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den文言文

艾子杂说——富人之子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①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②而且恃多能③,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④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⑤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①克:胜任。

②敏:灵敏,聪明。

③多能:多种本领。

④妄言:乱说,造谣。

⑤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⑥累:积攒、拥有

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他的儿子很笨,儿子的父亲又不教他。一天,艾子对富人说:“您的儿子虽然很好,但您的儿子不通事务,以后又怎能接管您的家产呢?”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很乖巧。怎么会不了解世间的各种事务呢?”艾子说:“我们来试一下他,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甘愿受罚。”富人把儿子找来问了,儿子笑嘻嘻地说:“怎么不知道,米是从布袋里来的。”富人改变面容说:“你这笨儿子,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艾子说:“唉,有这样的父亲,儿子又能怎么样呢?”

寓意 讽刺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说明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孩子不可以娇生惯养,否则对他很不好,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

三人成虎

庞恭(16)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5)之乎?”

王曰:“寡人(6)疑之矣”

“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明(8)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9)大梁(10)也远于市,而议臣者(14)过于三人。愿(11)王察(12)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19)先至。后太子罢质(18),果不得见(17)。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市集 4. 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愿:希望。 12.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3.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庞恭从邯郸回来,

终不能见到魏王。意指魏王已听信谗言,不召见庞恭。 14.议臣者:非议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 15.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庞恭随侍魏太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 16.庞恭:魏国大臣。质:抵押,这里指作人质。 17.见:召见。 18.罢质:结束做人质的任务。罢:结束 19.谗言:诋毁的话

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1.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有什么用意?

2.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本文对有什么启示?

1.他希望魏王在他走之后不要听信别人污蔑他的话

2.因为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

3.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8,眼口岂9不到乎10?

注:①误:错。②倒:颠倒。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④见:同“现”。 ⑤晓:知道。 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⑦急:急迫,要紧。 8相当于''了

凡是读书,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

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使:派。 是:这。 故:原因。 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 烛邹:齐景公的臣仆。 主:掌管,负责。 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一一列出,加以斥责。 轻:轻视,把...........看轻。 闻命:接受教导。 亡:丢失,逃跑。 以:因为。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前:前面。 主:射 毕:完 命:教导 而:1、却 2、再 齐景公喜欢射鸟,叫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全都逃跑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要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我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请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受教了!”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揭露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机智、正直。

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求学须早

人生小幼,精神专得,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反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lǎn 坎壈:困顿,不得志。),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曹操)、袁遗老而弥笃。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 ①理:温习。 ②坎壈:困顿,不得志。 ③袁遗:人名。

人生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虑分散,所以须要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十年温习一次,还不会忘记。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但如果人因困顿不得志而在壮年失去机会学习,在晚年还应该学习,不可以自己放弃。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曹操、袁遗到了老年却更专心致志;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曾参七十岁才学习,仍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游历学习,仍成为儒家大师;公孙弘

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凭此就做上丞相;朱云也到四十岁才学《易》经、《论语》,皇甫谧二十岁才学《孝经》、《论语》,都终於成为儒学大师;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幼年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的人,像夜里走路拿着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任末勤学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⑨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⑩。”

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⑨虽:即使、⑩耳:罢了。

任末14岁,背着书籍跟从老师学习,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凭借什么成功呢?他贫穷无家,有时依靠在树木的下面,编织茅草做成小屋。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就用星星和月亮的光照着看书,昏暗时就捆绑麻蒿点燃照明。平日里每当看书看到领会意义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这事,其他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热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1)负笈从师,不惧险阻:背着书箱,外出拜师求学,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

(3)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

(4)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一同求学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5)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以旁人的态度, 突出任末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我们应该学习任末爱学习的品质,这样才能变得博学多才。

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纳而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lǚ)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董遇:三国时期著名学者。 讷:口齿不流利 性质讷:秉性纯朴而不善言辞。 采稆负贩的负: 负,就是“背”的意思。 贩,卖。这

里的意思就是采集“稆”这种东西背去卖掉。 忘恩负义的负: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恩:恩惠; 负:违背; 义:情谊,恩谊; 岁:年。 其意自见的见: 见”不读“jiàn”而读

遇善治《老子》的治:遇善治《老子》的治...遇:董遇。善:善于、喜欢。治:学习。董遇善于学习《老子》。

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是(有的人 )。

句子翻译:

1.苦渴无日:(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晚上,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是临时的空闲时间。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但口吃不流利却十分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

《董遇三余读书》中 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为了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用意是要要求别人反复诵读的时候,用心思考,达到其义自见。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君子:先秦儒家著作中引述古代贤人的言论,往往称之为“君子曰”。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 槁,枯。暴,同“曝”,日晒。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

动词,接近,靠近。 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中心论点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第2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第3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第1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多多益善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如君如何?”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1. 通假字: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通“否”。

何为为我禽:通“擒”,捉住。此文中指“辖制”。

2. 解释: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指刘邦。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不慌不忙,此处指随意。

各有差(ci):等级,此处指高低。

多多益善:形容越多越好。益,更加。善,好。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何为:为何,为什么。为:被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将统帅,带领,第二个“将”作名词用,指将领。

从容:随意 言:谈论、讨论 几何:多少 益:更加 善:好 禽:同“擒”,捉住 差:不同等第

皇上曾经闲暇时随意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差别。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对你来说又怎样呢?”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着?”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 并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

景公之时

景公①之时,雨雪②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③之裘,坐堂侧陛④。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命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今所睹⑥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①景公,齐景公。 ②雨(yù)雪:下雪。雨,用作动词。被,通“披”,穿着。 ③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狐白之裘,集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皮衣)。这是裘中最珍贵的。成语“集腋成裘”,引申为积少可以成多。通“披”,穿着。 ④陛:宫殿的台阶。 ⑤闻命,闻教,受教。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表示接受对方意见的敬辞。 ⑥睹:看见的.. ⑦循,巡,巡查。 8,有间,一会儿 9.逸,安逸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如今君王不能实行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忍饥挨饿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赏析 是的,推己及人,是一种美德。自己温饱能想到尚未得到温饱的人,而且能够想方设法使得那些人也能得到温饱。有些人能想到,也许还能说上几句,可是,仅仅停留在想到、说及,仅仅表示同情、怜悯。这还不能称之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要有行动。晏子是想到了齐国还有人在挨饥挨冻,

但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好找到机会启发景公来完成救济饥寒这件善事。只要我们时刻想到目前还有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们,总会找到帮助他们的办法。尤其是有些地方遇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想到受灾害乡亲们的缺衣缺食缺水缺药,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助人即是助己,受害灾区得到援助,恢复生产,减少了国家的负担,不也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全民的财富。因此,推己及人,也是一种颇识大体的生活美德。

1、解释句中带点词语。

(1)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霁 ____________

(2) 立有间。间___________

(3)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被_____________

2.翻译: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4.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

5.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

6.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解释孔子的话。

参考答案

1.(1)ji,天放晴.

(2)一会儿.

(3)通:同

2.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4.晏子以古代贤君为例,用“讽”的方法让景公知道他养尊处优,不知百姓之饥寒,晏子的言语令景公感到惭愧。

5.景公的笑尴尬地掩饰自己的失言。

启示:在安逸的生活方式下要学会换位思考,知道别人的想法和需要,不能一己私利,只追求自身的满足.

【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6.这句话是对晏子和齐景公的赞扬,晏子能够巧妙的说出自己给齐景公的劝诫,而齐景公也能迅速接受并按照晏子的进言做出相应的反映。这里给出了四个模范,一个模范的君王,一个模范的臣子,一个模范的劝诫方式和一个模范的纳谏方式。

人之为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① ,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3〕夫以孔子

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①选自《与友人书》,作者顾炎武。 ②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 ③方;地方。 ④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⑤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域:地方 ⑥资:费用。 ⑦犹当:还应当。 ⑧审问:详细考究。 ⑨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稽:相合。 ⑩庶(sh))几:差不多。 (11)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 (12)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有贤名)。 (13)“十室”等三句:语出《论语·公冶长》。

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天天上进,就要天天后退。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费,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相合,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终究对社会没有好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凭孔子这样的对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这不是对今人是一种勉励吗?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嘉肴:美味的食物。 嘉:佳,美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 3.旨:味道鲜美。 4.虽:即使。 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极好的道理。 6.是故:因此 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困惑的地方,困:困惑不解 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 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 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强:使动用法,使„„强。 11.善:好处 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长:促进;意思是: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增长了自己的学问 13.文言知识:说“至”上文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极”“至道”指 极好的道理。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 ()

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 翻译句子。

译文: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5.本文观点(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 )。

答案:1.①zhī;味美 ②zhǎng;增加,促进 ③虽,suī;即使; 道理,dào;道理 ④kùn;困惑,理解不透 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原文翻译:即使有美味的煮鱼肉,(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因此,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一.解释加点字:1,

二. 翻译句子。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 )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译文:( )

三.解释

答案:虽-即使

弗食-不吃

善-好处、有益的

是故-这样固然

自强-自己勉励自己、发挥特长

1、学习以后这样能够知道自己还有不足的地方,交了以后知道自己还有困难

2、知道不足的地方,这样然后能够自己醒悟;知道了前途困难,这样然后能够自我勉励

在教合学的同时得到长进

艾子杂说——富人之子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①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②而且恃多能③,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④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⑤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①克:胜任。

②敏:灵敏,聪明。

③多能:多种本领。

④妄言:乱说,造谣。

⑤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⑥累:积攒、拥有

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他的儿子很笨,儿子的父亲又不教他。一天,艾子对富人说:“您的儿子虽然很好,但您的儿子不通事务,以后又怎能接管您的家产呢?”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很乖巧。怎么会不了解世间的各种事务呢?”艾子说:“我们来试一下他,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甘愿受罚。”富人把儿子找来问了,儿子笑嘻嘻地说:“怎么不知道,米是从布袋里来的。”富人改变面容说:“你这笨儿子,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艾子说:“唉,有这样的父亲,儿子又能怎么样呢?”

寓意 讽刺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说明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孩子不可以娇生惯养,否则对他很不好,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

三人成虎

庞恭(16)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5)之乎?”

王曰:“寡人(6)疑之矣”

“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7)市之无虎明(8)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9)大梁(10)也远于市,而议臣者(14)过于三人。愿(11)王察(12)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19)先至。后太子罢质(18),果不得见(17)。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市集 4. 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愿:希望。 12.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3.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庞恭从邯郸回来,

终不能见到魏王。意指魏王已听信谗言,不召见庞恭。 14.议臣者:非议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 15.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庞恭随侍魏太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 16.庞恭:魏国大臣。质:抵押,这里指作人质。 17.见:召见。 18.罢质:结束做人质的任务。罢:结束 19.谗言:诋毁的话

战国时代,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恭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此事。”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可是,庞恭走前就有人毁谤他。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1.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有什么用意?

2.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本文对有什么启示?

1.他希望魏王在他走之后不要听信别人污蔑他的话

2.因为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

3.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8,眼口岂9不到乎10?

注:①误:错。②倒:颠倒。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④见:同“现”。 ⑤晓:知道。 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⑦急:急迫,要紧。 8相当于''了

凡是读书,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

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使:派。 是:这。 故:原因。 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 烛邹:齐景公的臣仆。 主:掌管,负责。 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一一列出,加以斥责。 轻:轻视,把...........看轻。 闻命:接受教导。 亡:丢失,逃跑。 以:因为。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前:前面。 主:射 毕:完 命:教导 而:1、却 2、再 齐景公喜欢射鸟,叫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全都逃跑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要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我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请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受教了!”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揭露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机智、正直。

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求学须早

人生小幼,精神专得,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反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lǎn 坎壈:困顿,不得志。),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曹操)、袁遗老而弥笃。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于暝目而无见者也。 ①理:温习。 ②坎壈:困顿,不得志。 ③袁遗:人名。

人生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虑分散,所以须要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十年温习一次,还不会忘记。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但如果人因困顿不得志而在壮年失去机会学习,在晚年还应该学习,不可以自己放弃。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曹操、袁遗到了老年却更专心致志;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曾参七十岁才学习,仍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游历学习,仍成为儒家大师;公孙弘

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凭此就做上丞相;朱云也到四十岁才学《易》经、《论语》,皇甫谧二十岁才学《孝经》、《论语》,都终於成为儒学大师;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幼年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的人,像夜里走路拿着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任末勤学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⑨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⑩。”

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⑨虽:即使、⑩耳:罢了。

任末14岁,背着书籍跟从老师学习,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凭借什么成功呢?他贫穷无家,有时依靠在树木的下面,编织茅草做成小屋。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就用星星和月亮的光照着看书,昏暗时就捆绑麻蒿点燃照明。平日里每当看书看到领会意义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这事,其他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热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1)负笈从师,不惧险阻:背着书箱,外出拜师求学,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

(3)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

(4)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一同求学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5)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以旁人的态度, 突出任末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我们应该学习任末爱学习的品质,这样才能变得博学多才。

董遇三余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纳而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lǚ)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董遇:三国时期著名学者。 讷:口齿不流利 性质讷:秉性纯朴而不善言辞。 采稆负贩的负: 负,就是“背”的意思。 贩,卖。这

里的意思就是采集“稆”这种东西背去卖掉。 忘恩负义的负: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恩:恩惠; 负:违背; 义:情谊,恩谊; 岁:年。 其意自见的见: 见”不读“jiàn”而读

遇善治《老子》的治:遇善治《老子》的治...遇:董遇。善:善于、喜欢。治:学习。董遇善于学习《老子》。

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问三余之意的或“或”是(有的人 )。

句子翻译:

1.苦渴无日:(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晚上,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是临时的空闲时间。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但口吃不流利却十分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

《董遇三余读书》中 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为了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用意是要要求别人反复诵读的时候,用心思考,达到其义自见。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君子:先秦儒家著作中引述古代贤人的言论,往往称之为“君子曰”。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 槁,枯。暴,同“曝”,日晒。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

动词,接近,靠近。 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中心论点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第2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第3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第1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多多益善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如君如何?”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1. 通假字: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通“否”。

何为为我禽:通“擒”,捉住。此文中指“辖制”。

2. 解释: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指刘邦。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不慌不忙,此处指随意。

各有差(ci):等级,此处指高低。

多多益善:形容越多越好。益,更加。善,好。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何为:为何,为什么。为:被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将统帅,带领,第二个“将”作名词用,指将领。

从容:随意 言:谈论、讨论 几何:多少 益:更加 善:好 禽:同“擒”,捉住 差:不同等第

皇上曾经闲暇时随意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差别。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对你来说又怎样呢?”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着?”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 并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

景公之时

景公①之时,雨雪②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③之裘,坐堂侧陛④。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命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今所睹⑥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①景公,齐景公。 ②雨(yù)雪:下雪。雨,用作动词。被,通“披”,穿着。 ③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狐白之裘,集狐腋下的白毛制成的裘(皮衣)。这是裘中最珍贵的。成语“集腋成裘”,引申为积少可以成多。通“披”,穿着。 ④陛:宫殿的台阶。 ⑤闻命,闻教,受教。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表示接受对方意见的敬辞。 ⑥睹:看见的.. ⑦循,巡,巡查。 8,有间,一会儿 9.逸,安逸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如今君王不能实行了。”

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忍饥挨饿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赏析 是的,推己及人,是一种美德。自己温饱能想到尚未得到温饱的人,而且能够想方设法使得那些人也能得到温饱。有些人能想到,也许还能说上几句,可是,仅仅停留在想到、说及,仅仅表示同情、怜悯。这还不能称之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要有行动。晏子是想到了齐国还有人在挨饥挨冻,

但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好找到机会启发景公来完成救济饥寒这件善事。只要我们时刻想到目前还有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们,总会找到帮助他们的办法。尤其是有些地方遇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想到受灾害乡亲们的缺衣缺食缺水缺药,更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助人即是助己,受害灾区得到援助,恢复生产,减少了国家的负担,不也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全民的财富。因此,推己及人,也是一种颇识大体的生活美德。

1、解释句中带点词语。

(1)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霁 ____________

(2) 立有间。间___________

(3)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被_____________

2.翻译: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4.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

5.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

6.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解释孔子的话。

参考答案

1.(1)ji,天放晴.

(2)一会儿.

(3)通:同

2.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4.晏子以古代贤君为例,用“讽”的方法让景公知道他养尊处优,不知百姓之饥寒,晏子的言语令景公感到惭愧。

5.景公的笑尴尬地掩饰自己的失言。

启示:在安逸的生活方式下要学会换位思考,知道别人的想法和需要,不能一己私利,只追求自身的满足.

【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6.这句话是对晏子和齐景公的赞扬,晏子能够巧妙的说出自己给齐景公的劝诫,而齐景公也能迅速接受并按照晏子的进言做出相应的反映。这里给出了四个模范,一个模范的君王,一个模范的臣子,一个模范的劝诫方式和一个模范的纳谏方式。

人之为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① ,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3〕夫以孔子

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①选自《与友人书》,作者顾炎武。 ②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 ③方;地方。 ④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沾染。 ⑤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域:地方 ⑥资:费用。 ⑦犹当:还应当。 ⑧审问:详细考究。 ⑨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稽:相合。 ⑩庶(sh))几:差不多。 (11)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 (12)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有贤名)。 (13)“十室”等三句:语出《论语·公冶长》。

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天天上进,就要天天后退。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费,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相合,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终究对社会没有好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凭孔子这样的对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这不是对今人是一种勉励吗?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嘉肴:美味的食物。 嘉:佳,美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 3.旨:味道鲜美。 4.虽:即使。 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极好的道理。 6.是故:因此 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困惑的地方,困:困惑不解 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 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 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强:使动用法,使„„强。 11.善:好处 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长:促进;意思是: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增长了自己的学问 13.文言知识:说“至”上文有“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极”“至道”指 极好的道理。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 ()

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 翻译句子。

译文: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5.本文观点(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 )。

答案:1.①zhī;味美 ②zhǎng;增加,促进 ③虽,suī;即使; 道理,dào;道理 ④kùn;困惑,理解不透 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原文翻译:即使有美味的煮鱼肉,(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因此,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一.解释加点字:1,

二. 翻译句子。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 )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译文:( )

三.解释

答案:虽-即使

弗食-不吃

善-好处、有益的

是故-这样固然

自强-自己勉励自己、发挥特长

1、学习以后这样能够知道自己还有不足的地方,交了以后知道自己还有困难

2、知道不足的地方,这样然后能够自己醒悟;知道了前途困难,这样然后能够自我勉励

在教合学的同时得到长进


相关文章

  • [劝学]说课稿(人教版必修1)
  • (板书:劝学)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说教材(板书:说教材) 首先,我说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劝学>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第一篇孟子的& ...查看


  • [孙权劝学]说课稿 1
  • <孙权劝学>说课稿 七年级 贺知清 一.教材分析 (一) 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 <孙权劝学>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 ...查看


  • [劝学]教案设计
  • < 劝 学 >教 案 设 计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荀子>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理解本文"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及论证的三个方面: 积累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 ...查看


  •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说课稿
  •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说课稿 单位:新郑市市直中学 姓名: 刘 真 真 时间:二零一四年六月 <孙权劝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 ...查看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说课稿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说课稿 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一直以来,要么偏言废文:要么重文无言:亦或前半课堂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后半课堂文意理解.基于上述现状,结合市区教学精神,我做了一定的探索,所以,我的课堂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 ...查看


  • 语文版高中重要文言文句子默写90句
  • 高中重要文言文句子默写90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查看


  •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能力测试说课稿(一)
  • .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劝学>是人教(实验)04年5月版高中语文必修III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收编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 ...查看


  •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 <孙权劝学>课后反思 蔡飞 <孙权劝学>是一篇 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文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1.先介绍文中 ...查看


  • 文言文翻译(孙权劝学)
  • 初一语文(下)文言资料2 文言翻译:<孙权劝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蒙辞以军中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