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1031)

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综 采 队

编写人:郝高云、王孝洲、王慧君 编写时间:2016年4月2日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1.1.1工作面概况

1.2支护

1.2.1正常支护

(1)选用ZY—4000/13/3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工作面内切眼长162m,实选110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16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 1.2.2特殊支护

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碎、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支护方式。

1.2.3巷道布置

切眼尺寸及支护方式:7.2*2.2(锚网支护) 运输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 回风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

以上在顶板管理正常情况下使用,若现场遇断层,地质构造时,施工单位另制定针对性措施。以上材料均放在材料道料场,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2 矿压观测计划

2.2 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规律及移动概况与支架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报,提出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如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特种支护,回采工艺等等,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2、对在11107工作面回采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包括新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进行资料积累,从矿山压力角度对应用效果 提出评定性意见。为采煤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创造作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日常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4、掌握巷道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其任务包括提出合理的围岩松动范围,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型式、支护参数。

5、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其任务包括确定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煤壁前方巷道合理的维护范围,确定工作面的端头支护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提高技术经济效果等。

2.3观测方案

2.3.1观测工具

ZY—4000/13/30型液压支架在左立柱上安有压力表,压力数据可以时实体现。并在11107采面安装5块KJ-126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压力数据实时记录,然后有技术

人员持采集器到现场收集数据,最后上传到电脑进行分析。

2.3.2测线布置

在工作面151台液压支架上每隔20架布置一个测点,即将测点布置在140#、130#、29#、19#、9#支架上,工作面共布置了5个测点。从工作面切眼开采时就开始进行矿观测,一直观测到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结束为止。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测点分布如图3.1所示。

图3.1 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测点分布图

2.3.3研究方法

利用软件将观测的矿山压力数据制作成曲面图表,把图表中的最低压力设为20MP。通过在连续的工作面上不同的颜色及深浅显示顶板压力的大小,这样更直观的看出顶板岩层的活动和周期来压的步距,为研究提供方便。

生产现场采用人工记录的方法,记录工作面顶板来压期间的煤壁片帮程度、顶板漏矸、支架立柱下沉、安全阀开启程度等现象,与顶板压力曲面图相结合来共同分析总结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

2.4矿压观测内容

2.4.1顶板动态:

对来压期间的顶板完好及漏顶情况进行评价。 2.4.2支护质量

(1)统计液压支架立柱工作阻力。

(2)观察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的矿压显现情况。 (3)观察两顺槽超前压力区片帮、低鼓等矿压显现情况。 2.4.3 11107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直接观测的方法,对顶板岩性、顶底板移近量,周期来压步距。 2.4.4 11107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根据观测数据,总结来压规律,制定针对性措施,指导生产。验证现有支架型号是否满足要求。

2.4.5 11107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1、技术员定期对于观测资料进行整理,验收员每班对于顶板岩性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

2、早班验收员每天进行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并记录数据。上井后及时交给技术员进行资料整理。

3、观测小组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矿压观测纪律,认真记录数据,并有整理资料的记录。

2.4.6 11107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详见矿压附表

3 矿压规律分析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3.1.1 初次来压规律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19m时,工作面29#架子周围内顶板开始来压。顶板压力较大,顶板帽落的矸石较多。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分机压力增大。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23m时,顶板开始全部垮落。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25m时,顶板全部垮落。最大压力在39.5兆帕。

1、工作面初采期间,来压时工作阻力明显增加,来压强度较大;随工作面向前推进,来压强度减小,大多反映在采空区悬顶、煤壁片帮量的增加;有时在预计的来压阶段无压力增大的显著特征。

2、从数据看出,初次来压步距19-25m、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25m。周期来压步距应在20m左右。

3、前期采煤掘进进尺较快,顶板较为稳定。后期下口超前支护高度较高,造成支架无法直接接顶,顶板窜矸严重。

4、30-50m顶板出现周期性运动,运动的强烈程度与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及支护状况密切相关。

4 矿压规律总结

4.1矿压规律总结

本文针对11107综采工作面从初采到末采进行了完整的矿压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作面长度对周期来压规律的影响,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所得的结论如下:

(1)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19~25m。采空区垮落充分、充填程度的严实,会减弱初次来压对支架和人员的伤害,其次瓦斯浓度较大。

(2)周期来压步距的大小和矿压显现程度与工作面的支架初撑力、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上覆基岩厚度有很大的关系,周期来压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和来压的不同步性,工作面中部周期来压现象明显,中部30m左右的支架周期来压不明显,工作面周期来压不同步,有的地方先来压,有的地方后来压,但来压的持续距离大致相等。

(3)小周期来压步距为平均为25~30m,来压强度平均为30MPr,小周期来压会存在两个正常的周期来压之间。小周期来压时单个关键层的破断,而大周期来压时则是两个关键层的同时破断。

(4)加长工作面有三条明显的压力中心,分别位于工作面上、中、下部的中心位置,此处的压力最大,其他支架压力以此处支架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力中心区是漏矸、冒顶、压坏支架的高发区,因此下口做好压力中心区域的支架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5)1月、2月份采面全月搬家调面,经压力表数据分析,本月出现2次压力峰值,分别为9日-11日,18日-19日。第一次峰值最大值为39.5mp,其为初次来压;第二次峰值最大值为30mp。第一次来压采面回采至19米,老顶开始垮落;第二次峰值采面回采至50米时。

(6)、本月采面,61#架至76#架煤层下沉约1.6米,破顶开采,顶板有点破碎,将采高调到2.5米-2.8米之间,移架时要少降快移,带压移架;134#架至148#架采面上出口约40米要过6#断层,所以提破顶开采,在此段割煤必须提前移架或跟机移架,杜绝了顶板事故,严防支架倾倒。移架推溜时尽量由熟悉顶管理和支架性能的老师傅操作。 (7)、采面顶板周期来压时,采面煤壁有零碎片帮现象,单体柱钻地深度增大,必须穿好柱鞋,每班必须对支架和单体柱进行二次注液。

(8)、本月杜绝了顶板事故,保证了采面回风及正常运输。 (9)、过断层时,必须跟机移架,对单体柱和支架进行二次注液。

4.2矿压规律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矿压观测过程中,存在个别支架压力异常的问题,还需要再以后的工作面矿压观测中给予重点观测。

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

综 采 队

编写人:郝高云、王孝洲、王慧君 编写时间:2016年4月2日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1.1.1工作面概况

1.2支护

1.2.1正常支护

(1)选用ZY—4000/13/3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工作面内切眼长162m,实选110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16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 1.2.2特殊支护

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碎、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支护方式。

1.2.3巷道布置

切眼尺寸及支护方式:7.2*2.2(锚网支护) 运输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 回风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5*2.5(锚网支护)

以上在顶板管理正常情况下使用,若现场遇断层,地质构造时,施工单位另制定针对性措施。以上材料均放在材料道料场,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2 矿压观测计划

2.2 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规律及移动概况与支架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报,提出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如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特种支护,回采工艺等等,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2、对在11107工作面回采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包括新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进行资料积累,从矿山压力角度对应用效果 提出评定性意见。为采煤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创造作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日常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4、掌握巷道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其任务包括提出合理的围岩松动范围,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型式、支护参数。

5、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其任务包括确定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煤壁前方巷道合理的维护范围,确定工作面的端头支护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提高技术经济效果等。

2.3观测方案

2.3.1观测工具

ZY—4000/13/30型液压支架在左立柱上安有压力表,压力数据可以时实体现。并在11107采面安装5块KJ-126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压力数据实时记录,然后有技术

人员持采集器到现场收集数据,最后上传到电脑进行分析。

2.3.2测线布置

在工作面151台液压支架上每隔20架布置一个测点,即将测点布置在140#、130#、29#、19#、9#支架上,工作面共布置了5个测点。从工作面切眼开采时就开始进行矿观测,一直观测到工作面与回撤通道贯通结束为止。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测点分布如图3.1所示。

图3.1 11107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测点分布图

2.3.3研究方法

利用软件将观测的矿山压力数据制作成曲面图表,把图表中的最低压力设为20MP。通过在连续的工作面上不同的颜色及深浅显示顶板压力的大小,这样更直观的看出顶板岩层的活动和周期来压的步距,为研究提供方便。

生产现场采用人工记录的方法,记录工作面顶板来压期间的煤壁片帮程度、顶板漏矸、支架立柱下沉、安全阀开启程度等现象,与顶板压力曲面图相结合来共同分析总结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

2.4矿压观测内容

2.4.1顶板动态:

对来压期间的顶板完好及漏顶情况进行评价。 2.4.2支护质量

(1)统计液压支架立柱工作阻力。

(2)观察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的矿压显现情况。 (3)观察两顺槽超前压力区片帮、低鼓等矿压显现情况。 2.4.3 11107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直接观测的方法,对顶板岩性、顶底板移近量,周期来压步距。 2.4.4 11107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根据观测数据,总结来压规律,制定针对性措施,指导生产。验证现有支架型号是否满足要求。

2.4.5 11107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1、技术员定期对于观测资料进行整理,验收员每班对于顶板岩性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

2、早班验收员每天进行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并记录数据。上井后及时交给技术员进行资料整理。

3、观测小组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矿压观测纪律,认真记录数据,并有整理资料的记录。

2.4.6 11107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详见矿压附表

3 矿压规律分析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3.1.1 初次来压规律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19m时,工作面29#架子周围内顶板开始来压。顶板压力较大,顶板帽落的矸石较多。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分机压力增大。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23m时,顶板开始全部垮落。

综采工作面推进了25m时,顶板全部垮落。最大压力在39.5兆帕。

1、工作面初采期间,来压时工作阻力明显增加,来压强度较大;随工作面向前推进,来压强度减小,大多反映在采空区悬顶、煤壁片帮量的增加;有时在预计的来压阶段无压力增大的显著特征。

2、从数据看出,初次来压步距19-25m、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25m。周期来压步距应在20m左右。

3、前期采煤掘进进尺较快,顶板较为稳定。后期下口超前支护高度较高,造成支架无法直接接顶,顶板窜矸严重。

4、30-50m顶板出现周期性运动,运动的强烈程度与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及支护状况密切相关。

4 矿压规律总结

4.1矿压规律总结

本文针对11107综采工作面从初采到末采进行了完整的矿压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作面长度对周期来压规律的影响,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所得的结论如下:

(1)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19~25m。采空区垮落充分、充填程度的严实,会减弱初次来压对支架和人员的伤害,其次瓦斯浓度较大。

(2)周期来压步距的大小和矿压显现程度与工作面的支架初撑力、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上覆基岩厚度有很大的关系,周期来压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和来压的不同步性,工作面中部周期来压现象明显,中部30m左右的支架周期来压不明显,工作面周期来压不同步,有的地方先来压,有的地方后来压,但来压的持续距离大致相等。

(3)小周期来压步距为平均为25~30m,来压强度平均为30MPr,小周期来压会存在两个正常的周期来压之间。小周期来压时单个关键层的破断,而大周期来压时则是两个关键层的同时破断。

(4)加长工作面有三条明显的压力中心,分别位于工作面上、中、下部的中心位置,此处的压力最大,其他支架压力以此处支架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力中心区是漏矸、冒顶、压坏支架的高发区,因此下口做好压力中心区域的支架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5)1月、2月份采面全月搬家调面,经压力表数据分析,本月出现2次压力峰值,分别为9日-11日,18日-19日。第一次峰值最大值为39.5mp,其为初次来压;第二次峰值最大值为30mp。第一次来压采面回采至19米,老顶开始垮落;第二次峰值采面回采至50米时。

(6)、本月采面,61#架至76#架煤层下沉约1.6米,破顶开采,顶板有点破碎,将采高调到2.5米-2.8米之间,移架时要少降快移,带压移架;134#架至148#架采面上出口约40米要过6#断层,所以提破顶开采,在此段割煤必须提前移架或跟机移架,杜绝了顶板事故,严防支架倾倒。移架推溜时尽量由熟悉顶管理和支架性能的老师傅操作。 (7)、采面顶板周期来压时,采面煤壁有零碎片帮现象,单体柱钻地深度增大,必须穿好柱鞋,每班必须对支架和单体柱进行二次注液。

(8)、本月杜绝了顶板事故,保证了采面回风及正常运输。 (9)、过断层时,必须跟机移架,对单体柱和支架进行二次注液。

4.2矿压规律存在问题及建议

在矿压观测过程中,存在个别支架压力异常的问题,还需要再以后的工作面矿压观测中给予重点观测。


相关文章

  • "冀中能源杯" 液压支架工液压支架工技师高级技师6
  • 第六章 液压支架的操作 一.判断 1.由于底板鼓起一般不很明显, 常常忽略不计, 故顶底板移近量简称为顶板下沉量. 2.顶板下沉现象是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形式. 3.顶板下沉量反映顶板活动的剧烈程度, 即反映顶底板相对移近的快慢. ...查看


  • 2012-2016年采掘接替计划说明
  • 神华乌海能源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2012-2016年采掘接续计划说明书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二O 一一年一月十六日 神华乌海能源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2012-2016年采掘接续计划说明书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 编 制人: ...查看


  • 综采工作面工程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
  • 综采工作面工程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 一.技术管理标准 1.坚持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有记录资料,新投产采区的首采面必须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并绘制矿压观测曲线图,有分析资料. 处罚标准: ①工作面液压支架缺损压力表每处罚款500元:已安装的在线 ...查看


  • 煤矿"一通三防"例会 会议纪要
  • 煤 矿 地 测 防 治 水 例 会 会议纪要 (一)"雨季三防"办公室 坚持开展好"雨季三防"期间每月两次(月初和月中)隐患排查,抓住重点:一是矿区周边地质灾害和排水系统,确保不发生滑坡.溃坝.决堤. ...查看


  •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
  • xx煤矿二0一四年矿井 防灭火设计 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 调 度 室: 安全检查科: 生产技术科: 审 核: 编 制: 日 期: 一. 矿井概况 目前,矿井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 ...查看


  • 综采工作面搬家规范
  • 同煤集团综采工作面搬家 规范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撤退准备质量,实现安全.快速.高效的撤退准备,缩短搬家时间,在执行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特制定综采搬家准备及试生产规范管理办法,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则 ...查看


  • 综采工作面软件资料检查内容
  • 综采工作面准备软件资料: 1.工作面安装.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过老空.空巷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采煤工作面承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2.综采面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记录.规程复审情况以及修订: 3.综采工作面物探资料: 4.综采工作面每月至少一次地 ...查看


  • 矿压观测方案设计
  • 矿压观测方案设计 1 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对工作面进行系统.全面和针对性的矿压观测,是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和支架设计选型的直接依据.本次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是: 1)了解采场上覆岩层运动的范围.实现的条件和运动的时间,针对性地提出工作面顶板 ...查看


  • 松杨煤矿3月水情水害预报
  • 盘 县 羊 场 乡 松 杨 煤 矿 2017年3月份水害预测预报 编 制 人:段 明 东 审 核: 采掘工程师: 总 工 程 师: 矿 长: 编 制 时 间:2017年 2月28日 2017年3月份水害预测预报 为严格执行<关于加强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