候天上乌云大作电闪雷鸣,大媳妇说完蛋了,我把掉在牛粪上的肉给老太太吃,老天爷看到了。过去对老天爷那是毕恭毕敬。大媳妇就想,我死不要紧不要伤及老太太,她就赶紧往外跑。一跑出门,门口有棵大树,一个雷下来,啪,没把她劈死,把那棵大树劈断了,从大树里面就跑出一坛黄金来。人没死发财了。这一发财小媳妇听到了,姐姐成功了,姐姐是企业家赚大钱了,我得跟她学习经验,她是怎么成功的。就像我们很多企业家,成功以后写自己的经历成功之路,好多人都愿意买成功之路。这个姐姐老实,妹妹一问,她就跟她讲怎么怎么,哦这么成功的啊。她也到亲戚家去,亲戚也请她吃肉,她也把肉包包就回去了。走在半路上想还有一个环节,牛粪在哪里啊?哦找到了,把肉往牛粪上一扔,洗一洗就回去了。老太太一吃也很欢喜,这时候电闪雷鸣,乌云大作。她想赶紧往树那边跑,不然来不及了。刚跑到树那边,一个雷下来,这下子没打树把她打死了。你看她做善事,哪个环节少,一个都没少。就一个地方错了,心错了,动机太重要了。
了凡先生在这个积善之方里面,把这个善讲得很细微。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光一个善字讲这么多内容,大家有没有听出味道来,善是一门大学问啊。不学,做善事就会做错。做善之前一定要把积善之方中的这个八善好好看明白,确保我们动机不错。这是反省啊,从动机上来反省。
第二呢,从言行上来反省。这言行上反省容易些,比方讲,我前面跟大家介绍,跷二郎腿是傲慢。你常常去反省它,我今天有没有跷,跷了赶紧放下来,忘记了又跷了,发现了再放下来,这个容易,动机上不容易发现。还有我们讲的说话要慢、吃饭要慢、走路要慢,你常常反省,我今天是不是吃快了,我今天说话是不是急了,这要做出反省的。老师讲天天要常说我帮你,常说我错了。我今天说我错了说了多少,这些都是好反省的,最难是动机,当然了言行反省也很重要。见善而行之不勇,见到善事他想做啊,想做没有勇气做这也是问题,什么原因呢?善念有了,念力不够强,没有别的原因啊,经典读少了。天天读经典,天天给自己心田里面那个善念给它加能量。善事做少了,常做,做一份善事得一份人气,人家说谢谢,又给你善念加一分。所以一个多读经典,第二个呢有机会多做。如果讲的再现实具体点,说我错了,时时能说出来,如果说今天想说说不出口,就是念力不够,也叫见善而行之不勇。上课的时候都能说出来,现实中也能说出来。不用讲多,就鞠躬这个动作,你在这里鞠的时候一点没问题,一点障碍也没有。离开这个教室,你马上就不会鞠了。你鞠躬的时候一定看旁边,没人我鞠,有人我就不鞠了。什么原因呢?念力不足,你如果回家还能鞠,见到爸爸妈妈还能鞠,那个念力就很强了。见到爸爸妈妈就不鞠了,没有别的原因,还是念头里的力量太弱。念头有了,念力不足,没有别的办法,修炼、常做。
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我们在帮人的时候,心里常常纠结。这个事情很普遍,比方讲大家都明白了,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到真做的时候,他也依舍得,不过他变形了。他依什么了呢?他依得舍,有得我就舍,没得我就不舍了。变形了你知道吗?纠结啊,这事做了对我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好处,有多大好处,自己障碍自己啊。古人讲,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你要相信有因有果,你要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只要能种豆,就不要想能不能得豆,那是一定能的。就跟你看电视节目一样的,你只要按按个电钮1频道,肯定出来1频道,不会出来2频道的。你按2频道,只会出来2频道,不会出来3频道.你只要相信你按的1频道就可以了,不要看结果,这是真理。对真理要有信心,你可以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定要对真理有信心。慢慢的,你对自己也会有信心的。假如对真理没信心,你对自己有信心,你肯定干糊涂事,自以为是。所以对真理不要怀疑,对有因有果、对心想事成不要怀疑;对根深叶茂不要怀疑,这都是真理。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那么身勉为善就是我们讲的做善事能做了。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家也愿意捐款了,也愿意帮人了,也参与社会的慈善事业了,都很好。但是口有过言。什么叫口有过言呢?嘴巴上不能吃亏,嘴巴上要是吃亏,就要跟人辩解。财上的亏都已经吃了,没问题了,嘴巴上不肯吃亏,遇到委屈还要辩解。如果真能做到像丁敬宇一样,受侮不答,闻谤不辨,我们这个善就深了。这个完全是嘴上的功夫了。所以企业家口上有福啊,不要把它漏掉。吃亏的时候赶紧把嘴巴闭上,不要得理不饶人。要讲道不讲理,讲理气死你,要讲道。
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清醒的时候不会做错事,喝醉酒呢就保不住了。所以企业家对酒要相当的警惕。常常喝醉酒,你就干糊涂事。多少糊涂事是在酒后干的,不喝酒没事啊,一喝酒就有事了,所以就不是好东西。年方少,不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从小对酒就要有高度的警惕,长大就不会犯错误。我的很多苦头,都是在酒上吃的。我现在才知道,那个时候没学《弟子规》。后来把酒戒掉了,过失少了很多,很多过失在喝醉酒时犯的。大脑不清楚,人大脑不清楚,有几个不干糊涂事。上次看到一个报道,说法国有个人喝醉酒,手上拿个酒瓶,歪歪倒倒,找了个废物箱把酒瓶放进去了,旁边围观的人就佩服他,你看人家喝醉酒还那么强烈的有环保意识,我们大脑清醒的时候都没有啊。香蕉皮一甩就扔掉了,痰就吐出去了。为什么他有那么深厚的环保意识啊?没有别的,平常环保的书读多了,广告看多了,念头强啊。都在念头上的功夫,所以我们要加强正念的训练,这是训练出来的。他们以前讲个笑话,说有母子两人,孩子只有一岁,家里住四楼失火了,从门呢跑不出来被火封住了,从阳台上也不敢跳。在这种危难之际,火越烧越大,底下就有人叫了赶紧把孩子扔下来,底下有人接住。妈妈舍不得,实在不行,万般无奈把孩子往下一扔。就在底下人群里面就看到一个人一个鱼跃就跳出来了,就把孩子给抱住了。你问他干嘛的,踢足球守门的,太娴熟了。大家很高兴,在高兴之余,他又做个动作,顺脚把他踢出去了,要娴熟到这种境界,所以你就知道要训练,念头要训练到这种境界。在这个地方是看到功夫的。
以过折功日常虚度。每一天我们今天是赚了还是赔了?每天都要算账,每天都要做报表。你看报表怎么做,无非是盈和亏。今天善事做的多,不善事做的少,我今天就赚了。我今天不善事做的多,善事做的少,我今天亏了。如果再具体我今天说你错了说的多就亏了,我今天说我错了说的多就赚了。其实每一天你不记账,老天爷都给你记账的,一分一毫都不会少。但老天爷记账你不知道。你自己记账,自己的意识比较强,所以他这个地方就讲,以过折功,他就发现自己日常虚度了。过多功少,下面他就结合自己来讲。自己巳岁发愿直至乙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件善行始完。那么前面了凡先生立命的时候,誓行善事三千条,要做三千件善事,那么这三千件善事做了多长时间呢?十年。不是说十年里面只做了三千件,而是十年当中善事不善的事相减以后,余额是三千件。我们想,假如了凡先生只做善事不犯过失,三千件善事老早就做完了。我们就是这样子的,一面做善事,一面犯过失,一面犯过失,一面做善事,把自己耽误了。比如有的人这边放生,那边回家吃鱼吃虾。这边放生有功啊,吃鱼吃虾有过啊,这就是犯过失了。还有人帮人,这边帮人有功,那边发脾气就有过了,扣掉了。我们经常在帮人的时候,特别容易发脾气,一点功劳都没积下来。为什么呢?傲气犯了呀,如果帮人的时候,还能很恭敬,还能很谦虚,功劳没有漏掉。往往是发脾气多,你做十件善事一百件善事,你只要对人发一个脾气,你就兑掉了,白干啊。尤其是我们企业家经常干这种冤枉事,对员工你好的不得了了,对员工发一通火,功劳都没有了。要管住自己的傲气、怒气、怨气和脾气。这个是讲的反省精进,立命九法的第七法。
第八法呢叫回小向大。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这个回向啊,意思还是不难理解的。就是我们做善事,做善事有功,这个功劳你是自己留着享用呢?还是送给你最喜欢的最相送的人呢。这个功劳是送的出去的,福气是送的出去的。这个曾国藩在家书里面,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记录,反正对我的印象很深,曾国藩27岁考取进士,要候缺。上面有人退了,他马上就补上去做官了,那么那段时间叫待岗,只能拿基本工资,没有岗位津贴的,收入很微薄。他住在北京,好像是南衡街,跟我原来住的地方很近,平常没事常到报国寺,去那边走一走。这时他的爷爷回老家生病,他就写信回去问爷爷的病情,弟弟回信说爷爷的病好了,接着呢,曾国藩又写了一封回信,在这封回信里面讲了一桩事情非常重要。他说幸亏我没有得官,否则运气泄的太多,不然爷爷的病好不了。他没有把福气用掉,这个他有没有做官跟爷爷生病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做官没有把福气用掉,这个福气是家族福气。他要是做官呢?爷爷的病就好不了了。从这个事情上,大家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是多花钱,等于在损家人的福气,在损家人的福气,损爸爸妈妈的长寿,损爸爸妈妈的康宁甚至损爸爸妈妈的善终,这都连着的。那么接着曾国藩又讲,兄弟子侄学业也无所长进。假如他做官了,福气他享了,兄弟、儿子、侄子他们的学业也不能有长进。大家明显的感觉到,一个人好学成绩又好是福气,从哪里来的,从积善中来的。我们在外面,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又不爱学习,怎么办呢?不必要给他花更多的钱去上所谓的贵族学校,贵族学校无非是花钱比别人更多啊,你把他,他成绩本来就不好了,没福啊,你还大量在他身上花钱更损他的福,你还不如拿好这个钱给他积善他成绩就好了。这个事情《三字经》里面讲到的窦燕山也是这个做法。《三字经》里面讲到这个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这个人,燕山是个地方,因为这个人有名就以他的名来命名。这个人家里很有钱,但这个人品德不好,三十多岁的时候,有天晚上做了个梦,爸爸在梦中教训他,说你这个人坏事做多了,不得好死,命中无子。过去的人对命中无子特别的紧张,一下子就惊醒了,虚汗直冒,这时就反省了,突然醒悟,从此以后就不做坏事了。他把自己家拿出四十间房间来做教室,请最好的老师来教当地的学生,虽然他没有孩子,教别的孩子。后来一下生了五个儿子,不是生一个,好事做多了么就多生几个,这是福气的显现啊。这五个孩子生下来,哪里来的呢?他爸爸做善事来的。助人为乐,乐是正能量,想要儿子心想就事成了。但是这五个孩子生下来,都有残疾身体不好,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按我们的习惯赶紧找大夫啊,他没有找大夫,他干什么呢?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孩子哪里来的?做善事来的,哪有缺陷啊?我做善事动机不纯,质量不高。把动机纯正了,继续做善事,五个孩子的残疾统统好了。而且五个孩子官都做得很大,我看了一下,大致都是部以上干部,凭什么?做善事来的,有福气啊。所以曾国藩讲的一点不错,我们少享一点福,这个福就变成儿女的学业,就变成父母老人的健康和长寿。这种心态叫做回小向大,把一个人享的福变成给大家享,叫做回小向大。这种心量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的福一分没少一分没减,大家的福就增加了。本来一件事就那么多福,因为心量拓大了,福也拓展了。就像一支蜡烛,本来就一支蜡烛亮光,现在这支蜡烛点燃了一百只蜡烛,自己蜡烛还在燃烧,其他蜡烛也点亮了,光明就更大了,所以这种就叫回小向大。吃不吃亏呢?一点也不吃亏,而且是增加福气最简便的方法。你做事不要做多,回向就可以了。你实在没有人回向,给我也行啊。你也不少,我也增加了多好啊。这种事情叫做有智慧。
那么江本胜博士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回小向大是事实,他怎么来做的呢?他取了一杯东京的自来水,东京自来水水结晶不太好,质量不高。他就把它放到办公室里面,然后通知在日本其他地方的一些朋友,约定同一个时间,向着他办公室所在的方向来祝福这杯水。什么叫祝福啊?我爱你,把能量给它,然后再把这杯水冷冻以后放到显微镜下看,水结晶就改变了,如果我们父母身体不好,有病,我们把我们的福气给他,病马上就好。所以说我们每次立命的时候都有同学都立这样的命。
我愿意做多少事情把这个福气给我的爸妈,让他身体健康,这是完全可能的,一定能做到的。那么今天晚上我们立命,把福气给人可以,但是不能替人、代人家立命。什么叫代人家立命呢?我要我儿子一定要考上大学。你管不了他,你只能管你做什么,不能管他做什么,不能替人立命。立自己的命,不要立别人的命。我们经常替别人立命,不行的。那么我们注意到了,了凡先生回小向大的时候,他不是自己亲自做的。请谁做的呢?请性空、慧空诸上人。这两位都是有修行的出家人,都是有清净心、有能量的修行人。为什么要请有能量的人来回向呢?有能量的人回向的力度大,我们回向的力度小。比方讲我现在在说话,我说我爱你,假如没有麦克风你听不到,我现在对着麦克风说我爱你,你都听到了。麦克风就是两位高僧啊,借他的力量大家都得到啦。所以回向也需要请能量高的人。如果你觉得你能量不够,就请高人帮你回向,效果好。如果你行,麦克风一关,扯着嗓子喊,大家听到也行,道理完全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是立命九法的第八法,回小向大,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你看了凡先生立命,也是一个一个立的,不是一批批立的。先求登科,完成了再求生子。这个跟《弟子规》的法则完全相应。《弟子规》上讲,方读此、勿慕彼、此为终、彼未起,虽然讲的是读书,其实讲的是一个基本法。做人做事就是这个规则,不要贪大,不要求多,一个个来。儿子是一个个生的,不是一批一批生出来的,一个个来,这就是规律啊。成一个办一个,改过也是这样子的。那么了凡先生立命,他总是两个项目同时配套进行的。求登科行善事,求登科就是心想事成的想,动了一个愿望,光想不行心还得有力啊。行善事提升自己的能量,助人为乐,乐是正能量,心有力了,想什么马上就变成现实,所以这个心力是成败的关键。难怪孟子讲,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养吾浩然之气,不要养怨气、不要养怒气、不要养杀气,要养正气、养和气、养信心、养正能量。怎么养法呢?助人为乐是很重要的方法。三个方法养正能量,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用,第一个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助人为乐;
第二个常常诵读经典,用正念提升我们的正能量,读《了凡四训》就是提升能量;第三个方法用准提咒,用念为人民服务、念阿弥陀佛或者用念我错了,用念头直接用念头本身,用正念提升能量,把这个功夫用上了,心力提升了,想什么就灵验了。
那么立命九法的第九法叫记功过格。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这个记功过格就跟写日记差不多,只是内容是记录自己做了什么善事犯了哪些错误而已,不像有人写日记喜欢写些感情上的东西,他是专门记功和过的叫功过格。这个方法在明朝被广泛使用,每天记每天就在反省,每天就在对照,每天就在加深印象,这个就是日常的基本功夫。了凡先生他是读书人能写字,所以他做一件善事就把它记下来。汝母不能书,了凡先生的太太不会写字,怎么办呢?不会写字也不影响记功过格。所以记功过格它是一种讲的状态,不是讲的事情。她怎么记呢?找一个鹅毛管,切一个口,在朱砂上按一个印子,然后在日历上戳一个孔,干几件戳几个孔,也是记功过格。所以记功过格是一种状态,不光是讲一件事情。
那么他们做善事,每天做,都做哪些呢?他举了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不是随便举的,大家也不要随便来念,这两个例子隐藏着密意,隐藏着更深的意思。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施食贫人就是我们讲的帮人,买放生命就是放生。这个救人跟放生有啥区别呢?这是两个境界上的事情,大家读《弟子规》都很清楚,《弟子规》讲泛爱众,讲爱人只讲到爱人,没有讲到人以外的猪啊、牛啊、羊啊,没有讲到鱼和虾,儒家的境界只到爱人,没有讲爱众生,所以爱鱼爱虾爱牛爱羊,这是道家的境界。所以你只到两个例子,实际上讲的两种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了凡四训》把儒家的学问和道家的学问融会贯通了。因人而宜,你想学儒你就爱人,你说我想人也爱,鱼也爱虾也爱,那你就爱众生,一样。所以这个经典啊,不同因缘的人,每一个在里面都得到自己的收益,是一部难得的经典。那么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每天做的善事多的时候有十多件,好理解。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这个至癸未八月算了一下,应该是四十六岁至五十岁之间,差不多四年,四年时间把三千件善事做完了,比以前快了,虽然比以前快,也未必比以前做的善事多。为什么?他不善的事情做的少了。《了凡四训》在改过之法里面直接就点出这个问题,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你把过失改完了,你行一件善事是一件善事,做两件是两件。你这边做了十件善事,那边犯了十二件过失,你还亏啊。先要改过,这点非常重要。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你看了凡先生求登科为谁求呢?不是为自己,现在做善事成功了,有功劳也不自己享,心量很大。这个心量的东西太重要了,同样在做善事,做同样的善事,因为心量不一样得到的福气差距太远了,动机非常重要。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那么后来了凡先生求子之后,又求中进士。大家有没有发现,求登科求生子每次都是行善事三千件,为什么这个要行一万件呢?这些地方都是要体会的。我个人体会,中进士这个福气很大,能量不够够不着,三千件善事不够,一万件那个能量才够,想才能变成现实。所以你就知道,能不能成,能不能想成,不取决于人,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做的善事够不够力度。从这个地方大家看到,做官人的福气是很大的,凡是做官人的都是积善积来的,不是行贿行来的,也不是坑蒙拐骗来的。到这个地方看清楚了,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福气,你又做上那个官,马上就有祸。那道理很简单,你只能喝二两,喝个半斤不醉了吗,肯定醉。过去的人有一种说法叫隐德不仕,有德的人不出来做官,为什么呢?因为一做官花就开了,福报就消掉了。隐德不仕呢就是多积点德少做官,大马拉小车,那个车拉的自在,福报很小还拉个大车累死你。现在人就喜欢小马拉大车,还喜欢搞空手套白狼,你不傻吗?都是糊涂啊,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讲厚积薄发,厚积多积少用,现代人不积乱用,透支啊,明明一个月三千,还到银行贷三千,不透支吗?都是不明道理。古人讲量入为出,现在我们是不管入多少,先出多少再说。
丙戌登第,了凡先生已经五十二岁了,中进士之后在宝坻知县做官做了七年。这个七年在宝坻县做了很多工作,被称为宝坻八百年来第一任好官,你就知道官声也很好。这个宝坻知县,虽然了凡先生也在那做县长,但是宝坻知县属于直辖市皇帝直管,这个级别也比其他地区也高个一级半级的,所以这个福气也比其他地方要大。原来在四川做个县长,现在在宝坻做县长,应该讲规格高了。
下面了凡先生自己用功过格的具体方法。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找一个本子,白本子,装订好以后,给它写个名字,他的叫《治心编》。去年年底的时候,在南京办《了凡四训》研修班,河北有个企业家回去以后特别认真也是找了一个空白的本子,把它订的很整齐,当功过格用。他给自己起的名字叫《洗心编》,把心洗干净。他就把自己记了一个月的功过簿拿来给我看。我看了以后特别佩服他,左面是每一天做的善事,他记在上面,右面是犯的错误也记在上面,很认真。每天能够反省每天能够对照,如果不记功过格每天反省对照就难了,比较粗,记功过格的过程就是反省的过程。慢慢的过越来越少,善越来越多。为什么呢?看到善事在增加有信心,越做越多了,看到过失越来越少更有信心,以至于不犯了。每天在反省,这方法很好,而且我发现他记得很认真,我问他有没有假账啊?他说没有假账,绝不做假账。功过格还记假账,太糊涂了。人生不能做假账也不能带假面具不能说假话,否则是自己骗自己。所以南老讲的好:很多人一生当中只做三件事情,自欺、欺人、被人欺。有什么意思呢?没意思。
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纤悉必记就是了凡先生记账也是不记假账,大事小事一个不漏,真实。用真心来做事,肯定得真实的结果。那么早上起来坐堂,这个堂。过去的房子比现在养人、舒服。过去没有楼房,最多是小二楼。现在呢三十层五十层高楼大厦,住在楼房里面,不如住四合院,像福建的民居那么舒服。我上次在福州讲课,他们带我去参观,明清的民居,那房子虽然很破但是很舒服。一进门有个天井,我们讲的庭院,庭院后面就是一个中堂,两面是屋子,再往后是老人住的地方,采光又好通风又好。我在北京住十五楼,花都养不活,拿到楼下就没问题,花养不活人也有困难,大家不知道因为没有觉察到。很多事情都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造成的。那么早上起来,家人、门役,我们这个地方就有想法,了凡先生记功过格我们理解,让家人一起记我们也不怀疑也理解,为什么让员工一起记呢?后来我想通了,这个老板跟员工什么关系?员工做一件善事老板也得一份福气,员工干一件坏事,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公司之外,老板也损福气。为什么?老板跟员工构成一个生命的整体叫组织。就像我们这个身体,身上有很多细胞,假如细胞有了病变,身体受不受影响?绝对受影响。说老板教育员工做善事,自己有福啊,你不教员工说那个不管我的事,他只要会干活就行了。他到外面打麻将、卡拉OK、桑拿、赌博、找小姐跟我没关系,绝对扣你的福气,他跟你是个整体。所以我们对员工只有教育,把他教好。否则你用他,他只要做不善的事情直接扣你的福气。了凡先生特别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在讲早上。晚上呢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晚上在庭院里面摆上一张桌子焚上香。赵阅道是宋朝时候人,这个人官做的很大,非常有品德,两袖清风仙风道骨,不贪心,很多人佩服他。这个人做人有个基本原则,凡是不敢对天说的话,不敢让天知道的事情坚决不做。所以他做事总是对得起天,不隐藏,君子坦荡荡,这个人心中没有鬼自然就不愧了。惭愧的愧怎么写?心中有鬼就愧了。愧是伤能量,能量亏失的一种状态,心中不可藏鬼的,心中只有装着正气装着正念、装着正人君子,这个人能量不亏。虽然如此但也有过失,有过失他很快就能觉察到,晚上对天忏悔,我错了。这一忏悔过失就消失了。大家对我错了产生的力量体会不是很深,你要去做。打个比方走在马路上一脚踩人脚了,你如果不说我错了,你肯定惹麻烦,踩完以后赶紧说我错了人家说不要紧,这就是我错了这个念头产生的作用。你说有没有作用?太有作用了。靳雅佳老师连天气不好都是我错了,把老公给感化了。这个念头是很有能量的,能化解一切的冤仇。我错了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念,如果不动真心那是话,动了真心那是个念,不是话起作用是念起作用,大家要记住这个问题。了凡先生把自己立命的九种方法都介绍完了,这九种方法大家常常要能够读诵,能够了解,读熟了就能用好。
第一法深信真理;第二法发露忏悔;第三法书符发愿;第四法修身以俟;第五法持准提咒;第六法正名养德;第七法反省精进;第八法回小向大;第九记功过格。接下来的内容是在了凡先生立命心想事成的过程中遇到几个特殊的事情。这几件特殊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了凡先生专门把它记录下来。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遇到个什么事呢?这人明白了心想事成的道理,明白了有求必应的法则,他就知道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人,求自己动念头,求自己做善事,所以心想事成啊。在这种情况下,人知道命运是自己做主的,他就会拼命的来做善事,做善事就在积福,这种状态就叫做自我管理。人到这种境界不要人管了。善事做少了心里难过,他老婆就是碰到这个问题,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她着急啊,那么在这里提出个问题?老百姓做善事跟县太爷做善事方法是不一样的;总经理做善事跟员工做善事是不一样的;会计做善事跟销售员做善事不一样的。讲到了素位而行的问题,你在什么位置上你就用什么方式来做善事。做爸爸的做善事跟做儿子的做也不一样。
这个把它引申来看,了凡先生实际上已经把善事做完了,但是因为他标准不明,他以为没做他不知道。那么原来在家里面做善事,三千善事很快就做完了,现在发愿做一万件,就发现没有事可做,心里着急。是真的没有事可做还是什么原因?在这个时候了凡先生心里有烦恼了。有烦恼不要紧,有烦恼能量高了不用找心理医生了,直接神人给你做心理辅导了。夜间偶梦见一神人。晚上是有生命功能的,不是没有功能的,不要把晚上当作没有用的时间,有用。那么做梦遇到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他就把自己想做善事又没有做成,数量做的不够,这份烦恼像神人请教了,神曰,神就直接告诉他,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就给他答复了,你减粮食税这一件事情你就把一万件善事做完了。大家看看,县太爷做善事在哪里做?谁能减粮食税?除了县太爷。大家知道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善事,这叫真善。岗位上不善还到外面行善,未必是真善。我有时也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很多人喜欢在外面做善事,你做的是真善还是不善?我上次碰到个人,在家里夫妻关系不好,他不愿意耽家里面,就在外面做善事做义工。他就跟我讲这个事情,在家里面夫妻没有处理好,到外面做义工有没有逃避的嫌疑呢?这个善就打个问号了,首先要把夫妻关系处理好,这是大善,一个家族的大善,比到外面做义工要善。这个地方大家要格外的小心,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是丈夫把丈夫做好;是妻子把妻子做好;是爸爸的把爸爸做好;是妈妈的把妈妈做好……这是大善。县太爷把老百姓照顾好就是大善,反过来做了县太爷没有照顾好老百姓也没有做坏事,你还是不善。名不副实啊,做了县太爷就是为老百姓做事的,你做了县太爷又没有给老百姓做事,名不副实啊。
《了凡四训》讲,世之享盛名而实不符者多有奇祸,你就已经亏了你的福气了。过去有句话一点不错,那这句话大家不理解,做官不能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你回家卖红薯你不损福啊,你做了官做了县太爷又不能为老百姓做事,名不副实就把你的福气给亏掉了,还没有说你做坏事,做坏事亏的更多,只讲你啥事没做。你只有一种情况才叫不亏,就是所做如你的身份,一点不亏。做官不容易,做官是很危险的。两种人做官很轻松,一种是明白道理的人做官,他知道该怎么做。还有一个啥都不明白的,瞎做,他也没担心,但是祸在后面,所以做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做老板也是的,不能把员工照顾好就在损你的福气,如果对员工还不好,损的更大,老板不好做。
稻盛和夫讲,如果企业家经营企业亏损了,对员工是犯了大罪。什么样的大罪?不用到法院来叛你,扣你的福气,扣祖宗给你遗留下来的福气,也扣你子孙的福气,扣啊。所以每件事情都要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有赢有赔、有赚有亏,没有一件事情不在盈亏之间来计算的。只是我们粗心没有去算,你不算它有人替你算。谁算啊?老天爷算,老天爷怎么算?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了凡先生心颇惊疑。惊什么?我减粮食税,神怎么知道的?我又没给他打报告,又没给他发短信,他怎么知道的?神什么都知道,你做好事他也知道,你做不好事他也知道。所以说他是总会计师,咱们是分账会计师,你不记他都能记的,他不失职啊,记在上面。这讲吃惊,疑呢?减粮食税这一件事情真的抵做一万件吗?他也不相信啊,他不了解为官之善和为民至善的区别。这时候他有个好朋友叫幻余禅师,这个人算是了凡在嘉善的老乡,虽然出家人但是同乡,常常从南方到北方去五台山拜佛,路过宝坻就跟了凡先生叙旧。这次又来了,了凡先生就把梦中事请教。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神讲的减粮食这件事情等于一万件善事做完了,真的假的?他提出疑问了,幻余禅师的答复非常重要,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个说法我们每个人要记得清清楚楚,用真切的心来做善事做一件等于一万件,反过来不是真切的心做善事你做十万件不抵一件。做善事要会做啊,会在哪里呢?会在用心啊。我们平常善事没少做,就是疏忽了那个心,往往做善事没有得到结果,做是做了好多,没有得到结果。然后就怀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这回事吧,那是我们不了解做善事的心是得福报大小的关键。
在《了凡四训》里面积善之方专门讲了个故事,有个小姑娘很穷,很想帮人很想做善事。她没有钱,只有两文钱,她就把它捐到庙里面。钱很少但是福很大,什么福呢?长大以后入宫做了娘娘,这个福很大,娘娘千岁啊。我们都是百岁,皇上是万岁,她千岁福很大,而且老和尚亲自为她主持捐赠,两文钱,搞那么大规模的捐赠仪式,亲自给她诵经回向,很隆重、很重视、规格很高。娘娘又想起过去捐赠的事情,两文钱有那么大的好处。我现在是娘娘了,钱也多了再做一点不就更大了吗,又去了。这次带了千两黄金。那按理讲,贵为娘娘贵为千岁,又是千两黄金。老和尚应该更重视啊,更隆重啊。老和尚没有,他派了他的一个小徒弟,小沙弥给娘娘主持捐赠仪式。娘娘就不理解了,我现在身份又高钱又多,为什么老和尚对我的态度这么冷淡。捐赠仪式结束后她就来请教老和尚,老和尚就跟她讲过去你就两文钱,你那份心真切,现在贵为娘娘,钱多了身份高了,心不如当年真也不如当年切了。大家看到心真切是得福报的关键。你想一千两黄金对娘娘什么概念,九牛一毛啊;两文钱全部家当了。大家就知道穷人做善事比富人得的福报还大,关键用心。你不要说我捐了一千万,你捐一千万可能不如他捐一千块得的福报大。问题出在哪里呢?心态上。
那什么叫做善心真切的真切呢?怎样的心叫真?怎样的心叫切?有标准的。做善事不图回报,这个心叫真。图回报,这个心叫假,这是标准。只帮人不图回报,真啊。什么叫切呢?急人所急,不是我想做善事就找善事做。我们打个比方,有个人想做善事,在马路上想扶老太太过街,一种做法呢走在马路上正好碰到老太太过街困难,把老太太扶过去了;还有一种呢站在马路边等,看看有没有老太太来,其他的善事不做,就等老太太,这就不是的了,不切了,急人所急啊。我们今天做善事也是这样的,身边有急的事情不去办,雪中送炭的事情不做,专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不够切,花架子不务实。公司里面遇到的困难十万火急他不去管,他跑到外面做善事去了,不真也不切。做善事在这个地方了凡先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很重要的问题,从事上善要提升到心上善,心上善叫真善。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心上善最重要,有心上善再事上善,这个善就真了。光有事善没有心善,这个善不真,也开不了真花,结不了真果。这个地方就很重要了,会做善事的做一件抵十万件,不会做善事的做十万件也不抵一件,区别在智慧上。所以有智慧的人做善事跟没智慧的人做善事,得的结果差距太大了。
1.深信真理2.发露忏悔3.书符发愿4.修身以俟5.持准提咒6.正名养德7.反省精进8.回小向大9.记功过格----立命九法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了凡四训》
学习《了凡四训》,立命之学非常重要,心想事成是生命的第一能力。这种学问是生命的大学问,我们学任何东西一定要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离开生命没有学问,要学就学生命的大学问。云谷禅师和了凡先生,传授了立命之学。了凡先生又在自己的生命的当中,运用立命之学。他把自己的经验总结记录下来,就变成我们今天学习的了凡先生的立命九法。
第一法深信因果;第二法发露忏悔;第三法书符发愿;第四修身以俟;第五持准提咒;第六正名养德。名字就是命,因为名字本来是念头,念头就是我们的命。而名字这个念头是我们天天要提起的,与人打交道,你做事都在用自己的名字。名字要起好,还得要善用。名字起大了不行,你看《了凡四训》里面讲,世之享盛名而实不符者多有奇祸。假如名不副实,名大实小,我们的命就亏掉了。我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姓是祖宗的姓,姓俞,要传承。名呢是父母起的,叫智宏,智然,智还是那个智,宏,宝盖头的宏。这个智宏这名字非常好,但是我用起来就嫌大,以前用智宏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带不动,有点什么感觉呢?四十码的脚穿了四十三码的鞋,你说没鞋吧他穿着,有鞋吧就觉得跌跌冲冲的,老干错误的事情。也算聪明人,尽干糊涂事。大概十多年前,有次走在路上,我突然就在想,能不能换个名啊,换个合适点的名,就想到智然这个名字。没有改过,就智然。智然这个名比智宏稍微柔和一点,这完全凭直觉了,你说它不柔和我也没办法,我就感觉柔和一点。用上以后的确不错,四十码的脚穿上四十码的鞋了,很合适,犯错误越来越少。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呢?名字是有意思的,如果名字你不能把意思解读了,这个名字你就没有善用。智然这个名字很明白,别干糊涂事啊。人家一喊智然我就知道别干糊涂事,这个意志多强啊。去年的时候我去溧阳看我舅舅,我就把我写的一个学《弟子规》的心得小册叫《今日弟子规》送给我舅舅。我舅舅一看作者,他说智然是谁啊?我说智然是我啊。你怎么起这个名呢?我就把四十三码的鞋跟四十码的脚的关系跟他一讲,我舅舅怎么讲,我早就觉得你的名字起大了,不好意思讲。名字的确是要恰如其分。
过去孩子生下来不好养,父母就给起个小狗小猫,一养就活,的确是这样子的。我们要给自己起个名,这个名呢姓不能动啊,名也不能动,我们能换的就是号,人人要有号,号就是明智的。那么这个号怎么起?基本的原则就是你对自己的志向是什么?给这个志向配备一个名而已。我想做个不糊涂的人,就起个智然,你也可以起个叫德华,有德有华都可以。总之你的志向跟你的名是相配的就可以了。起名字也不必找人起,如果你有机会找人起,当然也可以。我讲的这个方法呢,你只要依这个方法,一般都是很灵的。什么叫灵呢?好用。第一,凭直觉,不要思也不要想,一思一想就这个不灵了。第二个呢要跟自己的志向相匹配。今天晚上大家立命,立命,你就要给自己的命配备一个名,叫立名。了凡先生就是这么做到的,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人生的方向,志向一变号马上就变了,跟它相配备嘛。你依照这两个原则,一是直觉,二是符合你的志向,你自己都能起名字,你只要把意思解释好就可以了。那么这个是讲的给自己起个有能量的名字。第二个呢,把名字用好。比方讲,你都给自己起名字叫德华了,你就不能干没德没华的事情,否则一定有祸,名不副实啊。那么你做事的时候,就依照你的名做人生的标准,你就不会错,而且能量天天增长。你要做德华,有德的人,天天帮人助人为乐,帮一个人人家说,谢谢你德华,德华这个名字上就加一分名气。加一分气啊,能量上去了。你做两件事加两分,所以你的名字不可以默默无闻的。默默无闻不是谦虚,是糊涂啊。名字既然是名就一定要有名,要有气。你看有名气的人,往电视机前站三十秒,五百万就来了,名气大啊。名气不大站三年,三十块也来不了,名字是有气的,一定要让名字有气有能量。
做善事符合你的名,增能量。反过来你要做没德没华的事情,人家说这家伙不是东西,你的名你的命就减一份能量。加减法都在名上得到实现,你不仅名字上有能量,你的姓,姓氏也有能量。我们跟祖宗在一起,你每天实际上从来没有离开过祖宗,你出门都顶着祖宗的姓出门,你回来又带着祖宗的姓回来。人家一说张某某真了不起,给这个姓氏就加了一分,人家说张某某不好,就给这个姓氏减了一分。人生无非就是作善作恶也无非给自己的命加分减分。你所有的福气最终都是在名上得到体现的。有些人犯了罪到监狱里面,到监狱里面第一件事就是把名字拿掉,然后编上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姓氏给拿掉了,名字给拿掉了,你身上就没有名气了。我们见面讲贵姓啊,富贵的贵就没有了,尊严就没有了。保护名字就跟保护命一样重要,这就讲了用名字。依名字来生活,天天增长能量,违背名字就是损自己的能量。
那么了凡先生也是这么做的。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那么袁了凡,他想心想事成做圣人,就给自己起了一个了凡的名字,不愿意做凡夫了。凡夫就是心想不成,心想不成就是凡夫,心想事成就是圣人。名字起了之后怎样呢?从此而后变了,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不一样啦,就像你入党了是党员了,走在马路上,你就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你就不会把自己当老百姓了,要求高,你看这名字很重要。那么了凡先生也是这样,终日兢兢就是我们讲的不敢随便,很谨慎。就怕给名字抹黑,就怕给名字减分。所以我跟大家讲,每一分钟,人无非在做三件事情,要么在积福;要么在享福;要么在损福,那么这福在哪里呢?都在你的名上。有名的人福气大,没名的人福气小,都在名上体现出来。前日只是悠悠放任,什么叫悠悠放任呢?想吃吃,想喝喝,想干嘛干嘛,想打麻将打麻将,顺着习气来。想睡懒觉就睡懒觉了,了凡先生起了了凡这个名之后,不敢睡懒觉了,三千件善事等他做啊,不能不做。每天他都要记功过格的,每天都有使命的,不然登科怎么来啊。立了个命说我要儿子,然后抱头睡大觉去了,那儿子能来吗?三千件善事每天要落实的,不敢再随着自己的习气了。这就是立命之后人对自己的要求高了,有志向了。
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战兢惕厉就是谨小慎微的意思,就是所作所为都要与自己的名和命相匹配。是德华就要做有德有华的事,就不会再做没德没华的事了。在暗室屋漏,这个暗室屋漏多是讲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哪个地方人眼睛看不到呢?我们的起心动念。这个地方眼睛看不到,但我们的命恰在这里就发生了。念头就是我们的命,念头一生,梦境就来了,底片一换电影就变了。这个地方跟人家看见看不见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你动念马上生命就发生改变。所以明白这点以后,我们就不敢背着人做事了,你背着人做事你动念你做梦,自作自受,跟任何人没有关系。人家不看见,你做梦谁看见,老虎追你谁看见,你自己苦啊,自己害怕。如果你做美梦,,你自己偷着乐,人家乐不起来啊。梦是你做的,苦乐也是你自己受的,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没有人再需要管你了,完全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坦率的说,到达念头层面,谁也管不了你了,除非你自己管自己,你要不管自己,谁能管到你啊。你动念谁知道,不知道,所以说讲自我管理,如果大家不明白念头和命的关系,自我管理很难实现。明白了以后,没有人再需要管理。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起心动念也不敢得罪人也不敢得罪天地鬼神,只能存我帮你的心,只能存我错了的念。这两个念头就是最有福的念头。
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那么人家憎恨我、诽谤我、误解我、责难我,甚至欺负我,你还生气吗?不生气了。为什么不生气呢?生气漏你的气啊,你干嘛生气,我经常讲,打死都不能生气,死了后能量还很高,一生气能量低了。不仅不生气,还很欢喜,吃亏是福啊。人之无过咎而横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想到这里偷着乐,子孙有福了。我们积阴德在哪里积啊?除了做善事积阴德,多半阴德多是在被误会、毁谤当中积下来的。多少人在文革当中受了委屈,文革之后呢,你发现他的后代都发起来了。反而在文革中占便宜的,子孙都倒霉了没发起来。你说吃亏还能生气吗?乐都来不及,能乐就很好。自能恬然容受。人想通就没烦恼了,烦恼都是没有想通。没想通是我们学习的不够,践行的不好。《了凡四训》大家要常读,天天诵读一遍。做不到天天诵读一遍,每天把谦德之效诵读一遍,这是最起码的。有时间把立命之学诵读一遍,诵读一遍的时间也不长,我最早诵读的时候大约要六十多分钟一个多小时,后来越来越快了,现在差不多三十五分钟,读快点三十分钟都能读完。三十分钟在生命里面是很短的时间,但是这种能量补充上去是很高的,直接就把《了凡四训》变成你生命的念头,你说这个多直接啊。等于你是一个心田,往你的心田里面播种有福的种子,播正念,那还能偷懒吗?有时间就播啊。如果到能背诵的地步,我们讲行住坐卧,常常就把《了凡四训》提起来了,什么叫提起来呢?常常念、常常背加深印象。对于加深印象跟生命的关系,我举个例子大家就好理解。平常我们看电视,电视里放广告,比如说洗发水。海飞丝、海飞丝、海飞丝,海飞丝的广告,三十秒钟就得几万块钱,海飞丝公司哪有这么多钱,天天给你看海飞丝。无非就一个目的,当你走进超市,这个地方是飘柔、这个地方是花王、这个地方叫霸王,这个地方叫海飞丝,你一进去一眼看到哪个啊?肯定海飞丝啊,为什么呢?海飞丝念头太强烈了。如果你天天念《了凡四训》,你就是圣人啦,你的念头是圣人,你不是圣人吗。强烈绝对不会做凡夫的事情,肯定是做圣人的事情。你实在说时间不够,太忙了,你就把两个念头提起来,我帮你,我错了。没有事的时候,我帮你,我错了,我错了,我错了。你平常不练这功夫,到真错的时候,你发现你说不出口。为什么呢?念头有了,念头里面还有个力量叫念力,念力不够也不行啊。我帮你也是这样子的,看到人需要帮助也想帮,冲不上去,为什么呢?念力不够,念力是要练的。念头是可以学的,念力是要练的功夫。这功夫平常要做,那么了凡先生立命,再加上一些方法的加持,了凡先生变化了。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这变化太快了,第二年,原来孔先生给他算的命停止了,新的命立就来了。什么叫立起来呢?第一名是新立的命,第三名是老的命。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老的命趴下去了,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新的命立起来了。所以说大家知道只要会立命,不必要去算命,会立命就行了,会心想事成就行了,把这个功夫用熟了,把这种能力提升了,你想想看我们每个员工都有心想事成的能力,这个公司定目标就快了。如果大家都没有心想事成的能力,你天天定公司目标,没有一个人能实现,你不是白定吗。所以我们讲生命力,员工有生命力,企业就有生命力,员工有心想事成的能力,就等于企业有心想事成的能力。那么这是讲的正名养德。德就是德能,心有力量想什么就容易成功,所以名字是提升我们心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大家要善用、要巧用、要会用。
那么第七个方法叫做反省精进。我们总要不断进步,不进则退。尤其是学习传统文化更要走进步的道路,不要走退步的道路。这个话不是跟大家说着玩,很多人学之初刚开始学的时候非常努力,现在没劲了退步了。刚开始学的时候信誓旦旦,我要如何如何,包括今天大家学完《了凡四训》之后我要如何如何。一个月不见面再见他没这么热情了,所以要用加法不要用减法,什么叫加法呢?今天晚上立命,只要立一个命,不要立很多的命,我不讲,大家肯定会,我要这个这个要那个那个,要那么多干嘛呢,一个都实现不了有什么用呢。立一个命成一个命,这个命不能实现,我永远不立命,非得把它搞成为止。要有这种气魄,要有这种信心啊。反过来说你立命都能成功,你都能心想事成,你以后一个个立谁能管你啊。立一个成一个,成一个立一个,你自己控制,干嘛要一把把的立,一筐筐立,没有必要,立一个命就可以了,而且只立一年的命。不要把共产主义理想放在里面,太远了你自己都不相信。因为这里面大家晚上立命的时候都会看到,会立命的人很快就实现了,所以这边我要跟大家提出来,一年的命,一年立一个命,一定要具体,不要抽象,保证你能感觉到进步。改过也是这样,改一个再改一个进步了,再改一个又进步了。一下子想改十个,一个没改成退步了。要保持精进的状态,精是雷锋精神的精,进呢进步的进。精就是专精,专心的来做,努力进步。那么在哪里精进?在反省当中精进,常常反省你就能进步。稻盛和夫就是靠反省的力量推动自己进步的。
了凡先生怎么反省的呢?然行义未存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这个是了凡先生反省的内容。
行义未存检身多误。行义未纯是从心态上、动机上来反省的。我行善的动机有没有问题,动机要错了,做善事都是恶,所以动机及其重要。检身多误是从言行上来反省的,动机更重要。以前听朋友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媳妇。大媳妇对老太太很孝顺,有次到亲戚家串门,亲戚就招待她了。做了一点肉,过去吃肉那是不容易的,一年吃一次,一年就养头猪,过年就杀掉。现在大家天天吃,肉都吃不出肉的味道了,不够珍惜。人家请她吃肉,大媳妇就想肉好吃啊,我一个人吃,老太太在家吃不上,就觉得应该给老太太带回去。你看多厚道,想别人不想自己啊,有利他的精神,常存我帮你的心,要不存我帮你的心,到那一看肉自己先把它吃掉了,等想起来拿不出来了,意识要强。她就把肉没有吃,拿张纸一包带回去了。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个跟头,那肉就掉下来了,你说巧不巧,正好掉牛粪上。你说大媳妇心里面难过啊,好不容易一块肉掉牛粪上,带不回去啊。但心想要带不回去老太太还没吃,是洗洗带回去还是就不要,纠结了好一阵,最后决定洗洗带回去。带回去给老太太吃,老太太不知道吃的很欢喜。这个时候天上乌云大作电闪雷鸣,大媳妇说完蛋了,我把掉在牛粪上的肉给老太太吃,老天爷看到了。过去对老天爷那是毕恭毕敬。大媳妇就想,我死不要紧不要伤及老太太,她就赶紧往外跑。一跑出门,门口有棵大树,一个雷下来,啪,没把她劈死,把那棵大树劈断了,从大树里面就跑出一坛黄金来。人没死发财了。这一发财小媳妇听到了,姐姐成功了,姐姐是企业家赚大钱了,我得跟她学习经验,她是怎么成功的。就像我们很多企业家,成功以后写自己的经历成功之路,好多人都愿意买成功之路。这个姐姐老实,妹妹一问,她就跟她讲怎么怎么,哦这么成功的啊。她也到亲戚家去,亲戚也请她吃肉,她也把肉包包就回去了。走在半路上想还有一个环节,牛粪在哪里啊?哦找到了,把肉往牛粪上一扔,洗一洗就回去了。老太太一吃也很欢喜,这时候电闪雷鸣,乌云大作。她想赶紧往树那边跑,不然来不及了。刚跑到树那边,一个雷下来,这下子没打树把她打死了。你看她做善事,哪个环节少,一个都没少。就一个地方错了,心错了,动机太重要了。
了凡先生在这个积善之方里面,把这个善讲得很细微。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光一个善字讲这么多内容,大家有没有听出味道来,善是一门大学问啊。不学,做善事就会做错。做善之前一定要把积善之方中的这个八善好好看明白,确保我们动机不错。这是反省啊,从动机上来反省。
第二呢,从言行上来反省。这言行上反省容易些,比方讲,我前面跟大家介绍,跷二郎腿是傲慢。你常常去反省它,我今天有没有跷,跷了赶紧放下来,忘记了又跷了,发现了再放下来,这个容易,动机上不容易发现。还有我们讲的说话要慢、吃饭要慢、走路要慢,你常常反省,我今天是不是吃快了,我今天说话是不是急了,这要做出反省的。老师讲天天要常说我帮你,常说我错了。我今天说我错了说了多少,这些都是好反省的,最难是动机,当然了言行反省也很重要。见善而行之不勇,见到善事他想做啊,想做没有勇气做这也是问题,什么原因呢?善念有了,念力不够强,没有别的原因啊,经典读少了。天天读经典,天天给自己心田里面那个善念给它加能量。善事做少了,常做,做一份善事得一份人气,人家说谢谢,又给你善念加一分。所以一个多读经典,第二个呢有机会多做。如果讲的再现实具体点,说我错了,时时能说出来,如果说今天想说说不出口,就是念力不够,也叫见善而行之不勇。上课的时候都能说出来,现实中也能说出来。不用讲多,就鞠躬这个动作,你在这里鞠的时候一点没问题,一点障碍也没有。离开这个教室,你马上就不会鞠了。你鞠躬的时候一定看旁边,没人我鞠,有人我就不鞠了。什么原因呢?念力不足,你如果回家还能鞠,见到爸爸妈妈还能鞠,那个念力就很强了。见到爸爸妈妈就不鞠了,没有别的原因,还是念头里的力量太弱。念头有了,念力不足,没有别的办法,修炼、常做。
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我们在帮人的时候,心里常常纠结。这个事情很普遍,比方讲大家都明白了,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到真做的时候,他也依舍得,不过他变形了。他依什么了呢?他依得舍,有得我就舍,没得我就不舍了。变形了你知道吗?纠结啊,这事做了对我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好处,有多大好处,自己障碍自己啊。古人讲,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你要相信有因有果,你要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只要能种豆,就不要想能不能得豆,那是一定能的。就跟你看电视节目一样的,你只要按按个电钮1频道,肯定出来1频道,不会出来2频道的。你按2频道,只会出来2频道,不会出来3频道.你只要相信你按的1频道就可以了,不要看结果,这是真理。对真理要有信心,你可以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定要对真理有信心。慢慢的,你对自己也会有信心的。假如对真理没信心,你对自己有信心,你肯定干糊涂事,自以为是。所以对真理不要怀疑,对有因有果、对心想事成不要怀疑;对根深叶茂不要怀疑,这都是真理。
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那么身勉为善就是我们讲的做善事能做了。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家也愿意捐款了,也愿意帮人了,也参与社会的慈善事业了,都很好。但是口有过言。什么叫口有过言呢?嘴巴上不能吃亏,嘴巴上要是吃亏,就要跟人辩解。财上的亏都已经吃了,没问题了,嘴巴上不肯吃亏,遇到委屈还要辩解。如果真能做到像丁敬宇一样,受侮不答,闻谤不辨,我们这个善就深了。这个完全是嘴上的功夫了。所以企业家口上有福啊,不要把它漏掉。吃亏的时候赶紧把嘴巴闭上,不要得理不饶人。要讲道不讲理,讲理气死你,要讲道。
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清醒的时候不会做错事,喝醉酒呢就保不住了。所以企业家对酒要相当的警惕。常常喝醉酒,你就干糊涂事。多少糊涂事是在酒后干的,不喝酒没事啊,一喝酒就有事了,所以就不是好东西。年方少,不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从小对酒就要有高度的警惕,长大就不会犯错误。我的很多苦头,都是在酒上吃的。我现在才知道,那个时候没学《弟子规》。后来把酒戒掉了,过失少了很多,很多过失在喝醉酒时犯的。大脑不清楚,人大脑不清楚,有几个不干糊涂事。上次看到一个报道,说法国有个人喝醉酒,手上拿个酒瓶,歪歪倒倒,找了个废物箱把酒瓶放进去了,旁边围观的人就佩服他,你看人家喝醉酒还那么强烈的有环保意识,我们大脑清醒的时候都没有啊。香蕉皮一甩就扔掉了,痰就吐出去了。为什么他有那么深厚的环保意识啊?没有别的,平常环保的书读多了,广告看多了,念头强啊。都在念头上的功夫,所以我们要加强正念的训练,这是训练出来的。他们以前讲个笑话,说有母子两人,孩子只有一岁,家里住四楼失火了,从门呢跑不出来被火封住了,从阳台上也不敢跳。在这种危难之际,火越烧越大,底下就有人叫了赶紧把孩子扔下来,底下有人接住。妈妈舍不得,实在不行,万般无奈把孩子往下一扔。就在底下人群里面就看到一个人一个鱼跃就跳出来了,就把孩子给抱住了。你问他干嘛的,踢足球守门的,太娴熟了。大家很高兴,在高兴之余,他又做个动作,顺脚把他踢出去了,要娴熟到这种境界,所以你就知道要训练,念头要训练到这种境界。在这个地方是看到功夫的。
以过折功日常虚度。每一天我们今天是赚了还是赔了?每天都要算账,每天都要做报表。你看报表怎么做,无非是盈和亏。今天善事做的多,不善事做的少,我今天就赚了。我今天不善事做的多,善事做的少,我今天亏了。如果再具体我今天说你错了说的多就亏了,我今天说我错了说的多就赚了。其实每一天你不记账,老天爷都给你记账的,一分一毫都不会少。但老天爷记账你不知道。你自己记账,自己的意识比较强,所以他这个地方就讲,以过折功,他就发现自己日常虚度了。过多功少,下面他就结合自己来讲。自己巳岁发愿直至乙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件善行始完。那么前面了凡先生立命的时候,誓行善事三千条,要做三千件善事,那么这三千件善事做了多长时间呢?十年。不是说十年里面只做了三千件,而是十年当中善事不善的事相减以后,余额是三千件。我们想,假如了凡先生只做善事不犯过失,三千件善事老早就做完了。我们就是这样子的,一面做善事,一面犯过失,一面犯过失,一面做善事,把自己耽误了。比如有的人这边放生,那边回家吃鱼吃虾。这边放生有功啊,吃鱼吃虾有过啊,这就是犯过失了。还有人帮人,这边帮人有功,那边发脾气就有过了,扣掉了。我们经常在帮人的时候,特别容易发脾气,一点功劳都没积下来。为什么呢?傲气犯了呀,如果帮人的时候,还能很恭敬,还能很谦虚,功劳没有漏掉。往往是发脾气多,你做十件善事一百件善事,你只要对人发一个脾气,你就兑掉了,白干啊。尤其是我们企业家经常干这种冤枉事,对员工你好的不得了了,对员工发一通火,功劳都没有了。要管住自己的傲气、怒气、怨气和脾气。这个是讲的反省精进,立命九法的第七法。
第八法呢叫回小向大。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这个回向啊,意思还是不难理解的。就是我们做善事,做善事有功,这个功劳你是自己留着享用呢?还是送给你最喜欢的最相送的人呢。这个功劳是送的出去的,福气是送的出去的。这个曾国藩在家书里面,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记录,反正对我的印象很深,曾国藩27岁考取进士,要候缺。上面有人退了,他马上就补上去做官了,那么那段时间叫待岗,只能拿基本工资,没有岗位津贴的,收入很微薄。他住在北京,好像是南衡街,跟我原来住的地方很近,平常没事常到报国寺,去那边走一走。这时他的爷爷回老家生病,他就写信回去问爷爷的病情,弟弟回信说爷爷的病好了,接着呢,曾国藩又写了一封回信,在这封回信里面讲了一桩事情非常重要。他说幸亏我没有得官,否则运气泄的太多,不然爷爷的病好不了。他没有把福气用掉,这个他有没有做官跟爷爷生病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做官没有把福气用掉,这个福气是家族福气。他要是做官呢?爷爷的病就好不了了。从这个事情上,大家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是多花钱,等于在损家人的福气,在损家人的福气,损爸爸妈妈的长寿,损爸爸妈妈的康宁甚至损爸爸妈妈的善终,这都连着的。那么接着曾国藩又讲,兄弟子侄学业也无所长进。假如他做官了,福气他享了,兄弟、儿子、侄子他们的学业也不能有长进。大家明显的感觉到,一个人好学成绩又好是福气,从哪里来的,从积善中来的。我们在外面,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又不爱学习,怎么办呢?不必要给他花更多的钱去上所谓的贵族学校,贵族学校无非是花钱比别人更多啊,你把他,他成绩本来就不好了,没福啊,你还大量在他身上花钱更损他的福,你还不如拿好这个钱给他积善他成绩就好了。这个事情《三字经》里面讲到的窦燕山也是这个做法。《三字经》里面讲到这个故事,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这个人,燕山是个地方,因为这个人有名就以他的名来命名。这个人家里很有钱,但这个人品德不好,三十多岁的时候,有天晚上做了个梦,爸爸在梦中教训他,说你这个人坏事做多了,不得好死,命中无子。过去的人对命中无子特别的紧张,一下子就惊醒了,虚汗直冒,这时就反省了,突然醒悟,从此以后就不做坏事了。他把自己家拿出四十间房间来做教室,请最好的老师来教当地的学生,虽然他没有孩子,教别的孩子。后来一下生了五个儿子,不是生一个,好事做多了么就多生几个,这是福气的显现啊。这五个孩子生下来,哪里来的呢?他爸爸做善事来的。助人为乐,乐是正能量,想要儿子心想就事成了。但是这五个孩子生下来,都有残疾身体不好,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按我们的习惯赶紧找大夫啊,他没有找大夫,他干什么呢?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孩子哪里来的?做善事来的,哪有缺陷啊?我做善事动机不纯,质量不高。把动机纯正了,继续做善事,五个孩子的残疾统统好了。而且五个孩子官都做得很大,我看了一下,大致都是部以上干部,凭什么?做善事来的,有福气啊。所以曾国藩讲的一点不错,我们少享一点福,这个福就变成儿女的学业,就变成父母老人的健康和长寿。这种心态叫做回小向大,把一个人享的福变成给大家享,叫做回小向大。这种心量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的福一分没少一分没减,大家的福就增加了。本来一件事就那么多福,因为心量拓大了,福也拓展了。就像一支蜡烛,本来就一支蜡烛亮光,现在这支蜡烛点燃了一百只蜡烛,自己蜡烛还在燃烧,其他蜡烛也点亮了,光明就更大了,所以这种就叫回小向大。吃不吃亏呢?一点也不吃亏,而且是增加福气最简便的方法。你做事不要做多,回向就可以了。你实在没有人回向,给我也行啊。你也不少,我也增加了多好啊。这种事情叫做有智慧。
那么江本胜博士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回小向大是事实,他怎么来做的呢?他取了一杯东京的自来水,东京自来水水结晶不太好,质量不高。他就把它放到办公室里面,然后通知在日本其他地方的一些朋友,约定同一个时间,向着他办公室所在的方向来祝福这杯水。什么叫祝福啊?我爱你,把能量给它,然后再把这杯水冷冻以后放到显微镜下看,水结晶就改变了,如果我们父母身体不好,有病,我们把我们的福气给他,病马上就好。所以说我们每次立命的时候都有同学都立这样的命。
我愿意做多少事情把这个福气给我的爸妈,让他身体健康,这是完全可能的,一定能做到的。那么今天晚上我们立命,把福气给人可以,但是不能替人、代人家立命。什么叫代人家立命呢?我要我儿子一定要考上大学。你管不了他,你只能管你做什么,不能管他做什么,不能替人立命。立自己的命,不要立别人的命。我们经常替别人立命,不行的。那么我们注意到了,了凡先生回小向大的时候,他不是自己亲自做的。请谁做的呢?请性空、慧空诸上人。这两位都是有修行的出家人,都是有清净心、有能量的修行人。为什么要请有能量的人来回向呢?有能量的人回向的力度大,我们回向的力度小。比方讲我现在在说话,我说我爱你,假如没有麦克风你听不到,我现在对着麦克风说我爱你,你都听到了。麦克风就是两位高僧啊,借他的力量大家都得到啦。所以回向也需要请能量高的人。如果你觉得你能量不够,就请高人帮你回向,效果好。如果你行,麦克风一关,扯着嗓子喊,大家听到也行,道理完全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是立命九法的第八法,回小向大,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你看了凡先生立命,也是一个一个立的,不是一批批立的。先求登科,完成了再求生子。这个跟《弟子规》的法则完全相应。《弟子规》上讲,方读此、勿慕彼、此为终、彼未起,虽然讲的是读书,其实讲的是一个基本法。做人做事就是这个规则,不要贪大,不要求多,一个个来。儿子是一个个生的,不是一批一批生出来的,一个个来,这就是规律啊。成一个办一个,改过也是这样子的。那么了凡先生立命,他总是两个项目同时配套进行的。求登科行善事,求登科就是心想事成的想,动了一个愿望,光想不行心还得有力啊。行善事提升自己的能量,助人为乐,乐是正能量,心有力了,想什么马上就变成现实,所以这个心力是成败的关键。难怪孟子讲,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养吾浩然之气,不要养怨气、不要养怒气、不要养杀气,要养正气、养和气、养信心、养正能量。怎么养法呢?助人为乐是很重要的方法。三个方法养正能量,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用,第一个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助人为乐;
第二个常常诵读经典,用正念提升我们的正能量,读《了凡四训》就是提升能量;第三个方法用准提咒,用念为人民服务、念阿弥陀佛或者用念我错了,用念头直接用念头本身,用正念提升能量,把这个功夫用上了,心力提升了,想什么就灵验了。
那么立命九法的第九法叫记功过格。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这个记功过格就跟写日记差不多,只是内容是记录自己做了什么善事犯了哪些错误而已,不像有人写日记喜欢写些感情上的东西,他是专门记功和过的叫功过格。这个方法在明朝被广泛使用,每天记每天就在反省,每天就在对照,每天就在加深印象,这个就是日常的基本功夫。了凡先生他是读书人能写字,所以他做一件善事就把它记下来。汝母不能书,了凡先生的太太不会写字,怎么办呢?不会写字也不影响记功过格。所以记功过格它是一种讲的状态,不是讲的事情。她怎么记呢?找一个鹅毛管,切一个口,在朱砂上按一个印子,然后在日历上戳一个孔,干几件戳几个孔,也是记功过格。所以记功过格是一种状态,不光是讲一件事情。
那么他们做善事,每天做,都做哪些呢?他举了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不是随便举的,大家也不要随便来念,这两个例子隐藏着密意,隐藏着更深的意思。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施食贫人就是我们讲的帮人,买放生命就是放生。这个救人跟放生有啥区别呢?这是两个境界上的事情,大家读《弟子规》都很清楚,《弟子规》讲泛爱众,讲爱人只讲到爱人,没有讲到人以外的猪啊、牛啊、羊啊,没有讲到鱼和虾,儒家的境界只到爱人,没有讲爱众生,所以爱鱼爱虾爱牛爱羊,这是道家的境界。所以你只到两个例子,实际上讲的两种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了凡四训》把儒家的学问和道家的学问融会贯通了。因人而宜,你想学儒你就爱人,你说我想人也爱,鱼也爱虾也爱,那你就爱众生,一样。所以这个经典啊,不同因缘的人,每一个在里面都得到自己的收益,是一部难得的经典。那么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每天做的善事多的时候有十多件,好理解。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这个至癸未八月算了一下,应该是四十六岁至五十岁之间,差不多四年,四年时间把三千件善事做完了,比以前快了,虽然比以前快,也未必比以前做的善事多。为什么?他不善的事情做的少了。《了凡四训》在改过之法里面直接就点出这个问题,未论行善先须改过,你把过失改完了,你行一件善事是一件善事,做两件是两件。你这边做了十件善事,那边犯了十二件过失,你还亏啊。先要改过,这点非常重要。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你看了凡先生求登科为谁求呢?不是为自己,现在做善事成功了,有功劳也不自己享,心量很大。这个心量的东西太重要了,同样在做善事,做同样的善事,因为心量不一样得到的福气差距太远了,动机非常重要。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那么后来了凡先生求子之后,又求中进士。大家有没有发现,求登科求生子每次都是行善事三千件,为什么这个要行一万件呢?这些地方都是要体会的。我个人体会,中进士这个福气很大,能量不够够不着,三千件善事不够,一万件那个能量才够,想才能变成现实。所以你就知道,能不能成,能不能想成,不取决于人,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做的善事够不够力度。从这个地方大家看到,做官人的福气是很大的,凡是做官人的都是积善积来的,不是行贿行来的,也不是坑蒙拐骗来的。到这个地方看清楚了,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福气,你又做上那个官,马上就有祸。那道理很简单,你只能喝二两,喝个半斤不醉了吗,肯定醉。过去的人有一种说法叫隐德不仕,有德的人不出来做官,为什么呢?因为一做官花就开了,福报就消掉了。隐德不仕呢就是多积点德少做官,大马拉小车,那个车拉的自在,福报很小还拉个大车累死你。现在人就喜欢小马拉大车,还喜欢搞空手套白狼,你不傻吗?都是糊涂啊,聪明反被聪明误。古人讲厚积薄发,厚积多积少用,现代人不积乱用,透支啊,明明一个月三千,还到银行贷三千,不透支吗?都是不明道理。古人讲量入为出,现在我们是不管入多少,先出多少再说。
丙戌登第,了凡先生已经五十二岁了,中进士之后在宝坻知县做官做了七年。这个七年在宝坻县做了很多工作,被称为宝坻八百年来第一任好官,你就知道官声也很好。这个宝坻知县,虽然了凡先生也在那做县长,但是宝坻知县属于直辖市皇帝直管,这个级别也比其他地区也高个一级半级的,所以这个福气也比其他地方要大。原来在四川做个县长,现在在宝坻做县长,应该讲规格高了。
下面了凡先生自己用功过格的具体方法。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找一个本子,白本子,装订好以后,给它写个名字,他的叫《治心编》。去年年底的时候,在南京办《了凡四训》研修班,河北有个企业家回去以后特别认真也是找了一个空白的本子,把它订的很整齐,当功过格用。他给自己起的名字叫《洗心编》,把心洗干净。他就把自己记了一个月的功过簿拿来给我看。我看了以后特别佩服他,左面是每一天做的善事,他记在上面,右面是犯的错误也记在上面,很认真。每天能够反省每天能够对照,如果不记功过格每天反省对照就难了,比较粗,记功过格的过程就是反省的过程。慢慢的过越来越少,善越来越多。为什么呢?看到善事在增加有信心,越做越多了,看到过失越来越少更有信心,以至于不犯了。每天在反省,这方法很好,而且我发现他记得很认真,我问他有没有假账啊?他说没有假账,绝不做假账。功过格还记假账,太糊涂了。人生不能做假账也不能带假面具不能说假话,否则是自己骗自己。所以南老讲的好:很多人一生当中只做三件事情,自欺、欺人、被人欺。有什么意思呢?没意思。
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纤悉必记就是了凡先生记账也是不记假账,大事小事一个不漏,真实。用真心来做事,肯定得真实的结果。那么早上起来坐堂,这个堂。过去的房子比现在养人、舒服。过去没有楼房,最多是小二楼。现在呢三十层五十层高楼大厦,住在楼房里面,不如住四合院,像福建的民居那么舒服。我上次在福州讲课,他们带我去参观,明清的民居,那房子虽然很破但是很舒服。一进门有个天井,我们讲的庭院,庭院后面就是一个中堂,两面是屋子,再往后是老人住的地方,采光又好通风又好。我在北京住十五楼,花都养不活,拿到楼下就没问题,花养不活人也有困难,大家不知道因为没有觉察到。很多事情都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造成的。那么早上起来,家人、门役,我们这个地方就有想法,了凡先生记功过格我们理解,让家人一起记我们也不怀疑也理解,为什么让员工一起记呢?后来我想通了,这个老板跟员工什么关系?员工做一件善事老板也得一份福气,员工干一件坏事,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公司之外,老板也损福气。为什么?老板跟员工构成一个生命的整体叫组织。就像我们这个身体,身上有很多细胞,假如细胞有了病变,身体受不受影响?绝对受影响。说老板教育员工做善事,自己有福啊,你不教员工说那个不管我的事,他只要会干活就行了。他到外面打麻将、卡拉OK、桑拿、赌博、找小姐跟我没关系,绝对扣你的福气,他跟你是个整体。所以我们对员工只有教育,把他教好。否则你用他,他只要做不善的事情直接扣你的福气。了凡先生特别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在讲早上。晚上呢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晚上在庭院里面摆上一张桌子焚上香。赵阅道是宋朝时候人,这个人官做的很大,非常有品德,两袖清风仙风道骨,不贪心,很多人佩服他。这个人做人有个基本原则,凡是不敢对天说的话,不敢让天知道的事情坚决不做。所以他做事总是对得起天,不隐藏,君子坦荡荡,这个人心中没有鬼自然就不愧了。惭愧的愧怎么写?心中有鬼就愧了。愧是伤能量,能量亏失的一种状态,心中不可藏鬼的,心中只有装着正气装着正念、装着正人君子,这个人能量不亏。虽然如此但也有过失,有过失他很快就能觉察到,晚上对天忏悔,我错了。这一忏悔过失就消失了。大家对我错了产生的力量体会不是很深,你要去做。打个比方走在马路上一脚踩人脚了,你如果不说我错了,你肯定惹麻烦,踩完以后赶紧说我错了人家说不要紧,这就是我错了这个念头产生的作用。你说有没有作用?太有作用了。靳雅佳老师连天气不好都是我错了,把老公给感化了。这个念头是很有能量的,能化解一切的冤仇。我错了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念,如果不动真心那是话,动了真心那是个念,不是话起作用是念起作用,大家要记住这个问题。了凡先生把自己立命的九种方法都介绍完了,这九种方法大家常常要能够读诵,能够了解,读熟了就能用好。
第一法深信真理;第二法发露忏悔;第三法书符发愿;第四法修身以俟;第五法持准提咒;第六法正名养德;第七法反省精进;第八法回小向大;第九记功过格。接下来的内容是在了凡先生立命心想事成的过程中遇到几个特殊的事情。这几件特殊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了凡先生专门把它记录下来。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遇到个什么事呢?这人明白了心想事成的道理,明白了有求必应的法则,他就知道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胜求人,求自己动念头,求自己做善事,所以心想事成啊。在这种情况下,人知道命运是自己做主的,他就会拼命的来做善事,做善事就在积福,这种状态就叫做自我管理。人到这种境界不要人管了。善事做少了心里难过,他老婆就是碰到这个问题,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她着急啊,那么在这里提出个问题?老百姓做善事跟县太爷做善事方法是不一样的;总经理做善事跟员工做善事是不一样的;会计做善事跟销售员做善事不一样的。讲到了素位而行的问题,你在什么位置上你就用什么方式来做善事。做爸爸的做善事跟做儿子的做也不一样。
这个把它引申来看,了凡先生实际上已经把善事做完了,但是因为他标准不明,他以为没做他不知道。那么原来在家里面做善事,三千善事很快就做完了,现在发愿做一万件,就发现没有事可做,心里着急。是真的没有事可做还是什么原因?在这个时候了凡先生心里有烦恼了。有烦恼不要紧,有烦恼能量高了不用找心理医生了,直接神人给你做心理辅导了。夜间偶梦见一神人。晚上是有生命功能的,不是没有功能的,不要把晚上当作没有用的时间,有用。那么做梦遇到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他就把自己想做善事又没有做成,数量做的不够,这份烦恼像神人请教了,神曰,神就直接告诉他,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就给他答复了,你减粮食税这一件事情你就把一万件善事做完了。大家看看,县太爷做善事在哪里做?谁能减粮食税?除了县太爷。大家知道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善事,这叫真善。岗位上不善还到外面行善,未必是真善。我有时也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很多人喜欢在外面做善事,你做的是真善还是不善?我上次碰到个人,在家里夫妻关系不好,他不愿意耽家里面,就在外面做善事做义工。他就跟我讲这个事情,在家里面夫妻没有处理好,到外面做义工有没有逃避的嫌疑呢?这个善就打个问号了,首先要把夫妻关系处理好,这是大善,一个家族的大善,比到外面做义工要善。这个地方大家要格外的小心,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是丈夫把丈夫做好;是妻子把妻子做好;是爸爸的把爸爸做好;是妈妈的把妈妈做好……这是大善。县太爷把老百姓照顾好就是大善,反过来做了县太爷没有照顾好老百姓也没有做坏事,你还是不善。名不副实啊,做了县太爷就是为老百姓做事的,你做了县太爷又没有给老百姓做事,名不副实啊。
《了凡四训》讲,世之享盛名而实不符者多有奇祸,你就已经亏了你的福气了。过去有句话一点不错,那这句话大家不理解,做官不能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你回家卖红薯你不损福啊,你做了官做了县太爷又不能为老百姓做事,名不副实就把你的福气给亏掉了,还没有说你做坏事,做坏事亏的更多,只讲你啥事没做。你只有一种情况才叫不亏,就是所做如你的身份,一点不亏。做官不容易,做官是很危险的。两种人做官很轻松,一种是明白道理的人做官,他知道该怎么做。还有一个啥都不明白的,瞎做,他也没担心,但是祸在后面,所以做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做老板也是的,不能把员工照顾好就在损你的福气,如果对员工还不好,损的更大,老板不好做。
稻盛和夫讲,如果企业家经营企业亏损了,对员工是犯了大罪。什么样的大罪?不用到法院来叛你,扣你的福气,扣祖宗给你遗留下来的福气,也扣你子孙的福气,扣啊。所以每件事情都要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有赢有赔、有赚有亏,没有一件事情不在盈亏之间来计算的。只是我们粗心没有去算,你不算它有人替你算。谁算啊?老天爷算,老天爷怎么算?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了凡先生心颇惊疑。惊什么?我减粮食税,神怎么知道的?我又没给他打报告,又没给他发短信,他怎么知道的?神什么都知道,你做好事他也知道,你做不好事他也知道。所以说他是总会计师,咱们是分账会计师,你不记他都能记的,他不失职啊,记在上面。这讲吃惊,疑呢?减粮食税这一件事情真的抵做一万件吗?他也不相信啊,他不了解为官之善和为民至善的区别。这时候他有个好朋友叫幻余禅师,这个人算是了凡在嘉善的老乡,虽然出家人但是同乡,常常从南方到北方去五台山拜佛,路过宝坻就跟了凡先生叙旧。这次又来了,了凡先生就把梦中事请教。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神讲的减粮食这件事情等于一万件善事做完了,真的假的?他提出疑问了,幻余禅师的答复非常重要,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个说法我们每个人要记得清清楚楚,用真切的心来做善事做一件等于一万件,反过来不是真切的心做善事你做十万件不抵一件。做善事要会做啊,会在哪里呢?会在用心啊。我们平常善事没少做,就是疏忽了那个心,往往做善事没有得到结果,做是做了好多,没有得到结果。然后就怀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这回事吧,那是我们不了解做善事的心是得福报大小的关键。
在《了凡四训》里面积善之方专门讲了个故事,有个小姑娘很穷,很想帮人很想做善事。她没有钱,只有两文钱,她就把它捐到庙里面。钱很少但是福很大,什么福呢?长大以后入宫做了娘娘,这个福很大,娘娘千岁啊。我们都是百岁,皇上是万岁,她千岁福很大,而且老和尚亲自为她主持捐赠,两文钱,搞那么大规模的捐赠仪式,亲自给她诵经回向,很隆重、很重视、规格很高。娘娘又想起过去捐赠的事情,两文钱有那么大的好处。我现在是娘娘了,钱也多了再做一点不就更大了吗,又去了。这次带了千两黄金。那按理讲,贵为娘娘贵为千岁,又是千两黄金。老和尚应该更重视啊,更隆重啊。老和尚没有,他派了他的一个小徒弟,小沙弥给娘娘主持捐赠仪式。娘娘就不理解了,我现在身份又高钱又多,为什么老和尚对我的态度这么冷淡。捐赠仪式结束后她就来请教老和尚,老和尚就跟她讲过去你就两文钱,你那份心真切,现在贵为娘娘,钱多了身份高了,心不如当年真也不如当年切了。大家看到心真切是得福报的关键。你想一千两黄金对娘娘什么概念,九牛一毛啊;两文钱全部家当了。大家就知道穷人做善事比富人得的福报还大,关键用心。你不要说我捐了一千万,你捐一千万可能不如他捐一千块得的福报大。问题出在哪里呢?心态上。
那什么叫做善心真切的真切呢?怎样的心叫真?怎样的心叫切?有标准的。做善事不图回报,这个心叫真。图回报,这个心叫假,这是标准。只帮人不图回报,真啊。什么叫切呢?急人所急,不是我想做善事就找善事做。我们打个比方,有个人想做善事,在马路上想扶老太太过街,一种做法呢走在马路上正好碰到老太太过街困难,把老太太扶过去了;还有一种呢站在马路边等,看看有没有老太太来,其他的善事不做,就等老太太,这就不是的了,不切了,急人所急啊。我们今天做善事也是这样的,身边有急的事情不去办,雪中送炭的事情不做,专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不够切,花架子不务实。公司里面遇到的困难十万火急他不去管,他跑到外面做善事去了,不真也不切。做善事在这个地方了凡先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很重要的问题,从事上善要提升到心上善,心上善叫真善。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心上善最重要,有心上善再事上善,这个善就真了。光有事善没有心善,这个善不真,也开不了真花,结不了真果。这个地方就很重要了,会做善事的做一件抵十万件,不会做善事的做十万件也不抵一件,区别在智慧上。所以有智慧的人做善事跟没智慧的人做善事,得的结果差距太大了。
1.深信真理2.发露忏悔3.书符发愿4.修身以俟5.持准提咒6.正名养德7.反省精进8.回小向大9.记功过格----立命九法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了凡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