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节选)阅读答案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徐州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两白银,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说他亲自参与了的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百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贡楼”)

1.选文第一段交等待了徐州哪些方面的特点?交代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2.文本语言具备了传记文学应有的若干特点,请列举出三个方面。

3.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具体作用。

4.苏东坡为了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种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这种思想根源你是怎样认识的?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共4分)选文第一段交待了徐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具体环境,丰富的物产和自然风光。(2分)交代这些方面的特点为下文写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和创作大量作品埋下了伏笔。(2分)

  2.(共6分)(1)平实;(2)准确;(3)概括;(4)大量使用数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3.(共6分)(1)五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

  (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4.(6分)奋不顾身,抢救城池;力劝富豪,稳定人心;不顾身份,请求援助;表奏朝廷,加强堤防。(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以民为本。(2分)

  体现了一个封建士大夫(或知识分子)心忧百姓的良知。(1分,本答案为开放题,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徐州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两白银,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说他亲自参与了的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禁卫军直接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百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贡楼”)

1.选文第一段交等待了徐州哪些方面的特点?交代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2.文本语言具备了传记文学应有的若干特点,请列举出三个方面。

3.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具体作用。

4.苏东坡为了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种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这种思想根源你是怎样认识的?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共4分)选文第一段交待了徐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具体环境,丰富的物产和自然风光。(2分)交代这些方面的特点为下文写苏东坡苦心治理水患和创作大量作品埋下了伏笔。(2分)

  2.(共6分)(1)平实;(2)准确;(3)概括;(4)大量使用数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3.(共6分)(1)五安石曾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付出昂贵代价,工程竟归失败。用以反衬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

  (2)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被他劝回。用以说明苏东坡有一定的影响力。

  4.(6分)奋不顾身,抢救城池;力劝富豪,稳定人心;不顾身份,请求援助;表奏朝廷,加强堤防。(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以民为本。(2分)

  体现了一个封建士大夫(或知识分子)心忧百姓的良知。(1分,本答案为开放题,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相关文章

  •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liuyong
  •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评介罗曼·罗兰(从精神和作品两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①罗曼·罗兰是法国的文学大师,是一个性格复杂.精神充满矛盾的作家,有崇高的文坛地位,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也颇受非议和指责.②作品形式多样,但以传 ...查看


  •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教案
  •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 ...查看


  • 2008年各地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3
  • 2008年各地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21.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查看


  • 2014年中考课外文言文试题汇编
  • 2014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试题 汇编 一.江苏扬州 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 ...查看


  • 苏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 苏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必修一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查看


  • 古田一中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模块结业考试试卷
  • 高二年段语文选修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模块 结业考试试卷 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采撷(xié) 勖(xù)勉 卖官鬻(yù ...查看


  • 课外文言文及答案5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 A . ...查看


  •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测试卷(答案)
  • 初三下册文言文阅读 2015年1月17日 (一).阅读<公输>选段,回答1-5题.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 ...查看


  • 2013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
  • 2013 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 第2页 欣喜若狂.满怀期待.浮想联翩 衰落 蓑衣 瞻仰 屋檐 灵魂 瑰宝 沙漠 寂寞 延迟 诞生 第3页 (横着来)松鼠 大象 蜜蜂 兔子 犀牛 鸡 第4页 自告奋勇.救死扶伤.突发奇想. ...查看


热门内容